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支出規(guī)模與結構.ppt
《財政支出規(guī)模與結構.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財政支出規(guī)模與結構.ppt(3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第三章財政支出規(guī)模與結構 本章的主要內容包括 1 財政支出分類 了解 2 財政支出規(guī)模 理解 3 財政支出效益 掌握 4 財政支出結構 熟練掌握 第一節(jié)財政支出分類 一 按支出用途分類財政支出按用途分類 主要有基本建設支出 增撥企業(yè)流動資金 企業(yè)挖潛改造資金 科技三項費用 地質勘探費 工業(yè)交通商業(yè)等部門的事業(yè)費 支援農村生產支出 農林水利氣象等部門的事業(yè)費 文教科學衛(wèi)生事業(yè)費 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費 國防費 行政管理費 價格補貼支出等13大項 按社會總產品的價值構成來歸類 上述各項可分別歸類為補償性支出 積累性之出和消費性支出 從動態(tài)的再生產角度來進行歸類 可分為投資性支出與消費性支出 第一節(jié)財政支出分類 二 按費用類別分類費用類別的 類 指國家職能的劃分 故按費用類別所做的分類 又可稱按國家職能所做的分類 我國依據(jù)國家職能的劃分 將財政支出區(qū)分為經濟建設費 社會文教費 國防費 行政管理費和其他支出5大類 第一節(jié)財政支出分類 三 按經濟性質分類按經濟性質分類 財政支出可分為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 前者指政府購買商品和服務的開支 包括購買進行日常政務活動所需的或用于國家投資所需的商品和服務的支出 它體現(xiàn)的是政府的市場再分配活動 后者指政府資金的無償 單方面的轉移 主要有補助支出 捐贈支出和債務利息支出 它體現(xiàn)的是政府的非市場性再分配活動 第二節(jié)財政支出規(guī)模 一 衡量財政活動規(guī)模的兩個指標1 財政收入占GDP的比率和財政支出占GDP的比率 第二節(jié)財政支出規(guī)模 2 財政支出占GDP的比率比財政收入占GDP的比率更重要理由有二 財政收入占GDP的比率常常被人們看作為衡量財政集中程度的指標 其實 論集中程度 則是財政支出占GDP的比率更貼近實際 因為 財政支出 無論采取何種形式 無一例外地都表現(xiàn)為財政對GDP的實際使用和支配的規(guī)模 而財政收入則只是表明了財政可能使用和支配的規(guī)模 它常常并不代表實際發(fā)生的規(guī)模 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都體現(xiàn)了財政對宏觀經濟運行的調控 但后者更能全面而準確地反映財政對宏觀經濟運行的調控能力 財政的配置資源 調節(jié)收入分配以及穩(wěn)定和發(fā)展經濟的職能 更直接地通過財政支出執(zhí)行 第二節(jié)財政支出規(guī)模 二 財政支出規(guī)模增長趨勢的理論解釋1 財政支出增長似乎是市場經濟國家經濟發(fā)展中的一條規(guī)律 第二節(jié)財政支出規(guī)模 2 政府活動擴張論也稱瓦格納法則 瓦格納法則指的是公共支出的相對增長 可以表述為 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 財政支出的相對規(guī)模也隨之提高 德國經濟學家瓦格納認為 現(xiàn)代工業(yè)的發(fā)展會引起社會進步 社會進步必然導致國家活動的增長 他把導致政府支出增長的因素分為政治因素和經濟因素 所謂政治因素 是指隨著經濟的工業(yè)化 正在擴張的市場與這些市場中的當事人之間的關系會更加復雜 市場關系的復雜化引起了對商業(yè)法律和契約的需要 并要求建立司法組織執(zhí)行這些法律 這樣 就需要把更多的資源用于提供治安和法律設施 所謂經濟因素 則是指工業(yè)的發(fā)展推動了都市化的進程 人口的居住將密集化 由此將產生擁擠等外部性問題 也需要政府進行管理與調節(jié) 第二節(jié)財政支出規(guī)模 3 梯度漸進增長論也稱內外因素論 英國經濟學家皮庫克與威斯曼提出了導致公共支出增長的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 并認為 外在因素是說明公共支出增長超過GDP增長速度的主要原因 在正常條件下 經濟發(fā)展 收入水平上升 以不變的稅率所征得的稅收也會上升 于是 政府支出上升會與GDP上升成線性關系 這是內在因素作用的結果 但一旦發(fā)生了外部沖突 比如戰(zhàn)爭 政府會被迫提高稅率 而公眾在危急時期也會接受提高了的稅率 即稅收容忍度提高了 同時 此時產生了所謂 替代效應 即在危急時期 公共支出會替代私人支出 公共支出的比重增加 但在危急時期過去以后 公共支出并不會退回到上升之前的水平 一般情況是 一個國家在結束戰(zhàn)爭之后 總有大量的國債 公共支出會持續(xù)很高 第二節(jié)財政支出規(guī)模 4 經濟發(fā)展階段論美國經濟學家馬斯格雷夫和羅斯托則用經濟發(fā)展階段論來解釋公共支出增長的原因 他們認為 在經濟發(fā)展的早期階段 政府投資在社會總投資中占有較高的比重 公共部門為經濟發(fā)展提供社會基礎設施 如道路 運輸系統(tǒng) 環(huán)境衛(wèi)生系統(tǒng) 法律與秩序 健康與教育以及其他用于人力資本的投資等等 在發(fā)展的中期階段 政府投資還應繼續(xù)進行 但這時政府投資只是對私人投資的補充 一旦經濟達到成熟階段 公共支出將從基礎設施支出轉向不斷增加的教育 保健與福利服務的支出 且這方面的支出增長將大大超過其他方面支出的增長 也會快于GDP的增長速度 導致財政支出規(guī)模膨脹 第二節(jié)財政支出規(guī)模 5 官僚行為增長論按照公共選擇理論的觀點 官僚是指負責執(zhí)行通過政治制度作出的集體選擇的代理人集團 或更明確地說是指負責政府提供服務的部門 美國經濟學家尼斯克南認為 官僚以追求機構最大化為目標 正因為官僚機構以機構規(guī)模最大化作為目標 導致財政支出規(guī)模不斷擴大 甚至財政支出規(guī)模增長超出了共用品最優(yōu)產出水平所需要的支出水平 此外 由于官僚機構通常擁有提供共用品的壟斷權 例如 環(huán)境保護 國防 社會保險等都是由專門機構提供的 在很多情況下 官僚們獨家掌握著特殊信息 這就使他們能夠讓政治家們相信他們確定的產出水平的社會收益比較高 從而實現(xiàn)預算規(guī)模最大化的產出 又由于交易成本很高 撥款機構很難控制官僚行為 因此 官僚機構通常以兩種方式擴大其預算規(guī)模 第一 他們千方百計讓政府相信他們確定的產出水平是必要的 第二 利用低效率的生產技術來增加生產既定的產出量所必需的投入量 增加預算 附加福利 工作保障 減少工作負荷 這時的效率損失不是源于官僚服務的過度提供 而是由投入的濫用所致 第二節(jié)財政支出規(guī)模 三 影響財政支出規(guī)模的因素1 經濟性因素它主要指經濟發(fā)展的水平 經濟體制的選擇和政府的經濟干預政策等 2 政治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對財政支出規(guī)模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一是政局是否穩(wěn)定 二是政體結構的行政效率 3 社會性因素人口狀況 文化背景等因素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財政支出規(guī)模 第三節(jié)財政支出結構 一 政府職能與財政支出結構1 財政支出結構的概念財政支出結構是指各類財政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 也稱財政支出構成 2 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和社會管理職能3 我國經濟建設支出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 1 流動資金支出下降 2 基本建設支出下降 一 政府職能與財政支出結構 4 社會管理支出增長中的合理與不合理因素 1 社會文教費的增長是合理的 2 行政管理費的增長不盡合理 3 行政費支出內部結構發(fā)生不合理變化 主要表現(xiàn)在個人經費增長快于公用經費增長 在個人經費內部 補助工資的增長明顯過快 離退休人員費用的增長大大高于行政費總額的增長 公務費 業(yè)務費比重上升 而修繕費 購置費比重下降 第三節(jié)財政支出結構 二 財政支出結構的調整1 判斷一國財政支出結構是否合理的標準一是該國所處的經濟發(fā)展階段以及在該階段政府所追求的主要經濟政策目標 二是財政支出各項目間的相對增長速度 二 財政支出結構的調整 2 我國目前的財政支出結構不盡合理具體而言 1 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經濟增長無疑是政府追求的主要經濟政策目標 而從財政支出角度來看 實現(xiàn)可持續(xù)經濟增長的主要財政政策工具是財政投資 可是 十余年來 財政投資的規(guī)模雖然增加了 但所占比重在不斷下降 這種趨勢必將抑制經濟的快速增長 2 在財政支出總額中 消費性支出的比重過大 而且增長速度大大超過生產性支出的增長速度 二 財政支出結構的調整 3 優(yōu)化財政支出結構的基本思路優(yōu)化財政支出結構的基本思路是 一方面 按照社會公共需要的先后次序 合理界定財政支出范圍 另一方面 根據(jù)當前的經濟政策目標 在增量支出中逐步調整和理順生產性支出與消費性支出的比例關系 在調整財政支出結構過程中 在適當提高財政投資支出比重的同時 重點應放在控制消費性支出的快速增長上 而控制消費性支出過快增長的主要措施是在明確政府職能的前提下 精簡機構 控制行政機關人員 削減消費性支出 第三節(jié)財政支出結構 三 財政支出結構的經濟效應1 財政支出結構的增長效應在家庭的效用函數(shù)中 共用品區(qū)分為純共用品與補充私人部門生產的共用品 前者大多屬于政府消費 很可能具有負的增長效應 盡管政府消費會給家庭帶來效用 但由于需要增加稅收為消費支出融資 會降低投資收益率 從而會削弱投資刺激 因此會降低經濟增長 相反 政府的投資支出 諸如基礎設施服務的提供 為經濟增長提供了必要環(huán)境 三 財政支出結構的經濟效應 2 財政支出結構的排擠效應在分析財政支出增加的排擠效應時 分別考察消費性支出和資本支出的效果至關重要 1 從私人投資的增減來看 政府無論是增加消費性支出還是增加資本性支出 對私人投資的影響不確定 2 從國民收入的增減來看 政府增加資本性支出一般會導致收入增加 而增加消費性支出則不然 因此 政府增加資本性支出不易產生排擠效應 三 財政支出結構的經濟效應 3 財政支出結構的儲蓄效應國民儲蓄等于私人儲蓄 包括企業(yè)儲蓄和家庭儲蓄 加上政府儲蓄 而政府儲蓄又等于扣除轉移支付后的稅收減去政府的消費性支出 也就是說 政府儲蓄等于經常性收支差額 1 按照凱恩斯主義觀點 第一 政府消費支出增加可能會降低國民儲蓄率 不管它是用稅收融資的還是用公債融資的 第二 用公債融資的預算支出增加對國民儲蓄率具有負的效應 不管這種支出是經常性支出還是資本性支出 而用稅收融資的額外資本性支出對國民儲蓄率可能具有潛在的有利效應 2 按照李嘉圖等價定理 只要利用公債融資方式 政府增加消費性支出不會影響國民儲蓄率 而增加投資性支出將提高國民儲蓄率 第四節(jié)財政支出效益 一 成本 效益分析法1 成本一效益分析法的概念成本 效益分析法 就是針對政府確定的建設目標 提出若干實現(xiàn)建設目標的方案 詳列各種方案的全部預期成本和全部預期效益 通過分析比較 選擇出最優(yōu)的政府投資項目 一 成本 效益分析法 2 成本 效益分析的過程成本 效益分析事實上包含了兩個過程 第一個過程是政府確定備選項目和備選方案 第二個過程是政府選擇方案和項目的過程 一 成本 效益分析法 3 成本 效益分析法的運用成本 效益分析法的運用 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確定項目的效益 成本和貼現(xiàn)率 1 效率和成本的確定 2 貼現(xiàn)率的確定 3 時間期界的確定 4 優(yōu)先次序的確定 第四節(jié)財政支出效益 二 最低費用選擇法1 最低費用選擇法的概念最低費用選擇法一般不用貨幣單位來計量備選的財政支出項目的社會效益 只計算每項備選項目的有形成本 并以成本最低為擇優(yōu)的標準 2 最低費用選擇法的步驟運用最低費用選擇法來確定財政支出項目 其步驟比較簡單 根據(jù)政府確定的建沒目標 提出多種備選方案 以貨幣為統(tǒng)一尺度 分別計算出各備選方案的各種有形費用并予以加總 最后 還要按照費用的高低排出順序 以供決策者選擇 第四節(jié)財政支出效益 三 公共定價法1 公共定價法的概念公共定價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純公共定價 即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壟斷行業(yè) 如通訊和交通等公用事業(yè)和煤 石油 原子能 鋼鐵等基本品行業(yè) 的價格 二是管制定價或價格管制 即政府規(guī)定競爭性管制行業(yè) 如金融 農業(yè) 教育和保健等行業(yè) 的價格 政府通過公共定價方法 目的不僅在于提高整個社會資源的配置效率 而且更重要的是使這些物品和服務得到最有效的使用 提高財政支出的效益 三 公共定價法 2 定價水平和定價體系無論是純公共定價還是管制定價 都涉及兩個方面 即定價水平和定價體系 定價水平是指政府提供每一單位 公共物品 的定價 收費 是多少 在管制行業(yè)里 定價水平依據(jù)正常成本加合理報酬得到的總成本計算 因此 研究定價水平實質上是研究如何確定總成本 定價體系是指把費用結構 固定費用和可變費用的比率 和需求結構 家庭用 企業(yè)用和產業(yè)用 以及少量需求和大量需求等不同種類的需求 高峰負荷和非高峰負荷等不同負荷的需求 考慮進來的各種定價組合 三 公共定價法 3 公共定價的三種方法平均成本定價法是指政府在保持企業(yè)收支平衡的情況下 采取盡可能使經濟福利最大化的定價方式 二部定價方法是由兩種要素構成的定價體系 一是與使用量無關的按月或按年支付的 基本費 二是按使用量支付的 從量費 負荷定價法是指對不同時間段或時期的需要制定不同的價格 第四節(jié)財政支出效益 四 政府采購制度1 政府采購制度的概念政府采購制度是以公開招標 投標為主要方式選擇供應商 廠商 從國內外市場上為政府部門或所屬團體購買商品或服務的一種制度 它具有公開性 公正性 競爭性 其中公平競爭是政府采購制度的基石 四 政府采購制度 2 政府采購制度和財政支出效益的提高政府采購制度從三個層次上有利于財政支出效益的提高 第一個層次是從財政部門自身的角度來看 政府采購制度有利于政府部門強化支出管理 硬化預算約束 在公開 公正 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下 降低交易費用 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2 政府采購制度和財政支出效益的提高 第二個層次是從政府部門的代理人角度來看 通過招標競價方式 優(yōu)中選優(yōu) 具體的采購實體將盡可能地節(jié)約資金 提高所購買貨物 工程和服務的質量 提高政府采購制度的實施效率 第三個層次是從財政部門代理人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角度來看 由于政府采購制度引入了招標 投標的競爭機制 使得采購實體與供應商之間的 合謀 型博弈轉化為 囚徒困境 型博弈 大大減少他們之間的共謀和腐敗現(xiàn)象 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供應商 廠商 和采購實體是最大利益者而國家是最大損失者問題 四 政府采購制度 3 政府采購制度的程序政府采購制度的程序一般分為三個階段 確定采購要求 競標并簽訂采購合同 管理執(zhí)行采購合同 關鍵名詞與思考題 一 名詞解釋購買性支出轉移性支出政府采購制度成本 效益分析法最低費用選擇法公共定價法二 簡述題1 簡述財政支出按費用類別分類的基本內容 2 簡述我國實行政府采購制度對提高財政支出效益的意義 三 論述題1 如何認識和調整我國目前的財政支出結構 2 試述財政支出規(guī)模增長趨勢的理論解釋-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財政支出 規(guī)模 結構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5400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