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比較小數的大小》.doc
《蘇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比較小數的大小》.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蘇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比較小數的大小》.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蘇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比較小數的大小》 1. 使學生在現(xiàn)實的情境中,自主探索小數大小比較的方法,能正確比較小數的大小。 2. 使學生經歷相應的探索過程,豐富數學活動經驗,進一步發(fā)展數感,培養(yǎng)觀察、比較、推理等數學思考能力。 3. 使學生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小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意識,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引入 1. 呈現(xiàn)情境:貨架上擺放著四樣文具,練習簿0.48元,三角板0.65元,橡皮0.3元,直尺1.25元。小明帶了0.5元,他能買到其中的哪一樣文具? (1)讀題:從圖中,你找到了哪些和數有關的信息? (2)提問:你覺得他帶的錢夠買其中哪一樣文具? 結合已有經驗,學生通常會給出練習簿和橡皮兩個答案。 (3)追問:你是怎么知道小明帶的錢夠買一塊橡皮的? 通過交流,幫助學生喚醒三年級所學的一位小數大小比較的方法,為隨后進一步探索多位小數大小比較的方法打下基礎。 2. 揭示課題:簡單的小數大小比較,同學們已經掌握了。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研究較復雜的小數大小的比較。(板書課題) [說明:與教材中的例題相比,上述情境增添了一些數學信息,并對問題進行了相應的變化。這樣的變化,一方面,力圖使現(xiàn)有的情境較原先呈現(xiàn)出更大的開放性,有利于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信息的收集、組織、比較等數學思考中來,另一方面,0.3元與0.5元之間的比較,又巧妙地將學生已經具備的相關舊知予以激活,為學生自主探索新知做好認知上的鋪墊。] 二、 探索新知 1. 提問:小明帶的錢為什么夠買一本練習簿,你是怎樣想的? 引導學生先獨立思考,隨后組內交流。交流時,鼓勵學生認真傾聽他人的發(fā)言,以豐富自己對這一問題的認識。 學生在交流時可能會出現(xiàn)如下方法:比如借助元、角、分進行思考,或者從小數的組成上進行分析,也可能借助圖形給出解釋。教師應認真參與學生的交流,傾聽他們的想法,為隨后的全班交流做好資源的收集與整理工作。 [說明:面對同一個問題,學生中呈現(xiàn)出的不同思考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表征著他們獨特而富有差異的思維水平與層次。教師參與傾聽,一方面是為了了解學生的學習現(xiàn)實,更重要的是,通過了解,教師可以有效地把握不同思考方法背后的思維梯度,從而為隨后組織學生展開有序列、有層次的數學交流做好準備。] 2. 全班交流。 教師有組織地引導學生按如下順序展開交流。 (1)第一層次:結合生活經驗,給出直觀解釋。 學生交流:將0.5元和0.48元化成幾角和幾角幾分,然后進行比較。 教師引導:通過將新知轉化成以前所學的舊知,然后巧妙解決問題,是一種很好的思考方法。利用這一方法,你能說一說為什么小明帶的錢不夠買一塊三角板或一把直尺嗎? 學生嘗試用這一方法解決新問題,并交流。 (2)第二層次:借助直觀圖形,初步構建模型。 質疑:并不是所有小數都可以通過這一方法來比較大小的,如果沒有了具體的單位元,又該如何比較這些小數的大小呢? 交流:引導學生交流其他方法,并闡明思考過程。教師則努力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并力圖使每一個學生弄明白這些方法。 引導:有時,如果我們能將這些抽象的小數用直觀的圖形表示出來,比較它們的大小將變得既有趣、又簡單。 教師呈現(xiàn)如下三種圖形各10個(每一小組都有),并介紹:大正方形每個表示1,長方形和小正方形分別表示0.1和0.01。 你能用這些圖形表示出0.5和0.48,并借助圖形比較出它們的大小嗎? 學生操作,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利用這一方法,比較0.5和0.65、0.5和1.25之間的大小。 (3)第三層次:擺脫直觀束縛,逐步抽象概括。 出示0.32、1.16、0.9、0.88四個小數。 提問:你能從中任意選擇兩個小數,比一比它們的大小嗎? 明確要求:你可以用圖形先擺出這些小數,然后比較;也可以不動手,通過在頭腦中想圖形,然后比較它們的大小;當然也可以不擺、不想,直接比較它們的大小。 學生嘗試,教師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了解情況。 交流。教師有意識地選擇后兩種情況進行交流,以幫助學生從具體的直觀支撐中擺脫出來,從而達到抽象思考的層面。 3. 完成試一試。 學生獨立嘗試,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比較。 交流時,注意引導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歸納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同時引導學生比較各種方法,以完成對方法的優(yōu)化。 [說明:數學教學應幫助學生掌握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教材中呈現(xiàn)的三種比較方法只是學生在獨立思考時可能出現(xiàn)的特殊方法,更為一般的方法應是先比較整數部分的數,再依次比較十分位、百分位上的數這一方法看似簡單,但要真正理解其中的原理,卻并不是只言片語所能解釋清楚的。教師在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時,充分考慮到了這一抽象方法背后的直觀數學模型,通過數形轉化,將抽象的小數轉換成具體、直觀的圖形,從而幫助學生輕松地理解了小數大小比較的一般方法。當然,直觀的模型只是一個腳手架,是學生把握抽象方法的橋梁,教師在學生獲得直觀模型后,又進一步引導學生從原先的直觀模型中擺脫出來,鼓勵他們在抽象的層面上進行思考,最終實現(xiàn)了從直觀思考向抽象思考的必要過渡。] 三、 鞏固應用 1. 練一練。 (1)學生獨立嘗試。 (2)交流比較的方法后,教師還可引導學生體會:同樣的數字,在不同的數位上,表示的大小也不同,以進一步強化小數大小比較的一般方法。 2. 根據實際情況,完成練習六中第6~11題中的部分習題,以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小數大小比較的方法,形成技能。 (1)第6題還可以引導學生用小數表示各圖中的空白部分,并比較它們的大小,也可比較每一個圖中涂色與空白部分的大小。 (2)教學第7題的第一組,還可以引導學生繼續(xù)看圖思考:還有哪些小數也比0.1小,以發(fā)展學生的數感;第二組,還可以引導學生借助中間的參照數0.3進行比較,以豐富學生的比較策略;第三組,還可以引導學生從計數單位的角度進行思考。最后,借助數軸上的點,幫助學生體會:直線上的點位置愈靠右,這個數就愈大,反之愈小,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 (3)教學第9題,可以引導學生課前收集自己的身高、體重、視力等方面的數據,并通過比較,強化學生的健康意識與愛護眼睛的良好習慣。 (4)第11題還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展開思考:用這三個數字和小數點一共可以組成多少個不同的小數,最大和最小的各是哪一個數,如何有序地尋找答案?從而在開放的問題情境中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5)如時間允許,還可以補充一些與現(xiàn)實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習題,比如高架橋上的限高(有3.5米、4.5米、5米不等)與載貨卡車的實際高度之間的大小關系,再如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幾種動物跑完100米所需秒數的比較等,以進一步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并拓展學生的視野。 [說明:教材這一課的練習編排形式多樣、內涵豐富。尤其是每一道習題還給教師留下了進一步開發(fā)與創(chuàng)造的空間和余地。教師在使用這些習題時,應在充分把握教材設計意圖的基礎上,用準、用足、用透這些資源,最大限度地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考,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此外,也可適度開掘一些教材以外的資源,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視野。] 6 / 6-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比較小數的大小 蘇教版 數學 年級 上冊 教案 比較 小數 大小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4406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