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福利思想史》作業(yè)(doc17頁)優(yōu)質
《《中國社會福利思想史》作業(yè)(doc17頁)優(yōu)質》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社會福利思想史》作業(yè)(doc17頁)優(yōu)質(1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中國社會福利思想史》 第一次作業(yè) 一、單項選項題: 1、 在“有道”的理想社會中,應該重點關心照顧的是老人和兒童。 2、 孔子還提出了 “庶”、“富”、“教”的社會教化程序論思想。 3、 孟子社會福利思想的總框架,主要是建立在他的“性善說”和頗具民本主義色彩的“仁政”學說的基礎 之上。 4、 范蠡以農作物收獲循環(huán)為依據(jù),提出了谷物平泉思想,成為中國救荒史上平泉理論的鼻祖。 5、 所謂“平泉”又稱平汆,就是封建國家在豐年征購糧食儲存,以待荒年發(fā)放的穩(wěn)定民食的措施。 6、 韓非提出了 “勢、法、術”相統(tǒng)一的系統(tǒng)社會控制論思想。 7、 韓非從“性惡論”和“自為論”出發(fā),所提出的
2、社會福利主張,主要有 “貧富分化合理論”、“反濟貧論” 和“反是民論”等。 (判斷題可能出現(xiàn)) 8、 韓非認為“足民”不會給統(tǒng)治者帶來好處,相反卻帶來很多嚴重的禍患。 9、 “道”既是老子哲學的核心,也是其社會思想的理論基石。 10、 統(tǒng)治者“為無為,事無事”是百姓最大的社會福利。 11、 墨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兼愛說 12、 所謂“利民”還應包括“勞者得息“學術界普遍認為"古代思想家能察覺勞動大眾的饑寒交迫的窮困生活 者甚多,而把不得息作為人民巨患之一與饑寒并列者,還只有 墨子一人。 13、 漢代的尊老除了社會救濟作用外,還具有政治文化意義。 14、 災荒成因論:自然原因:從
3、自然界演化的規(guī)律看,災荒的發(fā)生往往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社會原因:富商 大賈生活腐化,窮奢極欲,霸占和消耗了社會上的大量財富,使國家日益貧窮,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大 大降低。 15、 他們強調了以糧食儲備為核心內容的社會儲備的重要性。 16、 值得特別提出的是,耿壽昌創(chuàng)立平倉制度,主要是著眼于邊地設防的實際需要而提出的, 具有國防戰(zhàn)略 意義。 17、 在《札記》49篇中,蘊含著豐富的社會福利思想、其中《禮運》篇所闡述的“大同之世"的社會福利 保障思想、《大學》篇所闡述的”親民“思想、 《王道》等篇章所表述的”恤民賑窮“、 ”安老懷少“的 思想,在中國古代社會福利思想史上具有"原典“意義
4、,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 18、 董仲舒提出的“教化論“和”限民名田論“最具代表性。 19、 作為漢代的“群儒之首“,董仲舒的思想特點在于構建了一個“天人合一 "的宇宙圖式,董仲舒思想體 系的核心是政治思想。 20、 董仲舒認為,百姓貧窮空虛的原因雖然非常復雜,但官僚地主依仗特權“與民爭利“是最主要的原因。 二、多項選擇題: 1、墨子歸納總結了賑荒抗災的主要方法主要有:①積粟備荒 ②節(jié)用抗災③族財抗災 2、漢初社會救濟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恢復殘破的社會經(jīng)濟狀況而采取的宏觀社會救濟措施;另一方面則 是針對百姓個體的社會救濟措施;歸納起來有幾個方面:①招撫流亡 ②輕徭薄賦 ③
5、尊老 ④恤鰥寡孤 獨⑤復除 3、在抗災賑災過程中,漢王朝采取了很多辦法,主要有賑濟、放貸、徙流民、蠲緩等辦法。 4、發(fā)現(xiàn)阮籍構想出的理想社會具有以下兩個突出的特點:第一,這是一個無君無臣,萬物自理自定的社會。 第二,這是一個平等的,人際關系和諧社會。 5、實行“與民休息”、〔恤民養(yǎng)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1、恤鰥寡孤獨 2、減免賦役 3建社倉 4恤刑慎 罰、重視教化。 6、隋唐時期,統(tǒng)治者在總結前代抗災救災經(jīng)驗教訓的基礎上,在鄉(xiāng)村普遍設立義倉,儲備糧食,以備饑荒。 7、董熠揭露了現(xiàn)行賑濟方法中存在的問題: 1、常平、義倉之弊 2、賑濟過程中的弊端 3、閉粟之弊 4、 勸分之弊
6、 8、朱元璋實施的政策措施主要有: 1、令民歸耕 2、減免賦稅 3、救荒賑災 三、判斷題: 1、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如果說“重禮”是其表層結構的話,那么“貴仁”則是其思想核心。正是以上述對 “仁”的理解和界說為理論基礎,儒家才能夠提出充溢著“愛民” 、“惠民”、“養(yǎng)民”特點的社會福利主張, 構建具有中國當時時代特色的社會福利思想體系。 (17頁) 2、所謂“使民以時”,就是在役使老百姓時不要誤農時,并含有不要過度勞民的意思。 (22頁) 3、孟子以“民貴君輕”、“與民同樂”為核心內容的民本思想,其出發(fā)點并不在“為民請命” 。 (29頁) 4、《周禮》作為總過歷史上第一部關于國家
7、機構體系的著作。 5、“九惠之教”即行九項惠政: “一日老老;二日慈幼;三日恤孤;四日養(yǎng)疾;五日合獨;六日問疾;七窮; 八日振困;九日接絕“ 6、所謂“愛日“就是珍惜百姓的勞動時間。 7、王符把保障百姓的勞動時間作為社會福利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他在中國社會福利思想史上的一項獨創(chuàng)。 8、嵇康提出了 “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張,所謂“越名教”就是不為禮法名教所束縛,同時也要擺脫種種物 欲,所謂“任自然”就是恢復人的自然本性,在“無為” 、“法自然”中實現(xiàn)一種理想的人格和人生。 (112 頁) 四、簡答題: 1、中國社會福利思想史的分期: (6頁) 答:中國社會福利思想的發(fā)展為 6
8、個時期:①春秋戰(zhàn)國時期 ②秦漢時期 ③魏晉南北朝時期 ④隋唐 宋元時期⑤明清時期⑥近代時期 2、“惠民利民”的思想: (19頁) 答:①濟眾助人(從“仁學”思想體系出發(fā),孔子還大力提倡“濟眾助人”的社會救助思想) ②均無貧 ③ 薄賦斂 3、從上面的兩段論述,我們可以看出孟子“制民恒產”論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32頁) 答:第一:恒,常也。所謂“制民恒產” ,就是建議統(tǒng)治者給老百姓以一定的土地及其他生產資料; 第 二:“制”,在這里有規(guī)定或制度之意。 “制民之產”即國家把給予每一戶的“百畝之田” 、“五畝之宅”作 為一種制度規(guī)定下來; 第三:孟子還將人們的經(jīng)濟狀況與道德狀
9、況直接聯(lián)系起來,探討了 “恒產”與 “恒心”的關系,從而為“制民恒產”提供了理論基礎。 4、貧富論 (51頁) 答:《管子》是貧富論的主要思想。 《管子》既分析了貧富問題產生的原因,又提出了解決貧窮問題的具體 辦法;第一:《管子》分析了百姓貧困的原因,他認為,國家不能及時向農民提供足夠的生產農具,到農忙季 節(jié)時,商人趁機哄抬物價,使農忙損失巨大。民智不齊也是導致貧富分化的重要原因。 《管子》上述關于貧富 分化的分析是膚淺的,并未觸及問題的實質;第二《管子》認為,貧富應該有度,貧富無度就會導致嚴重的兩 級分化,對封建國家是不利的。在這里《管子》試圖發(fā)揮封建國家政權的作用,來調解貧富,奪
10、富予貧;第三: 《管子》的作者分析了 “甚貧”對社會穩(wěn)定的危害,并提出了 “貧窮線”問題。 5、“小國寡民:理想社會模式的獨特價值在于: 答:第一:老子提出“小國寡民"理想社會模式,是對當時社會強權剝削和壓迫的直接否定;第二:在” 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方案中,老子提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等內容,作為理想社會生活福 利指標;第三:老子認為上述理想社會福利指標實現(xiàn)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是,國與國之間避免交往,百 姓”重死而不遠徙 6、漢初統(tǒng)治者的社會福利政策: (81頁) 答:漢初封建統(tǒng)治者一方面奉主“清凈無為”的黃老思想為統(tǒng)治哲學,實行“無為而治“;另一方面則頒 行了一
11、系列以”與民休息“為主旨的社會福利政策、勸課農桑,輕徭薄賦,實行社會救災、救濟和優(yōu)撫政策, 使得階級矛盾大大緩和,社會經(jīng)濟逐漸走向復蘇,終于出現(xiàn)了"文景之治“的盛景。 7、多積粟備荒的具體措施: 答:1、驅民歸農 2、入粟受爵 3、禁奢侈風氣 4、常平倉制度 8、李世民的“與民休息”的理論依據(jù): (121頁) 答:唐太宗李世民繼承了儒家傳統(tǒng)的“民水君舟”的重民思想,又從隋王朝的短命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訓, 因而,他的重民思想既深刻,又系統(tǒng),為其“與民休息” 、“改善民生”的社會福利思想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五、論述題: 1、性善說與重民論: (26頁) 人性善說,人的本性是善的: 第一:
12、孟子認為人之所以區(qū)別于禽獸在于人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 心、是非之心等“四心”;第二:孟子的性善說把人們的倫理道德說成是天生的,這在理論上是錯誤的,但對 于解決社會問題卻有重大幫助。通過“人性善” ,孟子直接導出了 “仁政”,并成為其社會福利思想的理論出發(fā) 點;第三:從“民貴君輕”的基本命題出發(fā),孟子提出君必須“受民” 、“利民”、“重民”,而不可“虐民”、“殘 民”、“罔民”,進一步開展了其重民思想。 2、《周禮》中的社會福利思想: (36頁) 在先秦儒家基本經(jīng)典中,《周禮》是對社會福利問題論述的最為具體、系統(tǒng)的書籍之一。 《周禮》主要探討了 政府關于社會福利的具體措施的運
13、行辦法。 ①備荒賑饑思想:a、關于災前備荒 《周禮》把荒政列為國家大政之一。對備荒抗災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 最具代表性的是備荒糧食儲備制度; 《周禮》中規(guī)定負責國家糧食儲備工作的總機構叫“遺人” 。b、關于災后 救濟:對于災情發(fā)生后的救濟工作, 《周禮》列舉了 12項緊急措施:“散利”、“薄征”等??梢姟吨芏Y》關于 災后的社會救濟工作,設想得非常全面。②惠民恤民思想: a、恤民振窮(老、幼、鰥 、寡、孤、獨、廢疾者 都是國家重點的救助對象;b、無息貸放。 3、韓非反社會福利思想主張?zhí)岢龅睦碚撘罁?jù)是“性惡論”和“自利自為”的人際關系論。 (57頁) ①、性惡論:韓非的性惡則是為了
14、滿足人的生理本能而生,無法改造,只有依法限制之;②、韓非的“自 為自利”論具有兩重性,一方面,他通過事實揭露了封建道德的虛偽性,戳破了儒家為人倫關系披上的一層溫 情的面紗,重視社會交往中的利益原則,無疑會對社會發(fā)展起推動作用。另一方面,他把人們之間的利益關系 極端地、片面地夸大了,絕對否決人類間還有親情的一面,陷入了極端主義的泥潭。 六、簡析題: 1、簡析唐甑的社會福利思想? 答:“救民愛人”的救世論;糖甑還從其愛民利民思想出發(fā),抨擊了歷代統(tǒng)治階段的害民,抑民政策,指 出,湯武之后,統(tǒng)治者都沒有“救民愛人”之意。 從社會福利思想的角度看,唐甑的“愛人救民”說,實 際上是在勸戒統(tǒng)治階
15、級事實善政,把剝削控制在一定限度內。 (判斷題)唐甑的上述設想在當時的歷史條 件下不可能成為現(xiàn)實,但其主張以“愛民利民”為核心,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和進步意義。富民說:唐甑把 “富民”提到“立國”的高度上的認識,唐甑已把“富民”提高到“立國之道的高度上” 2、簡述龔自珍貧富不齊的原因: (188) 答:龔自珍認為造成這種貧富大不齊的原因主要是官吏中的貪污中飽和商人的兼并。龔自珍把商賈看成是 貪欲膨脹、道德敗壞者 龔自珍關于“貧富不齊”原因的分析,顯然是片面的,他沒有談及地主的土地兼并和貪婪剝削,而把 罪責全部推倒商人兼并的身上,這顯然是中國傳統(tǒng)的“重農抑商”觀點的翻版,沒有看到貧富分化
16、問題的 實質。從上文看,龔自珍將弄宗中的全體社會成員按宗法關系分為大宗、小宗、群宗、閑民等四個等級。 《中國社會福利思想史》 第二次作業(yè) 一、單項選擇題 1、王符繼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傳統(tǒng),把"天心“與”民心“統(tǒng)一起來,提出了”天以民為心“的思 想,這構成了其社會福利思想提出的基本理論依據(jù)。 3、 “越名教而任自然”思想的基礎之上,嵇康提出了他的“養(yǎng)生論。 4、嵇康認為,“養(yǎng)生”之道的根本,在于洞悉生命的目的。 5、鮑敬言社會思想的核心論點是“無君論”。 6、李靚的社會福利思想主張一一“生民論“,就是以“禮論”為理論前提和依據(jù)建立起來的。 7、 “三綱五常”、“存天理
17、” | “滅人欲”,很自然地成為“朱學”的核心思想。 8、朱熹認為,人的貧富是天命氣數(shù)所決定的 ?!叭酥A氣,富貴,貧賤,長短,皆定數(shù)寓其中。 9、朱熹主張設“社倉”來解決饑民的糧食問題。 10、董熠大多總結了歷代得失,談了自己的看法,在這一意義上,可以說《就荒話民書》是中國救荒思想史上 的集大成式的著作。明代救荒思想極為發(fā)達,出現(xiàn)了中國古代救荒思想集大成式人物,林希元便是其中最 突出的代表。 11、林希元呈遞《荒政叢言書》。 12、王艮肯定“百姓日用即是道“的觀點,而”安身立本"的最核心內容是保身。 13、康熙把“愛民”視為君道的核心內容,也是他考察官吏的基本項目。 14、“明
18、先主義”是孫中山三民主義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 15、民生論"是其社會福利思想提出的理論依據(jù)。 16、在孫中山看來,兒童福利和老人福利說社會福利的核心內容。 二、多項選擇題: 1、還有一套與“養(yǎng)恤補救說“配套的措施為:災后防病說,興工助賑說,災后放貸說等、 。 2、從社會福利思想角度剖析龔自珍“農宗論”的思想價值,可以分析出以下兩點:一、龔自珍提出“弄宗論” 的最直接動機,是為了解決生活無著,饑寒凍餒的流民的升級問題;第二,龔自珍的“農宗論”實際上是從宗 法家族關系角度入手,構想了 “宗族社會保障”的典型模式。 17、洪秀全則借助基督教的平等理論,提出了一系列帶有男女平等色彩的主
19、張和措施,一下幾點:第一,無論 男女,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第二,在《天朝田畝制度》的土地分配方案中規(guī)定了男女平等分配的傳統(tǒng) 觀念。第三,實行自愿婚姻,同時還允許婦女參加 ,命令放足。 18、賑荒救災論與前代的救荒論相比,鄭觀應提出了以下幾點新辦法: 1、注重救荒宣傳 2、要求查賑官員嚴 格自彳t 3、收恤災區(qū)婦女 19、在這一理想的“大同世界”中,所有的社會福利事業(yè)都由公共機構來承擔, 主要包括“公養(yǎng)”、“公教”、“公 恤” 3個方面 20、 “民生論”的思想淵源:孫中山提出了他別具特色的”民生論“;首先,孫中山的”民生論“深受中國古 代的”大同思想“和”均平思想"的影響。 三、
20、判斷題: 1、張載所謂的“民吾同胞”,并不意味著人們之間是平等關系。 2、李贄所說的“童心“,實際上就是”人欲 3、洪仁坪積極主張學習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福利制度,在中國福利思想史上第一個提出了具有近代意義 的社會福利思想。 4、康有為在戊戌政變以前的社會福利思想,以其在《上清帝第二書》 ,即“公車上書”中所闡述的“恤窮論” 為最具有代表性。 5、康有為的“仁道論”和社會批判思想體現(xiàn)了他對貧苦勞動者的深切同情,既然百姓“欲富惡貧”的欲望是 合理的,就應該予以保障。 6、民生就是人們的生活一一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群眾的生命便是,故民生主義就是社會主義,又名共 產主義,即是大同
21、主義。 四、簡答題: 1、對下層百姓的疾苦有所了解,這使李靚產生了激進的社會批判思想: (130頁) 答:第一,李靚揭露了當時社會上嚴重的貧富不均的情況。李靚把貧富分化的原因歸究于富人多貧民的役 使和剝削,其認識還是頗具深度的。 第二,李靚進一步分析道,土地占有不均是農民饑寒凍餒的根本原因。李靚把富人對窮人的剝削, 歸因于對生產資料一一土地的占有,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其認識達到了相當?shù)纳疃取? 第三,李靚還認為封建統(tǒng)治者侵奪百姓的勞動時間,實行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奪其常產,廢其農時, 以至饑寒憔悴。除此之外,李靚還提出了 “民不益賦而國用饒”的觀點。 2、張載把社會控制與社會福利保障
22、聯(lián)為一體,提出了他理想的宗族保障模式,其主要特點有: (137頁) 答:1、在經(jīng)濟結構方面,恢復井田制; 2、在政治結構方面,恢復封建制; 3、恢復井田制和分建制,又必須與宗法制相結合。 張載是將其“井田論”、“封建論”和“宗法論”三者結合起來,來構想其理想社會模式的。 3、“養(yǎng)老濟困:的社會救濟思想: (159頁) 答:1、尊老養(yǎng)老 2、救濟貧窮苦無依靠的老人,朱元璋認為,貧困無依靠的老人是政府救濟的嘴主要對象; 3、鄉(xiāng)飲酒禮的尊老規(guī)定。在中國歷史上,最在先秦時代,社會上就流行由政府機構出面主持的鄉(xiāng)飲 酒禮民間儀式,到明代仍因循沿用。止匕外,朱元璋還在洪武初年詔令天下,設立“
23、養(yǎng)濟院“以收養(yǎng)孤貧殘疾者。 五、論述題: 1、簡述顧炎武“親民論“思想的內容及局陷: (171)答:1、“人性自私”說:他以“人性自私”思想為 依據(jù),提出了別具特色的“親民論” ;2、“寓封建于郡縣之中“::顧炎武在肯定人類自私自為的合理性的基礎 之上,設計了理想社會的構圖一一“寓封建于郡縣之中” ;從總體上看顧炎武的“親民論”也只能是一種不且 實際的空想罷了。 (里面有單項選擇題和判斷題) 2、簡述顧炎武認為百姓貧困的原因? (173) 答:首先他認為貧富嚴重分化問題引起百姓不安,是社會動蕩的重要原因,其次顧炎武還深刻地剖析了百 姓貧困的原因,掌廚封建弊政是百姓日益赤貧化的罪魁。
24、 “被人困于役“和”田賦交銀 六、簡析題: 1、簡析唐甑的社會福利思想? 答:“救民愛人”的救世論;糖甑還從其愛民利民思想出發(fā),抨擊了歷代統(tǒng)治階段的害民,抑民政策,指 出,湯武之后,統(tǒng)治者都沒有“救民愛人”之意。 從社會福利思想的角度看,唐甑的“愛人救民”說,實 際上是在勸戒統(tǒng)治階級事實善政,把剝削控制在一定限度內。 (判斷題)唐甑的上述設想在當時的歷史條 件下不可能成為現(xiàn)實,但其主張以“愛民利民”為核心,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和進步意義。富民說:唐甑把 “富民”提到“立國”的高度上的認識,唐甑已把“富民”提高到“立國之道的高度上” 2、簡述龔自珍貧富不齊的原因: (188) 答:龔
25、自珍認為造成這種貧富大不齊的原因主要是官吏中的貪污中飽和商人的兼并。龔自珍把商賈看成是 貪欲膨脹、道德敗壞者 龔自珍關于“貧富不齊”原因的分析,顯然是片面的,他沒有談及地主的土地兼并和貪婪剝削,而把 罪責全部推倒商人兼并的身上,這顯然是中國傳統(tǒng)的“重農抑商”觀點的翻版,沒有看到貧富分化問題的 實質。從上文看,龔自珍將弄宗中的全體社會成員按宗法關系分為大宗、小宗、群宗、閑民等四個等級。 3、簡述洪秀全理想社會的福利觀? 答:從內容上看,作為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 《天朝田畝制度》包括了政治、軍事、文教、經(jīng)濟、宗教等 方面的政策措施,具有全方位特性,而與社會福利有關聯(lián)的社會思想主要表現(xiàn)在以
26、下幾個方面:首先洪秀 全理想天國的基本原則可以用“四有二無”來加以概括即: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 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也。其次,要想實現(xiàn)“四有二無”的理想社會,就必須實現(xiàn)土地公有,將一切土 地按平均主義原則分配給各戶農民耕種;再次, 《天朝田畝制度》還規(guī)定取消對產品的私有,按著平均主 義原則統(tǒng)一分配。洪秀全的“天國模式”代表了勞動者追求幸福自由生活的美好理想,是值得肯定的,但 他的絕對平均主義理想又是不可能變?yōu)楝F(xiàn)實的。上述思想反映了小生產落后的一面。 4、簡述社會福理論: (221) 答:從其“養(yǎng)民濟窮”的民生論出發(fā),孫中山提出了很多頗具新意的社會福利主張。①救濟工
27、農:在理想 的博愛社會建立之前,應該采取社會救濟措施,改善工人農民的生活。②安老懷少③理想的福利保障模式: 孫中山認為“平均地權”是實現(xiàn)福利保障理想社會的最主要途徑。 “平均地權”具體實行辦法可以分為以下 4個步驟: 1、核定地價;2照價收稅;3、照價”^買;4、漲價歸公 《社會個案工作》 第一次作業(yè) 一、單項選擇題: 1、在外部評價法中(個案工作者)是中心;而外部觀察法則要求以(求助者)為中心。 2、求助者的動機與動物一樣包括兩個方面: (追求報酬)和(逃避懲罰)。 3、動機挫折理論假設,求助者精神發(fā)展出現(xiàn)障礙的條件是遭受挫折。 4、動機的沖突理論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
28、 。他假設人格具有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和超我總是處于沖 突的狀態(tài)中,本我代表本能的沖動,奉行快樂原則;超我則是社會的道德要求,遵守至善原則。 5、動機的角色扮演理論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的社會心里學家喬治?赫伯特?米德。 6、缺失性動機理論認為,求助者的精神發(fā)展出現(xiàn)問題是由于一定的環(huán)境條件使救助者感到失落、沮喪,這樣 求助者就無法正確理解其生命的意義,無法發(fā)揮其潛能。 7、在這三種焦慮中,弗洛伊德最關注(神經(jīng)性焦慮) ,因為它與弗洛伊德的本能論觀點一致。 8、如果以焦慮對求助者動機的作用方式和特征為標準, 可以將焦慮分為(基本型焦慮)、(否定性焦慮)和(吞 噬性焦慮)。一一也有多選
29、9、所謂基本性焦慮是指對求助者的生活產生基本、長久影響但不為求助者意識到的焦慮。 10、吞噬性焦慮的產生必須以否定性焦慮為基礎。 11、從廣義上,所有的焦慮都包含敵意,它是焦慮的最重要特征,如果從狹義上理解,敵意只存在于否定性焦 慮和吞噬性焦慮中。 12、自信心是采用(外部觀察法)考察人們主觀內心狀況而得出的概念。 13、一個是個案工作的創(chuàng)始人(E ? M ?瑞治孟)提出的。 14、個案工作的幫助對象是單個個人或家庭;接受幫助的大多數(shù)對象是生活遇到困難。 15、個案工作的幫助目標則是通過解決求助者的困難希望求助者達到的健康狀態(tài)。 16、強迫性人格是運用(外部觀察法)考察求助者而概
30、括出的人格特征。 17、攻擊行為的產生通常需要具備以下這些條件: 第一,出現(xiàn)否定性焦慮;第二,無法消除自己的否定性動機; 第三,無法控制自己的攻擊沖動。 18、虛榮心的敵視類型動機的求助者表現(xiàn)為夸張自己的需要,強調自己的才能、道德水準和財富等,突出自己 比別人優(yōu)秀、比別人重要,常見的虛榮心的敵視動機類型有兩種,以聲望為核心的自戀性和以道德水準為 核心的完美主義型。 19、(以聲望為核心的自戀型)的最主要特征是,求助者喜歡突出自己的才能,強調自己比別人優(yōu)秀,通常認 為自己具有高于一般人的天賦。欣賞自己,愛慕自己。 20、(完美主義者)的特征表現(xiàn)為,求助者強調道德的重要性,突出自己良好的
31、教養(yǎng)和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把自 己的價值等同于自己所持的道德標準,并以道德作為判斷所有生活問題的原則。 二、多項選題: 1、分析人類活動的方法有三種:①外部評價 ②外部觀察法 ③內部理解法 2、在弗洛伊德看來,求助者的焦慮分為三個類型:①客觀焦慮 ②神經(jīng)性焦慮 ③道德焦慮 3、求助者自主性的喪失分為虛榮心自卑、虛榮心敵視、自尊心自卑和自尊心敵 視四種類型。 4、求助者的困擾通常發(fā)生在否定性焦慮和吞噬性焦慮階段。 5、將求助者的動機兩重性分為四個類型: 敵視一一敵視、自卑一一敵視、敵視一一自卑和自卑一一自卑。 (90 頁) 6、求助者動機強迫性的出現(xiàn)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否定性動機
32、的出現(xiàn);第二,控制生活的生活;第三, 意志力失效。 7、這里,只是為了表述的方便才將心理與社會治療模式的方法分為(研究) 、(診斷)、和(治療)三個步驟。 8、心理與社會治療模式的治療范圍一般涉及以下五個方面:第一,減輕求助者的焦慮和不安;第二,減輕求 助者的系統(tǒng)功能失調;第三,增強求助者的自我適應功能;第四,開發(fā)求助者的潛能,增強求助者的自我實現(xiàn) 需要;第五,調整求助者的人際關系,改善求助者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 9、心理與社會治療模式的直接影響的具體方式主要有五種:強調、提議、忠告、堅持和干預。 10 、功能處理模式的理論分析邏輯建立在三個基本假設上,即對個人需要功能、社會服務功能和
33、輔導過程功 能的理論假設。 11 、經(jīng)典條件作用又稱為應答性條件作用,它以無條件反射為基礎,與中性刺激建立條件反射。 12 、 把影響有機體行為的單元分為正增強、負增強、正懲罰和負懲罰。 三、名詞解釋 1、內部理解法:以理解為手段,在考察他人評價對個案工作者的影響基礎上理解和把握他人評價對求助者的 影響方式和過程。 2、焦慮:是指求助者對喪失他人關注的害怕,是他人評價影響救助者動機并阻礙其精神發(fā)展的動力機制。 3、否定性焦慮:是指求助者的基本價值觀造成否定影響并為求助者意識到的焦慮。 4、吞噬性焦慮:是指求助者的基本價值面臨喪失威脅的焦慮。 5、自主性的定義:是指個體對自己生活
34、價值的肯定,它使個體感受到自己是一個積極、主動、有效的活動主 體。 6、自主性概念:自主性概念是運用內部理解法考察求助者內心精神變化狀況得出的結果。 7、個案工作:是指利用專業(yè)方法(內部理解法)幫助單個個人或單個家庭,通過消除吞噬性焦慮、否定性焦 慮和基本性焦慮以增強其介入實際生活的能力,協(xié)調其人際關系。 8、動機的兩重性:是指同一動機的兩種相反的狀況(肯定性動機和否定性動機)相互影響、相互交錯和相互 沖突的現(xiàn)象。 9、動機的強迫性:是指求助者嚴格要求自己按照理想的方式生活,對超越自己理想范圍的任何動機和行為感 到厭惡,并竭力排斥;就俠義層次來說,動機的強迫性是指求助者總是思考或做某項
35、讓自己討厭或者看起 來毫無意義的事。 10、再結構:是指通過改變產生問題的概念情境或情感情境使救助者歸因于情境的意義發(fā)生變化。 四、簡答題: 1、求助者自主性的喪失表現(xiàn)為多種形式,它涉及許多方面的感受,主要包括那幾個方面? 一一( 55頁) 答:第一,擔心自己的生活價值無法得到他人的肯定評價,否認、壓制和排斥否定性感受;第二,體會到 多重的內心沖突,無法獲得和諧一致的感受;第三, 體會到自己逐漸遠離自己的情感、 希望、信念和活力, 產生自我疏遠的感受;第四,體會到否定性感受逐漸吞噬自己的生活價值,自己變得無能、渺小。 2、心理治療對個案工作的影響? (78頁) 答:它既包括理論基
36、礎的人性假設和具體的理論分析模式,也包括實際的輔導方法和技術。①、理論的基 本假設(個案工作在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受到心理學理論的重要影響,尤其心理治療理論,它對個案工作的 影響更為直接,是個案工作理論的重要來源之一) ;②、分析模式(根據(jù)影響的程度可以將心理治療理論 分析模式對個案工作的作用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完全照搬采納,第二種主要參考心理治療理論分析模式, 第三種借鑒心理治療理論分析模式)。 3、心理與社會治療模式的優(yōu)點? (147頁) 答:第一,全面探討求助者的問題;第二,保持開放的態(tài)度;第三,強調采用多種治療技巧幫助求助者。 4、問題解決模式的優(yōu)點及其局限? (169頁)
37、答:優(yōu)點:第一,問題解決模式以求助者的問題為中心;第二,問題解決模式的目標明確;第三,問題解 決模式的指導性強,要求個案工作者積極介入求助者的生活 局限:第一,對影響求助者問題解決的因素的分析;第二,理性在解決求助者問題中的作用; 5、行為修正模式的一般理論假設? (176) 答:第一,以行為作為理論研究的中心;第二,以學習作為 核心概念;第三,強調外部環(huán)境在行為習得中 的作用;第四,注重可觀察和可測量。 6、人本治療模式 (196)出現(xiàn)多選題 答:第一,表里如一;第二,不評價;第三,同感;第四,無條件的接納;第五,無條件的愛;第六,保 持獨立性; 7、人本治療模式的輔導技巧
38、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98) 答:①、注重個案工作者的品格和態(tài)度;②、注重個案輔導過程;③、注重非指導性影響技巧; 8、心理失調的原因和機制? (205) 答:理性情緒治療模式對求助者心理失調的原因和機制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 并將研究的結果概括為 ABC 理論:A代表引發(fā)事件、B代表求助者的信念系統(tǒng) C代表引發(fā)事件之后出現(xiàn)的各種認知、情緒和行為。 五、論述題: 1、個案工作與心里治療的區(qū)別? (74頁) 答:1、理論基礎不同;(它的理論來源主要是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心理學和文化人類學等,心理治療是 從心理學和病理學出發(fā)) 2、對治療者的要求不同;(心理學和病理學知識的學習
39、以及有關技能的訓練固然重要,但作為個案工 作者首要的素質是對他人不同生活方式和價值的理解能力) 3、被治療者的問題不同。 2、功能處理模式與心理與社會治療模式間的主要差異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155頁) 答:1、幫助的對象(心理與社會治療模式把具有心理困擾和人際關系失調的求助者視為個案工作的輔導對 象,而功能處理模式強調,求助者遇到的生活危機是正常的現(xiàn)象。 ) 2、幫助者(心理與社會治療模式把個案工作者視為醫(yī)生, 功能處理模式反對把個案工作者, 當作醫(yī)生, 認為這樣會妨礙求助者問題的解決,對求助者的健康成長來說也是不利的。 ) 3、實施的方法(個案工作者在幫助求助者過程中需要與
40、求助者建立專業(yè)合作關系,通過相互商討讓求 助者自己決定幫助的內容、方式和過程。 4、工作方法的重點(幫助求助者擺脫心理困擾和人際關系的失調) 5、工作的目標。 3、實施技巧 (165頁) 答:1、再構造和再標簽2、有結構的規(guī)劃3、癥狀處方4、阻止變化5、定位 《社會個案工作》 第二次作業(yè) 一、單項選擇題: 1、(虛榮心的自卑動機類型)的最主要特征是,求助者采取限制自己需要的方式獲取他人的肯定評價,在這個 過程中求助者希望別人感激自己,尊重自己,聽從自己。 3、以犧牲為核心的(自我謙避型)的求助者強調自己為別人說做的犧牲,突出自己的忍讓、寬容、真誠、善 良和慷慨等品格,通過自己
41、利益的讓出獲取他人的肯定評價,希望別人感激自己,依賴自己,從而體會到 自己的重要性和優(yōu)越感。 4、(自尊心的敵視動機類型) 的求助者通常采取強調自己需要的方式獲得他人的肯定評價, 以便被別人接納 5、自尊心的自卑動機類型的判斷標準有兩項:第一,求助者采取讓出自己需要的方式獲取他人的肯定評價; 第二,求助者希望別人接納自己,不要成為別人討厭的對象。 6、(以愛為核心的依賴型)的主要特征是求助者強調愛的意義,把愛和人際關系的和諧視為至高無上的需要, 害怕自己比別人優(yōu)秀,回避人際沖突,希望別人愛自己,保護自己。 7、以回避為核心的與世無爭型 8、心理與社會治療模式最早是由社會工作者瑪麗?杰
42、雷型在 1928年提出的 9、陶瓦魯主張,對個人的理解必須從“人在情境中”著手,認為人的行為是由內在的心里因素和外在的環(huán)境 因素相互作用導致的。 10、心理與社會治療模式借用了系統(tǒng)理論的概念“人在情境中” ,即把求助者放到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去認識, 通過了解求助者所處的環(huán)境把握求助者的問題。 11、功能處理模式是受社會學影響最深的一種個案工作理論分析模式。 12、美國賓州大學教授雷恩克在 1930年提出功能處理模式。 13、行為修正模式以求助者的行為作為分析的起點,探討求助者不良行為產生的外部條件、機制以及具體發(fā)展 過程。 14、以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為基礎。 15、對于(酗酒者
43、)就可以采用厭惡治療法。 16、代幣管制法是根據(jù)操作性條件學習理論發(fā)展而來的一種治療技術。 17、羅杰斯依據(jù)以上的理論作出推論,認為只有求助者自己才是真正了解自己的人,而個案工作者只能通過建 立和諧、接納的合作關系幫助求助者更好地理解自己。 18、理性情緒治療模式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艾里斯在 1955年創(chuàng)立的。 19、根據(jù)臨床實踐的總結,艾里斯提出 11種具體的非理性信念。 20、法國的哲學家和心理學家雅克?拉康創(chuàng)立的語言精神分析模式,尤其深入研究了無意識的結構,他要求人 們“回歸弗洛伊德o 21、潛意識是拉康語言精神分析模式探討的中心。 二、多項選擇題: 1、斯金納把有機體行為
44、的強化程序分為四種類型,固定比率、固定時距、變動比率和變動時距。 2、把個案輔導目標分為意志力調整輔導目標、否定性動機調整輔導目標、肯定性動機調整輔導目標和基本型 焦慮輔導目標等四類。 3、個案輔導方法大致概括為:治療模式、問題解決模式、關系模式、話語模式和提問模式。 4、治療模式的輔導方法大致可分為四步:接觸、鑒定、實施和評估。 5、以求助者為輔導工作的中心 6、需要建立一種以人際互動為基礎,以求助者為中心,強調個案工作者借助語言交流積極影響求助者的輔導 方法,這種輔導方法稱為提問模式輔導方法。 7、其中聽眾的角色、提問者的角色和支持者的角色是最基本的,它們貫穿整個個案輔導過程
45、。 8、對于遭受情緒困擾的求助者就可以采用情緒疏導的一般輔導技巧,它包括傾聽、接納和理解等。 9、在否定性動機的輔導過程中,個案工作者采用的輔導技巧主要有確認、描述、矯正和練習等。 三、名詞解釋: 1、再標簽:是指從積極的方面重新構建求助者的認識,使求助者改變對自己的看法。 2、系統(tǒng)脫敏:就是要求求助者在放松狀態(tài)下逐漸靠近、接觸恐懼對象、這樣就可以抑制或消減求助者的焦慮 反應,從而幫助求助者逐漸克服恐懼癥狀。 2、滿灌療法:又稱為暴露法、快速脫敏法、它是讓求助者直接處于最嚴重的焦慮狀態(tài)中,直到求助者的焦慮 癥狀消除。次級癥狀:是指求助者會以非理性的信念對待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的困擾,從而
46、造成情緒失調癥 狀加重的現(xiàn)象,即日常所說的對焦慮的焦慮。 3、去災難化:當求助者處于糟糕透頂?shù)奶幘持?,個案工作者就可以采用去災難化的輔導技巧幫助求助者。讓 求助者盡可能地設想最壞的結果,這樣,就可以使求助者的非理性信念暴露出來,求助者就會明白,事實 上,他并非象自己認為的那樣糟糕,這種輔導技巧稱為去災難化。 4、阻抗的定義:由于個案輔導工作涉及求助者內部感受狀況和人際關系的調整,在輔導過程中求助者會有意 或無意地抗拒個案工作者的影響,這種現(xiàn)象稱為阻抗。 5、移情:所謂移情是指求助者將自己以前的某種感受轉移到個案工作者身上,把個案工作者作為自己某種體 驗的替代對象。 6、匱竭:匱竭是個案
47、輔導工作中常見的一種現(xiàn)象,它是指個案工作者在輔導過程中無法找到有效的手段幫助 求助者,不得不中止輔導會談。 四、簡答題: 1、理性情緒治療模式的輔導方法? (212) 答:1、明確輔導要求 2、檢查非理性信念 3、與非理性信念辯論 4、學會理性生活方式 5、鞏固輔導效果 2、理性情緒治療模式的輔導技巧? (214) 答:輔導技巧具有以下三個特點:第一,強調綜合運用各種輔導技巧;第二,強調對求助者的非理性信念 進行分析、辨別和爭論;第三,把求助者的面談輔導和自助輔導結合起來。 3、理性情緒治療模式的優(yōu)點及其局限? (218) 答:優(yōu)點:第一,強調非理性信念對求助者情緒和行為的影響;
48、第二,強調個案工作者積極、主動介入個 案輔導過程;第三,采取開放的態(tài)度綜合運用各種輔導技巧。 局限:第一,理性信念含義的不清;第二,過分強調個案工作者積極介入輔導過程;第三,忽視對內 部感受的分析和理解。 4、拉康的語言的精神分析模式的優(yōu)點及其局限? (227) 答:優(yōu)點:第一,對求助者的潛意識結構和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二,強調對求助者的言語的分 析;第三,把個案工作者與求助者的關系視為對話過程。 局限:第一,以人的本能論作為其理論的基礎; 第二,以人的潛意識作為心里變化的基礎。 5、提問模式輔導方法具有幾個方面的重要理論假設? (283) 答:第一,求助者的精神發(fā)展以
49、其社會互動為基礎;第二,求助者的精神發(fā)展是以語言為工具的對話方 式;第三,求助者的感受方式是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差異感受。 6、影響求助者阻抗的因素有幾方面? (304) 答:第一,對輔導工作的偏見;第二,私人生活表達的限制;第三,敵意表達的限制;第四,基本型焦 慮的影響; 7、阻抗處理的基本原則包括幾個方面? 答:第一,與求助者建立和保持信任的合作關系;第二,求助者阻抗的消除應從意識層次開始逐漸轉向 無意識層次;第三,求助者阻抗的消除應以防衛(wèi)機制的結構為標準逐層深入。 8、個案工作者在輔導過程中干擾產生的原因? (310) 答:個案工作者在輔導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有些因素
50、使個案工作者無法有效地從事輔導工作, 這些因素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個案工作者的專業(yè)知識和輔導經(jīng)驗、個案工作者的品格、個案輔導過程中 的角色限制以及個案工作者的基本價值觀。 9、在處理匱竭時個案工作者需要堅持幾個原則? (314) 答:第一,避免重復使用某種方法;第二,與其他個案工作者商量對策;第三,轉介給其他個案工作者; 第四,學會面對失敗。 10匱竭的預防? (315) 答:首先,個案工作者需要正確評價自己;其次,建立集體工作法。 五、論述題: 1、行為修正模式的優(yōu)點及其局限? (185) 答:優(yōu)點:第一,行為修正模式以行為心理學為其理論來源,具有科學的實驗基礎;第二,
51、行為修正模式 的治療方法和技術比較系統(tǒng),而且也比較容易操作;第三,行為修正模式的治療方法和技術比較明確,治 療的標準和效果易于觀察和測量。 局限:第一,行為修正模式忽視對求助者內心的探討;第二,行為修正模式把人的行為理解成對外 部環(huán)境的適應;第三,行為修正模式過分注重行為癥狀的消除。 2、個案輔導的目標是什么? (256) 答:第一,以求助者的行為改變?yōu)槟繕耍坏诙?,以求助者的心里調整為目標;第三,以求助者的問題解決 問題;第四,以求助者介入生活能力的提高為目標。 《社會工作行政》 第一次作業(yè) 一、單項選擇題: 1、社會福利制度與政策的制定與實施,必須依靠社會工作行政組織系統(tǒng)來推
52、行,社會工作行政組織的結構形 態(tài)和運行機制是否合理與高效,是影響社會工作行政效率高低的最主要因素。 2、行為科學組織理論從動態(tài)行為,即從組織成員心里及交互行為的角度去研究組織。 3、 1887年,以威爾遜發(fā)表的《行政學之研究》一文為標志,人類開始關注公共行政活動及其在國家控制和管 理中的意義。 4、 1911年,以泰羅發(fā)表的《科學管理原理》一文為標志,科學管理成為一種占據(jù)主導地位的學術思潮和組織 管理方式。 5、社會工作行政組織權力是組織實施管理的基礎。 6、將第三部門界定為社會中介組織,還有一種界定方法是采取結構 運作來定義,凡具有以下5個特征的組織 可以被視為第三部門的一部分:組
53、織性、民間性、非營利性、自治性、志愿性 7、社會工作行政體質是社會組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政治體質和經(jīng)濟體質的結合部,也是當代公共行 政管理學研究的核心問題。 8、政府職能的轉變意味著首先要對政府的職能進行重新界定。 9、我國社會福利經(jīng)費主要有五個來源。 10、任何組織都是由來自不同性格的人組成的。一個有效的組織就是要使它的成員能齊心協(xié)力共同實現(xiàn)組織的 目標。其中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就是有效的領導。 11、領導是一種影響力量,即領導者依靠權力或人格去指導下屬實現(xiàn)組織目標。 12、決策這個概念首先由決策理論研究的經(jīng)典作家 H.A.西蒙用于分析企業(yè)管理 13、智囊系統(tǒng)是社會工作行政決策(
54、軟技術)的組織保證 14、決策系統(tǒng)是社會工作行政決策的核心主題 15、行政決策除了上述三大系統(tǒng)的配合外,還必須有執(zhí)行系統(tǒng) 16、任何行政決策所確定的任何目標只有通過制定和執(zhí)行相關的行政計劃才能得到具體落實 二、多項選擇題: 1、工作行政按其運作程序主要包括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組織、計劃、執(zhí)行和評估。 2、社會工作行政組織動態(tài)設計原則: 1、職權與知識結合;2、集權與分權的權衡;3、組織與地位的彈性。 3、社會工作行政組織設計的權變原則: 1、工作任務、技術特性和組織結構的關系; 2、環(huán)境與組織結構 4、社會工作行政組織類型:1、政府機關;2、服務機構;3、社會中介組織 5、新型組織
55、形式有:①出現(xiàn)了大量的中介組織;②所有制類型的分化。 6、概括起來,第三部門中的公益性組織一般具有以下功能:一是社會服務功能;二是社會溝通功能;三是監(jiān) 督管理功能;四是市場調節(jié)功能 7、西方國家社會工作行政體制的構成方式及特點: ①社會工作行政體制專業(yè)化; ②社會工作行政人員職業(yè)化; ③社會工作行政組織機構多元化;④政府對社會福利財政資金的宏觀調控。 8、社會工作行政領導應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領導者2、被領導者 3、領導行為的內容 4、客觀環(huán)境 9、社會工作行政領導的功能主要有: 1、鼓舞下屬的工作情緒 2、維持組織的完整 3、倡導機構達成行政 目標 4、保持組織對環(huán)境的適應
56、5、維持工作紀律 10、行政領導的產生方式大致有以下幾種: 1、選舉制 2、任命制 3考考任職 4、聘任制 11、社會工作行政領導贏具備積極主動的人格特質,具體是: 1、較強的自信心 2、較強的自制力 3、較強的 吸引力 12、按領導貫徹意圖的不同方式分類: 1、強制性方式 2、說明方式 3、激勵方式 4、示范方式 13、社會工作行政決策區(qū)別于其他決策的特征如下: 1、權威性 2、廣泛性 3、政治性 14、國外行政決策理論流派眾多,比較有影響的大致有以下幾家:西蒙的決策程序論 C.E.林德布洛姆的漸進 決策理論 Y.德羅爾的綜合決策理論 15、社會工作行政決策的組織體系包含著信
57、息系統(tǒng)、智囊系統(tǒng)、決策系統(tǒng)和執(zhí)行系統(tǒng)的密切配合和合作。 16、依據(jù)社會工作行政決策主體地位的不同,可分為組織決策、管理決策和業(yè)務決策 17、按決策問題的重復程度,可分為常規(guī)性(或程序化)決策和非常貴姓(或非程序化)決策兩種 18、我們認為,社會工作行政計劃的程序是:一、調查研究 二、確定目標 三、擬定方案 四、制定計劃 19、社會工作行政實施的步驟可分為二個階段,即實施前的準備階段和實質性的工作階段 20、為了使溝通的信息準確、迅速,是溝通人員心情舒暢,為此,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一、創(chuàng)造適宜的溝通 氣氛 二、確保信息的準確性 三、控制信息的流量 四、組織架構的設置應有利于溝通的需要
58、 五、溝 通技術的現(xiàn)代化 三、判斷題: 1、社會工作行政組織泛指一切從事社會工作服務的組織,其中包括政府的社會服務組織、社會的工作服務組 織(如社團協(xié)會、民間非營利性組織)。 2、社會工作行政組織體制的核心問題是行政權力的分配。 3、履行社會工作行政領導職責,是社會工作行政領導者涵義的實質和核心,責任才是行政領導者的真正屬性 4、領導方式是領導者從事領導活動所遵循的比較穩(wěn)定的領導模式,社會工作行政領導方式選擇的正確與否, 是決定領導行為有效與否的關鍵性因素之一 5、決策時一種懸著的過程,這個過程可能是理性的,也可能是非理性的 6、就構成每一社會工作行政計劃的基本要素看,它主要
59、包括目標、機構、人、財、物、步驟、時間等 7、即考慮實現(xiàn)目標所需付出的成本師傅為社會工作行政組織現(xiàn)有的人力、財力、物力所能承受的 8、社會工作行政的中心涵義就是執(zhí)行、實施社會政策、滿足人們的各類社會福利需求 四、名詞解釋: 1、社會工作行政:是指政府的社會工作機構、社會的福利保障組織對社會福利工作進行行政管理、實施社會 政策,滿足人民各類福利需要的活動。其中的含義是制定、執(zhí)行、實施社會政策,提高服務機構的工作效 率及服務品質。 2、社會工作行政領導:就是領導者依法行使社會工作行政權力,全面履行策劃、組織、領導、控制以及人員 配備等主要管理功能,并能積極有效地激勵其下屬員工實現(xiàn)機構所定
60、目標的過程。 3、社會工作行政領導者是社會工作機構中主管職能的承擔者,是對組織活動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有效管理和控 制的負責者,是實現(xiàn)組織領導活動的關鍵。 4、決策就是對若干個準備行動的方案進行選擇以期優(yōu)化地達到目標 5、社會工作行政實施是指社會工作行政機構為貫徹、執(zhí)行國家制定的社會福利政策所進行的全部行政活動及 整個過程 五、簡答題: 1、社會工作行政的特征? 答:1、社會工作行政服務范圍的有限性; 2、社會工作行政服務職能的非贏利性; 3、社會工作行政服務 手段的專業(yè)性;4、社會工作行政服務實施的層次性。 2、社會工作的(專業(yè)化)和(職業(yè)化)由以下四個方面的因素構成:①有專門
61、的社會工作團體及下屬從事各 類福利服務的機構;②有公認的職業(yè)守則和保證守則被執(zhí)行的審核和證照制度;③有專門從事社會工作教 育的院校和實用的系列訓練課程;④有保證工作順利進行的工作程序和必要的職業(yè)權利保障。 3、社會工作行政應遵循如下原則:1、社會工作價值原則;2、整體性原則;3、專業(yè)責任的原則;4、法制原 則,即依法管理的原則;5、協(xié)調的原則;6、行政管理與群眾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4、公共權利的完整運作過程包括:①權利產生 ②權力分配③權力控制 ④權力作用 5、根據(jù)社會問題的種類:大致包括以下六個方面:①以解決貧困問題為目標而設置的生活與經(jīng)濟保障體制; ②以保護兒童各項權益為目標的兒童福
62、利事業(yè);③以保障婦女權益為目標的婦女保護事業(yè)④以老年人社會 問題為工作目標的老年福利事業(yè)體系;⑤以殘疾以及殘疾人問題為工作目標的醫(yī)療社會事業(yè)以及殘疾人福 利事業(yè);⑥以犯罪問題為工作目標的矯治社會工作體系等 6、社會工作行政體制的改革是指國家社會工作行政機關管理體制的改革,包括社會工作行政組織體系與結構 設置、行政職權分配、人事管理制度更新、行政管理方式和運行機制的邊個等方面的改革,母的在于建立 一個運轉協(xié)調、靈活高效的政府社會工作行政管理體制。 7、我國的社會工作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思路是? (68) 答:1、形成不同層次的行政管理組織體系; 2、轉變社會工作行政管理觀念; 3、調整社
63、會工作行政管理的職能與范圍; (把市場能解決的問題交給市場去解決,市場無法發(fā)揮作 用的領域則應由政府來完成。) 4、規(guī)范政府社會工作行政管理行為; 8、社會工作行政計劃的地位與作用? (144) 答:① 社會工作行政計劃消除不確定性及變化 ②社會工作行政計劃能集中人們對目標的思考 ③社會工作行政計劃有助于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 ④社會工作行政計劃能為人們提供行政控制的標準和手段 8、 溝通障礙? (170) 答:1、語言符號方面的障礙 2、認識和理解上的障礙 3、組織和地位上的障礙 4、空間距離的障礙 5、 信息量負荷過重的障礙 六、論述題: 1、社會工作行政決策的類型 (
64、111) 1、依據(jù)社會工作行政決策主體地位的不同,可分為組織決策、管理決策和業(yè)務決策 2、按決策問題的重復程度,可分為常規(guī)性(或程序化)決策和非常貴姓(或非程序化)決策兩種 3、依據(jù)決策條件和結果的不同,可分為確定性決策和非決定性決策 4、按照使用的決策方法的先進程度,可以把行政決策分為經(jīng)驗決策和科學決策 2、社會工作行政實施的地位和作用 (160) 社會工作行政決策目標的實現(xiàn),決策活動本身固然很重要,但對決策目標的實施,也不是可以輕視的環(huán)節(jié), 事實上,社會工作行政實施在行政管理中仍然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 社會工作行政實施是行政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二、社會工作行政實施是決
65、策目標的實踐檢驗過 程;三、社會工作行政實施的政策是評估、判斷社會工作行政管理工作的客觀依據(jù)。 《社會工作行政》 第二次作業(yè) 一、單項選擇題 1、社會工作行政機構為達成行政決策目標而進行的籌劃活動及所制定的實施步驟及方法 2、社會工作行政假話的前提是人們對社會問題以及社會需求的各種信息加以分析、處理、提出多種可行的解 決方案 3、按社會工作行政計劃制定的程序先后來分類,社會工作行政計劃可分為策略性計劃和管理型計劃,策略性 計劃設計機構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選擇 4、行政管理效率化是行政管理活動的現(xiàn)代發(fā)展必然趨勢 5、微觀效率即具體社會工作行政擊機構管理和服務活動的產出和投入之
66、間的比率。宏觀效率是指不同國家中 的不同社會福利制度安排所引起的總體社會發(fā)展狀況 6、技術效率是指各項投入的資源是否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7、財務行政是行政管理的物質基礎,社會工作老年公寓財務行政的主要內容涉及資金的募集、預算 8、財務行政是行政管理的物質基礎 9、 一切刑偵管理活動都離不開人,認識是行政之本 10、認識行政事以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為主要對象的人事管理 11、以高新技術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時人力資源,人才資源的競爭。 12、人事分類是人事管理的基礎 13、在人力資源開發(fā)中,如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激勵員工完成任務,得到組織所期望的目標名稱為行政用人 中最關鍵、最困難的問題 14、制定良好的法律并獲得普遍的服從,是法治的基本訴求 15、新公共行政學的理論,20世紀60年代后期 16、公共管理學的理論,20世紀70年代開始,西方各國的公共管理(政府管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二、多項選擇題: 1、就協(xié)調的內容來看,大致可分為:協(xié)調關系;協(xié)調工作 2、英國政府運用“績效”概念去評估政府行政活動的效果,它包括經(jīng)濟(成本的投入) 、效率(揉入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