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不列顛尼亞 (3)》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別了不列顛尼亞 (3)(2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背景及文學常識(新聞)。 2.通讀全文,注意字音。 3.學習新課,思考探究。 作者:l別了“不列顛尼亞”的作者署名是周婷,楊興,實際上是新華社周樹春,楊國強,徐興堂,胥曉婷四位記者的合稱。 背景資料十九世紀,英商來華進行鴉片貿(mào)易,賺取大筆財富,換取中國的白銀、絲綢、茶葉和香料。林則徐擔心老百姓受到鴉片煙毒影響,決定向清政府提議,禁止鴉片的進口。英商方面,渴望在港口加強地位,不受滿清朝廷控制,因此導致鴉片戰(zhàn)爭(18401842年)的爆發(fā)。英國船堅炮利,中國戰(zhàn)敗。香港島就在一八四二年所簽訂的南京條約中,永久割讓給英國。鄧小平同志在接見時任英國首相的撒切爾夫人的時候,明確地
2、表達了中國政府將收回香港主權(quán)的意愿,同時,這也是國家主權(quán)神圣不可侵犯的體現(xiàn)。 1997年7月1日零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區(qū)旗在香港升起,經(jīng)歷了百年滄桑的香港終于回到祖國的懷抱,中國政府開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quán),這是中華民族的大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一件大事。 什么是新聞 1. 新聞的概念:也叫消息,是對新近發(fā)生的有社會意義并引起公眾興趣的事實的簡短報道,是一種及時準確地報道新的、重要事實的新聞體裁。一般采用客觀報道形式,只用敘述手法,有時也適當進行一些描寫,以增強具體性和現(xiàn)場感,沒有特殊的必要,一般不在消息中發(fā)表議論和抒情。新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新聞包括消息、通訊、特寫、調(diào)查報
3、告、新聞評論、報告文學等,是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中常見的報道體裁。狹義的新聞專指消息,是對新近發(fā)生的有社會意義并引起公眾興趣的事實的簡短報道。 2. 新聞的要素:when:何時 where:何地 who:何人 why:何因what:何事how:何果 3、新聞的特點:真:忠于事實,客觀報道短:短小精悍,文字簡練快:及時迅速,講究時效活: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強:主題鮮明,導向明確 4、新聞的結(jié)構(gòu)標題:新聞要點概括導語:新聞內(nèi)容概括主體:新聞內(nèi)容細節(jié)背景:新聞背景穿插 思考討論 1.這篇特寫性消息按照導語和主體可以分為哪兩部分?(如何劃分的?) 2.畫出關(guān)于時間表述的句子,思考文章關(guān)于時間表述的句子
4、有什么作用? 3.關(guān)于香港淪陷的相關(guān)歷史事件有很多,文中作者選取了哪幾個事件?為什么單單選取這幾個事件呢? 4.如何理解標題的含義? 1.這篇文章如何劃分?第一部分(第1段)概述英國撤離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國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載英國王子和港督的郵輪離開香港。第二部分(第211段)集中描寫英國撤離香港那天的四個場景及有關(guān)背景資料。 2.找出關(guān)于香港回歸事件的時間表述的句子并思考這樣寫的目的? 作者選取了哪幾個事件?為什么單單選取這幾件事呢? 港督府l 是英國在香港最高的統(tǒng)治機構(gòu)。 軍營l軍隊象征著一個國家的主權(quán)。 第一次升旗l香港回歸,永不忘記! 4.如何理解標題的含義?v(1)“不列顛尼亞”象征著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v(2)“別了”強調(diào)英國統(tǒng)治者一去不復返,暗含諷刺。v(3)體現(xiàn)了逐漸強大的中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探究思考v新聞和通訊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v(1)新聞中的事實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訊則要求通過具體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現(xiàn)實生活。v(2)新聞敘事簡潔,明快,篇幅短??;通訊則要有較細致的描寫,往往還有作者的議論,一般篇幅較長。v(3)新聞的時效性比通訊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