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教程高考數(shù)學 文二輪復習講義:第一編 數(shù)學 思想方法 第二講數(shù)形結合思想 Word版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金版教程高考數(shù)學 文二輪復習講義:第一編 數(shù)學 思想方法 第二講數(shù)形結合思想 Word版含解析(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第二講 數(shù)形結合思想
思想方法解讀
考點 利用數(shù)形結合思想研究方程的根與函數(shù)的零點
典例1 已知定義在R上的奇函數(shù)f(x)滿足當x≥0時,f(x)=則關于x的函數(shù)F(x)=f(x)-a(0<a<1)的所有零點之和為( )
A.2a-1 B.2-a-1
C.1-2-a D.1-2a
解析] 因為f(x)為R上的奇函數(shù),所以當x<0時,f(x)=-f(-x)=畫出函數(shù)y=f(x)的圖象和直線y=a(0<a<1),如圖.
由圖可知,函數(shù)y=f(x)的圖象與直線y=a(0<a<1)共有5個交點,設其橫坐標從左到右
2、分別為x1,x2,x3,x4,x5,則=-3,=3,而由-log (-x3+1)=a,即log2(1-x3)=a,可得x3=1-2a,所以x1+x2+x3+x4+x5=1-2a,故選D.
答案] D
利用數(shù)形結合研究方程的根(求函數(shù)零點)解決策略
(1)用函數(shù)的圖象討論方程(特別是含參數(shù)的指數(shù)、對數(shù)、根式、三角等復雜方程)的解的個數(shù)是一種重要的思想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先把方程兩邊的代數(shù)式看作是兩個熟悉函數(shù)的表達式(不熟悉時,需要作適當變形轉化為兩個熟悉的函數(shù)),然后在同一坐標系中作出兩個函數(shù)的圖象,圖象的交點個數(shù)即為方程解的個數(shù).
(2)數(shù)形結合思想在解決函數(shù)性質有關問題時常有以下幾
3、種類型:
①研究函數(shù)的單調性與奇偶性:畫出函數(shù)的圖象,從圖象的變化趨勢看函數(shù)的單調性,從圖象的對稱看函數(shù)的奇偶性.
②研究函數(shù)的對稱性:畫出函數(shù)的圖象,可從圖象的分布情況看圖象的對稱性.
③比較函數(shù)值的大?。簩τ诒容^沒有解析式的函數(shù)值大小,可結合函數(shù)的性質,畫出函數(shù)的草圖,結合圖象比較大小.
【針對訓練1】 20xx·山東重點高中模擬]若實數(shù)a滿足a+lg a=4,實數(shù)b滿足b+10b=4,函數(shù)f(x)=則關于x的方程f(x)=x的根的個數(shù)是( )
A.1 B.2
C.3 D.4
答案 C
解析 在同一坐標系中作出y=10x,y=lg x以及y=4-x的
4、圖象,其中y=10x,y=lg x的圖象關于直線y=x對稱,直線y=x與y=4-x的交點為(2,2),所以a+b=4,f(x)=當x≤0時,由x2+4x+2=x可得,x=-1或-2;當x>0時,易知x=2,所以方程f(x)=x的根的個數(shù)是3.
考點 利用數(shù)形結合思想解不等式或求參數(shù)范圍
典例2 (1)20xx·福建高考]已知⊥,||=,||=t.若點P是△ABC所在平面內的一點,且=+,則·的最大值等于( )
A.13 B.15
C.19 D.21
解析] 依題意,以點A為坐標原點,建立如圖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標系,所以點B,C(0,t)
5、,=(1,0)+4(0,1)=(1,4)即P(1,4)且t>0.所以·=·(-1,t-4)=×(-1)-4×(t-4)=17--4t≤17-2=13(當且僅當=4t,即t=時取等號),所以·的最大值為13,故選A.
答案] A
(2)20xx·全國卷Ⅱ]已知偶函數(shù)f(x)在0,+∞)上單調遞減,f(2)=0.若f(x-1)>0,則x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
解析]
作出函數(shù)f(x)的大致圖象如圖所示,
因為f(x-1)>0,所以-2<x-1<2,
解得-1<x<3.
則x
6、的取值范圍為(-1,3).
答案] (-1,3)
數(shù)形結合思想解決不等式(或求參數(shù)范圍)的解題思路
求參數(shù)范圍或解不等式問題時經(jīng)常聯(lián)系函數(shù)的圖象,根據(jù)不等式中量的特點,選擇適當?shù)膬蓚€(或多個)函數(shù),利用兩個函數(shù)圖象的上、下位置關系轉化成數(shù)量關系來解決問題,往往可以避免繁瑣的運算,獲得簡捷的解答.
【針對訓練2】 (1)使log2(-x)<x+1成立的x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
答案 (-1,0)
解析 在同一坐標系中,分別作出y=log2(-x),y=x+1的圖象,由圖可知,x的取值范圍是(-1,0).
(2)若不等式|x-2a|≥x+a-1對x∈R恒成立
7、,則a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 作出y=|x-2a|和y=x+a-1的簡圖,依題意知應有2a≤2-2a,故a≤.
考點 利用數(shù)形結合求最值
典例3 (1)已知圓C:(x-a)2+(y-b)2=1,平面區(qū)域Ω:若圓心C∈Ω,且圓C與x軸相切,則a2+b2的最大值為( )
A.5 B.29
C.37 D.49
解析] 由已知得平面區(qū)域Ω為△MNP內部及邊界.∵圓C與x軸相切,∴b=1.顯然當圓心C位于直線y=1與x+y-7=0的交點A(6,1)處時,amax=6.∴a2+b2的最大值為62+12=37.故選C.
答案] C
8、
(2)已知P是直線l:3x+4y+8=0上的動點,PA,PB是圓x2+y2-2x-2y+1=0的兩條切線,A,B是切點,C是圓心,則四邊形PACB面積的最小值為________.
解析] 從運動的觀點看問題,當動點P沿直線3x+4y+8=0向左上方或右下方無窮遠處運動時,直角三角形PAC的面積SRt△PAC=|PA|·|AC|=|PA|越來越大,從而S四邊形PACB也越來越大;當點P從左上、右下兩個方向向中間運動時,S四邊形PACB變小,顯然,當點P到達一個最特殊的位置,即CP垂直于直線l時,S四邊形PACB應有唯一的最小值,
此時|PC|==3,
從而|PA|==2.
9、
所以(S四邊形PACB)min=2××|PA|×|AC|=2.
答案] 2
利用數(shù)形結合思想解決最值問題的一般思路
利用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可以求與幾何圖形有關的最值問題,也可以求與函數(shù)有關的一些量的取值范圍或最值問題.
(1)對于幾何圖形中的動態(tài)問題,應分析各個變量的變化過程,找出其中的相互關系求解.
(2)對于求最大值、最小值問題,先分析所涉及知識,然后畫出相應圖象,數(shù)形結合求解.
【針對訓練3】 20xx·濰坊模擬]已知函數(shù)f(x)=x2-2(a+2)x+a2,g(x)=-x2+2(a-2)x-a2+8,設H1(x)=max{f(
10、x),g(x)},H2(x)=min{f(x),g(x)}(max{p,q}表示p,q中的較大值,min{p,q}表示p,q中的較小值),記H1(x)的最小值為A,H2(x)的最大值為B,則A-B=( )
A.16 B.-16
C.a(chǎn)2-2a-16 D.a(chǎn)2+2a-16
答案 B
解析 H1(x)=max{f(x),g(x)}=
H2(x)=min{f(x),g(x)}=
由f(x)=g(x)?x2-2(a+2)x+a2=-x2+2(a-2)x-a2+8,解得x1=a-2,x2=a+2.
而函數(shù)f(x)=x2-2(a+2)x+a2,g(x)=-x2+2(a-2)x-a2
11、+8的圖象的對稱軸恰好分別為x=a+2,x=a-2,可見二者圖象的交點正好在它們的頂點處,如圖1所示,
因此H1(x),H2(x)的圖象分別如圖2,圖3所示(圖中實線部分)
可見,A=H1(x)min=f(a+2)=-4a-4,B=H2(x)max=g(a-2)=12-4a,從而A-B=-16.
考點 數(shù)形結合思想在解析幾何中的應用
典例4 已知F1、F2分別是雙曲線-=1(a>0,b>0)的左、右焦點,過點F2與雙曲線的一條漸近線平行的直線交雙曲線另一條漸近線于點M,若點M在以線段F1F2為直徑的圓外,則雙曲線離心率的取值范圍是( )
A.(1,)
12、B.(,)
C.(,2) D.(2,+∞)
解析] 如圖所示,過點F2(c,0)且與漸近線y=x平行的直線為y=(x-c),與另一條漸近線y=-x聯(lián)立得解得
即點M.
∴|OM|= =
∵點M在以線段F1F2為直徑的圓外,
∴|OM|>c,
即 >c,得 >2.
∴雙曲線離心率e== >2.
故雙曲線離心率的取值范圍是(2,+∞).故選D.
答案] D
數(shù)形結合在解析幾何中的解題策略
(1)數(shù)形結合思想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是以數(shù)解形,通過方程等代數(shù)方法來研究幾何問題,也就是解析法,解析法與幾何法結合來解題,會有更大的功效.
(2)
13、此類題目的求解要結合該曲線的定義及幾何性質,將條件信息和結論信息結合在一起,觀察圖形特征,轉化為代數(shù)語言,即方程(組)或不等式(組),從而將問題解決.
【針對訓練4】 已知中心在原點的橢圓與雙曲線有公共焦點,且左、右焦點分別為F1、F2,且兩條曲線在第一象限的交點為P,△PF1F2是以PF1為底邊的等腰三角形.若|PF1|=10,橢圓與雙曲線的離心率分別為e1,e2,則e1e2的取值范圍是( )
A.(0,+∞) B.
C. D.
答案 B
解析 如圖,由題意知r1=10,r2=2c,且r1>r2.e2====;e1====.
∵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2c+2c>10,∴c>,
∴e1e2==>,因此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