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上學期期中試題 理15
《高二政治上學期期中試題 理15》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二政治上學期期中試題 理15(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6—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試卷 高二政治(理科)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50分) 1.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是 A.哲學就是世界觀 B.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C.只有有世界觀的人才懂哲學 D.哲學是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2.每年高考來臨之前,總會有一部分考生和家長選擇一種心理解壓方式——到寺廟向佛祖燒香許愿,他們認為這樣會保證考試順利通過。他們的觀點屬于 A.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B.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C.主觀唯心主義 D.客觀唯心主義 3.哲學與數學、語文、政治、物理、化學等知識的聯(lián)系是 A.前者概括了整個世界的共性,后者是世界某一特定領域的知識 B.后者是前者的基礎,前者是對后者的概括和總結 C.前者隨后者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后者對前者起著指導作用 D.二者的研究對象不同,回答的問題不同 4.哲學的基本問題是 A.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B.思維和存在誰決定誰的問題 C.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 D.思維和存在誰是第一性的問題 5.下列表述中,圍繞哲學基本問題中的關于世界本原問題而展開的是 ①陰陽二氣充滿太虛,此外更無他物 ②沒有不可認識,只有尚未認識的事物 ③未有此氣,先有此理,理生萬物 ④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南朝范縝說:“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與此反映的哲理相同的是 A.只要閉上眼睛,世界上就沒有懸崖了 B.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C.要是鳥兒有宗教的話,那么鳥兒的神一定是長著羽毛的動物 D.我思故我在 7.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科學實踐觀的基礎上實現(xiàn)了 ①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統(tǒng)一 ②唯物主義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tǒng)一 ③世界觀與價值觀的統(tǒng)一 ④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tǒng)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斷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①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以往哲學辯證否定的過程 ②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 ③最新成果對中國人民的探索實踐起決定作用 ④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繼承與發(fā)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9.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對這個物質的理解,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現(xiàn)象 B.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 C.一切具體物質形態(tài)的總和 D.除了人腦以外的客觀存在 10.下列對物質和運動的辯證關系表述最正確的是 A.物質是運動的載體 B.所有的物質都是運動的 C.所有的運動都是物質的運動 D.所有的物質都是運動的物質,所有的運動都是物質的運動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日:“今日疾矣!予助苗長矣?!逼渥于叾曋?,苗則槁矣。據此回答11~12題。 11.上述典故違背的哲學觀點是 A.事物的運動是永恒的 B.事物運動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 C.事物是變化發(fā)展的 D.物質與運動不可分 12.上述典故給我們的啟示是 A.辦事情必須遵循客觀規(guī)律 B.做工作必須高度重視意識的反作用 C.看待事物既要看到物質運動的絕對性,又要承認相對靜止的存在 D.辦事情必須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yōu)目標 13.信息技術革命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據統(tǒng)計,電子計算機芯片技術每18個月就要更新一次。這一事實表明 A.事物的運動是相對的、有條件 B.事物總是運動變化的 C.靜止是一種不顯著的運動,是運動的特殊狀態(tài) D.物質是運動的主體 14.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說:“如果上帝的觀念是鳥類創(chuàng)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長著羽毛的動物;假如牛能繪畫,那么它畫出來的上帝一定是一頭牛?!鄙鲜鲇^點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A.只要有了人腦,就能產生意識 B.人腦是產生意識的物質器官 C.錯誤的意識不是客觀事物的反映 D.意識的根源在于客觀存在 15.研究表明,許多處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會做出無所畏懼的大膽舉動,是由于大腦產生一種恐懼記憶抑制效應,使孩子們對恐懼感“暫時性失憶”。這種大腦效應,會隨著年齡增長及大腦進一步發(fā)育逐漸消失。這表明 A.意識是人腦的分泌物 B.人腦是意識產生的源泉 C.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D.人腦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 16.《阿甘正傳》中的阿甘,是個平凡甚至簡單的小人物,智商很低,卻有很多高智商者缺乏的美德:誠實、守信、認真、勇敢,重視感情。他不停地奔跑,不停地向前,單純而又執(zhí)著,不知讓多少觀眾深深感動。這說明 A.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 B.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jié)和控制作用 C.意識對改造世界具有推動作用 D.人們意識活動具有主觀能動性和自覺選擇性 17.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首要的、基本的觀點是 A.物質運動的觀點 B.實踐的觀點 C.絕對運動的觀點 D.相對靜止的觀點 18.下列與“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A.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B.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C.欲知山中事,需問打樵人 D.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19.“吃就吃最新鮮的”這是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在通常情況下,對大多數食品而言,越新鮮、味道越好,營養(yǎng)價值就越高。但是對黃花菜、海蜇、木耳等食品而言,“新鮮”往往意味著可能存在食物中毒的隱患。上述材料表明 ①任何真理都是具體的 ②任何真理都是有條件的 ③真理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④真理與謬誤無明顯的界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科學家米勒于1939年制出DDT殺蟲劑,并因此獲得1948年諾貝爾獎。后來因為DDT影響人體健康,到20世紀70年代,DDT被世界各國明令禁用。2002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宣布,重新啟用DDT用于殺蟲,預防瘧疾、登革熱、黃熱病等疾病。關于DDT的爭議可能還會延續(xù)。人類對DDT 的爭議佐證了 ①人的認識與實踐檢驗密不可分、相伴而行 ②真理在實踐中反復接受檢驗,并不斷地被推翻 ③對真理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循環(huán)過程 ④實踐的歷史局限性決定了認識的反復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1.“指鹿為馬”的做法違背了真理的 A.客觀性 B.具體性 C.無限性 D.條件性 22.原產于美洲的巴西龜引入中國后,被不少人當成寵物飼養(yǎng)。然而,研究發(fā)現(xiàn),繁殖力和捕食能力都很強的巴西龜,從進入野生環(huán)境,就會掠奪本土龜類的生存資源,使本土龜類的生存受到嚴重威脅,世界自然保護動物聯(lián)盟將其列為世界最危險的100個入侵物種之一,呼吁人們警惕巴西龜的侵害。這一警告依據是: ①尊重自然固有的客觀聯(lián)系,不能認為地干擾生物的生存條件 ②認識生物間的制約關系,不要人為地改變自然界固有的生態(tài)平衡 ③認識環(huán)境的具體聯(lián)系,尊重生物原有的生存條件和環(huán)境 ④保護本土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應防備和消滅最危險的入侵物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智慧城市”通過智能傳感設備將城市公共設施物聯(lián)成網,物聯(lián)網與互聯(lián)網系統(tǒng)完全對接融合,政府、企業(yè)在智慧基礎設施之上進行科技和業(yè)務的創(chuàng)新應用,城市的各個關鍵系統(tǒng)和參與者進行和諧高效地協(xié)作。從哲學上看,“智慧城市” A.打破常規(guī),消除事物之間的矛盾 B.發(fā)揮了關鍵部分對整體的決定作用 C.遵循了系統(tǒng)內部結構的優(yōu)化趨向 D.說明了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24.能源是經濟發(fā)展的戰(zhàn)略資源,涵蓋煤炭、電力、石油、天然氣等多個部門。這反映了 A.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著聯(lián)系 B.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 C.事物的聯(lián)系是普遍的 D.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25.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五個重大關系,其中處理好“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系”體現(xiàn)的哲學道理是 A.意識和物質的辯證關系 B.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系 C.認識和實踐的辯證關系 D.共性和個性的辯證關系 答題卡 得分______________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0分) 26. 2012年底,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履新不到一月之際輾轉深圳、珠海、佛山、廣州等地,考察改革新區(qū)、參觀特色企業(yè)、走訪百姓人家、邀基層人士座談,屢屢向外界發(fā)出“中國的改革開放將不會停頓和止步”的強烈信號。習近平強調,我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qū),進一步深化改革,必須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tǒng)籌謀劃、協(xié)同推進。要勇于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和利益固化的藩籬,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要尊重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guī)劃,尊重實踐、尊重創(chuàng)造,鼓勵大膽探索、勇于開拓,聚合各項相關改革協(xié)調推進的正能量。 (1)結合材料,運用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知識談談如何更好地推進改革?(8分) (2)結合材料,談談我國當前的改革應如何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fā)?(6分) 27.《舌尖上的中國》講述了大江南北的各色原生態(tài)美食,充滿濃郁的人文關懷、家國情懷和鄉(xiāng)土情結。攝制組歷時13個月走遍中國,跨越國內自北向南的60個地區(qū)。與以往的中國紀錄片制作的步驟不同,《舌尖上的中國》依據西方美食學的理論進行建構,小中見大、見微知著的細節(jié)表達方式更貼近觀眾,貼近普通人的生活,成功跨越了語言、社會、價值觀等傳播障礙,創(chuàng)造了極高的收視率。 運用規(guī)律的有關知識,分析《舌尖上的中國》取得成功的原因。(9分) 2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三十年醫(yī)療衛(wèi)生改革探索 階段 主調 內容 第一階段 上世紀90年代 誰為主導 圍繞政府主導還是市場主導兩種路線激烈爭論 第二階段 2000年—2004年 看好市場化 “市場化”的醫(yī)院改制,醫(yī)療效率和水平提高,但公平性日益失衡 第三階段 2000年—2007年 市場化非 醫(yī)改方向 面對醫(yī)療公益性不足,指出“市場化非醫(yī)改方向”,醫(yī)改定基調,政府將承擔基本公共醫(yī)療 第四階段 2008年至今 新醫(yī)改啟動 2009年4月,新醫(yī)改《意見》和《實施方案》正式推出 聯(lián)系材料, 運用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分析我國三十年醫(yī)療改革探索過程。(10分) 29.“家”是連接個體與社會、私人領域與公共領域的關鍵點,是一座橋。家風,又稱門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tǒng)風尚或作風。家訓、家風傳承的是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美德,它是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人們的價值觀。例如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陳子昂,他的成才與家教密切相關。其父陳敬元,一生不肯入仕,他彌留之際留給兒子的家訓是居家務期簡樸、教子要有義方、和平以待人、為官務守廉正、凡事當留余地、恤貧苦鄉(xiāng)親、敬老兼愛幼、富不淫貧不盜。之后的10多年,他的兒子、孫子和重孫,都遵循此家教,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結合材料,用聯(lián)系的相關知識說明傳承優(yōu)良家風對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作用。(9分) 30.“霧霾”成為2013年網絡熱詞,成為影響民生的“心肺之患”,倒逼人們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閱讀表格材料,回答問題。 時代 核心思想 主要觀點 古代 人是自然的“奴隸” 自然界起初是作為一種完全異己的、有無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與人們對立著,人們同它的關系就像牲畜一樣服從它的權力。 近代 人是自然的“主人” 人類能夠征服、利用自然。人類對自然資源無節(jié)制的掠奪和攫取,導致生態(tài)平衡遭到破壞,生存環(huán)境日益惡化,人與自然的矛盾日趨加深。 現(xiàn)代 人是自然的“成員” 自然是與人的實踐活動密切相關的人為自然、人化自然或人生成的自然,人與自然在本質上是一個整體。 當代 人是自然的“朋友” 以互惠互利、共同發(fā)展為原則,做到與自然共生、共贏、共榮;樹立與自然和諧并進的科學發(fā)展觀。 結合表格材料,運用“求索真理的歷程”的有關知識,分析在人類與自然關系上認識變化所蘊含的道理。(8分) 高二政治參考答案(理科) 1、 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D C A B C C B B D B A B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D B B B A C A B C C B 2、 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0分) 26.(1)①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guī)劃,尊重實踐、尊重創(chuàng)造;(4分)②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要求我們重視意識的作用,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只有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勇于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和利益固化的籓籬,敢于啃硬骨頭、涉險灘,才旋聚合各項相關改革協(xié)調推進的正能量。(4分) (2)①我們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guī)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fā).我國當前的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qū),因此,改革要立足實際,尊重實踐,協(xié)同推進。(2分);②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我國當前的改革.鼓勵大膽探索、勇于開拓.聚合各項相關改革協(xié)調推進的正能量。(2分)③把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guī)律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結合起來。要勇于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和利益固化的藩籬,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要尊重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2分) 27.①規(guī)律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要求我們按規(guī)律辦事。遵循文化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舌尖上的中國》取得成功的基礎;(3分)②在尊重規(guī)律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是《舌尖上的中國》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3分)③只有把堅持尊重客觀規(guī)律與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相結合,《舌尖上的中國》才能取得成功,創(chuàng)造極高收視率。(3分) 28.①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要堅持實踐的觀點。實踐是認識的來源、發(fā)展動力,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對醫(yī)療改革的認識源于人民群眾就醫(yī)需求,在醫(yī)改過程中,人們逐漸認識到單一市場市場手段不能解決醫(yī)療的公平問題,醫(yī)療公益性得到大家共識。新醫(yī)改方案是否能正確解決醫(yī)療公平問題,需要在實踐中檢驗。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新醫(yī)改方案最終是為了指導我們的醫(yī)改實踐。(8分)②正確的認識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隨著對醫(yī)療改革認識不斷深入,必將推動新醫(yī)療改革。(2分) 29.①聯(lián)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要用普遍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優(yōu)良家風的傳承,有利于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促進個人、家庭和社會的進步發(fā)展。(3分)②整體由部分構成,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fā)展推動整體的發(fā)展。(3分)③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家風是中國民族傳統(tǒng)價值觀、國家文化軟實力和文化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優(yōu)良家風是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方式。(3分) 30.①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源于探索人與自然關系的實踐并推動實踐發(fā)展。(2分) ②真理的具體的有條件的。不同階段對自然的認識是與當時的主客觀條件相適應的。(2分) ③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人們對自然的認識呈現(xiàn)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的特點。(2分)④與時俱進,在實踐中認識、發(fā)現(xiàn)、檢驗和發(fā)展真理。人類發(fā)展的歷程,就是探索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的過程。(2分)-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二政治上學期期中試題 理15 政治上 學期 期中 試題 15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11829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