中考語文試題分項版解析匯編第04期專題11文言文閱讀課內(nèi)含解析.doc
《中考語文試題分項版解析匯編第04期專題11文言文閱讀課內(nèi)含解析.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中考語文試題分項版解析匯編第04期專題11文言文閱讀課內(nèi)含解析.doc(4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中考語文試題分項版解析匯編第04期專題11文言文閱讀課內(nèi)含解析 一、【xx屆中考甘肅蘭州卷】閱讀《出師表》選段,完成后面小題。 先帝知臣謹(jǐn)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dāng)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fù)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zé)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10.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1)夙夜憂嘆(_____)(2)斟酌損益(_____)(3)咨諏善道(_____) 1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徒以有先生也 B.還于舊都/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以彰其咎/望其旗摩 D.以傷先帝之明/欲報之于陛下也 12.選文中,諸葛亮為說明出師的理由,多次提到“先帝”,其用意是什么? 【答案】 10.(1)早 (2)除去 (3)詢問,咨詢。 11.C 12.①勉勵劉禪“光先帝之遺德”,“深追先帝遺詔”,以完成先帝未竟大業(yè),做個好皇帝;②表明自己的忠心,報答劉備對自己的知遇之恩 。 【解析】 【10題詳解】 文言實詞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閱讀重點考核的內(nèi)容,近幾年考試有加大難度的趨勢,要根據(jù)文意進行 【11題詳解】 C項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都是代詞。A前者“把”;后者“因為”。B前者引出動作的處所,可譯為“到”;后者“從”。D前者結(jié)構(gòu)助詞“的”;后者代詞。 【12題詳解】 文言文要點的理解。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掃清文字障礙,疏通文意,讀懂內(nèi)容,這是歸納概括的前提和基礎(chǔ)。多次提到先帝,是因為引先帝所說的話更能說服劉禪,同時也希望劉禪能繼承先帝遺志。用這種方法來說服劉禪,既顧其主面,又表臣心。突顯出諸葛亮的勸諫藝術(shù)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報答劉備的忠心。 【點睛】文言虛詞的辨析題,要注意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還要重點記憶課本中的經(jīng)典例句。命題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課本中,一句文本中的,如果課本的不熟悉根本無法作答。答題時首先明確課本的虛詞的含義,然后把課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當(dāng)中,看手法通順,即所謂的代入法。 翻譯:先帝(劉備)知道我做事謹(jǐn)慎,因此在臨終前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我(諸葛亮)。自從接受遺命以來,我日夜憂慮嘆息,惟恐先帝之所托不能實現(xiàn),以至有損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在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不長草的地方(作戰(zhàn))?,F(xiàn)在南方已經(jīng)平定,武器裝備已經(jīng)準(zhǔn)備充足,應(yīng)當(dāng)鼓舞并率領(lǐng)三軍,向北方平定中原。希望全部貢獻出自己平庸的才能,鏟除奸邪兇惡的曹魏,復(fù)興漢室,回到原來的都城洛陽。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職責(zé)本分。至于處理事務(wù),斟酌情理,有所興革,毫無保留的進獻忠誠的建議,那是郭攸之、費祎、董允等人的責(zé)任了。 希望陛下把討伐奸賊、復(fù)興漢室的任務(wù)交給我,如果沒有完成,就請治我的罪,來告慰先帝在天之靈。如果沒有勸勉陛下宣揚圣德的忠言,就責(zé)罰郭攸之、費祎、董允等人的怠慢,來揭露他們的過失;陛下自己也應(yīng)該認(rèn)真考慮國家大事,征詢治理國家的好辦法,聽取正確的意見,深切追念先帝遺留下的詔令。(如果能夠這樣,)我就受恩感激不盡了。 二、【xx年中考甘肅天水卷】閱讀《魚我所欲也》,完成第16-19題。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魚我所欲也 (2)故患有所不辟也 (3)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4)此之謂失其本心 1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18.翻譯下列句子。 (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2)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19.作為21世紀(jì)的中學(xué)生,你怎樣理解“義”?請選取兩位我國歷史上含生取義的人物,簡單敘述其事跡。() 【答案】 16.(l)想要的 (2)禍患,災(zāi)難 (3)通“向”,從前 (4)天性,天良(每空,共計) 17.C 18.(1)不僅賢德的人有這種天性,人人都有。只不過賢德的人能夠不喪失罷了。(共) (2)對于優(yōu)厚的俸祿(高位厚祿)不辨別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的優(yōu)厚俸祿(高位厚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 19.參考答案;能見義勇為,為正義事業(yè)而獻身,做于國于民有益的事是“義”。社會上的哥們義氣,與小團體、個人私利相關(guān)的江糊義氣和本文的“義”不同。我國歷史上舍生取義的事例很多,如:唐雎出使秦國,不辱使命;蘇武牧羊,不改初心;岳飛抗金,精忠報國;朱自清寧可餓死,也不領(lǐng)美國教濟糧。 【解析】 16.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文詞語詞義的掌握情況,平時要牢記重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基于課本的文 19.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理解和句子整體句意的理解能力。 三、【xx年中考廣東卷】《送東陽馬生序》 余幼時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dá)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dá)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dāng)余之從師也,負(fù)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fēng),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6.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1)走送之( ) (2)禮愈至( ) (3)腰白玉之環(huán)( ) 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 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dá)執(zhí)經(jīng)叩問。 (2) 負(fù)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8.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選文是一篇贈序,作者敘述自己青少年時代求學(xué)的艱難和學(xué)習(xí)的勤勉,目的是勉勵馬生成為德才兼?zhèn)涞娜恕? B.雖然作者幼時“無從致書以觀”,但“不敢稍逾約”的守信和“弗之怠”的堅持,使他得以“遍觀群書”。 C.“立侍左右”“俯身傾耳”“色愈恭,禮愈至”極為傳神地寫出了作者對老師的恭敬和求知的懇切。 D.作者將穿著講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對比,突顯作者對“口體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和學(xué)習(xí)的勤奮刻苦。 【答案】 6.①(1)跑②(2)周到③(3)腰佩;腰,用作動詞7.(1)(我)曾經(jīng)跑到百里以外,捧著經(jīng)書向同鄉(xiāng)有道德學(xué)問的前輩請教。 (2)(我)背著書箱,拖著鞋子,在大山深谷中行走。 8.D 【解析】選自《宋學(xué)士文集》作者:宋濂年代:明 6.試題分析:理解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據(jù)此,D項中的“對‘口體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的理解不準(zhǔn)確。故答案為D。 參考譯文: 我年幼時就愛學(xué)習(xí)。因為家中貧窮,無法得到書來看,常向藏書的人家求借,親手抄錄,約定日期送還。天氣酷寒時,硯池中的水凍成了堅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讀書。抄寫完后,趕快送還人家,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們大多肯將書借給我,我因而能夠看各種各樣的書。已經(jīng)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賢的學(xué)說,又苦于不能與學(xué)識淵博的老師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手拿著經(jīng)書向同鄉(xiāng)前輩求教。前輩德高望重,門人學(xué)生擠滿了他的房間,他的言辭和態(tài)度從未稍有委婉。我站著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難,詢問道理,低身側(cè)耳向他請教;有時遭到他的訓(xùn)斥,表情更為恭敬,禮貌更為周到,不敢答復(fù)一句話;等到他高興時,就又向他請教。所以我雖然愚鈍,最終還是得到不少教益。 當(dāng)我尋師時,背著書箱,趿拉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嚴(yán)冬寒風(fēng)凜冽,大雪深達(dá)幾尺,腳和皮膚受凍裂開都不知道。到學(xué)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動彈,仆人給我灌下熱水,用被子圍蓋身上,過了很久才暖和過來。住在旅館,我每天吃兩頓飯,沒有新鮮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學(xué)舍的求學(xué)者都穿著錦繡衣服,戴著有紅色帽帶、飾有珍寶的帽子,腰間掛著白玉環(huán),左邊佩戴著刀,右邊備有香囊,光彩鮮明,如同神人;我卻穿著舊棉袍、破衣服處于他們之間,毫無羨慕的意思。因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興的事,并不覺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勞和艱辛大概就是這樣。 三、【xx屆中考廣西百色卷】閱讀下列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題。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xué)。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fù)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yuǎn)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乙】 宣城太守濟陽江淹少時,嘗夢人授以五色筆,故文彩俊發(fā)。后夢一丈夫,自稱郭景純,謂淹曰:“前借卿筆,可以見還?!碧綉训梦迳P,與之。自爾淹文章躓矣。故時人有“才盡”之論。 (節(jié)選自王汝濤《太平廣記選》) 【注釋】①濟陽:地名,在今河南省。②江淹:南朝文學(xué)家。③郭景純:即郭璞,文學(xué)家。④質(zhì):被東西絆倒,這里指沒有起色。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世隸耕/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B.且為眾人/年且九十 C.后夢一丈夫/匹夫不可奪志也 D.可以見還/此人可就見 5.下列對選文相關(guān)知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甲】文節(jié)選自《臨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臨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B.【乙】文畫波浪線文字的斷句劃分為“探懷得五色筆/與之/自爾/淹文章躓矣/”。 C.【甲】文中“先人”這里指祖先,古人;【乙】文中“卿”是指古代對別人的尊稱。 D.【甲】文中的“不使學(xué)”與【乙】文的“故文采俊發(fā)”這兩個句子均為省略句。 6.下列對選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甲】文“余聞之也久”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泯然眾人矣”點明方仲永的結(jié)局。 B.【乙】文成語“江郎才盡”指江淹的詩文無起色,后來泛指人的才思枯竭。 C.【甲】【乙】文中方仲永與江淹兩個人都是少兒天才,但他們最終都才華衰退。 D.【甲】【乙】文中方仲永與江淹由聰明變平庸的主要原因都是沒有接受后天的教育。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稍稍賓客其父。 (2)嘗夢人授以五色筆。 【答案】4.C5.C6.D 7.(1)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做客。(2)曾經(jīng)夢見有人送給(他)一支五色筆。 【解析】 【4題詳解】 A項前者為“屬于”;后者與“奴”同義復(fù)詞,“仆役”。B項前者為“尚且”;后者為“將近”。C項前后者均為“男子”。D項前者指代“自己”;后者為“拜訪”。 【5題詳解】 C項“文中‘先人’這里指祖先”對選文相關(guān)知識的解說不正確?!跋热恕?,這里應(yīng)指王安石死去的父親。 【6題詳解】 D項對選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皼]有接受后天的教育”以偏概全。乙文無此意,屬于無中生有。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 【點睛】文言文翻譯的原則。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jié)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這就要求我們,在具體翻譯時,對句子中的每個字詞,只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都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翻譯時,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詞序,把文言文對換成相應(yīng)的現(xiàn)代漢語,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如果直譯后語意不暢,還應(yīng)用意譯作為輔助手段,使句意盡量達(dá)到完美。 (一)譯文:金溪有個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為業(yè)。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認(rèn)識書寫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著索要這些東西。他的父親對此感到詫異,就向鄰居那里把那些東西借來給他。仲永立刻寫下了四句,并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yǎng)父母和團結(jié)同宗族的人為主旨,給全鄉(xiāng)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事物讓他作詩,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同縣的人們對此都感到非常驚奇,漸漸地都以賓客之禮對待他的父親,有的人花錢求取仲永的詩。方仲永父親認(rèn)為這樣有利可圖,就每天帶領(lǐng)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xué)習(xí)。 我聽到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我跟隨先父回到家鄉(xiāng),在舅舅家見到方仲永,他已經(jīng)十二三歲了。我叫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jīng)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去,問起方仲永的情況,回答說:“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沒有什么區(qū)別了?!? 王安石說:方仲永的通達(dá)聰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賦,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優(yōu)秀得多;但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還沒有達(dá)到要求。他得到的天資是那樣的好,沒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為平凡的人;那么,現(xiàn)在那些本來就不天生聰明,本來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難道成為普通人就為止了嗎? (二)譯文:南朝梁時,宣城太守濟陽的江淹,小時候曾經(jīng)夢見有人送給他一支五色筆,所以文采飛揚,才氣橫溢。后來,他又夢見一個人,自稱叫郭景純,對他說:“從前借給你的那支筆,現(xiàn)在該還我了吧?”江淹從懷中掏出五色筆,還給他。從那時起江淹的文章越來越差,所以人們便有了“江郎才盡”的說法。 四、【xx屆中考廣西北部灣卷】文言文閱讀 小石潭記(節(jié)選) 柳宗元 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yuǎn)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13.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伐竹取道/策之不以其道 B.全石以為底/一食或盡粟一石 C.日光下澈/主人日再食 D.不可知其源/林盡水源 14.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潭中魚可百許頭/可以調(diào)素琴 B.似與游者相樂/至于負(fù)者歌于途 C.潭西南而望/思而不學(xué)則殆 D.乃記之而去/乃不知有漢 15.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第①段采用移步換景的寫法講述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經(jīng)過,由小丘西行到看見篁竹、聽聞水聲,尋得小石潭,移動變化中景致不同,極具動態(tài)畫面感。 B.第②段特寫游魚的形神姿態(tài),動靜之間,游魚形象豐滿靈動,體現(xiàn)游魚怡然自得的同時,也側(cè)面凸顯潭水的空明澄激,二者各盡其妙。 C.第④段描述作者在小石潭停留的感受,突出一個“清”字,環(huán)境之清深入心神,作者頓感悠閑寧靜,直接反映他縱情山水的精神追求。 D.作者寫小石潭及其周圍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把自身遭遇、個人心境融入自然風(fēng)景的描繪中,抒發(fā)自己被貶后無法排道的憂傷悲涼之情。 16.把畫線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斗折蛇行,明滅可見。(2)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答案】13.D14.B15.C 16.(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水流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而看得見,時而看不見。(2)使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入骨,幽靜深遠(yuǎn),彌漫著憂傷的氣息。 【解析】選自《柳河?xùn)|集》 作者:柳宗元 年代:唐 參考譯文: 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著竹林,可以聽到水聲,就像人身上佩帶的佩環(huán)相碰擊發(fā)出的聲音,(我)心里感到高興。砍倒竹子,開辟出一條道路(走過去),沿路走下去看見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涼。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為了水中高地、小島、不平的巖石和石巖等各種不同的形狀。青翠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fēng)飄拂。 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都沒有。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動不動,忽然間(又)向遠(yuǎn)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樂。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水流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而看得見,時而看不見。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 我坐在潭邊,四面環(huán)繞合抱著竹林和樹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入骨,幽靜深遠(yuǎn),彌漫著憂傷的氣息。 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太凄清,不可長久停留,于是記下了這里的情景就離開了。 13.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文一詞多義這一考點的掌握情況。文言文中有一些詞是一詞多義,要確定它要內(nèi)容、文章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輕松做出選擇。C項表述錯誤,第④段描述作者在小石潭停留的感受,突出一個“清”字,環(huán)境之清深入心神,作者觸景生情,“憂”從心生,表達(dá)了孤凄悲涼的心境。 16.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文句子的翻譯能力。文言文的翻譯一般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斗:像北斗星那樣;蛇:像蛇那樣。 點睛:翻譯語句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具體的方法是:首先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然后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dāng)調(diào)整,達(dá)到詞達(dá)句順。 五、【xx年中考廣西河池卷】文言文閱讀 【甲】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xì)石,直視無礙。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fù)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與朱元思書》) 【乙】宜都記曰:“自黃牛灘東入西陵界,至峽口百許里,山水紆曲,而兩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見日月,絕壁或十許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類。林木高茂,略盡冬春。②猿鳴至清,山谷傳響,泠泠不絕?!彼^三峽,此其一也。 (《宜都記》節(jié)選) 【注釋】①形容:形體和狀態(tài)。②多所像類:有很多類似某種什么東西的形狀。③冬春:冬春之交。 1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互相軒邈(高) B.鳶飛庚天者(代詞,……的人) C.而兩岸高山重嶂(連詞,不譯) D.其石采色形容(通“彩”,顏色) 12.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首段以“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統(tǒng)領(lǐng)全文,二、三兩段分承“異水”和“奇山”兩方面描摹,脈絡(luò)分明。 B.【乙】文中作者描寫了長江三峽中長達(dá)百多里的西陵峽的壯觀最象。 C.【甲】【乙】兩文內(nèi)容上均寫景,但兩文的文體卻不相同:一文為“書”,一文為“記”。 D.【甲】【乙】兩文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過分別描摹富春江、長江兩岸的峽谷套觀,寄托了作者厭倦官場政務(wù),縱情山水的高雅志趣。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96分) 13.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4.【甲】【乙】兩文都屬于寫景美文,既有正面描寫又有側(cè)面烘托,請從【乙】文中找出側(cè)面烘托的句子加以賞析。(2分) 【答案】 11.A 12.D 13.D ①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兇猛的巨浪就像奔騰的駿馬。 ②猿猴鳴叫的聲音非常清厲凄婉,在山谷間回響著,清越不絕。 14.側(cè)面烘托的句子:用“非日中夜半,不見日月”來烘托山之高;用“猿鳴至清,山谷傳響,泠泠不絕?!比龒{秋景的清寒幽靜。 【解析】 1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與虛詞的意義及用法,平時要注意積累,善于比較,融會貫通。做這類題目一 【參考譯文】 【甲】風(fēng)和煙都消散了,天和山變成相同的顏色。(我乘著船)隨著江流漂蕩,隨意的向東或向西漂流。從富陽到桐廬,一百里左右,奇異的山,靈異的水,天下獨一無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見底。游動的魚兒和細(xì)小的石頭,可以直接看見,毫無障礙。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兇猛的巨浪就像奔騰的駿馬。 夾江兩岸的高山上,都生長著密而綠的樹,高山憑依著高峻的山勢,爭著向上,這些高山彼此都爭著往高處和遠(yuǎn)處伸展;群山競爭著高聳,筆直地向上形成了無數(shù)個山峰。泉水飛濺在山石之上,發(fā)出清悅泠泠的響聲;美麗的鳥相互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蟬兒長久地叫個不停,猿猴長時間地叫個不停。像兇猛的鳥飛到天上為名利極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祿的心也就平靜下來。那些整天忙于政務(wù)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陰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也可以見到陽光。 【乙】江水從黃牛灘向東流入西陵界到峽口有一百多里,山勢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紆回。兩岸高山重重地遮擋著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陽和月亮的;岸上的絕壁有的高達(dá)千丈,壁上的石頭的顏色和狀態(tài),有很多類似某種東西的形狀。林木高而茂密由冬到春四季都如此。猿猴鳴叫的聲音非常清厲凄婉,在山谷間回響著,清越不絕。(人們)所稱的"三峽",這就是其中之一。 三、古詩文閱讀 六、【xx屆中考廣西賀州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甲】①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③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①亭以雨名,志①喜也。古者有喜,則以名物,示不忘也。 ②予至扶風(fēng)②之明年,始治官舍。為亭于堂之北,而鑿池其南,引流種木,以為休息之所。是歲之春,雨麥于岐山③之陽,其占為有年④。既而彌月不雨,民方以為憂。越三月,乙卯⑤乃雨,甲子又雨,民以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與慶于庭,商賈相與歌于市,農(nóng)夫相與忭⑥于野,憂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 (節(jié)選自蘇軾《喜雨亭記》) 〖注釋〗①志:記。②③扶風(fēng),歧山:均為地名,在今陜西省。④占:占卜。有年:年將有糧,引申為大豐收。⑤乙卯:古代用干支紀(jì)日。乙卯:農(nóng)歷四月初二。甲子:農(nóng)歷四月十一日。丁卯:農(nóng)歷四月十四日。⑥忭:高興,快樂。 10.下列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情趣B.佳木秀而繁陰 秀:草木茂盛 C.民方以為憂 方:剛才D.甲子又雨 雨:下雨 11.下列加點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四時之景不同 雨麥于岐山之陽 B.而不知人之樂 而鑿池其南 C.醉能同其樂 其真無馬耶(《馬說》) D.以為休息之所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2.下列對文本理解和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甲文用一個“樂”字為主線,把眾多內(nèi)容連綴在一起,而這些“樂”,都是為了突出作者的自我陶醉之樂。 B.甲乙兩文中亭子命名的由來:甲文以作者的號來命名,而乙文以這件久旱逢甘霖的真事命名。 C.甲文第①段是交待醉翁亭的環(huán)境位置,由群山到瑯琊山,由山及泉,由泉及亭,又由亭名引出太守的醉翁之意,內(nèi)存的脈絡(luò)是連貫的。 D.甲乙兩文都表達(dá)了作者被貶后寄情山水的憂樂之意和愁苦之情。 13.把文言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官吏相與慶于庭 14.讀了甲乙兩文,你從歐陽修和蘇軾身上得到什么啟示?請結(jié)合實際談?wù)劇? 【答案】10.C11.A12.D 13.(1)欣賞山水美景的樂趣,是領(lǐng)會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 (2)官吏們共同慶賀于廳堂 14.示例一:從歐陽修和蘇軾身上我明白了,不管在學(xué)習(xí)、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難和挫折,我們都要有一顆向上的心,做到挑戰(zhàn)自我,克服困難,樂觀前行。 示例二:從歐陽修和蘇軾身上我看到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它告訴我們在學(xué)習(xí)、生活中要有抗挫能力,在今后的工作要努力奮發(fā)為人民辦實事,謀福利。 【解析】 點睛:這是一道文言虛詞的辨析題,注意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還要重點記憶課本中的經(jīng)典例句。命題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課本中,一句文本中的,如果課本的不熟悉根本無法作答。答題時首先明確課本的虛詞的含義,然后把課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當(dāng)中,看手法通順,即所謂的代入法?!岸薄皠t”作為連詞使用,可根據(jù)上下文推斷它的用法。 12.試題分析:D項“甲乙兩文都表達(dá)了作者被貶后寄情山水的憂樂之意和愁苦之情”錯誤,應(yīng)為“甲乙兩文都表達(dá)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 1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翻譯句子。解答時注意落實重點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1)句中“樂”,樂趣?!暗谩保瑒釉~,可譯為“領(lǐng)會”?!霸ⅰ眲釉~,寄托。(2)句中“相與”,共同?!坝凇?,介詞,在?!坝谕ァ?,狀語后置。 14.試題分析:解答此題,應(yīng)先根據(jù)對文本內(nèi)容的感知,概述出歐陽修和蘇軾身上所體現(xiàn)的思想、精神,他們二人寫作此文時的政治處境相似,思想也極為相似:都遇到了困難和挫折,但都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都在逆境中努力奮發(fā)為人民辦實事,謀福利,這都給我們?nèi)松卮蟮膯⑹?,只要能體現(xiàn)以上幾個方面,言之有理即可。 (一)譯文: 環(huán)繞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幾座山峰,樹林和山谷尤其優(yōu)美。一眼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那是瑯琊山。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潺潺的水聲,看到流水從兩座山峰之間傾瀉而出的,那是釀泉。泉水沿著山峰折繞,沿著山路拐彎,有一座亭子像飛鳥展翅似地,飛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這亭子的是誰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又是誰呢?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太守和他的賓客們來這兒飲酒,只喝一點兒就醉了;而且年紀(jì)又最大,所以自號“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賞山水的美景。欣賞山水美景的樂趣,領(lǐng)會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陽的升起,山林里的霧氣散了;煙云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變化不一,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風(fēng)高霜潔,天高氣爽,水落石出,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黃昏歸來,四季的風(fēng)光不同,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 至于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歡唱,來去行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應(yīng);老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lǐng)著走。來來往往不斷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邊釣魚,溪水深并且魚肉肥美;用釀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橫七豎八地擺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辦的宴席。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于音樂;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鬧的人,是歡樂的賓客們。一個臉色蒼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陽下山了,人影散亂,賓客們跟隨太守回去了。樹林里的枝葉茂密成林,鳥兒到處叫,是游人離開后鳥兒在歡樂地跳躍。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中的快樂,卻不知道人們的快樂。而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啊。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誰呢?是廬陵歐陽修吧。 (二)譯文: 這座亭子用雨來命名,是為了紀(jì)念喜慶的事件。古時候有了喜事,就用它來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 我到扶風(fēng)的第二年,才開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開鑿了一口池塘,引來流水,種上樹木,把它當(dāng)做休息的場所。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麥雨,占卜此事,認(rèn)為今年有個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個月沒有下雨,百姓才因此憂慮起來。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們認(rèn)為下得還不夠;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連三天才停止。官吏們在院子里一起慶賀,商人們在集市上一起唱歌,農(nóng)夫們在野地里一起歡笑,憂愁的人因此而高興,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七、【xx年中考河南卷】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14—17題。(共10分) (一)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節(jié)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二)登南昌滕王閣,贛大水西來注北,閣與水稱,杰①然大觀。然不若武昌黃鶴樓。雖水與滕王來去不殊②,而樓制工巧奇麗,立黃鵠磯上,且三面臨水,又西對晴川樓、漢陽城為佳。總之有不如岳州岳陽樓。君山一發(fā),洞庭萬頃,水天一色,杳無際涯,非若滕王、黃鶴眼界③可指,故其勝為最,三樓皆西向,岳陽更雄。 (節(jié)選自王士性《廣游志》) 注:①杰:高大。②殊:差別。③眼界:視力所能看到的范圍。 14.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大觀:雄偉景象。 B.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 排空:一掃而空。 C.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薄暮:傍晚時分。 D.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錦鱗:美麗的魚。 15.把語段(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16.語段(一)遷客騷人的“悲”從何而來?請簡要分析。(2分) 17.語段(二)是怎樣寫岳陽樓的?它寫岳陽樓的目的與語段(一)有什么不同?(4分) 【答案】 14.B 15.我看那巴陵的沒好情狀,全在洞庭湖上。 16遷客騷人的“心”是從不同的自然景物引發(fā)出的不同的感觸、即悲”與“喜”兩種不同的心境。通過文中的“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登斯樓也,則有憂讒畏譏……”他們能把受自然風(fēng)物好壞的影響,即“以物喜,以己悲。與下文中的“古仁人之心”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對比。 17.語段(二)中運用對比手法,通過膝王閣,武昌黃鶴樓與岳陽樓對比,突出強調(diào)了岳陽樓“洞庭萬頃水天一色、香無際涯”“岳陽更雄”的特點、語段(一)通過描繪,表達(dá)作者對岳陽樓的贊美之情。語段(二)通過遷客騷人的悲喜觀與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進行對比,突出下文“古仁人”的曠達(dá)胸襟和政治抱負(fù),凸現(xiàn)了文章的主旨。 【解析】 14.B選項中的“濁浪排空"中的“排空”是沖向天空。 15.試題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語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譯要要做到三點,原意不能改變,關(guān)鍵字詞要譯準(zhǔn)確,句子要通順。本題要解釋清楚關(guān)鍵詞語有:“予”“勝狀”,翻譯后要疏通句子。所學(xué)課文,做過翻譯練習(xí)要加強記憶,可直接寫出譯句。我看那巴陵的沒好情狀,全在洞庭湖上。 【考點定位】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16.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要求學(xué)生能夠大致翻譯全文,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題干要求,分析作答:遷客騷人的“心”是從不同的自然景物引發(fā)出的不同的感觸、即悲”與“喜”兩種不同的心境。通過文中的“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登斯樓也,則有憂讒畏譏……”他們能把受自然風(fēng)物好壞的影響,即“以物喜,以己悲。與下文中的“古仁人之心”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對比。 選文第二、三段,兩段是兩個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兩股不同的情感之流,傳 【考點定位】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7.此題考查學(xué)生把握現(xiàn)代文藝術(shù)手法和對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的探討能力: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突出形象和突顯主旨的寫作目的,此題有相當(dāng)?shù)碾y度。 《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xué)家范仲淹于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應(yīng)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為重修岳陽樓而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通過寫岳陽樓的景色,以及陰雨和晴朗時帶給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達(dá)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愛民情懷。文章超越了單純寫山水樓觀的狹境,將自然界的晦明變化、風(fēng)雨陰晴和“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結(jié)合起來寫,從而將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縱議政治理想方面,擴大了文章的境界。 八、【xx年中考湖北恩施卷】比較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23~27題 【甲】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xué),不知其善也。是故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xué)相長也。《兌命》曰:“學(xué)學(xué)半。”其此之謂乎? (選自義務(wù)教育深程標(biāo)準(zhǔn)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 【乙】君子之學(xué)必好問,問與學(xué),相輔而行者也非學(xué)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xué)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xué)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dá)于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xì);舍問,其奚①決焉? (選自《孟涂文集》) 【注釋】①奚:怎么 2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1)不知其旨也 旨: (2)然后能自反也 反: (3)君子之學(xué)必好問 好: (4)舍問,其奚決焉 舍: 24.請用“/”給【乙】文中畫線文字?jǐn)嗑?,限劃兩處? 相輔而行者也非學(xué)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 25.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雖有至道,弗學(xué),不知其善也。 (2)好學(xué)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xué)者也。 26.【甲】【乙】兩段文字的中心論點分別是什么?(用原文作答) 27.【甲】【乙】兩段文字的論證方法有哪些相同之處? 【答案】 23.①(1)旨:甘美,美味,甘味②(2)反:反省③(3)好:喜歡,喜愛④(4)舍:放棄,舍棄 24.相輔而行者也/非學(xué)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 25.(1)雖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學(xué)習(xí),就不知道它的好處。(2)喜歡學(xué)習(xí)卻不多問,不是真能好學(xué)。(關(guān)鍵點:好,判斷句) 26.【甲】教學(xué)相長也。【乙】君子之學(xué)必好問。 27.(1)兩段文字都用道理論證,層層推進,有很強的邏輯性;(2)兩段文字都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論證。 【解析】選自《禮記學(xué)記》作者:戴圣(相傳)年代:西漢 23.試題分析:理解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 點睛:文言文朗讀節(jié)奏的劃分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①句首關(guān)聯(lián)詞或語氣詞之后要停頓;②有些古今異義詞朗讀時要分開;③主語和謂語之間,謂語和賓語、補語之間,一般要停頓;④需要著重強調(diào)的地方,一般要停頓;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頓;⑥并列短語間要略作停頓;⑦古代的國名、年號、官職、人名、地名等應(yīng)作停頓。⑧根據(jù)句子表達(dá)的意思來句讀。 25.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1)句中的“至道、弗、善”幾個詞是賦分點;(2)句中的“而、好”兩個詞是賦分點,注意補寫省略的內(nèi)容。翻譯時要做到“信、達(dá)、雅”。 點睛: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jié)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guān)鍵詞匯,運用“增、刪、調(diào)、換、留”等譯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譯句文從字順,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句意盡量達(dá)到完美。 26.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提煉或概括議論文的主要觀點的能力。作答時,在理解文章內(nèi)容,梳理文章的論證層次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文章的題目(或論題),文章的開頭和結(jié)尾進行分析和提煉。本題要用原句作答。【甲】文運用道理論證,層層遞進論證,歸納出論點“教學(xué)相長也”?!疽摇课膭t是開篇就提出了論點:“君子之學(xué)必好問”。 27.試題分析:考查對文章論證方法和論證層次。在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分析文章的論證層次及 點睛:常用論證方法有道理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①舉例論證:通過典型事例加以論證,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②道理論證: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證明論點,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更有力,更具有權(quán)威性。③比喻論證:通過比喻進行證明,使論證生動形象、淺顯易懂。④對比論證:對比論證的作用就是突出有力地論證作者所要表達(dá)的觀點。 參考譯文: 【甲】盡管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盡管有最好的方法,不學(xué),就不知道它的好。因此學(xué)習(xí)了然后就知道不足,教導(dǎo)人然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檢查,對自己提出要求。知道困惑,然后能鞭策自己努力進修。所以說教與學(xué)是互相促進的。《兌命》上說:"教是學(xué)的一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啊。 【乙】君子學(xué)習(xí)一定喜愛問?!皢枴焙汀皩W(xué)”是相輔相成地進行的,不“學(xué)”就不能提出疑難,不“問”就不能增加知識。喜愛學(xué)習(xí)卻不多問,不是真的喜愛學(xué)習(xí)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還可能不能應(yīng)用于實際,認(rèn)識了那些大的(原則、綱領(lǐng)、總體),可是還可能不了解那些細(xì)節(jié),(對于這些問題)除了問,將怎么解決呢? 九、【xx屆中考湖北荊門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題 【甲】余幼時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佩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屆伸,弗之忽。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幕圣賢之道,又惠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dá)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dá)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撥疑質(zhì)理,俯身領(lǐng)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佘雖愚,卒獲有所聞。 (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乙】銓九齡,母授以《札記》《周易》《毛詩》,皆成誦。暇更錄唐宋人詩,教之為吟哦聲。母與銓皆弱而多病,銓每病,母即抱銓行一室中,木嘗寢;少痊,輒指壁間詩歌,教兒低吟之以為戲。先府君@茍有過,母必正色婉言規(guī)?;蚺宦牐瑒t屏息,俠怒少解,復(fù)力爭之,聽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邸,督銓學(xué)甚急,稍息,即怒而數(shù)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撲之,令跪讀至熟乃巳,未嘗倦也。銓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嚴(yán)。 (選自蔣世銓《忠雅堂集》 【注】①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親。 10.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無從致書以觀(致使) B.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奔走) C.先府君茍有過,母必正色婉言規(guī)(規(guī)避) D.或怒不聽,則屏息,俟怒少解(稍微) 11.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教兒低吟之以為戲 A.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B.從鄉(xiāng)之先達(dá)執(zhí)經(jīng)叩問 C.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D.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 12.下列關(guān)于【甲】【乙】兩文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甲文中“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其欣悅,則又請焉”,運用細(xì)節(jié)描寫,寫出了作者謹(jǐn)于求學(xué)、渴求知識的情狀。 B.甲文中作者通過自己求學(xué)的親身經(jīng)歷,勉勵馬生勤奮求學(xué)、謙虛求教。文章情感真摯,循循善誘。 C.乙文通過作者的自述,再現(xiàn)了幼年讀書時父母督促自己學(xué)習(xí)的場景:在溫馨回憶的同時,也包含有對父母過于苛責(zé)的不滿情緒。 D.兩篇選文都闡明“學(xué)業(yè)有成,必須勤奮”這一道理,但表述的側(cè)重點有所不同,甲文側(cè)重于學(xué)習(xí)要注重積極求索的內(nèi)在動力,乙文側(cè)重于學(xué)習(xí)需要鞭策督導(dǎo)等外在因素。 1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 (2)銓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嚴(yán)。 【答案】10.D11.A12.C 13.(1)學(xué)生擠滿了他的房間,(他)從來沒有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2)我因而不會在嬉戲中荒廢學(xué)業(yè),母親對我的教育也因為這件事而更加嚴(yán)格。 【解析】 10.試題分析:考查文言實詞。A“致”:得到。B“走”:跑。C“規(guī)”:規(guī)勸。 點睛:推斷實詞意思有下列方法:1.聯(lián)想推斷法。文言文閱讀所考查的實詞,其意義和用法在課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腳點,因此,我們要善于根據(jù)課內(nèi)學(xué)過的知識舉一反三,聯(lián)想有關(guān)成語中詞語的含義來推斷。2.結(jié)構(gòu)推斷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對偶句、并列短語等對舉的語言現(xiàn)象很多,在這些句子中,位置對稱的詞語往往詞性相同,詞義相近或相反相對,詞組短語也是如此。3.語法推斷法。要根據(jù)詞在句中的語法地位來推斷詞義。4.音形推斷法。漢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聲字、會意字。從形旁可推知字義。5.鄰詞推斷法。運用同義復(fù)詞偏義復(fù)詞知識,借助鄰近詞語含義推斷,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 11.試題分析:A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與例句相同。都是代詞,“弗之怠”為賓語前置句。B結(jié)構(gòu)助詞“的”。 (一)譯文:我年幼時就愛學(xué)習(xí)。因為家中貧窮,無法得到書來看,常向藏書的人家求借,親手抄錄,約定日期送還。天氣酷寒時,硯池中的水凍成了堅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讀書。抄寫完后,趕快送還人家,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們大多肯將書借給我,我因而能夠看各種各樣的書。已經(jīng)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賢的學(xué)說,又苦于不能與學(xué)識淵博的老師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手拿著經(jīng)書向同鄉(xiāng)前輩求教。前輩德高望重,門人學(xué)生擠滿了他的房間,他的言辭和態(tài)度從未稍有委婉。我站著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難,詢問道理,低身側(cè)耳向他請教;有時遭到他的訓(xùn)斥,表情更為恭敬,禮貌更為周到,不敢答復(fù)一句話;等到他高興時,就又向他請教。所以我雖然愚鈍,最終還是得到不少教益。 (二)譯文:我九歲時,母親教我學(xué)《禮記》《周易》《毛詩》,都能夠背誦。她有空又抄下唐宋詩人的詩,教我朗誦古詩。母親和我兩人都身體弱、多病。每當(dāng)我牛病,母親就抱了我在室內(nèi)來回走動,自己不睡覺:我的病稍稍好一點, 她就指著貼在墻上的詩歌,教我低聲念誦作為游戲。父親如果做錯了事情,母親一定嚴(yán)肅地用委婉的話規(guī)勸他。 有時父親發(fā)怒不聽她的,她就屏住氣不說了,等父親怒氣稍微緩解,又反復(fù)勸說,直到聽了她的話才停止。父親在外地的寓所,督促我讀書時牌氣急躁,我稍有點懈怠, 他就發(fā)怒,把我丟在一旁,幾天都不和我說一-句話;母親就流著眼淚打我,叫我跪在地上,把書讀熟才罷休,從來不覺得自己疲累。我因而不會在嬉戲中荒廢學(xué)業(yè),母親對我的教育也因此而更加嚴(yán)格。 十、【xx屆中考湖南郴州卷】文言文比較閱讀 【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貞觀二年,太宗謂侍臣曰:“朕嘗謂貪人不解愛財也。至如內(nèi)外官五品以上,祿秩優(yōu)厚,一年所得,其數(shù)自多。若受人財賄,不過數(shù)萬。一朝彰露,祿秩①削奪,此豈是解愛財物?規(guī)②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儀休③性嗜魚,而不受人魚,其魚長存。且為主貪,必喪其國;為臣貪,必亡其身。《詩》云:‘大風(fēng)有隧,貪人敗類?!谭侵囇砸?。昔秦惠王④欲伐蜀,不知其徑,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見之,以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師隨而伐之,蜀國遂亡。漢大司農(nóng)⑤田延年贓賄三千萬,事覺自死。如此之流,何可勝記!朕今以蜀王為元龜⑥,卿等亦須以延年為覆轍也。” (選自《貞觀政要》) 【注釋】①祿秩:俸祿秩爵。②規(guī):貪求。③公儀休:公儀,復(fù)姓。休,名。戰(zhàn)國時魯相。④秦惠王:即秦惠公。⑤大司農(nóng):官名。漢武帝時置大司農(nóng),掌錢谷之事。⑥元龜:本指大龜,這里引申為可做借鑒的前事。 11.解釋文中加點的字。 (1)臣之妾私臣_____________ (2地方千里____________ (3)性嗜魚____________ (4)師隨而伐之____________ 12.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1)由此觀之,王之弊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主貪,必喪其國:為臣貪,必亡其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甲乙兩文分別運用了設(shè)喻和舉例的說理方式,請結(jié)合原文進行簡析。 14.請根據(jù)甲乙兩文分別談?wù)剰膬晌闹蟹謩e獲得的啟示。 【答案】 11- 1.請仔細(xì)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rèn)領(lǐng)!既往收益都?xì)w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biāo),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biāo)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中考 語文試題 分項版 解析 匯編 04 專題 11 文言文 閱讀 內(nèi)含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3742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