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課堂》讀后感——不以愛的名義為孩子安排》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父母課堂》讀后感——不以愛的名義為孩子安排(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父母課堂》讀后感——不以愛的名義為孩子安排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是家長不斷成長的過程。今年春季的一天,孩子從學校又帶回了一本《父母課堂》(2018年3月期刊),這套期刊雜志已經(jīng)伴隨我們家庭五年的時光了?,F(xiàn)在不僅是我們父母的學習工具書,也是孩子喜歡翻閱和分享的雜志。
開卷有益。這一期的一篇文章《不以愛的名義為她安排》讓我讀后感觸很深。文章篇幅不長,卻通過精煉簡短的生活小實例闡述觀點,解決一個讓無數(shù)家長困惑的問題--為什么我現(xiàn)在孩子學習資源這么好,而學習動力卻不強呢?
文章中的女孩在新學期伊始,與媽媽一同買學習文具,但媽媽先后兩次提醒孩子是否需要購買教輔書,并在
2、期間以說教的形式告訴孩子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可是孩子每次都給了媽媽一個很肯定的回答:"不需要";。在面對媽媽說教的時候,孩子及時制止了媽媽,并點出了文中的一個細節(jié),這位媽媽曾經(jīng)的理想是當一名英語教師,生活中一直為大學時光沒有充分利用好時間和資源而后悔。這個細節(jié)告訴了我們媽媽在很多時候會不經(jīng)意間把自己未了的心愿強加于孩子的未來,而這些都是以愛的名義。
這種生活場景也許在很多家庭中出現(xiàn)。暑假放假后的前幾天,也有一位家長同我交流,談到孩子的學習動力問題?;叵胛覀兗彝サ慕逃m然有很多問題也在生活的磨合中伴隨孩子的成長得到經(jīng)驗,但這一方面我們卻受益于《父母課堂》的理念。對待孩子成長問題,我們一
3、直堅持三個"不";理念:從不勉強孩子做自己沒有興趣的事情,從不為孩子做主報任何課外輔導課程,從不把父母的未盡的心愿強加于孩子身上實現(xiàn)。
孩子成長的家庭雖算不得上富裕家庭,但衣食無憂,基本教育保障還是可以提供給孩子,只要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只要孩子愿意深入學習,基本都能滿足孩子。我們是這樣對待的孩子學習上的問題的:嚴把入口,關注過程,淡化結果。
所謂嚴把入口,就是慎重對待孩子的興趣學習,在孩子做出選擇前給孩子充分的時間考慮和體驗感受,是否學習由孩子自己做決定。這樣既避免了孩子因認知有限盲目決定,也能夠讓孩子自己承擔興趣學習過程中面臨的一切困難。就拿鋼琴學習這件事來說,往往導致許
4、多家庭硝煙彌漫、戰(zhàn)火四起。孩子是幼兒園大班的一天告訴我想學鋼琴,我們幫助孩子認識了鋼琴,帶孩子去聽音樂會,將學習鋼琴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提前告訴孩子,并沒有著急為她購買鋼琴。在孩子從幼兒園回家的路上有一家琴行,每天放學,孩子會拉上家中老人到琴行看老師教學生彈琴,就這樣過了一年,孩子上小學了,這種對鋼琴學習的興趣隨之增長,我們帶孩子在琴行學習了幾節(jié)課,孩子喜歡又珍惜這種體驗。在征求孩子意見的基礎上,并確定孩子堅持學習的決心后,我們?yōu)楹⒆淤徺I了一架鋼琴。所以,許多課程都是孩子自己的再三要求,我們會讓孩子慎重考慮后作出選擇,因而學習的動力是孩子自身的內驅力,而不是家長的需求。
其次就是關注過
5、程。孩子在小學五年的時間里,涉獵了許許多多她喜歡的感興趣的事情,有些是與學習有關的課程,如奧數(shù)、約讀書房等。有些是與體育藝術有關的課程,如橄欖球、帆船、尤克里里、油畫國畫等。我們給予了孩子足夠的體驗空間,很多事情她了解了其中的樂趣后,當確定要深入學習之后,我們就要與孩子一起關注過程,這種過程體驗往往比興趣體驗要重要得多,因為過程體驗是形成孩子性格特質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同時考驗著孩子與家長的意志力。還是以鋼琴學習為例,孩子在鋼琴學習的過程中與許多家庭一樣,起初由興趣轉為天長日久的重復和練習后,也會遇到困難和坎坷,也會因一個曲子有難度就是過不了關而氣餒甚至發(fā)脾氣,但每次孩子都因是自己的決定而堅定自己的
6、選擇,沒有退縮。對待課外輔導課我們也是堅持這一態(tài)度,所以當孩子遇到學習困難時,會將注意力集中在對問題的解決上,而不是輕易說放棄。
最后就是淡化結果。這是從《父母課堂》中學到的觀點。開篇提到的文章最后,作者回想著因強迫給孩子報了舞蹈課,得到的是孩子常常悶悶不樂,而孩子感興趣的繪畫課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績,她的心"慢慢歸于平靜";,"牽著女兒的手轉身離開";。這樣的結尾給我們的啟示是教育的結果就是要順其自然。到目前為止孩子小學期間的任何學習,我和孩子爸爸更加關注孩子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態(tài)度,督促其建立良好學習習慣,對于結果往往不是太計較,這樣包容的心態(tài)會讓孩子更能放開手腳享受學習的樂趣和過程的快樂,不會太在意得失,盡管有些時候她的成績并不如"人家的孩子";,但這些信息對于孩子來說只是參考,不是壓力。因為每個孩子都有她自己成長的軌跡。
感謝《父母課堂》的多年的陪伴和指導,不僅教會我們如何去愛孩子,更讓我們收獲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成就了好的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