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紅燭》《峨日朵雪峰之側》《致云雀》比較導學案(統(tǒng)編版高一必修上)》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紅燭》《峨日朵雪峰之側》《致云雀》比較導學案(統(tǒng)編版高一必修上)(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紅燭》《峨日朵雪峰之側》《致云雀》比較導學案(統(tǒng)編版高一必修上)
【學習目標】
1.深化對作品內(nèi)涵的理解,從而體會詩歌對青春的吟唱。
2.理解詩歌運用意象抒發(fā)感情的手法,體會詩歌的獨特魅力。
【學習重難點】
理解并分析詩歌分別采用的藝術手法。
【課時安排】1學時。
第一學時
【學習過程】
一、思考問題
1.深化對作品內(nèi)涵的理解,歸納本課四首詩是怎樣表達青春的。
【明確】(1)《立在地球邊上放號》:詩人借助雄奇的想象
2、,展現(xiàn)宏大、壯觀的景象,呼喚大破壞、大創(chuàng)造。所謂“大破壞”就是反帝反封建,所謂“大創(chuàng)造”就是建設民主與科學的新中國,這正是“五四”精神的體現(xiàn)。
(2)《紅燭》寫于1923年。面對社會的黑暗和腐敗,年輕的詩人有像紅燭一樣的赤子之心。盡管生活中不乏困頓、失望,但詩人沒有忘記自己的責任,他已經(jīng)找到了生活的方向,準備朝著理想中的光明之路邁進,即使自己被燒成灰也在所不惜。詩人在紅燭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實干,探索,堅毅地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計較結果。黑暗中搖曳的紅燭,正是有志青年的象征,為我們指明了方向。
(3)《峨日朵雪峰之側》是登山勇士的自我寫照,雕鑄了一幅真實而頑強的生命
3、圖畫?!斑@是我此刻僅能征服的高度了”,他竭盡全力登上峨日朵雪峰,滿身的疲憊,換來對雪峰落日壯麗之景的驚嘆。他“手指插入巖縫,血滴滲出鞋底”,此時此地,貼身絕壁的登山勇士,也是面對生活和事業(yè)積極奮斗的青年的寫照。
(4)《致云雀》寫于18世紀后期。處于黑暗恐怖籠罩的英國社會,面對嚴重的經(jīng)濟危機,面對流離失所的百姓,雪萊表現(xiàn)出對光明和幸福生活的渴望。他運用浪漫主義的手法,熱情贊頌了象征光明、歡樂、自由的云雀。通過云雀的形象,生動地表達了詩人對光明的向往和對理想的追求。
2.本課四首詩所選意象都獨具特色,請找出詩歌中的意象,分析其表達的情感。
【明確】(1)
4、《立在地球邊上放號》:詩人把自己想象為一個站在地球邊上的巨人,目光遍及廣闊天地,并發(fā)出了激情的呼喚。詩中描寫了北冰洋晴空中無數(shù)怒涌的白云、太平洋汪洋浩瀚的萬頃波濤,展現(xiàn)超乎尋常的面積之大、數(shù)量之多和非凡之力,顯示出它們的宏偉、壯觀和偉力。從詩中的呼喊里,我們也能看到抒情主人公的高大形象,窺視到他充實的內(nèi)心,感受到他洶涌的激情,這正是“五四”怒潮喚醒的革命知識青年的共同特征。
(2)《紅燭》中熒熒的紅燭,顏色可與心的顏色相比,蠟做軀體,火點著靈魂,更需燒蠟成灰,然后才放出光。它要燒破世人的夢,燒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們的靈魂,搗破他們的監(jiān)獄。它心火發(fā)光之時,殘風來襲,燒得不穩(wěn),著急流
5、淚。流一滴淚,灰一分心,創(chuàng)造一分光明。文中的紅燭,就是詩人的寫照。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毫不顧惜個人的榮辱得失,有極其偉大崇高的獻身精神。
(3)《峨日朵雪峰之側》選取“峨日朵之雪”“太陽”“石巖壁”“蜘蛛”“登山者”等幾個意象,描繪了一個凝重壯美的畫面:太陽彷徨很久,突然躍入一片山海;石礫滑落深淵,激起巨大的回響;蜘蛛在銹蝕的巖壁棲身;登山者雙手緊緊插入石縫,鞋底點點鮮血滲出。意象鮮明,展現(xiàn)了博大的生命意識。
(4)《致云雀》借對云雀的贊美,傾訴了自己對人類美好前途的向往和憧憬。東方欲曉,云雀從地面的巢中一躍而起,平展雙翅,穿過曙色初開的云層,在蔚藍
6、色的天空飛行,開始它每天的征程。詩篇運用一連串美麗工巧、精心選擇的比喻來描繪云雀,使讀者與他一樣獲得感性形象。這樂曲像從一條五彩繽紛的彩虹里降落下來的小雨點,萬物得此甘霖而從熟睡中蘇醒;它像一位富于哲理的詩人,用它觸景生情的詩歌,啟迪世人,使他們從漠然的狀態(tài)里崛起,讓當時的人們既感到憂懼,同時又感受希望的來臨。她像名門少女寂居高樓深宮,彈奏樂曲吐露熱戀的心情;這樂音彌漫在高空,綿綿不絕。它又像一只金色的螢火蟲,隱藏在鮮花和芳草叢中,仍能在凝露的幽谷中發(fā)出熠熠的光輝。它又似綠葉掩映下的一朵紅玫瑰,濃郁的芳香使竊香賊癡醉昏迷。
3.本課四首詩分別采用了哪些藝術手法?請具體分析。
7、 【明確】(1)《立在地球邊上放號》:這首詩氣魄宏大,境界開闊,然而卻是即景生情、緣物抒懷的即興詩,即被歌德稱之為“趁時機”“來自現(xiàn)實生活”的“應景即興詩”。它從眼前北冰洋的情景、太平洋的偉力抒寫開去,唱出了不斷毀壞和創(chuàng)造的力的贊歌。這首詩很少用陳述句,大多用感嘆句。陳述句也是像“無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來要把地球推倒”這樣筆力千鈞的句子,感嘆句則多用排比的短語,短促有力。全詩詩行盡管參差不一,各行字數(shù)不等,又不押韻,然而卻亂中有法,具有一種內(nèi)在的節(jié)奏和韻律。
(2)《紅燭》比喻、擬人、象征手法運用巧妙。抒情的感嘆詞“紅燭啊”多次出現(xiàn),把紅燭當人來寫,詩人問它的身軀從
8、何處來,問它的靈魂從何處來?!帮L”比喻惡勢力,“監(jiān)獄”比喻禁錮人的封建制度。紅燭要燃燒,燒破世人的空想,燒掉殘酷的監(jiān)獄,靠自己的燃燒救出一個個活著但不自由的靈魂。文中的紅燭象征滿懷赤誠和熱情,朝著理想中的光明之路邁進,即使犧牲也在所不惜的青年。
(3)《峨日朵雪峰之側》運用白描手法,采用視聽結合的手法。太陽彷徨許久,突然“躍入”一片山海,把落日的張力和動勢精煉地表現(xiàn)出來。在輝煌的視覺形象之上,詩人又疊加上一個宏大的聽覺形象:滑坡的石礫引動深淵的囂鳴,如軍旅的殺聲漸遠而去。這一音響的疊加使落日更顯壯觀。還有對自身狀態(tài)的描述:手指插入巖縫,血滴滲出鞋底。甚至還有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巖壁上
9、與“我”同在!出人意料,但不得不嘆為神來之筆。
(4)《致云雀》中,詩人運用浪漫主義手法,熱情地贊頌了云雀。在詩人的筆下,云雀是歡樂、光明、美麗的象征。詩人運用比喻、類比、設問的方式,對云雀加以描繪。他把云雀比作詩人,比作深閨中的少女,比作螢火蟲,使云雀美麗的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詩人把云雀的歌聲同春雨、婚禮上的合唱、勝利的歌聲相比,突出云雀歌聲所具有的巨大力量。云雀這一形象,并不純?nèi)皇亲匀唤缰械脑迫?,而是詩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詩人理想的形象載體。詩人和云雀在許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視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詩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與現(xiàn)實間的巨大差距,而這個差
10、距對云雀是不存在的。
二、課后作業(yè)
(一)課內(nèi)閱讀
1.下列對《紅燭》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紅燭》寫于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它是聞一多同名詩集《紅燭》的序詩,體現(xiàn)了詩人數(shù)年來的理想探索歷程。
B.紅燭要用微弱的光和熱照亮險惡的前途,燒破世人的迷夢。詩人借景抒情,表達自己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的獻身精神。
C.《紅燭》注重幻想和主觀情緒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嘆詞,以優(yōu)美的語言強烈地表達了心中的情感。
D.《紅燭》采用中國傳統(tǒng)詩歌的押韻形式,前后照應,每節(jié)中詩句相對整齊,體現(xiàn)出中國新詩的格律
11、化、音樂性。
2.下列對《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受“五四”思想影響,郭沫若的詩歌主題多為狂飆突進、摧枯拉朽,呼吁開辟嶄新的紀元,本詩集中反映了郭沫若這一主張。
B.作者寥寥幾筆勾畫出一幅氣勢磅礴的圖景,將茫茫的宇宙,漂浮的白云,廣袤無垠的大洋,翻滾奔涌的大浪呈現(xiàn)于面前。
C.詩歌從抽象到具體,以無與倫比、氣吞山河的氣勢,表現(xiàn)對大自然的憧憬、對力的推崇,這是作者的呼喊,也是時代的號角。
D.作者運用排比、反復的句式,盡情呼喚“力”,歌頌“力”,為摧毀吶喊,為創(chuàng)造呼號,希望把歷史的車輪更快推進。
12、 3.下列對《致云雀》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致云雀》是雪萊抒情詩的不朽之作,他以獨特的藝術構思描繪云雀的形象,也寫出了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學理想和藝術抱負。
B.詩人運用浪漫主義手法所寫的云雀,并不純?nèi)皇亲匀唤缰械脑迫福菤g樂、光明、美麗的象征,是理想的載體。
C.詩中運用比喻、排比、設問、夸張等手法,對云雀加以描繪,如詩人、如少女、如螢火蟲,使云雀美麗的形象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D.《致云雀》文字洗練,節(jié)奏感強,風格清新明快,文章有種雄渾磅礴、大開大闔而又圓融內(nèi)斂的氣勢,給人向上的力量。
4.下列對《
13、峨日朵雪峰之側》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起句凝練,“此刻”和“僅”兩個詞暗示這高度并非“一覽眾山小”的“絕頂”,卻是“我”盡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所達到的。
B.落日躍入山海,滑坡的石礫引動深淵的囂鳴,如軍旅的殺聲漸遠而去。視聽結合,使落日景象更顯壯觀。
C.小心地探出前額,指關節(jié)揳入巨石罅隙,撕裂的千層掌鞋底滲出血滴,作者用白描手法描繪出登山者處境的艱難。
D.巖壁上沒有雄鷹或雪豹,只有一只小得可憐的蜘蛛,因而我攀在雪峰之側,默享著這大自然的賜予,也有些失落。
(二)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5~6題。
一句話
14、
聞一多
有一句話說出就是禍,
有一句話能點得著火。
別看五千年沒有說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緘默?
說不定是突然著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個霹靂
爆一聲:
“咱們的中國!”
這話教我今天怎么說?
你不信鐵樹開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話你聽著:
等火山忍不住了緘默,
不要發(fā)抖,伸舌頭,頓腳,
等到青天里一個霹靂
爆一聲:
“咱們的中國!”
5.對這首詩內(nèi)容的分
15、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
A.這“一句話”就是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內(nèi)涵,是沉淀了五千年的整個民族的心聲。
B.“說出就是禍”“能點得著火”等句子強化了“一句話”的力度,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對祖國的熱愛及贊美之情。
C.詩人內(nèi)心充滿了渴望,相信將來總有一天“咱們的中國”會如霹靂般震驚世界。
D.可以不信“鐵樹開花”,但要相信這“一句話”,表現(xiàn)了詩人內(nèi)心堅定的信念。
6.對這首詩表現(xiàn)手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題目和詩的首句出現(xiàn)的“一句話”在結構上形成了一個強烈的懸念,起到了先聲奪人的效果。
B.這“一
16、句話”能帶來“禍”,能點著“火”,它緘默了五千年,一下子“說破”,這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C.第二節(jié)將鐵樹開花的稀罕與“一句話”的真實性進行對比,進一步增添了“一句話”的力度。
D.全詩兩節(jié),每節(jié)換韻,節(jié)奏諧暢緊湊,起伏跌宕,配合了詩人激憤式的詰問。
課內(nèi)閱讀
答案及解析
1.B
【解析】B項,不是借景抒情,是象征手法,托物言志。
2.C
【解析】C項,“從抽象到具體”錯,應為“從具體到抽象”。
3.C
【解析】C項,詩中沒有運用排比、夸張。
4.D
【解析】D項,沒有失落,我和蜘蛛一同默享著這大自然賜予的快慰。
5.B
【解析】B項,揭露黑暗現(xiàn)實對民意的壓制,也寓示著民眾積蓄著的巨大的力量。
6.D抒發(fā)了作者自信、豪邁、樂觀的壯闊情懷,充滿了對革命事業(yè)必勝的信念。
【解析】D項,沒有換韻,兩節(jié)都押“Ο”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