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案例:課堂教學之我見》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初中語文案例:課堂教學之我見(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課堂教學之我見
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也是不斷反思,不斷改進的過程。眾多語文同行們作了許多艱苦的探索,力求在有限的課堂四十五分鐘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然而,課堂教學又不同于工廠生產的單一性,這就取決于教師精心的教學設計。盡管如此,語言文字教學是語言教學的首要任務,因此語文教學:
一、首先應著眼于文本,抓重點突破,注重學生個體理解,個體感受。
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朱自清的〈〈背影〉〉是一傳統(tǒng)篇目,可以教給學生的內容很多。如果面面俱到,不抓重點。就有可能抓了芝麻,而丟了西瓜。在四次寫“背影”中,作者著力描寫的是父親買橘子的背影。這次背影是作者著力刻畫得最細致的,教學力求把學生引入學習境界
2、,啟發(fā)學生閱讀課文,理解課文。
師:四次寫背影中,哪次是作者著力刻畫得最細致的?
生:買橘子那次。
師:聽課文錄音(我說道:“爸爸,你走吧。”——我的眼淚又來了。)這段中具體描寫背影的有哪些句子。
聽完互相交流一下
師:作者用了哪些方法來刻畫這個背影?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作者用了動作描寫“攀 縮 微傾 ” 表現(xiàn)出對兒子的愛和去月臺時艱難。
生:“戴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穿著上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師:剛才有同學已跟父親給作者做的紫毛大衣作了比較。(前文教學中已提到)
生:“蹣跚”表明父親去買橘子很艱難。表現(xiàn)父親寧可自己受點苦,也要為兒子辦點事。
3、
生:“顯出努力的樣子”父親身子肥胖不方便。
師:假如你去爬這個月臺呢,你會是這樣的動作嗎?
生:不會,我年輕瘦小。我可以輕易翻過這個月臺。
師:是的。這句扣住了父親的體態(tài)特點。這段課文描寫中動詞、形容詞不僅扣住住體態(tài),衣著,而且體現(xiàn)了這篇文章語言樸素的特點。父親為兒子盡心盡力,只有自己去做了才安心。在文中我們可以體會濃濃的深情。
板書:父愛
浦口送別就刻畫了這樣一個背影,使我們看到了一個在勞碌奔波中的父親。你熟悉父母的背影嗎?齊讀這段,讀出深情。(學生齊讀第六段)
師:最能體現(xiàn)父愛的是第六段買橘子的背影,那是跟母愛一樣偉大的感情。瀏覽課文,哪些語句寫自己對父親的關愛,作
4、者如何對待自己的父親的。
生: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唉,我現(xiàn)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師:是在夸自己嗎?
生:不是,反語。是不聰明的意思,現(xiàn)在認為自己當時太聰明了。
生:第六段中“我說道:‘爸爸,你走吧?!闭f話語氣冷淡,沒感覺到父親的愛。對父親的做法厭煩。
生:“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錢,托他們只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不會料理自己么?”這些話表明作者覺得父親羅嗦。
師:迂是什么意思?
生:迂是言行守舊,不合時宜。
生:第四段中父親再三囑咐茶房,終于不放心,后來又自己去。而我那時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自己完全能行,父親沒必要這樣做。
生:第六段“這
5、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這里是作者感動的淚。
生:“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迸赂赣H看見我流淚,怕父親為我擔憂,才開始懂得體諒父親。
生:“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的眼淚又來了。”前面是怕父親看見我流淚,這里已經理解了父親,和父親離別時依依不舍的淚。
生:結尾處“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完完全全理解了父愛,對父親的回報,對父親的思念。
生:他買橘子回來時,“我趕緊去攙他。”我想為父親做些什么。
生:父親信中說“大去之期不遠矣。”作者看了信后后悔了,對父親的牽掛,擔心。
生:前文作者嫌棄父親,后來父親買橘子的背影使他感受到了父愛,就有和父親依依
6、惜別之情,最后一段中:“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父親的背影。”對父親的擔憂。
師小結:作者對父愛的感受是經歷了一個過程,起先覺得父親迂,羅嗦,不理解父愛。通過父親買橘子的背影,才有了對父愛的頓悟。才有惜別的眼淚,體會到了博大的愛,對父愛的回報、思念。浦口送別時作者二十歲,而寫文章時已二十八歲,年輕時先嫌長輩的瑣碎是可以理解的。
板書:不解——頓悟——感念
〈〈背影〉〉是篇親情美文,文本世界就是生活的世界,它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教學應從文本到學生的心靈。教學也應注重通過閱讀喚起學生的情感世界。這個教學片斷中老師抓住可以強烈表現(xiàn)父愛的爬月臺的那個背影,將這個背影作為全文的焦點,注重作者的感情
7、變化過程。從不解到感念,凝聚作者對父愛的獨特發(fā)現(xiàn)和深刻體認。讓學生自己從這些樸實無華的字、詞、句中去發(fā)現(xiàn),挖掘,鼓勵學生自我理解課文,自我解讀課文。用文字再現(xiàn)形象,使學生如見其人,如臨其境,讓學生進入文本創(chuàng)造的意境中。教學也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的新課程標準這個核心。教師抓住重點組織學生討論,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起到主導的地位,而不再是講授者。教學中學生始終處于主動的地位,注重他們個性化的閱讀,以期獲得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去理解人類這種共通的情感。喚起學生的親情體驗,獲得情感上的共鳴。使課堂教學變得可親可愛。
二、設計不同的課堂結語部分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
八年級《老王》片斷(一
8、)
師:我們一家對老王有何“恩情“?
生:送魚肝油 堅持給錢
聊天 詢問“生活“
師:我們一家為什么這樣做?
生:因為“我”也是一個善良的人,富有愛心和同情心。關愛、同情不幸者。
生:因為在他們看來人是平等的,應該對不幸者有愛心和同情心。
師:本文含蓄地提出了關愛不幸者的社會問題,相對于〈〈老王〉〉中我們一家和老王的關系,你認為現(xiàn)代人缺失的是什么?
生:現(xiàn)代社會中很多人變得越來越自私自利,缺少對他人的關愛。
交流討論:這篇文章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生:我們應該同情、關心、幫助弱勢群體。
有話請說:我們身邊也有這些人,請關注生活中的“老王”
9、們。
師用多媒體出示一幅幅畫面:踩三輪車的外地民工
貧苦的盲人夫婦
撿破爛的老婆婆
乞討的乞丐
我只想要回我一年的工錢而已
師:贈給大家一段話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練習:仿句 假如我是一片云,————————————
〈〈老王〉〉片斷(二)
10、
師:能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是哪一句?
生:“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師:“愧怍”就是慚愧的意思。一個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幸運者有責任關愛不幸者,關注他們的命運,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幫助改善他們的處境。作者回想起來,當時對老王的關愛還不夠,所以感到愧怍。
拓展延伸:現(xiàn)實生活中,有哪些不幸的人,你的生活周圍有像老王這樣的人嗎?你是怎樣對待他們的?說出你的做法或想法。當你不幸時,你得到過別人的關愛嗎?認真回憶一下,說給大家聽一聽。
生:青海女教師羅南英得了白血病,在寧波想放棄治療時。寧波晚報上發(fā)表了她寫給兒子的信,寧波
11、市民絡繹不絕的到第一醫(yī)院去看望她,一周內捐款達到六十萬。中央電視臺稱這是一個城市創(chuàng)造了一個神話。(老師出示寧波市民去探望羅南英時的圖片)
生:研究生徐本禹中斷學業(yè),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貧苦地區(qū)的教育事業(yè)。
生:我們學校一位初三同學上個月腿骨骨折,家境貧困。我們全校師生捐款四千多元。
師:我們無法做偉大的事,我們可以用愛去做些小事,讓無聲世界和有聲世界的人都感受到愛,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世界。
齊讀歌詞:愛是人類最美好的語言,
愛是正大無私的奉獻,
我們都在愛心中孕育生長,
再把愛的芬芳灑播到了四方。
12、 我們要在愛心中大聲歌唱,
再把愛的幸福帶進每個人的身上。
愛會帶給你無限的溫暖,
也會給你快樂和健康。
在〈〈愛的奉獻〉〉的樂曲旋律中,師生共同學習手語“愛”,左手握掌伸出大拇指,前伸。右手平伸,在左手大拇指從上往下摸一下。
師:今天不是我給大家上課,而是大家給我上了一堂有關愛的課,讓我深受感動。謝謝大家。
學生鼓掌
情感體驗是教學中不可忽視的心理因素。語文教學是離不開情感的,它是可以驅使人積極的行動。在教學中學生會跟著老師的教學計劃走,老師的教學計劃不同就會產生不同效果。兩位教學片斷雖然都以愛為主
13、題,但設計有所不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語言,材料作精心的選擇,扣住學生的心弦,把學生帶入情感世界。片斷(一)更多的是引發(fā)思考,學后感到心情沉重,從文中的老王到現(xiàn)實社會中的老王。圖片中的那些弱勢人群使人有責任去關愛他們。而片斷(二)聯(lián)系學生身邊發(fā)生的人和事,尤其是寧波市民救助羅南英和本校學生捐款的事,更多的是告訴學生我們可以為他們做些什么。更具體可感。教師營造的課堂氣氛更融洽,教師巧妙地用音樂,圖片烘托情感氛圍,營造獨特的情感氛圍。特別是愛的手語和背景音樂〈〈愛的奉獻〉〉讓學生沐浴在愛的氛圍中。課堂氣氛達到最高潮,在學習中學生深受感染。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并不是揭示社會的陰暗面,而是在學習的境界
14、中讓學生懂得怎樣去回報社會,為這個社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這也是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
三、以一點一線帶動全文學習
〈〈岳陽樓記〉〉
師:作者寫這篇文章要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可以用課文中的哪句話高度概括?
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生: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師:怎么理解這話呢?
生:超越個人的憂樂榮辱,以天下為己任。
生:自勉勉人,有奉獻精神。
生:吃苦在前,享樂在后。
師:這話表達了詩人博大的胸襟,這在以前所學的古文中是沒有的,這思想立意就更高一籌。作者又是怎樣表達這種立意在文章這些段落中,互相商量一下,全文一共六個自然段,寫了幾層
15、內容?
生回答,師板書: 敘事 作記緣由
描寫 景色 悲——陰 以物喜
喜——暗 以己悲
議論: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師:文章多種表達方式相結合
觀看介紹岳陽樓的錄相
師:我常想這樣的話題,岳陽樓雕欄畫棟,為什么范仲淹不去彰顯滕子京的功勞,而去寫岳陽樓的景色。
生:為了安慰滕子京
生:形成鮮明的對比,為主旨的出現(xiàn)作鋪墊
生:是借題發(fā)揮,借岳陽樓
16、來勸勉友人
生:作此文時范仲淹沒到過岳陽樓,借一幅〈〈洞庭晚秋圖〉〉想象出陰晴景色。
師:一悲,一喜,寫出了人生的兩種情景。以物喜,以己悲是什么意思?
生:因外物而高興,因自己的得失而悲喜
師:你贊同還是反對,你怎么看以物喜,以己悲?可以聯(lián)系當時范仲淹當時的時代。
生:凡事不要忘乎所以,要沉著。
生:完全是個人情感發(fā)泄,要以儒家思想對待重大事件,不要在小事上井井計較,小事無所謂。
生:不應該被喜悅沖昏了頭腦,要始終保持冷靜的頭腦。
師:以物喜,以己悲是人之常情,當你在寫作業(yè)時,有人已去踢球了,你怎么辦?這就需要有堅定的意志,才不會被外物所動,范仲淹多次被貶,卻憂國憂民,把自己的
17、錢財,田地都捐給百姓。到自己死時,兒子卻無錢下葬。文中有一句話是表明自己的意向的,自勉勉人,自明志向。
生:“微斯人,吾誰與歸?”
師:舉幾個中國歷史上憂國楷模。
生:屈原
生: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和范仲淹有異曲同工之妙。
生: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生:魯迅,譚嗣同。
生: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師:憂國憂民是中國知識分子最高思想體現(xiàn),這是一篇立意高構思巧的文章。齊讀課文。
這篇文言文教學扣住以物喜,以己悲來帶動對全文的認識。讓學生真正把握文章的脈絡。雖然是傳統(tǒng)名篇,在教學時也不可低估學生的能力,盡量要使語文資源
18、充分利用,從新學知識到已學知識,突出重點,注重聯(lián)系,充分聯(lián)系自己直接的或間接的生活經驗,開展積極的思維活動,品味課文。從文章的整體出發(fā),深入到文章內部的深層世界。與范仲淹同喜,同悲,與人物共快樂,共憂愁。拉近與作者的距離。理解文章意思。帶著學生自己的知識、經驗、感受與文章交流。走進文章,走進作者的精神世界。讓學生了解更多內容,獲得更多信息。了解什么是人之常情,什么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什么是人生更高情境。怎樣當一個文化人,如何把握自己的情感,并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體驗,形成自己對于世界人生的獨到感受,領會及表達方式,從而成為自己精神世界里最深層的東西。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怎樣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