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兩章》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孟子兩章》教案(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 孟子兩章》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類活用現(xiàn)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
3.背誦兩篇短文,積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標
1.反復誦讀,理解文意,培養(yǎng)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
2.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德育目標
1.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
2.理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含意。并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以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
教學重點
理清論證思路,
2、把握說理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認識“得道多助”及“生于憂患”的時代意義。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資料助讀,了解孟子及《孟子》;學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讀課文,體感知;譯讀課文,把握文意,積累文言文相關知識;思讀課文,理清說理思路;延伸拓展,深化對文章觀點的理解。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二、資料助讀,了解孟子及《孟子》
(多媒體顯示)
三、引導學生有目的地朗讀課文。
(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二)再讀課文,注意讀出文章的節(jié)奏.例: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三)譯讀課文,把握文意
1.學生結合注解翻譯課文,圈點勾畫,標示出疑難詞句。
2.小組討論,質疑、解疑。
3.教師引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
(1)通假字: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異義詞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內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離開。今義:往、到)
親戚畔之(親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員。)
池非不深也(護城河。今指水塘。)
(3)一詞多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憑) 以天下之所順(用)
4、 三里之城(的)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到)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代詞)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兵革非不堅利也(銳利)
(4)注意下列加點詞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詞用作動詞,限制)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形容詞用作動詞,使……鞏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詞用作動詞,威懾)
(四)、思讀課文,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層展開論證的? 學生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明確: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開籍提出論點,指出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由此逐層展開,用概括性的戰(zhàn)例加以證明,分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作比較,指
5、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zhàn)爭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戰(zhàn)爭中的“人和”推出治國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結論,闡明了“人和”的實質,即“多助”天下順之”;最后把“多助”與“寡助”進行對比,自然導出“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教師依據(jù)學生回答板書,形成背誦思路。
2.學生依據(jù)板書提示,背誦課文。
四、拓展延伸
對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認識的?請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學生自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教師設計相關問題指導學生自讀,幫助學生理解文意,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延伸拓展、總結升華:比較閱讀,把握《孟子》散文的藝術特點。
[教學
6、步驟]
一、故事導入
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著水的鍋里,恰好水已經開了,青蛙嚇壞了,使勁一跳,逃離了險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樣的錯誤,又掉進了那口鍋中,同樣的鍋里也在煮的水,不同的是,這次水還沒有煮開,青蛙覺得還挺舒服:這個熱水澡好哇!結果呢?——青蛙熟了!
? 青蛙在開水里逃生
? 青蛙在溫水里死亡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三、再讀課文,注意朗讀節(jié)奏 ( 多媒體顯示)
四,譯讀課文,把握文意,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結合注釋,借助工具書翻譯課文。
2.小組討論交流,解答翻譯中的疑難問題。
3、把握思想內容,理清論證思路
(1)
7、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作者是從哪兩個方面論證的?請簡述本文的論證思路。
明確:本文的中心論點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作者從個人、國家兩方面論證。文章先談造就人才的問題。先以六個出身低微、經過種種磨煉而終于身負“大任”的顯貴人物為例來說明人才是在艱苦環(huán)境中造就的,同時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的觀點。從兩方面說明人要有所作為,成就大業(yè),就必須在生活、思想、行為等方面經受一番艱難甚至痛苦的磨煉。接著由個人說到國家,指出決定國家存亡的因素和個人能否成就大業(yè)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論點。
(2)這篇短論在論證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確:這篇短論采用了類比論證、舉例論證
8、、對比論證、歸納推理論證等論證方法。如把造就人才與治理國家類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羅列,如把成就偉人與國家滅亡對比,如先分析論證,后歸納觀點等等。
4、嘗試背誦
五、總結升華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提出擔當大任的人必須經過艱苦生活的磨練。請查找相關資料,補充一些例子,說說你的看法。
學生討論 交流
六、比較閱讀,把握《孟子》散文的邏輯性和文采
1.邏輯性——層層深入的論證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從戰(zhàn)爭這一角度出發(fā)。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條件的比較闡述了人和對戰(zhàn)爭勝負的決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論斷,闡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9、短文結構形式“總起——分承——闡述——結論”,體現(xiàn)了作者由點到面,由個別到一般的邏輯思路,使文章極富說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先列舉六位歷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與此相似的“是人”,從個別到——般,闡述人才是在艱苦環(huán)境中磨煉的,接下來從個人作為推論到治國,最后歸結出全文論點。作者論述的邏輯思路,外化為一種“層進式”結構。
2.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明確:這兩篇短文氣勢磅礴,具有極強的說服力、感染力,這與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辭不無關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雙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國不以……威天下不以……”層遞排比,更有氣勢。章二開首列舉歷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過……”用的則是句式排比。足見孟子說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靈活,形式多樣,既給文章平添了氣勢,又給人以美不勝收之感。
兩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蘊藉。閃爍著哲理的光華。
七、布置作業(yè)
背誦兩篇短文,積累名言警句。
板書設計: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