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民族匯聚》教案(5)》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北方的民族匯聚》教案(5)(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歷 史 教 學 設 計授課教師: 授課時間: 年 月 日課型:新授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能說出鮮卑族拓跋部的遷徙過程;能合作探究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主要內容;能從多角度說明孝文帝改革的歷史作用,能以正確的民族觀來認識孝文帝改革的價值。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史料,從中歸納孝文帝改革的作用,從而初步掌握“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學習方法;通過課堂分組探究,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知識的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認識到邊疆少數(shù)民族的內遷、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歷史作用,認同民族融合、民族交流的價值。教學重點孝文帝改革教學難點作為少數(shù)民族政權統(tǒng)治者的孝文帝為什么要進行學習漢族政治、經濟、文
2、化等全方位的社會改革,最終與漢族融合在一起,而不保持其民族的本色呢? 教具資料準 備教師準備:圖片及音像資料學生準備:查閱相關資料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自備補充集備補充溫故知新:東晉南朝時江南經濟發(fā)展的原因啟發(fā)思考回答情景導入:詩歌導入,由劉禹錫的烏衣巷引入主題:東漢末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既是由統(tǒng)一走向分立的時期,又是從分立趨向統(tǒng)一的階段,為北方民族大融合創(chuàng)造了條件。啟發(fā)積極參與也可由可前提是導入三維目標大屏幕展示總體把握,為新課做鋪墊突出重點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1. 鮮卑族的孝文帝為什么要實行“自上而下”的“胡漢融合”的改革?2. 為什么一定要精心安排遷都洛陽的
3、“計謀”呢?為什么改革涉及的范圍又是如此之廣呢?3. 我國古代民族融合的最基本原因是什么? 啟發(fā)學生從這些改革的有利因素中,明確孝文帝實行改革的原因所在:實行胡漢融合政策進一步沖破鮮卑族舊貴族勢力的阻撓,加強對中原地區(qū)的統(tǒng)治;“胡漢融合政策”的徹底,改變了少數(shù)民族舊的、落后的風俗,得到漢族地主對北魏政權的擁護,鞏固了北魏的統(tǒng)治。孝文帝改革順應了歷史發(fā)展潮流,促進了民族大融合。學生活動: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的圖片和材料開展教學。2、觀察“少數(shù)民族內遷示意圖”,了解北方的局勢。3、閱讀課文“孝文帝改革”內容,指導學生制作“孝文帝改革表”。4、觀察“胡漢融合”系列插圖,了解民族融合的情況。大屏幕
4、出示問題,指導閱讀啟發(fā)引導點撥帶著問題閱讀教材,歸納主要內容(培養(yǎng)學生通過自學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探討交流,解決問題(體會主動學習的樂趣,學會探究式學習和合作學習)。引導學生分析,教師幫著歸納結合歷史地圖分析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用地圖來講述重點難點突破:初一學生活潑好動、參與性強。但是他們對事物的是非曲直判斷往往不夠成熟。通過這節(jié)課創(chuàng)設的豐富歷史情境,激發(fā)學生參與的興趣和豐富的歷史想象,幫助學生找到問題的正確答案。 指導分析點撥閱讀歸納探究小結歸納: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出現(xiàn)了長期混戰(zhàn)分立的局面。與此同時,西部和北部邊境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實現(xiàn)了漢族的融合。北魏孝文帝改
5、革順應這一歷史潮流,進一步促進了民族大融合。同時,各民族之間的交往和南北經濟的發(fā)展也展現(xiàn)了民族大融合這一歷史發(fā)展的主流。學以致用: 列舉北魏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主要措施板書設計背景:民族融合趨勢加強目的:學習接受漢族先進文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內容:遷都洛陽 漢化政策意義:促進民族融合,豐富發(fā)展中原文化北方的民族匯聚 北魏孝文帝改革 課后隨筆與反思優(yōu)點:孝文帝改革是本課學習的重點,通過學生閱讀、教師引導,使學生從教材中提取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等信息,正確認識孝文帝改革的價值。缺點:內遷少數(shù)民族名稱單獨記憶易混淆,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內遷各族分布圖”,按方位來掌握,同時可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