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專項:課外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中考專項:課外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新課標(biāo)中考專項:課外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
一、農(nóng)夫毆宦
嘗有農(nóng)夫以驢負(fù)柴至城賣,遇宦者 (太監(jiān) )稱“宮市”取之;才與絹數(shù)尺,又就索
“門戶” (指“門戶”稅 ),仍邀 (強要 )以驢送至內(nèi)。農(nóng)夫涕泣,以所得絹付之;
不肯受,曰:“須汝驢送柴至內(nèi)。 ”農(nóng)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
柴與汝,不取直而歸,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 ”遂毆宦者。(選自韓愈《順宗實
錄宮市》)
【譯文】
曾經(jīng)有一個農(nóng)夫,用驢馱著木柴到城里來賣,遇到宦官自稱“宮市”拿走他的木
柴,只給了他幾尺絹,又就地索取“門戶”稅,還強要(農(nóng)夫)用驢把木柴送
2、到
內(nèi)廷去。農(nóng)夫哭了,把得到的絹又給了宦官, (宦官)不肯接受,說:“必須用你
的驢把柴送到內(nèi)廷。 ”農(nóng)夫說:“我家有父母、妻子、兒女,等著賣柴得錢后,才
能有飯吃?,F(xiàn)在我把木柴給了你,不向你要價錢就回去,你還不肯放我,我也只
有和你以死相拼了! ”農(nóng)夫就毆打了宦官。
(街使的屬吏捉住他上報,德宗頒詔將宦官廢免,賜給農(nóng)夫十匹絹。然而,宮市并不因此而改變,諫官與御史們屢次規(guī)諫,德宗都不肯聽從。 )
【閱讀訓(xùn)練】
1.解釋文中加點詞:
(1)才與絹數(shù)尺 (2)農(nóng)夫涕泣 (3)不取直而歸 (4)遂毆宦官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以”與“仍邀以驢送至
3、內(nèi)”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以刀劈狼首 B.余故道為學(xué)之難以告之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3.把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4. 文中賣柴農(nóng)夫與白居易筆下的賣炭翁的遭遇,揭露了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賣柴農(nóng)夫與賣炭翁這兩個人物形象有什么不同?請簡要談?wù)勀愕目捶ā?
【參考答案】
1.(1)給
(2)眼淚
(3)通“值”價值
(4)就
2.A3.略
4.揭露了“宮市”對勞動人民的剝削、迫害。
賣柴農(nóng)夫性情剛烈,敢于奮起反抗;賣炭翁淳樸善良,逆來順受。
二
4、、教學(xué)相長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xué),不知其善也。是故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xué)相長也。
(選自《禮記學(xué)記》)
【譯文】
即使有美味的食品,不吃,就不知道它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xué),也不知道它好。所以學(xué)了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夠的地方, 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處。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后才能嚴(yán)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不通之處,然后才能勉勵自己奮發(fā)上進(jìn)。所以說教人和學(xué)習(xí)是相互促進(jìn)的。
【閱讀訓(xùn)練】
1.解釋句中加點詞語
( 1)不知其旨也 (2)雖有至道 (3)知困
5、( 4)教學(xué)相長也
2.翻譯
( 1)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2)故曰:教學(xué)相長也。
3.《教學(xué)相長》集中論證了 ____和 ___的關(guān)系,說明了 ___的道理。
【參考答案】
1.( 1)味美 ( 2)即使 (3)困惑 ( 4)增進(jìn),促進(jìn)
2.( 1)學(xué)了以后才知道自己自己有不夠的地方,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處。
( 2)所以說教人和學(xué)習(xí)是相互促進(jìn)的。
3.教 學(xué) 教與學(xué)是互相促進(jìn)的。
三、樊重樹木
樊重欲作器物,先種梓漆,時人嗤之。然積以歲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來求假焉。此種植之不可
6、已也。諺曰: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此之謂也。
(選自《齊民要術(shù)》序)
【注釋】樊重:人名。梓漆:梓樹和漆樹。
【譯文】
樊重曾經(jīng)想制作器物, 他就先種植梓材和漆樹。 當(dāng)時的人們都對他的做法嗤之以
鼻。但是在幾年之后,梓樹和漆樹都派上了用場。過去那些恥笑他的人,現(xiàn)在返
過來都向他借這些東西。這說明種植樹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字V說: “作一年
的打算,不如種谷子;作十年的打算,不如種樹。 ”說的就是這件事呀!
【閱讀訓(xùn)練】
1. 解釋句中加點詞語
( 1)然積以歲月(2)向之笑者(3)咸來求假焉
2.翻譯
7、
(1) 時人嗤之。
(2)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
3.“此之謂也”說的是什么道理?對你有何啟示?
【參考答案】
1.( 1)但是
(2)從前
( 3)都
2.略
3.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造作準(zhǔn)備,有長遠(yuǎn)打算。 啟示:學(xué)習(xí)也是如此。
四、王充博覽
王充少孤,鄉(xiāng)里稱孝。后到京師,受業(yè)太學(xué),師事扶風(fēng)班彪。好博覽而不守章句。家貧無書,常游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日久,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
【 文】
王充少年 死了父 , 家 人都 他很孝敬。 后來到了京城, 在太學(xué)學(xué)
8、 從 的本 ,拜扶 班彪 。王充 好廣泛, 而不拘泥于某些段落和句子。他家 沒有 , 常去逛洛陽街上的 店, 人家所 的 ,看一遍就能背 。天 日久,于是(他)廣泛地弄通了眾多流派的學(xué) 。
【 】
1. 解 句中加點
( 1) 里稱孝 ( 2) 事扶 班彪
( 3)一 能
(4) 遂博
2.翻
家 無 ,常游洛陽市肆
3.上文中“百家之言”中的“百家”是指什么?
【參考答案】
1.( 1) (2)以?? ( 3)就 ( 4)就 2.略
3.指 子百家的著作,如《老子
9、》 、《孟子》、《莊子》、《 非子》、《荀子》等。
五、欲食半
譬如有人,因其 故,食七枚煎 。食六枚半已,便得 。其人嗔恙①,以手
自打,而作是言:“我今 足,由此半 。然前六 ,唐②自捐棄。 知半 能
充足者, 先食之。 ”
( 自《百 》)
【注 】①嗔恙: 怪自己有病。②唐:空,徒然。
【 文】
比如有個人因 肚子 的原因, 要吃七個煎 。 他吃了六個半 就停下了, 得很 了。 ,他就 怪自己有病,用手打著自己, 了 的 : “我 在吃 了,是因 吃了 半個 , 前面的六個 都白白地浪 了。 假如知道 半個
10、就能吃 ,我就 先吃 半個 。 ”
【 】
1. 解 句中加點
( 1)因其 故 (2)食六枚半已 ( 3) 知半 能充足者
2.翻
我今 足,由此半 。然前六 ,唐自捐棄
3. 個故事 刺了怎 的人?
【參考答案】
1.(1)原因、 故 (2)停止 (3)假如 2.略
3. 刺了那種不究因果而 牛角尖、徒生苦 的糊涂蟲(愚蠢的人) 。
六、何梅谷之妻
何梅谷,鄱陽人也。其妻垂老,好事佛,自旦至夕,必口念“ 音菩 ”千遍。何梅谷以儒學(xué) 于 ,止之 弗從,弗止又恐 笑士人。 退狼 。一日,呼妻
11、
至再三,隨夜隨呼勿 。妻怒曰: “何聒噪若是耶?”梅谷徐答曰: “ 呼半日,
汝即我怒,觀音一日被爾呼百遍, 安得不汝怒耶?” 妻子頓悟,遂止。(選自明程文憲《中州野錄》)
【譯文】
何梅谷,是鄱陽人。他的妻子將要老了,喜歡拜佛念經(jīng),從早晨到黃昏,一定要
嘴里念“觀音菩薩”上千遍。何梅谷憑著儒學(xué)好而在當(dāng)時出了名, (他想)阻止他的妻子做佛事,可是妻子不聽從, 不阻止呢,他又怕給當(dāng)時的讀書人留下笑柄,(這樣使得他)進(jìn)退兩難。一天,他三翻兩次地喊他妻子的名字,一直到晚上也
呼喊個不停。妻子生氣地說: “為什么這么吵鬧呢?”梅谷慢慢地回答說: “
12、(我)才喊了你半天, 你就對我生氣, 觀音菩薩一天被你呼喊上百遍, 怎么能對你不生氣呢?”妻子頓時明白了,于是停止做佛事。
【閱讀訓(xùn)練】
1. 解釋:
1)垂 ( 2)夕 ( 3)止之則弗從 (4)貽
2.翻譯:
觀音一日被爾呼百遍,安得不汝怒耶?
3.何梅谷為何“進(jìn)退狼狽”?
【參考答案】
1.( 1)將( 2)黃昏 ( 3)指何梅谷妻每天念千遍“觀音菩薩”這件事。 ( 4)留下。
3.何梅谷妻每天念佛千遍,何梅谷阻止她她不聽,不阻止她呢,又恐怕會讓讀書人見笑。
七、晉人好利
晉人有好利者,入市區(qū)焉。遇物即
13、攫①之,曰: “此吾可羞②也,此物(吾)可服也,此吾可資也,此吾可器也。 ”攫已,即去。市伯③隨而索其直④,晉人曰:“吾利火熾時, 雙目暈熱,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 不知為爾物也。 爾幸予我,我若富貴當(dāng)爾償。”市伯怒,鞭之,奪其物以去。旁有哂⑤之者,晉人戟手⑥罵
曰:“世人好利甚于我,往往百計而陰奪之,吾猶取之白晝,豈不又賢于彼哉?
何哂之有?”(選自明宋濂《龍門子凝道記》 )
【注釋】①攫( ju):奪取。②羞:通“饈” ,美好的食品,這里當(dāng)動詞用,意為“吃”。③市伯:市場上的管理官吏。④直:通“值” 。⑤哂( shěn):譏笑。⑥戟( j ī)手:豎起中指與食指如戟形。
14、這是罵人時侮辱人的動作?!咀g文】
有個貪財?shù)臅x國人,走進(jìn)市場。碰到東西就取,說: “這個東西我可以吃,這個東西我可以穿,這個東西我可以收藏,這個東西我可以用。 ”拿了就走。管理市場的官吏追出來和他要錢,這個晉國人說: “我剛才利欲熏心,兩眼暈眩、發(fā)熱,天下的東西都好像是我本來就有的, 不知道是你的東西了。 幸好你給了我, 我如果以后發(fā)了財就還你錢。 ”管市場的官吏生氣了,用鞭子抽打他,把他拿的東西奪回來就離開了。旁邊有人譏笑他,晉人伸手指著他罵道: “世上貪財?shù)娜吮任疫€要嚴(yán)重,(他們)往往想方設(shè)法用陰謀搶奪財物,我還只不過是白天去搶,難道不是比他們好多了嗎?有什么好笑的?”
【閱讀訓(xùn)練】
1. 解 :
( 1)即去 (2)索 (3)予 ( 4)甚于
2.翻 :
( 1)皆若己所固有。
( 2)何哂之有?
3.就短文最后晉人的 , 表一下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1.(1)離開 (2)求取 (3) (4)比?? 重
3. 然 不是什么 得表 的,但晉人的 解卻也令人深思。好利是人 普
遍的本性,最好的做法當(dāng)然是“君子 ,取之有道” 。但表面君子 范, 起廉 慷慨激昂, 而暗地里卻 得無 , 自己利益 盡心機者, 在比 晉人 要差!因 他 多了一條更卑劣的品行——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