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歸真“真”語文》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返璞歸真“真”語文(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返璞歸真 真“語文”
鷹潭市第六小學 倪琴華 18070187955
為了豐富語文課堂,教師們可謂絞盡腦汁。為語文課堂披上了華麗的外衣,課堂上五彩繽紛、沸沸揚揚。課后,我們也常捫心自問,所謂“一課一得”,這樣的課堂,學生們究竟得到了什么?怎樣還語文課堂自然本真的色彩,我有以下三點看法:
一、常態(tài)的課堂——胸有成竹才能游刃有余
我們有時候聽課總覺得事先準備的痕跡太過濃重,甚至給人感覺,學生的每一個答案都是準備好的,而不是適時生成的。但這樣的課雖看似上得行云流水,聽來卻缺少了真實性。要將公開課上成常態(tài)堂就是
2、不埋伏筆,以個性化的教學教出個性化的學生,創(chuàng)造個性化的課堂生成。這需要教師以自己的學養(yǎng)和人格為背景,以自己的智慧與情懷為魅力,與學生對話,把課上到學生的心里。
江蘇省特級教師周婷老師的課堂上是這樣指導學生識記書寫生字的:先是帶拼音讀;二是識記“肩”“頓”“咸”等生字的字形,為了便于學生記憶,周老師用了許多方法,甚至還編了兒歌,如,“一頓飯,時間短,一下吃完抬腳走。”來提醒孩子“頓”字的第四畫是豎提;第三,書寫,先是在腦海里書寫這幾個生字,接著,拿起筆,在課堂上練習描紅、書寫著幾個生字。第四,練習讀有兒化音的詞;五去掉拼音再讀詞語;六、回到句子中讀詞語;七、演一演帶有動詞的詞語。課堂各個環(huán)節(jié)緊
3、密相連,老師的語言很富有感染力,學生們興致盎然。這樣的課堂,真是的體現(xiàn)了學生由不會到會的過程,扎實高效。
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在執(zhí)教蘇教版六年級的《孔子游春》時,與學生分析“孔子的課文”——水的四個特點時,講到水能蕩滌污垢這一特點時,讓學生舉例說明,老師引導:你用水洗碗,碗就……生答:被我打破了。老師繼續(xù)引導:雖然破了,但你還是把它……生答:被我撿起來了……臺上臺下一片哄笑,王老師一點都不慌張,他也笑一笑,讓孩子坐下,氣定神閑地請下一位。雖然引而不發(fā),但是學生們都明白了碎了的碗也是被水蕩滌了污垢的。面對臺上臺下幾千人,還有好幾臺攝像機,王老師的這份淡定、從容不是誰想擁有就能擁有的
4、。是啊,課堂生成不如自己所料,出點意外,哪怕出點笑話,又如何呢?何況大部分同仁與我一樣,不是名師。
只有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老師,才有像王老師這樣的底氣,不懼怕課堂上出現(xiàn)的任何情況,所謂“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二、 有的放矢的課堂——正確的引導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特級教師薛法根在課堂上遵從三個“不講”:學生已經(jīng)懂了的,不講;學生自己能讀懂的,不講;老師講了,學生還是不懂的,不講,留到以后再講。要達成這一教學境界,教師必須認真研讀教材,在深入上下功夫,在淺出上做文章。
羅才軍老師執(zhí)教的兩首古詩是《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示兒》。羅才軍老師首先與學生交流對兩位詩人的了解,學生收集
5、的信息大都是與課文中的兩首詩有關的,這時,老師并沒有不可置否地一一笑納,而是適時地指導學生如何篩選收集到的資料。比如:詩人的朝代、生平、代表作等。并提出疑問,這兩個朝代不同的詩人的詩為什么會被編排在一起呢?
古詩讀通后,羅老師并不逐字逐句地解釋詩句,而是重點理解“元”、“乃翁”幾個稍有難度的詞,并提問:一般人此時會和兒子說些什么?最后著眼于“但悲不見九州同”的“悲”字。
在引導學生走進詩人內(nèi)心世界時,老師在介紹陸游生平的同時介紹了陸游在不同時期寫下的,盼望九州統(tǒng)一的詩句:“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薄半x騷未盡靈均恨,志士千秋淚滿裳。”“胡未滅,鬢千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
6、老滄州。”……在反復的誦讀中,不僅是學生,連同我們這些“老學生”都隨之一同跨越時空,感受到陸游的悲從中來。進而感受到陸游的愛國情懷。
有了前面的鋪墊,教學第二首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時,感受杜甫的“喜”就簡單多了。
這兩堂課,讓我深刻地體會到老師正確的引導是多么的重要,只有方向?qū)α耍瑢W習才是有意義的事情,正如王崧舟老師所說:以己昏昏,何示學生昭昭?。∥覀儾荒茏ブ鴮W生已經(jīng)會了的知識點死纏爛打,更不能打著“還學生主體地位”的幌子任由學生在課堂上“撒野”。而老師的正確引導源于對文本的準確把握,備課的良苦用心。更離不開語文老師的文化底蘊。
三、 洋溢著語文味的課堂——語用學習和語境相融合
當前
7、就語文教學而言,要求太高,任務太多,沒有多少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學會讀,喜歡讀,可以簡單去引導,讓學生通過品讀來感知課文,領悟課文的含義,表達課文的深意。
《孔子游春》一文篇幅很長,王嵩舟老師沿著“品讀課堂”,“品讀課文”,“品讀課題”這樣一條主線掃描,緊緊抓住了課文的第2、8、16自然段這三個重點段落,理解課文內(nèi)容。在“品讀課文”時,水的每一個特點王老師都做了語用的訓練,如.”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意?!睅煟哼@里的或是什么意思?生:或者、有的、可以……師:誰能用或()或()來說水的特點?生:或深或淺 或?qū)捇蛘?或高或低……(學生們說一個,老師
8、必引讀)師:水沒有一定形狀,古人有許多詩句形容他,“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薄盁o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薄熬徘S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這些詩句中,哪些字說的是水的這個特點呢?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語用教學層層遞進,先是讓學生說“或”在文中的意思,接著練習用或()或()說話,并將學生說的詞語放入文中反復引讀課文,然后引用詩句說明水的這個特點,體現(xiàn)了由一知半解到心知肚明的過程。且老師的語言極富感染力,學生的反復誦讀趣味盎然,不枯燥,不乏味。這樣的語用訓練無疑是與語境相融合的,是洋溢著濃濃的語文味的。
這是我所向往的返璞歸真的語文課堂。人生有盡,學海無涯,我將在追尋“真”語文的路上不斷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