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李政道博士》作業(yè)練習(word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訪李政道博士》作業(yè)練習(word版)(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基礎運用層]
1.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①針對每年節(jié)節(jié)攀高的茅臺酒價格,貴州茅臺公司高層曾三令五申要求各地經(jīng)銷商保持冷靜,不要將現(xiàn)存茅臺酒束之高閣,等待高價出售。
②昨日,廣東隊在主場擊敗遼寧隊,終于報了前幾天輸球的一箭之仇。賽后主帥盛贊隊員的整體努力,并稱是得隴望蜀的雄心使全隊最后取得勝利。
③年已八旬的李政道,談起中國的中微子實驗,談起他正在進行的前沿研究時,卻是那么精神矍鑠。
④學生回答現(xiàn)代文閱讀題時,由于表達能力低下,常常出現(xiàn)言不由衷的情況,因此,加強閱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訓練十分重要。
⑤演講的內(nèi)容基本都了解,我感覺李政道先生作為大師
2、,主要是從科學研究的大方向上給我們做指點,講得高屋建瓴,深入淺出,我聽后很受鼓舞。
⑥有的人拿禮尚往來、人情世故做幌子,暗地里大行權錢交易、利益輸送的勾當,儼然不把規(guī)矩紀律權威當回事。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②③⑥
C [①束之高閣:把東西捆起來,放在高高的架子上面,指揚在一邊,不去用它或管它。不合語境。②得隴望蜀:比喻貪得無厭。屬褒貶誤用,不合語境。③精神矍鑠: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強健,不失風采。使用正確。④言不由衷:指說的話不是從內(nèi)心發(fā)出來的,心口不一。屬望文生義,不合語境。⑤高屋建瓴:在房頂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臨下的形勢。使用正確。⑥禮尚往
3、來:在禮節(jié)上講究有來有往。現(xiàn)也指你對我怎么樣,我也對你怎么樣。符合語境。]
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李政道博士多年來與中國密切的保持著聯(lián)系,并以他獨特的影響力為中國科技發(fā)展乃至現(xiàn)代化建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B.最近北大成立生物物理中心,主任湯超就是“中美聯(lián)合招考物理研究計劃”培訓出來的。
C.對現(xiàn)在的年輕人,如何才能做到文科和理科的均衡發(fā)展?
D.我認為每一個人在每一個時候都不可能全面,要求一個人非常全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D [A項,語序不當,應是“與中國保持著密切的聯(lián)系”;B項,用詞不當,“培訓”改為“培養(yǎng)”;C項,成分殘缺,應是“對現(xiàn)在的年輕人來
4、說”。]
3.把下列句子填入橫線處,排序最恰當?shù)囊豁検? )
高科技與藝術各行其道,怎么會走到一起呢?李政道先生的一席話可謂鞭辟入里:“科學和藝術的共同基礎是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她們的關系是與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關聯(lián)的?!盻_____________
①沒有智慧,情感的因素能夠達到完美的成果嗎?
②偉大科學觀念的理解和偉大藝術的美學鑒賞都需要智慧,而隨后的感受升華和情感又是分不開的。
③沒有情感的因素,我們的智慧能夠開創(chuàng)新道路嗎?
④藝術和科學事實上是一個硬幣的兩面。
⑤她們源于人類活動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著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義。
A.②①③④⑤ B.②①③⑤④
5、C.④①②③⑤ D.④②①③⑤
A [文段論述的中心話題是高科技與藝術的關系。②句緊承李政道的話。照應前文,應先談“智慧”,再談“情感”,應先①后③,而④是對①③的比喻性總結,⑤是對中心話題更深層次的闡述。]
4.李政道博士在訪談中說:“一個年輕人是做自然科學的,十七八歲進大學,如果在美國的話,頭兩年是不分科的,什么課都可以選,后兩年才分專業(y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工作小組辦公室近日就我國高中是否取消文理分科問題公開征求意見。請在下面兩個觀點中選定你支持的一個,并陳述你的理由。
(1)反對文理分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
(2)贊成文理分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反對文理分科)進行文理分科容易掩蓋一些人潛在的學習興趣和能力;文理分科后,理科的學生不再學歷史、地理,可能導致人文情懷的缺失。
(2)(贊同文理分科)現(xiàn)行的高考制度如果不改革,取消文理分科會增加學生負擔;多學科同時學,易出現(xiàn)淺嘗輒止、各科都學得不精的情況。
5.右面是一幅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剪紙的主體圖形,請寫出構圖要素,并說明圖形寓意,要求語意簡明,句子通順,不超過125個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構圖要素:排污管排出的污水、河中的游魚及其尸骸、剪刀與“剪掉”的字樣。
寓意:污水排到河里導致游魚死亡,代表環(huán)境污染,打開的剪刀和“剪掉”字樣,象征著環(huán)境治理,而污水是不可能被剪刀剪斷的,這種治理方法不能從源頭上杜絕環(huán)境污染,是治標不治本的。
6.下面是某高校廣播站為前來參加自主招生考試的同學寫的廣播稿,其中有五處表述不夠規(guī)范,請找出并加以修改。
親愛的同學們:
歡迎你們蒞臨我校參加自主招生選拔考試,諸君的到來讓我們備感榮幸。我校是百
8、年名校,環(huán)境優(yōu)美,三面環(huán)山,東面是美麗的海濱。自主招生考試期間我校的閱覽室、實驗室等功能教室全部對外開放,學生會的志愿者們將會鼎力相助。希望你們能取得優(yōu)異的佳績!
(1)將____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____;
(2)將____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____;
(3)將____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____;
(4)將____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____;
(5)將____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題考查語言表達得體的能力。作答此題,考生要先清楚這是
9、一則特殊的廣播稿——是高校歡迎參加自主招生考試同學的。從身份來看,“蒞臨”用于上級領導或貴賓,所以運用不當,應改為“到”或“來”。“諸君”,敬辭,指諸位,不適宜在廣播稿中出現(xiàn)應改為“你們”?!叭俊痹趶V播稿中容易產(chǎn)生歧義,即“全不”,應將“全部”改為“全”或“全都”。“鼎力相助”指別人對自己的大力幫助,敬辭,一般用于請人幫助或表示感謝時的客氣話;用在此處不妥,應改為“提供幫助”?!皟?yōu)異的佳績”中的“佳”就含有“優(yōu)異”的含義,應將“優(yōu)異的佳績”改為“佳績”或“優(yōu)異的成績”。
[答案] (1)“蒞臨”改為“到”或“來” (2)“諸君”改為“你們” (3)“全部”改為“全”或“全都” (4)“鼎力
10、相助”改為“提供幫助” (5)“優(yōu)異的佳績”改為“佳績”或“優(yōu)異的成績”
7.根據(jù)語段內(nèi)容,在橫線上寫一句恰當?shù)脑挕?不超過20個字)
在科學創(chuàng)造方面,我們可以列舉歷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取得成果的年齡:伽利略17歲發(fā)現(xiàn)鐘擺原理;牛頓20歲創(chuàng)立微積分,24歲提出萬有引力定律;愛迪生21歲取得第一項專利,31歲發(fā)明留聲機,32歲發(fā)明白熾燈,33歲發(fā)明電車;徐霞客22歲開始周游各地,進行地理考察;楊振寧34歲時與31歲的李政道共同發(fā)現(xiàn)了宇稱不守恒原理,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上述事實證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語言表達準確、連貫、簡明的能力。解答時首先要抓住關鍵詞語,如第一句話中的“年齡”;其次要注意分析所列舉人物的特點,即“年輕”;最后要注意根據(jù)題干要求答題。
[答案] 科學家取得成果大都在年輕時期
[閱讀提升層]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題。
人站在傳統(tǒng)上,內(nèi)心才會深刻(節(jié)選)
《廣州日報》:在都市忙碌浮躁的生存狀態(tài)下,你怎么能寫出那么
12、清新淡雅的文字?
林清玄:其實,這是從我個人的需求出發(fā)的。我小時候生活在農(nóng)村,家里很窮,跟一般年輕人一樣,一心想要成功,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在當時看來,所謂成功就是成為有錢、有權、有影響力的人。后來,我在報館工作,又做了報社主管;還在電視臺主持節(jié)目,文章也受到很多人的歡迎,書很暢銷。按照世俗的眼光來看,我應該是蠻成功的。但當時我并不快樂也不滿足。于是,我開始思考成功的意義何在。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如果成功卻失去快樂,這種成功還不如不要。在都市中努力拼搏的人們一心只顧著賺錢,一味追求物質(zhì)和現(xiàn)實的享受,其實內(nèi)心充滿迷惘。所以只能說是我的個人需求正好迎合了當時人們的需求。
《廣州日報》:你一直處于非
13、商業(yè)性的寫作狀態(tài),但作品一直熱賣,對此,你自己有什么看法?
林清玄:作品能受到什么樣的理解或歡迎,是沒辦法預期的。我舉個例子,去年下半年,深圳一所小學的校長寫信邀請我前去演講,因為小學課本里選了我三篇文章。當時我很感動,20多年前寫那三篇文章時根本不會想到它會入選小學課文,也不會想到小學生們希望我前去演講。在創(chuàng)作時,你可以掌握的,只是自己作品的方向。
《廣州日報》:你的作品常常涉及茶道和佛教智慧,這跟周作人的作品似乎有相似之處?
林清玄:某些部分有相似,但實際上很不同。我讀過周作人的全集,也很喜歡他的文章,但我沒有受到他的影響。他太喜歡掉書袋,自己的意見只有一點點;另外,他的文字也沒有伸
14、縮性,一般都只有短短的幾百字。我呢,不喜歡掉書袋,自己不感動的東西不會去寫。
《廣州日報》:那么,哪些作家對你的影響比較大?
林清玄:在中國作家里,蘇東坡對我影響最大,還有辛棄疾、杜牧、李白等,他們都是些瀟灑自在的人。蘇東坡的作品里有很多生活的元素,而且,不管處在什么狀態(tài)下都能寫出好文章。另外,在外國作家里,泰戈爾、紀伯倫、惠特曼等對我影響也比較大。我喜歡的作家和作品有三個特點:一是比較生活化;二是有點自由派;三是有些哲學和思想,而不是純粹好看而已。當然,我并不是刻意去學習他們,而是他們慢慢對我形成了影響——寫生活的、自由的、淺顯的東西。我覺得文章應該很淺白,在淺白中有感動、向往等美好的東
15、西。
《廣州日報》:近些年,國學熱逐漸升溫,一些地方還會給學生舉行開筆禮啊之類的傳統(tǒng)儀式,你怎么看?
林清玄:我覺得這些都是好事啊,人應該站在傳統(tǒng)上,內(nèi)心才會深刻,才會有信心。如果完全放棄傳統(tǒng),我們就無法理解到生活中深刻的部分,就會缺乏自信。不過,一個教授在中央臺講《論語》竟然可以引起那么大的轟動,我開始覺得不可理解。這可能是傳統(tǒng)文化在承續(xù)的過程中曾經(jīng)有過一段斷層,是壓抑太久之后的爆發(fā)。
《廣州日報》:記者生涯對你的創(chuàng)作有什么幫助?
林清玄:10年的新聞工作經(jīng)歷對我的寫作幫助很大。一般的作家寫了300字可能你還不知道他到底要寫什么,但我寫文章時會馬上進入主題、進入重點,這是新聞從業(yè)經(jīng)歷
16、對我的啟發(fā),因為突出重點是新聞寫作的本質(zhì)所在。還有,記者常常是把深奧的東西用淺顯的方式表達出來,讓大家都能了解,我寫文章時不會故弄玄虛,而是盡量使文字淺顯易懂。很顯然,一篇文章10個人看了之后鼓掌與100個人都能讀懂這兩者之間,后者的意義更大。
《廣州日報》:可以說,你的作品中體現(xiàn)了一種慢生活的生活方式,但快節(jié)奏的都市中,生活似乎慢不下來?
林清玄:慢生活常常會被曲解為不積極的、消極的生活。其實,慢生活重要的不是時間的進程,而是做這件事情時,你的內(nèi)心是否從容。我以前在電視臺講慢生活,有人就罵我說慢生活讓年輕人沒有斗志。其實,你泰然自若也可以很有斗志,你很緊張也不見得你有斗志。比如,你看奧運
17、會上的那些最了不起的選手,他們內(nèi)心都很從容,他很輕松卻完成了很困難的事情,反而那些功夫不好的選手很緊張。所謂從容,就是有定力、有定見、有對人生的長久規(guī)劃。
《廣州日報》:對于現(xiàn)在出版界的商業(yè)炒作,你怎么看?
林清玄:我對此比較寬容。其實,很快做成的東西也會很快消失,以前的作家是把腳印刻在石頭上。而商業(yè)炒作一本書,就像在沙灘踩腳印,潮水一來,腳印就消失了。時間會篩選作家和作品,對于各種炒作現(xiàn)象,其實不必太在意。
8.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在都市忙碌浮躁的生存狀態(tài)下,林清玄能夠保持內(nèi)心的從容、淡定,追求內(nèi)心的快樂和滿足,使他的作品有清新淡雅的風格。
18、
B.無論是中國的辛棄疾、杜牧、李白,還是外國的泰戈爾、紀伯倫、惠特曼,這些作家及其作品都有三個特點:一是比較生活化;二是有點自由派;三是有些哲學和思想。這些古今中外作家對林清玄的創(chuàng)作理念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注重寫生活的、自由的、淺顯的東西。
C.林清玄寫文章會馬上進入主題,一定要突出重點,把深奧的東西用淺顯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是10年的新聞工作經(jīng)歷對他的啟發(fā)。
D.林清玄一直處于非商業(yè)性的寫作狀態(tài),但文章受到很多人的歡迎,書很暢銷,所以說是林清玄有意迎合了當時人們的需求。
D [D項,原文是“所以只能說是我的個人需求正好迎合了當時人們的需求”,并非有意迎合。]
9.下列對文章有關內(nèi)容的分
19、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囊豁検? )
A.林清玄通過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認識到成功的意義在于快樂,這給予人們深深的思索:怎樣才算是一個成功的人。
B.周作人喜歡掉書袋,他的作品中只有一點點自己的思想,所以林清玄喜歡卻不認同他的作品,周作人對林清玄的文學創(chuàng)作沒有影響。
C.林清玄覺得人應該站在傳統(tǒng)上,這樣內(nèi)心才會深刻,才會有信心;而一旦放棄傳統(tǒng),那么,我們就無法理解生活中深刻的部分,就會沒有自信。
D.以前的作家把腳印刻在石頭上,而現(xiàn)在的作家,不注重作品質(zhì)量,一味追求利益,進行商業(yè)炒作,這樣的書就像在沙灘踩腳印,潮水一來,腳印就消失了。對于如今出版界的各種商業(yè)炒作現(xiàn)象,林清玄覺得不必太在意它。
20、
A [B項,概括不全面,林清玄之所以不認同周作人的作品,原因還有周的文字沒有伸縮性;林清玄還是很喜歡周的作品,某些部分也有相似,“周作人對林清玄的文學創(chuàng)作沒有影響”也不夠準確。C項,原文是說“如果完全放棄傳統(tǒng),我們就無法理解到生活中深刻的部分,就會缺乏自信”。D項,商業(yè)炒作的書也并非都是不注重質(zhì)量和內(nèi)涵的,“而現(xiàn)在的作家,不注重作品質(zhì)量”,屬于無中生有。]
10.在《平常茶非常道》這本禪茶文化散文中,林清玄說:“每天的生活就像一杯茶,大部分人的茶葉和茶具都很相近,然而善泡者泡出來更清香的滋味,善飲者飲到更細膩的消息。人生需要準備的,不是昂貴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逼渲校叭松枰獪蕚涞?,不
21、是昂貴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你認同這種觀點嗎?請結合文本,聯(lián)系生活,談談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認同。這句話是說,人生不需要準備太豐富的物質(zhì)條件,而需要準備從容的心態(tài)。林清玄早年的經(jīng)歷使他認識到不能一味追求物質(zhì)與現(xiàn)實的享受,而應該追求內(nèi)心的豐盈和快樂。(或:盡管都市生活節(jié)奏是很快的,但并不妨礙一個人追求內(nèi)心的從容,即做事時要有定力、有定見,也要有對人生的長久規(guī)劃。)
(示例二)不認同。我覺得物質(zhì)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一個人只有擁有足夠多的物質(zhì)財富,才能滿足生活的各種所需,比如買書、旅游等。而物質(zhì)缺乏的人,無論如何他的生活質(zhì)量都不會高。(言之成理即可)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