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語文試題研究 課外文言文閱讀

上傳人:優(yōu)*** 文檔編號:31610185 上傳時間:2021-10-12 格式:DOC 頁數(shù):16 大?。?3.50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浙江省中考語文試題研究 課外文言文閱讀_第1頁
第1頁 / 共16頁
浙江省中考語文試題研究 課外文言文閱讀_第2頁
第2頁 / 共16頁
浙江省中考語文試題研究 課外文言文閱讀_第3頁
第3頁 / 共16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8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浙江省中考語文試題研究 課外文言文閱讀》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浙江省中考語文試題研究 課外文言文閱讀(1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真誠為您提供優(yōu)質參考資料,若有不當之處,請指正。 課外文言文閱讀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 貞觀元年,太宗嘗從容言及隋亡之事,慨然嘆曰:“姚思廉不懼兵刃,以明大節(jié),求諸古人,亦何以加也!”思廉時在洛陽,因寄物三百段,并遺其書曰:“想卿忠節(jié)之風,故有斯贈?!背酰髽I(yè)末,思廉為隋代王侑①侍讀,及義旗克京城時,代王府僚多駭散,惟思廉侍王,不離其側。兵士將升殿,思廉厲聲謂曰:“唐公②舉義兵,本匡王室,卿等不宜無禮于王!”眾服其言,于是稍卻,布列階下。須臾,高祖至,聞而義之,許其扶代王侑至順陽下,思廉泣拜而去。見者咸嘆曰:“忠烈之士,仁者有勇,此之謂乎!” (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忠義第

2、十四》) 【注】①代王侑:隋元德太子之子,煬帝十三年南巡,以侑留守長安,李淵攻克長安,立侑為帝。②唐公:唐高祖起初的封號。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含義。 (1)因寄物三百段 ( ) (2)惟思廉侍王 ( ) (3)許其扶代王侑至順陽下 ( ) (4)見者咸嘆曰 ( )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 A.以明大節(jié) 策之不以其道 B.想卿忠節(jié)之風

3、 屬予作文以記之 C.不離其側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D.思廉泣拜而去 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3.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眾服其言,于是稍卻,布列階下。 4.閱讀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結合選文說說姚思廉的“忠烈”表現(xiàn)在哪里。(用原文語句回答) 5.本文中,姚思廉在隋朝末年,侍奉代王并接受高祖對他的囑托,這一事件可用《出師表》中的“ , ”一句概括。 1.(1)于是,就 (2)只,只有 (3)答應 (4)全,都 2.D【解

4、析】A項“以”前后均為介詞,前者可譯為“用來,拿來”,后者可譯為“按照”;B項“之”前者為結構助詞,可譯為“的”,后者為助詞,相當于“這件事”;C項“其”前者為人稱代詞,相當于“他,他的”,后者為指示代詞,相當于“這,那”;D項“而”前后均表承接,可譯為“就,然后”。 3.眾人敬服他的言行,就稍稍退卻,排列在殿堂的臺階下。 4.①代王府僚多駭散,惟思廉侍王,不離其側;②許其扶代王侑至順陽下,思廉泣拜而去。 【解析】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的意思是:“真是忠義剛烈的人啊!人們說仁義的人有勇氣,不就是說他嗎?”這是人們對姚思廉忠義的評價。根據(jù)題干從文中找出能表現(xiàn)其“忠烈”的句子,摘抄下來即可。

5、5.受任于敗軍之際 奉命于危難之間 【解析】結合題干中的“侍奉代王并接受高祖對他的囑托”“《出師表》”及文中“姚思廉不懼兵刃,以明大節(jié)”“及義旗克京城時,代王府僚多駭散,惟思廉侍王,不離其側”等句子可知,姚思廉的事跡能用《出師表》中表明諸葛亮對劉備與后主的忠心的句子“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來概括。 【參考譯文】貞觀元年,太宗曾經(jīng)談論到隋朝滅亡的事情,感慨地說:“姚思廉不顧及生命危亡,用來表明臣子應有的節(jié)操,即使拿古人與他相比,也沒有什么人能超過他?!碑敃r姚思廉正在洛陽,于是太宗寄給他三百段絲帛,并寫了一封信:“想著你忠孝大節(jié)的風骨,因此有這些饋贈?!彼宄┠辏λ剂畵嗡宕踬?/p>

6、的侍讀,到義軍攻克京城時,代王府的許多幕僚都逃散了,只有姚思廉侍奉代王,不離左右。兵士要到殿上捉拿代王,思廉嚴厲地叫道:“唐公舉義兵,本意在于匡復王室,你們不應該對代王無禮!”眾人敬服他的言行,就稍稍退卻,排列在殿堂的臺階下。沒過多久,高祖來了,聽了別人的講述后認為他很忠義,答應他扶代王侑到順陽閣,思廉哭泣著拜謝然后離去。看到這事的人都感嘆地說:“真是忠義剛烈的人啊!人們說仁義的人有勇氣,不就是說他嗎?”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邊光范,字子儀,并州陽曲人。性謙退和雅,有吏材。長興四年,改太常丞。丁內艱。晉天福二年,拜太府少卿。上書曰:“臣聞唐太宗有言:‘朕居深宮之中,視聽不

7、能及遠,所委者惟都督、刺史?!瘎t知此官實系治亂,必須得人。今則刺史或因緣世祿,或貢奉家財,或微立軍功,或但循官序。實恐撫民無術,御吏無方,以此牧民,而民受其賜鮮矣。望選能吏以蘇民瘼,用致升平?!弊嗳?,留中不出。晉少帝即位拜右諫議大夫權知開封府事遷給事中。時與契丹失歡,河朔連兵,命光范出使修好。少帝以光范藩邸舊僚,待遇尤厚。 (選自《宋史?卷二百六十二?列傳第二十一》,有刪節(jié)) 1. 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1)臣聞唐太宗有言( ) (2)或貢奉家財( ) (3)或但循官序( ) (4)而民受其賜鮮矣( ) 2.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三處)

8、 晉少帝即位拜右諫議大夫權知開封府事遷給事中。 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性謙退和雅,有吏材。 (2)望選能吏以蘇民瘼,用致升平。 4.下面對句子意思理解不當?shù)囊豁検牵? ) A.“性謙退和雅”是說邊光范的性格謙讓、溫和、文雅。 B.“以此牧民,而民受其賜鮮矣。”表現(xiàn)了邊光范對皇上管理能力的擔 憂。 C.“命光范出使修好”表明邊光范的外交才干。 D.“少帝以光范藩邸舊僚,待遇尤厚。”說明邊光范得到少帝的重用。 1.(1)聽說 (2)有的 (3)只,僅僅 (4)少 2. 晉少帝即位/拜右諫議大夫/權知開封府事/遷給事中。 【解析】這個句子的意

9、思是:少帝即位,邊光范拜為右諫議大夫,掌管開封府,(并很快)遷給事中。據(jù)此斷開:晉少帝即位,拜右諫議大夫,權知開封府事,遷給事中。 3.(1)(邊光范)生性謙讓、溫和、文雅,有才干。 (2)希望選擇有能力的官吏來減少人民的疾苦,從而天下太平。 4. B【解析】讀懂文意,即可判斷。從“今則刺史或因緣世祿,或貢奉家財,或微立軍功,或但循官序。實恐撫民無術,御吏無方,以此牧民,而民受其賜鮮矣?!笨芍菍θ缃癞敶淌分毜娜说膿鷳n。 【參考譯文】邊光范,字子儀,是并州陽曲人。(邊光范)生性謙讓、溫和、文雅,有才干。長興四年,改做太常丞。遭母喪。晉天福二年,邊光范拜太府少卿,上書說:“我聽說唐太宗

10、有句話:‘我住在深宮之中,看不到也聽不到遠處,所依靠的就是都督、刺史。’這就知道這些地方長官實在是關系到國家的太平和動亂,特別需要選擇得力的人?,F(xiàn)在的刺史有的因為世代享有爵祿做官,有的因為貢奉家財做官,有的因為剛剛建立小的軍功做官,有的只是遵循官吏的等級做官。實在害怕(他們)治理百姓沒有辦法,管理下級官員沒有策略,用這些人來管理百姓,那么百姓受到他們的好處就少了。希望選擇有能力的官吏來減少人民的疾苦,從而天下太平。”奏折上去后,皇帝把奏章留在宮禁中,不交議也不批復。少帝即位,邊光范拜為右諫議大夫,掌管開封府,(并很快)遷給事中。那時后晉與契丹關系破裂,河朔地區(qū)連年戰(zhàn)爭,命令邊光范出使修復關系。

11、少帝因為邊光范是自己做藩王時的舊臣,待遇尤厚。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節(jié)選自《出師表》)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欲將以報仇。故往見郭隗先生曰:“敢問以國報仇者奈何?” 郭隗先生對曰:“帝者與師處,王者與友處,霸者與臣處,亡國與役處。詘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學,則百己者至。先趨而后息,先問而后嘿,則什己者至。人趨己趨,則若己者至。馮幾據(jù)杖,眄

12、視指使,則廝役之人至。若恣睢奮擊,籍叱咄,則徒隸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之法也。王誠博選國中之賢者,而朝其門下,天下聞王朝其賢臣,天下之士必趨于燕矣?!? 于是昭王為隗筑宮而師之。士爭湊燕。 (選自《戰(zhàn)國策?燕策》) 1.下面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 遂許先帝以驅馳 許:答應 B.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用于整數(shù)與零數(shù)之間 C. 詘指而事之 詘:通“屈”,低下 D. 王誠博選國中之賢者 誠:誠實 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茍全性命于亂世

13、 皆朝于齊 B.受任于敗軍之際 忘路之遠近 C.以招賢者 雖不能察,必以情 D.于是昭王為隗筑宮而師之 而伯樂不常有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子。 (1)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 (2)人趨己趨,則若己者至。 4.下面不是燕昭王誠招天下賢士做法的一項是( )  A.卑身厚幣,以招賢者 B.先趨而后息 C.朝其門下 D.為隗筑宮而師之 5.結合兩篇選文,概括劉備和燕昭王對待人才的共同之處。 1. D【解析】D項“誠”的意思

14、應為:確實,真的。 2. B【解析】A項“于”前者的意思是介詞,在;后者的意思是介詞,到。B項“之”的意思都是用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譯為“的”。C項“以”前者的意思是表目的,來;后者的意思是按照。D項前者的意思是表順承,而且;后者的意思是表轉折,但是。 3.(1)三次到我住的草廬拜訪我,向我詢問當時的天下大事。 (2)別人怎么做,自己也跟著做,那么才能與自己相當?shù)娜司蜁淼健? 4. B【解析】這是先生分析時提到的,不是燕昭王所做。 5.思賢若渴,尊重人才,虛心求教。 【參考譯文】燕昭王收拾了殘破的燕國以后登上王位,他禮賢下士,用豐厚的聘禮來招募賢才,想要依靠他們來報齊國破燕殺父之仇

15、。為此他去見郭隗先生,說:“請問先生要報國家的大仇應該怎么辦?” 郭隗先生回答說:“成就帝業(yè)的國君以賢者為師,成就王業(yè)的國君以賢者為友,成就霸業(yè)的國君以賢者為臣,行將滅亡的國君以賢者為仆役。如果能夠卑躬曲節(jié)地侍奉賢者,屈居下位接受教誨,那么比自己才能超出百倍的人就會光臨。早些學習晚些休息,先去求教別人過后再默思,那么才能勝過自己十倍的人就會到來。別人怎么做,自己也跟著做,那么才能與自己相當?shù)娜司蜁淼健H绻麘{靠幾案,拄著手杖,盛氣凌人地指揮別人,那么供人驅使跑腿當差的人就會來到。如果放縱驕橫,行為粗暴,吼叫罵人,大聲喝斥,那么就只有奴隸和犯人來了。這就是古往今來實行王道和招致人才的方法啊。大

16、王若是真想廣泛選用國內的賢者,就應該親自登門拜訪,天下的賢人聽說大王的這一舉動,就一定會趕著到燕國來。” 于是昭王為郭隗專門建造房屋,并拜他為師。消息傳開,人才爭先恐后集聚燕國。 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 趙弘毅,字仁卿,真定晉州人。少好學,家貧無書,傭于巨室,晝則為役,夜則借書讀之?;蜷h其志,但使總其事而不役焉。嘗受經(jīng)于臨川吳澄。始辟翰林書寫,再轉為國史院編修官,調大樂署令。大明兵入京城,弘毅嘆息曰;“忠臣不二君,烈女不二夫,此古語也。我今力不能救社稷,但有一死報國耳。”乃與妻解氏皆自縊。 (節(jié)選自《元史列傳第八十三 忠義四》)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含義。 (

17、1)少好學 ( ) (2)或閔其志 ( ) (3)嘗受經(jīng)于臨川吳澄 ( ) (4)始辟翰林書寫 ( )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 A.傭于巨室 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B.夜則借書讀之 暮寢而思之 C.但使總其事而不役焉 而或長煙一空 D.乃與妻解氏皆自縊 天與云雨

18、山與水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忠臣不二君,烈女不二夫。 (2)我今力不能救社稷,但有一死報國耳。 4.請指出選文中的主人公在求學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5.選文表現(xiàn)了趙弘毅的品質,請根據(jù)文章內容簡要概括。 1.(1)喜歡 (2)志向,志趣 (3)曾經(jīng) (4)推舉 2.A【解析】A項“于”前后均為介詞,前者可譯為“到”,后者可譯為“在”;B項“之”前者為助詞補足音節(jié),沒有實義,后者為代詞,相當于“這件事”;C項“而”前者連詞表轉折,可譯為“卻”,后者為連詞表并列,可不譯;D項“與”前后均為連詞,可譯為“和,及”。 3.(1)忠誠的臣子,不侍奉兩個君主,剛正有節(jié)操的女

19、子,不侍奉兩個夫君。 (2)我今天不能拯救元朝的政權,就只有以一死報國了。 4.讀書困難:家貧無書;求學困難:生活艱苦。 【解析】從“少好學,家貧無書”可看出趙弘毅家貧無書的讀書困難;從“傭于巨室,晝則為役,夜則借書讀之”看出他生活艱苦白天干活,夜晚借書來讀的勤學困難。 5.刻苦好學,他家中貧窮,替人幫傭,能夠在晚上借書閱讀;忠貞不貳:在起義軍進入京城時,說“我今力不能救社稷,但有一死報國耳”,為此自縊而死。 【參考譯文】趙弘毅,字仁卿,真定晉州人。小時候喜歡學習,家里貧窮沒有書(可以讀),便到富人家?guī)凸?,白天干活,夜晚借書讀。主人同情他這種好學的志向,只讓他管理其事而不親自勞動。他

20、曾經(jīng)受教于臨川吳澄,開始被推舉為翰林書寫,再轉為國史院編修官,調大樂署令。反元起義軍(明兵)進入京城時,弘毅嘆息說:“忠誠的臣子不侍奉兩個君主,剛正有節(jié)操的女子不侍奉兩個夫君,這是古人說的話。我今天不能拯救元朝的政權,就只有以一死報國了?!庇谑呛推拮咏馐隙甲钥O而死。 五、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 秦穆公謂伯樂曰:“子之年長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馬者乎?”伯樂對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此其于馬非臣之下也。請見之?!蹦鹿娭?,使行求馬。三月而反報曰:“已得之矣,在沙丘?!蹦鹿唬骸昂务R也?”對曰:“牝②而黃。”使人往取之,牡而驪③。穆公不說。召伯樂而謂之曰:“敗矣!子所使求馬者,

21、色物④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伯樂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瘪R至,果天下之馬也。 (選自《列子說符》) 【注釋】①子姓:您的家族。 ②牝(pn):雌性的鳥、獸。③牡(mǔ):雄性的鳥、獸。驪(l):純黑色的馬。 ④色物:指馬的顏色。 1.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的詞語。 (1) 子姓有可使求馬者乎 求:__________ (2) 皆下才也 皆:__________ (3) 三月而反報曰 反:__________ (4) 已

22、得之矣 得:__________ 2. 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標三處) 見 其 所 見 不 見 其 所 不 見 視 其 所 視 而 遺 其 所 不 視。 3. 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 A.臣之子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B.何馬也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C.牝而黃 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D.子所使求馬者 尋向所志 4.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 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 (2) 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

23、外。 5. 聯(lián)系選文內容,說說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1.(1)尋找 (2)全,都 (3)通“返”,返回 (4)找到 2.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 3.B【解析】A項中的“之”均是助詞,可譯為“的”。B項中的“何”均是代詞,前者相當于“什么”;后者相當于“為什么”。C項中的“而”均是連詞,表并列,可不譯。D項中的“所”均是代詞,放在動詞或動詞短語前,組成名詞性短語,表示“……的(人、事、東西、地方等)”。 4.(1)毛色公母都不知道,他怎么能懂得什么是好馬,什么不是好馬呢? (2)領會了它的精華而忘記了它的粗糙之處,關注它的內部,而忘記了它的

24、外表。 5.文章通過九方皋為秦穆公尋找天下最好的馬的故事,告訴我們看待事物要獨具慧眼,看其本質。 【解析】文章講了九方皋為秦穆公尋找天下最好的馬的故事,蘊含的道理可通過“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钡贸?,即看事物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 【參考譯文】秦穆公對伯樂說:“您的年紀大了,您的子侄中間有沒有可以派去尋找好馬的呢?”伯樂回答說:“我的子侄們都是些才智低下的人,有個叫九方皋的人,他觀察識別天下難得的好馬的本領絕不在我以下,請您接見他。”秦穆公接見了九方皋,派他去尋找好馬。過了三個月,九方皋回來報告說:“我已經(jīng)找到好馬了,在沙丘?!鼻啬鹿?/p>

25、問道:“是匹什么樣的馬呢?”九方皋回答說:“是匹黃色的母馬?!鼻啬鹿扇饲叭狂R,一看,卻是匹純黑色的公馬。秦穆公很不高興,把伯樂找來對他說:“壞了!您所推薦的那個找好馬的人,毛色公母都不知道,他怎么能懂得什么是好馬,什么不是好馬呢?”伯樂長嘆了一聲,說道:“九方皋相馬竟然達到了這樣的境界嗎? 領會了它的精華而忘記了它的粗糙之處,關注它的內部,而忘記了它的外表。只看見所需要看見的,看不見他所不需要看見的;只觀察他所需要觀察的,而遺漏了他所不需要觀察的。”等到把馬送到,它果然是一匹天下難得的好馬。 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行二里,得澗一泓①,深碧無底,亦“龍井”也。又三里,崖絕

26、澗窮,懸瀑忽自山坳掛下數(shù)丈,亦此中奇境。轉而上躋登②,行山脊二里,則棋盤石高峙山巔,形如擎菌③,大且數(shù)圍。登之,積雪如玉?;赝祹r,屼嵲④高聳之意云際。由彼抵棋盤亦近,悔不從導者。石旁有文珠庵,竹石清映。轉東而南,二里,越嶺二重,山半得觀音巖。禪院清整,然無奇景,尤悔覿面⑤失傅巖也。 【注】①泓:深水。②躋(j)登:往上攀登。③擎菌:往上托起的一朵菌類植物。④屼嵲(w ni):山高聳的樣子。⑤覿面:已看到(傅巖)。 1.下列各選項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 A.崖絕澗窮 往來而不絕者 B.大且數(shù)圍

27、 且焉置土石 C.回望傅巖 回清倒影 D.悔不從導者 民弗從也 2.下列選項中“者”,與“悔不從導者”中的“者”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馬之千里者 B.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C.可愛者甚蕃 D.京中有善口技者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子。 懸瀑忽自山坳掛下數(shù)丈,亦此中奇境。 4..請在括號中,將句子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 (觀音巖)禪院清整,然無奇景,( )尤悔覿面失傅巖也。 1.D【解析】A項兩個“絕”,前者是譯為“窮、盡”,后者譯為

28、“斷、斷絕”;B項兩個“且”,前者譯為“將近”,后者譯為“況且”;C項兩個“回”,前者譯為“回頭”,后者譯為“回旋”;D項兩個“從”,都譯為“聽從、依從”。 2.B【解析】題干中“者”是“引出判斷或原因,表示停頓”的意思。A項是定語后置的標志;B項是引出判斷或原因,表示停頓,與題干中意思相同;C項相當于“……的”“……的事(東西)”;D項相當于“……的”“……的人”。 3.高懸的瀑布忽然從山坳間飛掛下來數(shù)丈,也是此中奇異的勝境。 4.我 【解析】這句話的意思是:“(觀音巖)禪院清凈整潔,然而并沒有什么奇異的景觀。(我)特別后悔的是已看到傅巖卻失去了游覽傅巖的良機?!? 【參考譯文】走了

29、二里路,看到溪澗中有一潭深水,碧綠得像是深而無底,也像是“龍井”了。又走三里路,山崖和山澗都已窮盡了,高懸的瀑布忽然從山坳間飛掛下來數(shù)丈,也是此中奇異的勝境。轉而往上攀登,在山脊口行走二里路,就見棋盤石高高地峙立于山頂,形狀像往上托起的一朵菌類植物,大有好幾圍。登上棋盤石,上面覆蓋的積雪就像潔白的玉?;仡^看傅巖,高聳于云際。由傅巖到棋盤石距離也很近,后悔沒有聽從向導的話。棋盤石旁有座文殊庵,庵中的翠竹碧綠、山石清秀,相互輝映。轉向東再朝南走二里路,翻越兩座山嶺,在山腰處見到觀音巖。觀音巖禪院清凈整潔,然而并沒有什么奇異的景觀。特別后悔的是已看到傅巖卻失去了游覽傅巖的良機。 七、閱讀下面的文言

30、文,完成1~4題。 東周欲為稻 東周欲為稻,西周不下水,東周患之。蘇子①謂東周君曰:“臣請使西周下水,可乎?”乃往見西周之君曰:“君之謀過矣今不下水所以富東周也。今其民皆種麥,無他種矣。君若欲害之,不若一為下水,以病其所種。下水,東周必復種稻;種稻而復奪之。若是,則東周之民可令一仰②西周而受命于君矣?!蔽髦芫唬骸吧啤!彼煜滤LK子亦得兩國之金也。 (選自《戰(zhàn)國策》) 【注】①蘇子:即蘇秦。②一仰:都仰仗。一,都,一切。仰,指仰仗、依靠。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君之謀過矣 以其境過清 B.西周君曰:“善。”

31、 京中有善口技者 C.不若一為下水 燁然若神人 D.遂下水 遂逐齊師 2.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 君之謀過矣今不下水所以富東周也。 3.從文中可以看出,蘇子游說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脫口而出的表達能力打動了西周君。 B.句句都迎合西周君的心思和利益。 C.說話前要深思熟慮、謀局排篇。 D.能說則說,不去亂說。 4.對蘇子其人,你是否欣賞?請用自己的話簡要說明理由。 1.D 【解析】A項眾“過”前者的意思是過錯,后者是過于;B項“善”前者的意思是好,后者的意思是善于;C項“若”前者的意思是如,后

32、者的意思是好像;D項“遂”的意思都是于是,就。故選D項。 2.君之謀過矣/今不下水/所以富東周也。 3. B【解析】說話需要謀劃,說到點子上。但最根本的還是利益驅動了西周君,覺得“放水”最符合自己的利益。 4.示例一:欣賞。蘇子深思熟慮、謀局排篇,所說的話句句都迎合西周君的心思和利益,使西周君覺得“放水”最符合自己的利益,然而這恰恰落入了蘇子的整體戰(zhàn)略安排之中。 示例二:不欣賞。蘇子為了達成短期目標、拿到更多的賞金,即使危害原雇傭國也在所不惜。拿人錢財卻去給人家添災,只為了多拿一份錢,真是沒有原則。 【參考譯文】東周想種水稻,西周不放水,東周為此而憂慮,蘇子就對東周君說:“請讓我去西

33、周說服放水,可以嗎?”于是去拜見西周君,說:“您的主意打錯了!如果不放水,反而使東周有了致富的機會。現(xiàn)在東周的百姓都種麥子,沒有種其他東西。您如果想坑害他們,不如突然一下子給他們放水,去破壞他們的莊稼。放下了水,東周一定又改種水稻;種上水稻就再給他們停水。如果這樣,那么就可以使東周的百姓完全依賴于西周而聽命于您了。”西周君說:“好?!庇谑蔷头潘?。蘇子得到了兩國賞金。 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純仁①字堯夫,始出仕,知襄城縣。縣有牧地,衛(wèi)士牧馬,以踐民稼,純仁捕一人杖之。牧地初不隸縣,主者怒曰:“天子宿衛(wèi)②,令敢爾邪?”白其事于上,劾治③甚急。純仁言:“養(yǎng)兵出于稅畝,若使暴民田

34、而不得問,稅安所出?”詔釋之,且聽牧地隸縣。 時旱久不雨,純仁籍境內賈舟④,諭之曰:“民將無食,爾所販五谷,貯之佛寺,候食闕時吾為糴⑤之?!北娰Z從命,所蓄十數(shù)萬斛⑥。至春,諸縣皆饑,獨境內民不知也。 移齊州。齊俗兇悍,人輕為盜劫?;蛑^:“此嚴治之猶不能戢⑦,公一以寬,恐不勝其治矣。”純仁曰:“寬出于性,若強以猛,則不能持久;猛而不久,以治兇民,取玩⑧之道也?!北M呼至庭下,訓使自新,即釋去。期歲,盜減比年大半。 (節(jié)選自《獨醒雜志》) 【注釋】①純仁:字堯夫,謚忠宣。 北宋大臣,人稱“布衣宰相”。參知政事范仲淹次子。②宿衛(wèi):古時指在宮禁中值宿,擔任警衛(wèi)的人。③劾治:審查治罪,推究、審問。

35、④賈舟:商船。賈,商人。⑤糴(d):買進糧食。⑥斛(h):舊量器名,亦是容量單位,一斛本為十斗,后來改為五斗。⑦戢:止,停止。⑧玩:同“頑”,不馴服。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1)牧地初不隸縣 ( ) (2)候食闕時吾為糴之 ( ) (3)取玩之道也 ( ) (4)訓使自新,即釋去 ( ) 2.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此嚴治之猶不能戢公一以寬恐不勝其治矣。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

36、譯文中畫線句子。 (1)養(yǎng)兵出于稅畝,若使暴民田而不得問,稅安所出? (2)至春,諸縣皆饑,獨境內民不知也。 4.根據(jù)選文文意,談談你對范純仁的評價。 1. (1)屬 (2)通“缺”,缺少 (3)方法 (4)于是,就 2.此嚴治之猶不能戢 /公一以寬/恐不勝其治矣。 3.(1)供養(yǎng)軍隊的錢物是由田稅所出,如果聽任他們糟蹋百姓的農(nóng)田而不許追究,那么稅錢從哪里來呢? (2)到(第二年)春天,各縣都受饑,只有襄邑縣境內百姓不知道有饑饉這回事。 4.執(zhí)法嚴明,關心百姓,為政寬緩。寫他抓捕衛(wèi)士及其結果,體現(xiàn)了他的執(zhí)法嚴明;他面對“旱久不雨”所采取的措施,體現(xiàn)了他的仁愛之心;他在法律

37、的框架內對待強盜,體現(xiàn)了他的為政寬緩。 【解析】評價一個人物,一定要從事件和人物言行中進行歸納提煉。本文共三段,一共寫了范純仁的三件事,每一件事可以提煉出一個方面,第一段主要寫他抓捕衛(wèi)士及其結果,體現(xiàn)了他的執(zhí)法嚴明;第二段主要寫他面對“旱久不雨”所采取的措施,主要體現(xiàn)他的仁愛之心(關心人民);第三段主要寫他在法律的框架內對待強盜,主要體現(xiàn)他的為政寬緩。 【參考譯文】范純仁,字堯夫,出任襄城縣知縣??h里有一處牧場,衛(wèi)士在那里牧馬,馬踐踏了百姓的莊稼,范純仁抓捕了一個衛(wèi)士處以杖刑。這牧場本來不隸屬于縣里,管理牧場的官員發(fā)怒說:“這是皇帝的宮廷值宿護衛(wèi),你一個縣令怎么敢如此?”就把這事向皇上匯報

38、,要立即予以審理治罪。范純仁說:“供養(yǎng)軍隊的錢物是由田稅所出,如果聽任他們糟蹋百姓的農(nóng)田而不許追究,那么稅錢從哪里來呢?”皇上下詔釋放了他,并且允許把牧場交由縣里管理。 當時天旱很久不下雨,范純仁登記襄邑縣境內商船,告訴他們說:“百姓將來沒有飯吃,你們所販五谷,貯藏在佛寺里,等到糧食缺少時,我為你們糴賣?!鄙倘藗兌挤拿睿A藏的糧食達十余萬斛。到(第二年)春天,各縣都受饑,只有襄邑縣境內百姓不知道有饑饉這回事。 調任齊州知州。齊州的民俗兇暴強悍,百姓任意偷盜劫掠。有人認為:“這種情況嚴厲處置還不能止息,您一概寬以待之,恐怕那里需要整治的違法亂紀事情不能窮盡了?!狈都內收f:“寬容出于人性,

39、如果極力地嚴懲,就不能持久;嚴懲而不能持久,以此來管理兇暴的百姓,這是造成刁頑的方法啊。”(范純仁)將他們全部叫到官府庭前,訓誡讓他們改正錯誤,重新做人,就把他們都釋放了。等到滿了一年,盜竊案件比往年減少了大半。 九、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胡仲堯,洪州奉新人。累世聚居,至數(shù)百口。構學舍于華林山別墅,聚書萬卷,大設廚廩,以延四方游學之士。南唐李煜時嘗授寺丞①。雍熙二年,詔旌其門閭②。仲堯詣闕③謝恩,賜白金器二百兩。淳化中,州境旱歉,仲堯發(fā)廩減市直④以振饑民,又以私財造南津橋。太宗嘉之,除本州助教,許每歲以香稻時果貢于內東門⑤。五年,遣弟仲容來賀壽寧節(jié)⑥。召見仲容,特授試校書郎,賜

40、袍笏犀帶,又以御書賜之。公卿多賦詩稱美。仲堯稍遷國子監(jiān)主簿。 (選自《宋史》) 【注釋】①寺丞:官職名。下文中“助教”“試校書郎”“國子監(jiān)主簿”也是官職名。②詔旌其門閭:皇帝下詔書表彰這個大家庭。③闕:皇帝居處,借指朝廷。④發(fā)廩減市直:打開他家的米倉(平價賣糧或無償分發(fā)糧食)以降低物價?!爸薄蓖ā爸怠?。⑤內東門:機構名稱。⑥壽寧節(jié):太宗十月十七日生,此日為乾明節(jié),后改為壽寧節(jié)。 1.下列各選項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 A.累世聚居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B.以延四方游學之士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C.許每歲以香稻時果貢于內東門   柔

41、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 D.公卿多賦詩稱美         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2.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以延四方游學之士 A.蒙辭以軍中多務 B.屠懼,投以骨 C.扶蘇以數(shù)諫故 D.以光先帝遺德 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累世聚居,至數(shù)百口。 4.無論在南朝還是在宋朝,胡仲堯或其家族都屢屢被賞賜,其原因是什么? 1.B【解析】A項“累世聚居”的“居”是“居住”的意思,而“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的“居”是“處在”的意思;B項中兩個“延”都是“邀請”之意;C項

42、“許每歲以香稻時果貢于內東門”的“許”是“答應”的意思,而“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的“許”表約數(shù);D項“公卿多賦詩稱美”的“賦”是“寫、吟”的意思,而“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的“賦”是一種文體。 2.D【解析】例句中的“以”是連詞,表目的,可譯為“來”。A項中的“以”是介詞,可譯為“用”;B項中的“以”是介詞,可譯為“把”;C項中的“以”是介詞,可譯作“因為”;D項中的“以”是連詞,表目的,可譯為“來”。 3.世世代代都住在一起,整個家族有幾百人。 4.①無論哪個朝代,皇帝賞賜好人都是為了弘揚好人的功與德,教化百姓;②胡仲堯做了很多對社會有益的事情,有功有德。 【參考譯文】胡仲堯,洪

43、州奉新人。世世代代都住在一起,整個家族有幾百人。胡仲堯在華林山別墅(莊園)建造學堂,那兒聚集了上萬卷書,設置了大廚房和大糧倉,用來邀請四方游學之士來這交游講學。南唐后主李煜當時曾經(jīng)授予他寺丞一職。宋代雍熙二年,皇帝下詔書表彰他們這個大家庭。胡仲堯去朝廷感謝皇上恩情,皇上賜予他白金器二百兩。淳化年間,洪州境內遭遇干旱而歉收,胡仲堯打開他家的米倉(平價賣糧或無償發(fā)放糧食)以降低物價,發(fā)放糧食救濟災民,又用自家私人的錢修建南津橋。宋太宗嘉獎他,授予他洪州助教一職,胡仲堯答應每年稻谷、水果成熟了的時候把這些東西進貢給內東門司。淳化五年,派他的弟弟胡仲容前來慶賀壽寧節(jié)。皇上召見胡仲容,特別授予他試校書郎

44、,賜予他袍笏犀帶,還把御書賜予他。公卿大臣們都賦詩稱贊這件事。胡仲堯也漸漸地升任為國子監(jiān)主簿。 十、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①,取之于藍②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③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

45、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節(jié)選自荀子《勸學》) 【注釋】①青:靛青。②藍:藍草。 ③輮(ru):通“揉”,使木彎曲以造車輪等物。 1.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古今義未發(fā)生變化的一項是( ) A.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B.蚓無爪牙之利。 C.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D.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 2.下面對選文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文中指出君子要廣泛學習,不斷反思,以達到“學不可以已”的目標。 B.“騏驥”與“駑馬”“朽木”與“金石”兩組設喻對比,分別從主觀條件客觀情況分析,強調了學習需要專心。 C.文中運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見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

46、說得明白、具體、生動,深入淺出,使讀者容易接受。 D.選文句式整齊,讀時瑯瑯上口,同時又在排偶中適當夾進散句,使文 氣流暢、活潑。 3.下面不是出自本文的成語是( ) A.青出于藍 B.中規(guī)中矩 C.鍥而不舍 D.積水成淵 4.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5.上文中,作者所表明的學習態(tài)度是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學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1. C【解析】A項“博學”的古義是廣博地學習,廣泛地學習;今義是知識、學識的淵博。B項“爪牙”的

47、古義是爪子和牙齒;今義是壞人的黨羽、幫兇。C項“江?!钡囊馑级际墙秃!項“寄托”的古義在句中是指藏身;今義大致指心靈、精神的某種依靠。 2. A【解析】“學不可以已” 是中心論點。從第二段可以看出君子要廣泛學習,不斷反思,是為了“知明而行無過”。 3. B【解析】出自本文的成語可以在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如“青出于藍”出自“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鍥而不舍”出自“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積水成淵”出自“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而“中規(guī)中矩”找不到相關語句,不能受“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的影響。 4.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

48、;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 5.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知明而行無過 【參考譯文】君子說:學習不可以停止的。   譬如靛青這種染料是從藍草里提取的,然而卻比藍草的顏色更青;冰塊是冷水凝結而成的,然而卻比水更寒冷。木材筆直,合乎墨線,但是(用火萃取)使它彎曲成車輪,(那么)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到)如圓規(guī)畫的一般的標準了,即使又曬干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經(jīng)墨線比量過就變得筆直,金屬制的刀劍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博地學習,并且每天檢驗反省自己,那么他就會智慧明理并且行為沒有過錯了。 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這里興

49、起了;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里產(chǎn)生了;積累善行養(yǎng)成高尚的品德,自然會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駿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到達,)它的成績來源于走個不停。(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么)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這是由于它用心專一啊。螃蟹有六條腿,兩個蟹鉗,(但是)如果沒有蛇、鱔的洞穴它就無處存身,這是因為它用心浮躁啊。 十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

50、,完成1~4題。 龐安時 龐安時,字安常,蘄州蘄水人。兒時能讀書過目輒記父世醫(yī)也授以《脈訣》。安時曰:“是不足為也。”獨取黃帝、扁鵲之脈書治之,未久,已能通其說,時出新意,辨詰不可屈,父大驚,時年猶未冠。已而病聵,乃益讀《靈樞》《太素》《甲乙》諸秘書,凡經(jīng)傳百家之涉其道者,靡不通貫。欲以術告后世,故著《難經(jīng)辨》數(shù)萬言。藥有后出,古所未知,今不能辨,嘗試有功,不可遺也,作《本草補遺》。 (選自《宋史?龐安時傳》) 1.下列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過目輒記(就) B.是不足為也(這) C.時年猶未冠(戴帽) D.不可遺也(遺漏) 2.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

51、斷四處) 兒時能讀書過目輒記父世醫(yī)也授以《脈訣》。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龐安時出身于世醫(yī)家庭,自幼聰明好學,讀書過目不忘。 B.龐安時認真研讀黃帝、扁鵲的脈書,逐漸通曉醫(yī)理,悟出新意。 C.龐安時醫(yī)術精湛,熱心真誠,診脈重視人迎脈和寸口脈并用。 D.龐安時旁涉經(jīng)史百家,融會貫通,著書立說,留下了一筆寶貴財富。 4.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欲以術告后世,故著《難經(jīng)辨》數(shù)萬言。 1.C【解析】C項“冠”的意思是成年。 2.兒時能讀書/過目輒記/父/世醫(yī)也/授以《脈訣》。 3.C【解析】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帶著選項回到

52、原文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定。C項表述文中無此信息,故不正確。 4.他打算將自己的醫(yī)術告知后世,所以著《難經(jīng)辨》數(shù)萬言。 【參考譯文】龐安時,字安常。很小的時候就能讀書,過目就能記住。父親是位世醫(yī),教他學脈訣,安時學后認為:“這不能夠成為治病的依據(jù)?!敝荒命S帝和扁鵲的脈書研究,不久,已能通曉書中全部內容,時常有自己的新見解,與他辯論駁詰不能使他屈服,他的父親大為驚奇,當時龐安時還沒有成年。不久,因患病而耳聾,于是他更加刻苦研究《尋樞》《太素》等珍貴罕見的醫(yī)書,經(jīng)史百家凡是涉及醫(yī)學內容的,沒有不能融會貫通的。他打算將自己的醫(yī)術告知后世,所以著《難經(jīng)辨》數(shù)萬言。藥物后來增加有的,古人所不知道的,

53、今人不能辨別的,經(jīng)過嘗試,確有功效的不應該遺漏,為此他寫了《本草補遺》一書。 十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莊辛①去楚之趙。留五月,秦果舉鄢、郢諸地,襄王流②于城陽。使人征辛于趙。辛至,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于此,為之奈何?”莊辛對曰:“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③,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④,未為遲也。’臣聞昔湯、武以百里⑤昌,桀、紂以天下亡。今楚國雖小,絕長續(xù)短,猶以數(shù)千里,豈特百里哉? (選自《戰(zhàn)國策楚策四》,有刪節(jié)) 【注釋】①莊辛:戰(zhàn)國時楚封君。②流:流亡。③見兔而顧犬:見到兔子后才想起獵犬。④牢:這里指羊圈。⑤百里:百里小國。 1.下列各選項中,加點詞意

54、思相同的一項是 ( ) A.留五月 曾不吝情去留 B.秦果舉鄢、郢諸地 是以眾議舉寵為督 C.使人征辛于趙 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D.臣聞鄙語曰 聞寡人之耳者 2.下列選項中的“而”,與“亡羊而補牢”中的“而”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 A.婦拍而嗚之 B.學而時習之 C.感極而悲者矣 D.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2)猶以數(shù)千里,豈特百里哉?

55、 4.莊辛離開楚國再回到楚國,從中可以看出莊辛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A【解析】A項中兩個“留”均為“停留,留下”的意思;B項中第一個“舉”為“攻占”的意思,后一個“舉”為“推薦,推舉”的意思;C項中第一個“使”為“派”的意思,第二個“使”為“假如,假使”;D項中第一個“聞”為“聽說”的意思,第二個“聞”為“使……聽到”的意思。故選A項。 2.C【解析】題干中“而”意為“連接前后兩項動作行為在事理上先后相承,前者是后者的原因,后者是前者的結果??勺g為“就”“因而”等,或不譯”。A項中“而”意為“表示并列或不譯”;B項中“而”意為“所連接的前后兩項動作在時間上

56、先后相承或不譯”;C項與題干中“而”的意思相同;D項中“而”意為“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可是”“但是”“然而”“卻”等”。故選C項。 3.(1)見到兔子后才想起獵犬,還不算晚;丟掉了羊才修補羊圈,還不算遲。 (2)尚且有方圓數(shù)千里,何止是百里之地呢? 4.不拘小節(jié)、愛國、寬容 【參考譯文】莊辛離開楚國到了趙國。停留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攻占了鄢、郢、巫、上蔡、陳這些地方,楚襄王流亡困迫在城陽。(在這個時侯,襄王)叫人派遣騎士到趙國召請莊辛。莊辛回到楚國,襄王說:“我沒有采納先生的意見,現(xiàn)在事情到了這種地步,怎么辦呢?莊辛回答說:“我聽俗話說:‘見到兔子后才想起獵犬,還不算晚;丟掉了羊才修補

57、羊圈,還不算遲?!衣犝f,從前商湯和周武王憑借百里小國而興盛起來;夏桀和殷紂憑著偌大的天下,卻滅亡了。現(xiàn)在,楚國雖然狹小,(如果)截長補短,尚且有方圓數(shù)千里,何止是百里之地呢?” 十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諸葛恪,字元遜,瑾①長子也。少知名。恪父瑾面長似驢,孫權大會群臣,使人牽一驢入,長檢②其面,題曰諸葛子瑜。恪跪曰:“乞請筆益兩字?!币蚵犈c筆。恪續(xù)其下曰“之驢?!迸e坐歡笑,乃以驢賜恪。他日復見,權問恪曰:“卿父與叔父③孰賢?”對曰:“臣父為優(yōu)?!睓鄦柶涔?,對曰:“臣父知所事,叔父不知,以是為優(yōu)。”權又大噱。 后蜀使至,群臣并會,權謂使曰:“此諸葛恪雅好騎乘,還告丞相,為致

58、好馬?!便∫蛳轮x,權曰:“馬未至而謝何也?”恪對曰:“夫蜀者陛下之外廄,今有恩詔,馬必至也,安敢不謝?”恪之才捷,皆此類也。 (選自《三國志》) 【注釋】①諸葛瑾,諸葛亮的哥哥,三國時吳國重臣 。②指用紙做的長標簽。 ③叔父:諸葛亮,三國時蜀國丞相。 1.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1)使人牽一驢入 使:___________ (2)乞請筆益兩字 益:___________ (3)權問其故 故:___________ (4)安敢不謝 安: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詞的意義和用

59、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 因聽與筆 呼爾而與之 B. 乃以驢賜恪 必以分人 C. 馬未至而謝何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D. 夫蜀者陛下之外廄 醉翁之意不在酒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卿父與叔父孰賢? (2)恪之才捷,皆此類也。 4.從選文中可以看出諸葛恪是一個怎樣的人? 1.(1)派,派遣 (2)增加 (3)原因,緣故 (4)怎么 2.C 【解析】A項中的“與”均是動詞,可譯為“給”。B項中的“以”均是介詞,可譯為“把”。C項中的“何”均是代詞,前者可譯為“為什

60、么”;后者可譯為“怎么”。D項中的“之”均是助詞,可譯為“的”。 3.(1)你的父親和叔叔哪個賢明呢? (2)諸葛恪的才思敏捷,都像這樣。 4.諸葛恪是一個聰明機智、靈活應變、善于言辭的人。 【解析】此題考查人物形象,讀懂文章是關鍵。文章寫了諸葛恪三件事,第一件面對別人對他父親的羞辱,他機智化解,可見其聰明;面對孫權的問題,他知道每一個君王都喜歡別人稱自己為明君。所以說自己的父親懂得侍奉明主??梢娝麢C智敏捷。第三件事也是奉承孫權,說蜀國就是吳國外面的馬廄。三件事都表現(xiàn)了他聰明機智、善于言辭。 【參考譯文】諸葛恪,字元遜,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的長子。少年時期就很有名氣。諸葛恪的父親諸葛瑾

61、面孔狹長像驢的面孔。一天,孫權召集大臣們,派人牽一頭驢來,在驢的臉上掛一個長標簽,寫上:諸葛子瑜(子瑜是諸葛瑾的字,古人稱字)。諸葛恪跪下來說:“乞求給我一支筆增加兩個宇?!庇谑墙o了他筆。諸葛恪接下去寫了:“的驢?!痹趫龅娜硕夹α恕S谑菍O權就把這頭驢賜給了諸葛恪。過幾天再見到,孫權問諸葛恪:“你的父親和叔叔哪個賢明呢?”他說:“我的父親更賢明!”孫權問他原因,他回答:“我父親懂得事奉明主,而我叔父卻不懂得這個道理,當然是我父親賢明。”孫權又大笑。 后來蜀國派的使者到了,群臣會集,孫權對使者說:“這位諸葛恪雅好騎馬,請回去告訴丞相(諸葛亮),請送給諸葛恪一匹好馬。”諸葛恪于是感謝孫權,孫權說:

62、“馬還沒有給到你面前,為什么要謝呢?”諸葛恪答道:“蜀國就像是您的宮外馬房一樣,現(xiàn)在您說賜我馬,馬一定會到的,怎么敢不謝呢?”諸葛恪的才思敏捷,都像此類。 十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趙琰,字叔起,天水人。父溫為楊難當司馬。初,苻①氏亂,琰為乳母攜奔壽春, 年十四乃歸。孝心色養(yǎng),飪熟②之節(jié),必親調之?;逝d中,京師儉③,婢簡粟糶之④,琰遇見切責,敕留輕粃⑤。嘗送子應冀州娉室⑥,從者于路偶得一羊,行三十里而琰知之,令送于本處。又過路傍,主人設羊羹,琰訪知盜殺,卒辭不食。遣人買耜⑦刃,得剩六耜⑧,即令送還刃主。刃主高之,義而不受,琰命委之而去。初為兗州司馬,轉團城鎮(zhèn)副將。還京,為淮南

63、王他⑨府長史。時禁制甚嚴,不聽越關葬于舊兆。琰積三十余年,不得葬二親。及蒸嘗拜獻,未曾不嬰慕卒事。每于時節(jié),不受子孫慶賀。年余耳順,而孝思彌篤??畾q月推移遷窆無期乃絕鹽粟斷諸滋味食麥而已。 【注釋】①苻(f):姓。②飪(rn)熟:指烹調。③儉:貧乏,歉收。④簡粟糶(tio)之:碾粟篩出癟谷。⑤粃(bǐ):通“秕”,秕谷。⑥娉室:定親。通“聘”,訂婚。⑦耜(s):古代漢族民間耕地翻土的一種工具,類似于犁。⑧得剩六耜:發(fā)現(xiàn)多了六把。⑨他:指拓跋他。⑩不聽越關葬于舊兆:不讓大臣越關葬在故鄉(xiāng)。?蒸嘗:指祭祀。?嬰慕卒事:想回鄉(xiāng)歸葬雙親的事。?遷窆(biǎn):遷葬。窆:墓穴,墳塋。 1.解釋下列

64、句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1)年十四乃歸 ( ) (2)孝心色養(yǎng) ( ) (3)從者于路偶得一羊 ( ) (4)初為兗州司馬 ( ) 2.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標四處) 慨 歲 月 推 移 遷 窆 無 期 乃 絕 鹽 粟 斷 諸 滋 味 食 麥 而 已。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琰訪知盜殺,卒辭不食。 (2)刃主高之,義而不受,琰命委之而去。 4.文中主要寫了趙琰的哪些事跡?分別體現(xiàn)了

65、他怎樣的品質? 1.(1)返回 (2)奉養(yǎng) (3)隨從 (4)剛開始 2.慨歲月推移/遷窆無期/乃絕鹽粟/斷諸滋味/食麥而已。 3.(1)趙琰查訪(后)知道這是偷殺的羊,于是推辭不愿就餐。 (2)刀主被他(這種行為)感動,堅決不接受,趙琰命人放下刀就離開了。 4.親自為父母調弄飲食,時刻不忘為父母遷葬之事,體現(xiàn)了他的孝順;責令婢女留下篩選出的癟谷,體現(xiàn)出他的節(jié)儉;命隨從將偶然得到的羊歸還原處,將多出來的耜刀送還給刀主,體現(xiàn)了他的正直、誠信;不吃偷來的羊,體現(xiàn)了他堅守節(jié)操。 【解析】他四十回家后親自為父母調弄飲食,因規(guī)定不能將父母葬在故鄉(xiāng),因而時刻不忘為父母遷葬之事,

66、體現(xiàn)了他的孝順。婢女扔掉篩出的癟谷,而趙琰要求留下,體現(xiàn)了他的節(jié)儉。隨從在路上得到了一只羊,要求隨從送回去,買耜刀的時候將多出來的耜刀送還買主,體現(xiàn)了他的正直、誠信。不吃偷來的羊,體現(xiàn)了他堅守節(jié)操。 【參考譯文】趙琰,字叔起,天水人。父溫為楊難當司馬。當初,苻氏叛亂,趙琰被奶媽帶著奔逃到壽春,長到十四歲才返回老家。精心奉養(yǎng)父母,烹調之類的食物,必親自調弄?;逝d年間,京城歉收,婢女碾粟篩出癟谷,趙琰看見狠狠教訓了她一頓,責令她留下癟谷。曾送兒子趙應到冀州訂親,隨從的人在路上偶然得到一只羊,走了三十里后,趙琰知道了,責令仆人送回原處。又在經(jīng)過的路邊,主人準備了羊肉湯,趙琰查知這是偷殺的羊,于是推辭不愿就餐。派人購買耜刀,發(fā)現(xiàn)多了六把,立即讓人送還主人。刀主被他(這種行為)感動,堅決不接受,趙琰命人放下刀就離開了。剛開始趙琰任兗州司馬,轉任團城鎮(zhèn)的副將。歸還京城,任淮南王拓跋他的幕府長史。當時禁制非常嚴格,不讓大臣越關葬在故鄉(xiāng)。趙琰不能歸葬雙親達三十年之久。到祭祀拜獻的時候,總是不能不想歸葬雙親的事。每每逢年過節(jié),總不接受子孫的慶賀。隨著年紀漸高,孝順之情越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