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現代教育技術 優(yōu)化數學課堂教學論文》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利用現代教育技術 優(yōu)化數學課堂教學論文(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利用現代教育技術 優(yōu)化數學課堂教學
隨著以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教育的信息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數學教學中,有著傳統(tǒng)教學模式難以比擬的良好效果,能從根本上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善和教學方式的改進。運用信息技術可以輔助學生多渠道、大容量地獲取信息,摒棄傳統(tǒng)教學中的單純的接受式學習,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探索的空間,引導學生用自己學過的知識以主體的身份多維地發(fā)展,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式的學習。
一、利用多媒體優(yōu)化課堂教學
1、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
2、沒有智慧和靈感?,F在教育界提倡給學生“減負”,首先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只要學生感興趣,那對于他們來說就不感到負擔。教師只有把教學過程組織得生動、有趣,這樣才能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正可滿足這一需要。因為多媒體具有聲、光、形的綜合表現力,通過圖像的翻滾、閃爍、重復、定格、色彩變化及聲響效果等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本身比較抽象、枯燥,學生對本學科興趣淡薄,加之學生的年齡特征(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單一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方式造成學生數學創(chuàng)新素質能力難以提高。而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
3、統(tǒng)教學中的困難。它以形象生動的畫面,言簡意賅的解說,悅耳動聽的音樂,及時有效的反饋,使學生保持旺盛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長期的注意力,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達到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2、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使學生在快慢適宜、因人施教的過程中可以得到更完善的思維訓練,更深刻地領悟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
在教學“連乘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時,一堂課以春游活動為主線,以錄象形式和多媒體動畫課件模擬現實,再現春游的的現實情景,將教學例題與習題作恰當改編融入其中。
4、“你想知道什么?”“你能解決什么問題?”面對著一幅幅真實生動的情景和呈現的各種信息材料,學生熱情頗高,主動性極強,提出了:“我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個同學參加春游?”“買飲料用了多少錢?”“乘坐兩輛客車夠不夠?”“買門票需要多少錢?“包船游覽共要多少錢?”“飲料瓶回收了多少個?”等問題,并積極探索、交流解決問題的策略。這些現實中的實際問題就在學生或獨立或合作探討的形式下一一得到解決,并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逐步掌握了兩步連乘的解題思路。
3、利用多媒體輔助實踐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實踐活動是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改善學生的數學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重要渠道。學生的發(fā)展實質上是一
5、個體驗過程,實踐活動更注重學生的實踐過程和學生在實踐中的感受與體驗。要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發(fā)現,在發(fā)現中實踐,在實踐中創(chuàng)新。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可能最后的結果很不理想,但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經歷了設計實踐、查找資料、動手操作、社會調查等過程。在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為實踐活動提供了研究的工具和信息搜集與傳播的條件,教師盡可能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充分發(fā)揮學校、班級主頁及計算機的作用,在“聊天室”或通過發(fā)電子郵件的形式,進行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網上交流,并利用計算機進行遠程“探討”等。實踐證明,凡是能借助計算機上網的形式,資料收集得不僅豐富,而且看問題較為深刻,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創(chuàng)
6、新的做法。
例如學生確定以“節(jié)約能源”為主題的實踐活動之后,先要在組內制定活動計劃,接著回家詢家長家里交納水電費的情況,完成填表,進行分析還要在小組內交流各家用水用電情況,討論交流節(jié)約能源的方法。很多同學經過比較得出自家太浪費了,一定要和父母一起節(jié)約能源;學生在網上找到了許多豐富的信息。如:“來之不易的自來水”、“一噸水的用途”、“水價的上漲趨勢”等等。其中有“圖片展示、文字說明、動畫演示、教學計算、圖表比較”等方面的表現,如:“黃河斷流”的小故事使學生幼小的心靈再次受到觸動。還有“天上下著酸雨,一縷臟水滲進龜裂的田地中,一個小女孩流下了一滴眼淚,那是世界上最后一滴清水”。這組動畫給學生極大
7、的震撼,使他們懂得保護水資源、節(jié)約水資源的重要性。許多同學回家后積極動腦筋想節(jié)約用水的方法,并建議多開展這樣的活動。在活動中,應重視學生間的人際交流、觀點交鋒和智慧的碰撞。同學們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展示了此次活動的成果,有畫成統(tǒng)計表的,有的寫成數學日記,還有制成精美的數學小報……最后將活動成果在學校、班級主頁及網上發(fā)布,在“聊天室”或通過發(fā)電子郵件的形式,進行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網上交流研討,共同提高。
4、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多媒體輔助教學最大的特點是有助于突出教學重點,分散難點。只要點擊鼠標就可以進行大量演示,在課堂中無論一個老師是多么善于表達、比劃,也難以表現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識
8、內容,而這些知識內容又往往是一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多媒體教學中的過程再現等操作,便可以輕松解決問題,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在講“圓錐”這一節(jié)時,老師如果能把三角形旋轉得到圓錐的過程用多媒體制作出來,小學生的空間觀念很快就建立起來了。還比如,在數學中概念對學生來說往往抽象難懂,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難點。如能利用計算機可以把一些概念直觀化,使知識簡單、明了,讓學生容易接受。在“角的認識”這一節(jié),顯示屏上先畫出一個傳授閃爍的亮點,然后從這一點引出兩條射線,通過演示蘊含了角的定義及大小與所畫邊的長短無關的道理??梢?,這樣的教學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給學生豐富的感知、表象,
9、化難為易,學生掌握得較扎實,教學效果良好。
二、利用網絡優(yōu)化課堂教學
計算機網絡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性強的優(yōu)勢。應用網絡資源,能逼真地營造和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情景,讓學生輕松地縮短與現實社會的差距,感受生活經驗的數學化,同時發(fā)展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適應未來社會生存的需要;還可以避免傳統(tǒng)教學不能充分適應個性差異,無法照顧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的現狀,為每一個學生定制適合他的教育方式,教學中應用網絡資源最突出的特點是網絡成為學生“學數學”的認知工具,學生在其中進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學習,既可以通過人機交互學習,也可以與周圍同學互相討論,協(xié)作學習或向老師請求幫助。
網絡環(huán)境下的探究式教學是將網絡技術
10、作為新型學習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有機因素,充分體現了學習者的主體地位,以探究式學習作為主要學習方式的教學活動。由于網絡環(huán)境下的學習具有其他手段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在新課程的實施中,教師一定要發(fā)揮出探究式教學的多元價值。當然,應用網絡資源要注意選擇比較適宜的網絡教學、能發(fā)揮網絡優(yōu)勢的數學內容。
1、利用網絡優(yōu)勢實現分層施教。
現代教育強調對個體教育的關注,而網絡教學的教育設計和教學方式,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不能充分適應個性差異,無法照顧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的現狀,可以為每一個學生定制適合他的教育方式,正如服裝設計的量體裁衣,更好地體現教育的人文關懷。
如,小學數學三年級“年、月、日”的內容人文性、知識性都很強
11、,是學生在生活實際中或多或少接觸過的知識,面對每個學生對其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的不同,如何教學讓每個學生都有新的收獲呢?只能采用“同步教、異步學”的分層施教的教學策略,而網絡教學是最佳的實施分層教學的載體。這節(jié)課的具體做法是:①教師提供相關的網站,讓學生自由地瀏覽,再根據年歷卡的內容自主探究年、月、日的來歷和年、月、日的關系。②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向全班匯報瀏覽、交流的結果。③在各組匯報的基礎上使知識系統(tǒng)化,進而提出更高層的想解決的問題。這樣,學生自己上網瀏覽、觀察年歷卡,通過分析、討論,將一年有12個月,有的月是31天,有的月是30天,二月有時是28天,有時是29天,每四年出現一個閏年等知識完整
12、的總結出來,自主完成了將生活積累知識化、系統(tǒng)化的過程,低時高效地完成了學習任務。而網絡的刺激讓學生對已有的知識不在滿足了,學生們興奮的提問到:歷法是怎么來的?為什么不把每個月都定為30天,又方便又好記?我想知道關于閏年更多的情況。面對學生們要求不一、紛繁的提問,教師提示學生:請自己到網上查詢,國際互聯(lián)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你們一定能解決這些問題的!這樣,學生各取所需、自由自在地在網上暢游,滿足了他們不同的需要,這樣的教學收到了“同步教,異步學”的效果。
2、利用網絡優(yōu)勢,組織學生的練習活動。
網絡的信息量大、交互及時的優(yōu)勢也是組織練習、自主探究練習答案的最佳手段之一。在教學完新課進行練習時,
13、為體現練習的層次性、趣味性,可以把練習的分層要求稱為“你能行”、“智力大沖浪”“打擂臺”等,每完成一個層次的練習,計算機及時作出判斷,根據難易程度給予五角星進行獎勵。這樣,打破了練習中“齊步走”的局面,使各類學生的能力都得到發(fā)揮。在一些開放性的練習中,學生還可以利用網絡自由地訪問他機,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打破了空間上的限制,多機交互,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既提高了學生的興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總之,基于現代教育技術環(huán)境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體現了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的理念。當它與我們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民族教育進行“無縫鏈接”時,我們會為自己探索21世紀的國際現代小學數學教育所付出的努力,感到無比的欣慰和自豪。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