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第14課《叫三聲夸克》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第14課《叫三聲夸克》教案(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八年級語文下冊 第三單元 第14課《叫三聲夸克》教案
課 題
叫二聲兮克
主備人
課型 |新授
課時安排 1
授課人
授課時間
教 學 目 標
1、理解文章分類說明的方法,認識“金子”這個比喻在說。
2、了解人們對物質(zhì)結構的認識過程和物質(zhì)結構的基本組成,
月內(nèi)容和結構上兩方面的作用。
知道夸克是什么樣的物質(zhì)結構。
重點 難點 分析
了解一些科學知識,學習說明的一些方法。
教學流程安排
集體智慧
(以知識體系為主)
個性設計
(二次備課)
教學后記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放錄音或者學生輪流讀課文,并思考。
(1 )標號段落序號,劃出
2、疑難點。
(2)本文說明了什么?
2、明確(課件展示)
一(1 — 2)以禮品盒里面還有禮品盒為比喻,引出說明的話題。
二(3—21)說明物理學家在不同階段對物質(zhì)結構的 研究和認識。
三(22—26)提出物質(zhì)結構研究的新問題。
(二)研究課文探討交流
1、課文以盒子里面用盒子為比喻,來說明物質(zhì)結構的特點。物質(zhì)
結構有哪些特點?
(形態(tài)不同,性質(zhì)各異,最小單位是都是原子)這樣概括行嗎?
(不對)為什么呢?
那么,他們是怎樣認識的呢 ?(閱讀、討論、交流)
(3—4)段:寫了人們對物質(zhì)結構研究的起初認識,即 物質(zhì)的對小
單位是原子。
(5)段:認識深入一步,原子核也不是
3、物質(zhì)的最小單位,在原子 內(nèi)部,還有電子和原子核。
(6—10)段:認識又有新突破,原子核也不是物質(zhì)的最小單位,
原子是由“基本粒子”構成的。(或者把“基本粒子”說成“強
子”也可。)
(11—12)段:人們對物質(zhì)結構的研究達到了一個高峰,科學家們 在研究的基礎上發(fā)揮想象,認為粒子還/、是最小的結構,更小的物 質(zhì)結構還后令克。(重點詳寫)
按照由假象到證明的順序來寫的。
2、夸克的證明最后定論了嗎?物質(zhì)結構的研究結束了?
文章結尾的四個問句提出問題,夸克的證明沒有最后定論,物質(zhì)結 構的研究更沒有結束,有待于人們進一步的探索。
3、你認為科學研究、科學探索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精神?
4、
明確:敢于懷疑、敢于創(chuàng)新、大膽想象。
4、說明方法
打比方、舉例子,最主要的還是分類別。
文章內(nèi)容以人們對物質(zhì)結構的探索研究的過程為順序,說明物質(zhì)結
構,介紹物質(zhì)結構研究的成果,只后恰當?shù)倪\用分類說明才能把有
關內(nèi)容說明清楚。而且許多新成果是在原來的基礎上 形成的,所以
這個分類層次就顯得比較復雜。
5、語言特色:平實、準確、通俗、幾乎口語化。
加入對卜面加橫線的句子作如下改動,表達內(nèi)容和效果有什么不 同?
(1)原子核本身卻十分微小,大約 10萬個原子核排成一條直線才
相當一個原子的直徑。
改為:“ 10萬個原子核的直徑才等干-個原子的直徑”。
討論明確:“大約” “相當于”語言準確。
(2)科學家從 試驗里已經(jīng)感覺到,強子內(nèi)部有結構。這好比拿起 盒子搖一搖,聽到響動,可以初步判定盒子里面有東西。
改為:“強子的內(nèi)部結構為科學家的分析提供了初步的依據(jù)。
討論明確:原句是一個形象的說法。
練習 安排
學習與評價
板書 設計
備課組長審核簽名:
年級主任復核簽名: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