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練案20游褒禪山記2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練案20游褒禪山記2新人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語文練案20游褒禪山記2新人教版.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語文練案20游褒禪山記2新人教版 一、根據(jù)提示默寫原文語句。(5分,每空1分) 1.作者認為要想做出一番大事業(yè),就要有三個條件。其中“__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__,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__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__”強調(diào)了“志”的重要作用。 2.“__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__,可以無悔矣,__其孰能譏之乎__?”指出只要“盡吾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譏無悔。 3.作者從石碑文字漫滅引出后人的胡亂猜測發(fā)出自己的感慨:“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__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__,何可勝道也哉!”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16分) [明]高 啟 吳城東無山,唯西為有山。其峰聯(lián)嶺屬,紛紛靡靡,或起或伏,而靈巖居其間,拔奇挺秀,若不肯與眾峰列。望之者咸知其有異也。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蓋以節(jié)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吳王夫差宴游之遺處也。又其上則有草堂,可以容棲遲;有琴臺,可以周眺覽;有軒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閣以瞰具區(qū)[注]之波,曰涵空。虛明動蕩,用號奇觀。蓋專此邦之美者,山;而專此山之美者,閣也。 啟吳人,游此雖甚亟,然山每匿幽棨勝,莫可蒐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從淮南行省參知政事臨川饒公與其客十人復來游。升于高,則山之佳者悠然來;入于奧,則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嵐為之蹇舒,杉檜為之拂舞。幽顯巨細,爭獻厥狀,披豁呈露,無有隱遁,然后知于此山為始識于今而素昧于昔也。夫山之異于眾者,尚能待人而自見,而況人之異于眾者哉? 公顧瞻有得,因命客皆賦詩,而屬啟為之記。啟謂:“天于詭奇之地不多設,人于登臨之樂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盡夫游觀之樂也。今靈巖為名山,諸公為名士,蓋必相須而適相值,夫豈偶然哉?宜其目領而心解,景會而理得也。若啟之陋,而亦與其有得焉,顧非幸也歟!啟為客最少,然敢執(zhí)筆而不辭者,亦將有以私識其幸也?!? 十人者:淮海秦約、諸暨姜漸、河南陸仁、會稽張憲、天臺詹參、豫章陳增、吳郡金起、金華王順、嘉陵楊基、吳陵劉勝也。 【注】 具區(qū):太湖的古稱。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B ) A.蓋以節(jié)行者之力 節(jié):節(jié)省 B.有軒以直洞庭之峰 直:直達 C.游此雖甚亟 亟:屢次 D.宜其目領而心解 領:看到 【解析】 直:正對著。 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D ) A.本文作者主要通過對登靈巖山經(jīng)歷的介紹,通過不同人登山時靈巖山所表現(xiàn)出的姿態(tài),引發(fā)一種對生活的思考。 B.群山之中,靈巖山身姿挺拔,一枝獨秀,像是不愿意與眾山峰排列在一起。因此,看到這座山峰的人,都認為它有特殊之處。 C.靈巖山上的西施之洞、浣花之池等,都是吳王夫差當年設宴游玩的地方。這就為這座山峰增添了文化氣息。 D.靈巖山是一座趨炎附勢的山,像高啟這樣淺薄的人到來時,便把幽境勝景都隱藏起來,而當長官來游時,則大獻殷勤:登高山,則讓優(yōu)美山景自然出現(xiàn);進深山,就讓奇石突然出現(xiàn)。 【解析】 “靈巖山是一座趨炎附勢的山”只是作者的一種感受,并不是事實;“像高啟這樣淺薄的人”也不恰當。 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夫山之異于眾者,尚能待人而自見,而況人之異于眾者哉?。(5分) 譯文:這與眾不同的山,尚能根據(jù)不同的人來表現(xiàn)自己不同的態(tài)度,更何況與眾不同的人呢? (2)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盡夫游觀之樂也。(5分) 譯文:有這樣的山而沒有這樣的人,或者有這樣的人而見不到這樣的山,都不能完全獲得游覽的快樂。 【解析】 翻譯時注意重點字詞,第一句的“山之異于眾者”和“人之異于眾者”是定語后置和狀語后置,“ 自見”是賓語前置句;第二句的 “非”“盡”“樂”為得分點。 【參考譯文】 吳城的東面沒有山峰,只有西面有山峰。這些山峰連綿不斷,眾多而富麗,起起伏伏,而靈巖山在這些山峰中間,身姿挺拔,一枝獨秀,像是不愿意與眾山峰排列在一起。看到這座山峰的人都認為它有特殊之處。爬這座山的時候,需要仰著臉向上走,在半山腰處有一個小亭子,大概是為了節(jié)省路人的體力而建的,到這里,人們就可以稍微休息一下。從亭子稍微向上走,有一個幽深的洞穴,名叫西施之洞;洞里有一汪水量很大的泉水,名叫浣花之池:這都是吳王夫差當年設宴游玩的地方。再往上走,有一座草堂,可以供游人停留休息;有一個琴臺,可以站在上面向四周遠看;有一個有欄桿的長廊,正對著洞庭山的山峰,這個小軒叫作抱翠;還有一個小閣子,可以俯瞰太湖的波濤,叫作涵空閣。它在山水之間動蕩著,因此號稱奇觀閣。大概吳郡最美的山,就是靈巖山;而靈巖山最美的風景,就是奇觀閣。 我是吳地人,雖然屢次到此游玩,然而這些山峰常常把幽境勝景都隱藏閉塞起來,找不到幽境勝景,也就挑不出差錯,好像靈巖山存心鄙視我這樣的淺薄之人。今年春天,跟隨淮南行省參知政事臨川人饒公和十位門客再一次游覽。(長官來游,靈巖山就大獻殷勤。)登高山,則讓優(yōu)美山景自然出現(xiàn);進深山,就讓奇石突然出現(xiàn)。山間霧氣也為長官而舒展,就連杉樹檜樹都為長官的到來而起舞。不論是明顯的,不明顯的,大的,小的,爭著呈現(xiàn)它們的姿態(tài),或打開,或敞亮,或顯出,或展露,沒有什么隱蔽躲閃,這才知道自己對于這山是從今天開始明白,過去一向并不了解。這與眾不同的山,尚能根據(jù)不同的人來表現(xiàn)自己不同的態(tài)度,更何況與眾不同的人呢? 饒公游完這座山后很有心得,于是讓那些門客賦詩,并囑咐我為這件事作一篇記。我說:“天下奇異的地方并不多見,人在登山時能夠順遂也不是常遇到的,有這樣的山而遇不到這樣的人,或者有這樣的人而見不到這樣的山,都不能完全獲得游覽的快樂?,F(xiàn)在靈巖山作為一座名山,各位都是當今的名士,大概就是山正在等待著而人也正遇上了,這怎么能是偶然呢?這應該是人用眼睛看到,心里理解,而景物被領會到,理趣被體會到啊。而像我這樣淺陋的人,也跟著一起享受游山之樂,難道不是一種幸運嗎!我算饒公的年齡最小的一個門客,然而敢執(zhí)筆做記而不推辭的原因,也是因為能夠私下里記下這種幸運啊?!? 十位門客是:淮海秦約、諸暨姜漸、河南陸仁、會稽張憲、天臺詹參、豫章陳增、吳郡金起、金華王順、嘉陵楊基、吳陵劉勝。 三、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19分) 百丈山記 朱熹 登百丈山三里許,右俯絕壑,左控垂崖;疊石為磴十余級乃得度。山之勝蓋自此始。 循磴而東,既得小澗,石梁跨于其上。皆蒼藤古木,雖盛夏亭午無暑氣;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聲濺濺然。度石梁,循兩崖,曲折而上,得山門,小屋三間,不能容十許人。然前瞰澗水,后臨石池,風來兩峽間,終日不絕。門內(nèi)跨池又為石梁。度而北,躡石梯數(shù)級入庵。庵才老屋數(shù)間,卑痹迫隘①,無足觀。獨其西閣為勝。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閣下,南與東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為前所謂小澗者。閣據(jù)其上流,當水石峻激相搏處,最為可玩。乃壁其后,無所睹。獨夜臥其上,則枕席之下,終夕潺潺,久而益悲,為可愛耳。 出山門而東,十許步,得石臺。下臨峭岸,深昧險絕。于林薄間東南望,見瀑布自前巖穴瀵涌②而出,投空下數(shù)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噴霧,日光燭之,璀璨奪目,不可正視。臺當山西南缺前揖蘆山一峰獨秀出而數(shù)百里間峰巒高下亦歷歷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橫照,紫翠重疊,不可殫數(shù)。旦起下視,白云滿川,如海波起伏;而遠近諸山出其中者,皆若飛浮往來,或涌或沒,頃刻萬變。臺東徑斷,鄉(xiāng)人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東,水旱禱焉。畏險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觀者,至是則亦窮矣。 余與劉充父、平父、呂叔敬、表弟徐周賓游之,既皆賦詩以紀其勝,余又敘次其詳如此。而最其可觀者:石磴、小澗、山門、石臺、西閣、瀑布也。因各別為小詩以識其處,呈同游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年月日記。 【注】?、俦扳?b):低矮。庳:原作“痺”,誤。迫隘(i):狹窄。②瀵(fn)涌:水從源頭噴出。這句是說,看見瀑布由前方巖石洞穴中噴涌而出。 7.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3分)( C ) A.右俯絕壑,左控垂崖 控:控扼,引接 B.山之勝蓋自此始 勝:名詞,美景 C.雖盛夏亭午無暑氣 盛:盛大 D.于林薄間東南望 薄:草木叢生的地方 【解析】 盛:炎熱。 8.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C ) A.臺當山西南缺前/揖蘆山/一峰獨秀出而數(shù)百里/間峰巒高下/亦歷歷在眼 B.臺當山西南缺/前揖蘆山/一峰獨秀出而數(shù)百里/間峰巒高下/亦歷歷在眼 C.臺當山西南缺/前揖蘆山/一峰獨秀出/而數(shù)百里間峰巒高下/亦歷歷在眼 D.臺當山西南缺前/揖蘆山/一峰獨秀出/而數(shù)百里間峰巒高下/亦歷歷在眼 【解析】 從山的位置來看,“西南……”和“前……”分別從兩個方位說明,所以排除AD;“一峰獨秀出而數(shù)百里”不合實際,綿延數(shù)百里的山應該是山脈了,不會是“獨秀”,中間應該斷開。所以排除B。 9.下列各句對文章的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C ) A.這篇游記采用了移步換景的方式,引導人們?nèi)ビ斡[百丈山的勝景。 B.文章第二段以“澗”為中心,貫串著水的描寫,詳寫澗水美的形貌和作者由此而萌生的審美情趣。 C.第三段主要寫瀑布凌空而瀉,氣勢磅礴,水珠在陽光照射下,璀璨奪目,五彩繽紛,煞是壯觀。 D.本文詳略得宜,可觀處詳寫,反之則從略。略寫處一筆帶過,詳寫處細描深繪,多層次、多方位地顯現(xiàn)百丈山的美姿。 【解析】 第三段還有較大篇幅以重彩濃墨描寫了山峰的美姿美態(tài)。 10.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畏險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觀者,至是則亦窮矣。(5分) 譯文:那些畏懼險途的人有的不敢走,然而百丈山值得一看的地方,到這里也就窮盡了。 (2)因各別為小詩以識其處,呈同游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5分) 譯文:于是分別寫小詩來記述所到的地方,呈現(xiàn)給同游的各位,并且借此告訴想前往(游覽)卻沒能成行的人。 【解析】 翻譯時候注意重點字詞,第一句的“或”意思是有的,“然”是然而、但是, “ 是”意思是這,“窮”意思是窮盡;第二句的 “因”意思是于是,“別”意識各自、分別,“以告”為省略句。 【參考譯文】 登上百丈山約三里路,右邊俯臨深險的山谷,左邊連接著陡峭懸崖;重疊的石塊形成臺階,走了十多級臺階方才越過。百丈山的優(yōu)美景色大概就從這里開始了。 沿著石階向東走,就能看到一個小澗,有一座石橋橫跨在它上面。澗里長滿蒼翠的藤蔓和參天的古木,這里即使在盛夏中午最炎熱的時候,也感覺不到逼人的暑氣;澗中水流清澈,從高處急速流下,發(fā)出淙淙的聲音。越過石橋,沿著兩邊山崖曲折小路而上,可以發(fā)現(xiàn)一座寺廟,寺廟大致有三間小屋,都不能容納十來個人。但這里前面可以俯瞰清澈的澗水,后面臨近一泓小池,習習清風從兩邊山峽間吹來,整日不停。門內(nèi)橫跨小池的又是一座石橋,越過石橋向北走,踏著數(shù)級石梯能夠進入一座庵中。庵里只有幾間老屋,低矮而又狹窄,沒有什么值得觀賞的。只有庵中的西閣樓風景優(yōu)美。溪流從西邊山谷中順著石頭縫隙奔射而出于西閣之下,南邊和東邊溪水一同注入小池中,從小池中瀉出,形成前面所說的小澗。西閣位居小澗的上游,正對著湍急的水流和峻峭的山石相撞搏擊之處,最值得觀賞。然而在西閣后面,卻是石壁,沒有什么風景可看的。唯獨在夜里睡在西閣樓上,枕席下面就整宿都響著潺潺的流水聲,聽久了,更感到悲涼,這種情境令人覺得可愛罷了。 出了山門向東,走十多步,可以看到一座石臺,其下面臨懸崖峭壁,深暗險峻。在草木叢雜的地方向東南眺望,可以看見一掛瀑布由前方巖石洞穴中噴涌而出,凌空而下長達幾十尺。瀑布的飛沫就像飛散的珍珠噴灑著霧氣,在日光照射之下,光彩鮮明,晃人眼目,讓人不敢正視。石臺正對著山西南的缺口,它的前面對著蘆山,此山獨立挺拔而出,周圍其它幾百里間的高低山峰,也都歷歷在目,十分分明。太陽迫近西山,余暉橫斜照耀之下,群山或紫或翠,重疊相映,數(shù)也數(shù)不盡。早晨起床向山下探視,滿山遍野白云飄蕩,像大海波濤起伏;而遠近各座山峰隱現(xiàn)于其中,就像時而在飛奔,時而在漂浮,來來往往,有的涌現(xiàn),有的隱沒,頃刻之間,變化萬千。石臺東面,小路斷絕,鄉(xiāng)里的人在山壁上鑿出石級為路,用以行走,因而在它的東面修造祭神的祠堂,天旱或水澇時在這里向神佛祈禱。那些畏懼險途的人不敢走,但百丈山值得觀賞的景物到此也就窮盡了。 我和劉充父、平父、呂叔敬、表弟徐周賓一起游覽了百丈山,大家都賦詩記述百丈山的勝景,我詳細敘述了一行人游覽的經(jīng)過。百丈山最值得觀賞的地方,要數(shù)石磴、小澗、山門、石臺、西閣、瀑布幾處景點了。因此每一處另外寫了首小詩來記述這里的景致,獻給同游的朋友,并且借此告訴想前往(游覽)卻沒能成行的人。-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20 游褒禪山記 新人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2587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