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提能精學精練5伶官傳序含解析魯人版唐宋八大家散文》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2020年高中語文提能精學精練5伶官傳序含解析魯人版唐宋八大家散文(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伶官傳序
[基礎(chǔ)鞏固層]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無誤的一組是( )
A.仇讎(chóu) 凱(kǎi)旋 遺(yí)恨 驕奢(shē)
B.離散(sǎn) 沉溺(nì) 剔(tì)除 俳(fēi)優(yōu)
C.度(dù)曲 寶藏(cánɡ) 勖(xù)勉 系(jì)頸
D.囊(nánɡ)括 發(fā)(fà)誓 繾(qiǎn)綣 伶(línɡ)人
[解析] B項中“散”應讀sàn,“剔”應讀tī,“俳”應讀pái;C項中“藏”應讀zàng,“系”應讀xì;D項中“發(fā)”應讀fā。
[答案] A
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2、( )
A.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追求本源
B.此三者,吾遺恨也 恨:仇恨
C.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乃:你,你的
D.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告:祭祀
[解析] 恨:遺憾。
[答案] B
3.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①盛衰之理
②晉王之將終也
B.①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
②而皆背晉以歸梁
C.①方其系燕父子以組
②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
D.①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
②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
[解析] A項,①結(jié)構(gòu)助詞,的/②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B項,①介詞,把/②連詞,表順承關(guān)系;C項,均為介詞,當…
3、…時;D項,①不定指代詞,沒有誰/②副詞,不能。
[答案] C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類型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
A.函梁君臣之首
B.一夫夜呼
C.蒼皇東出
D.手注善藥
[解析] A項,“函”為名詞活用為動詞,用匣子裝;B、C、D項均為名詞作狀語。
[答案] A
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B.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C.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
D.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解析] A項,“人事”,古義指人為之事;今義指有關(guān)工作人員的錄用、培養(yǎng)、調(diào)配、獎懲等工作。C項,“至于”,古義表示達到某種
4、程度,相當于“以至于”;今常作另提一事的連詞。D項,“從事”,古義泛指一般屬官;今義指“投身到事業(yè)中去”或“按某種方法處理”。
[答案] B
[閱讀提升層]
(一)課內(nèi)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6~9題。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于廟。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qū),及凱旋而納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蒼皇東出,未及見賊而
5、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
《書》曰:“滿招損,謙得益?!睉n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作《伶官傳》。
6.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方其系燕父子以組
組:組練,絲編的繩索。
B.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
舉:全,全都。
C.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
本:本來。
D.夫禍患常積于忽微
忽微:比喻微小的事。
[解析] 本:考
6、究原因。
[答案] C
7.下列兩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相同
C.①和②不相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相同,③和④也不相同
[解析] 其:①副詞,表祈使語氣,一定;②代詞,代莊宗。于:③介詞,表被動;④介詞,表“藏”的處所,在。
[答案] D
8.根據(jù)文意,下列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文章以莊宗極盛之時“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的情景,與極衰之時“士卒離散”“泣下沾襟”的慘象進行對比,鮮明地推導出成敗由人的道理。
B.“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前
7、句以反問的形式肯定得天下難失天下易,后句則強調(diào)成敗在于“人事”。
C.“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對稱的語句與文章開頭的論斷相呼應,揭示了“人事”的具體含義,強化了文章的觀點。
D.文章以一個“夫”字,引出“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結(jié)論。這一結(jié)論既著眼于總結(jié)歷史教訓,又含蓄地提醒北宋王朝統(tǒng)治者,應吸取歷史教訓,居安思危,防微杜漸,以免重蹈莊宗的覆轍。
[解析] B項,“肯定得天下難失天下易”一說不準確,應為“否定”。
[答案] B
9.翻譯下面的句子。
(1)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
(2)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以至于割斷頭發(fā),對天發(fā)誓,流下的淚水沾濕衣襟,(那場面)是多么衰頹?。?
(2)因此,當莊宗強盛的時候,全天下的豪杰沒有誰能同他抗爭。
(二)課外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廖氏文集》序
歐陽修
自孔子沒而周衰,接乎戰(zhàn)國,秦遂禁書,六經(jīng)于是中絕。漢興,蓋久而后出,其散亂磨滅,既失其傳,然后諸儒因得措其異說于其間,如《河圖》《洛書》,怪妄之尤甚者。余嘗哀夫?qū)W者知守經(jīng)以篤信
9、,而不知偽說之亂經(jīng)也,屢為說以黜之。而學者溺其久習之傳,反駭然非余以一人之見,決千歲不可考之是非,欲奪眾人之所信,徒自守而世莫之從也。
余以謂自孔子歿,至今二千歲之間,有一歐陽修者為是說矣。又二千歲,焉知無一人焉,與修同其說也?又二千歲,將復有一人焉。然則同者至于三,則后之人不待千歲而有也。同予說者既眾,則眾人之所溺者可勝而奪也。夫六經(jīng)非一世之書,其將與天地無終極而存也,以無終極視數(shù)千歲,于其間頃刻爾。是則余之有待于后者遠矣,非汲汲有求于今世也。
衡山廖倚,與余游三十年。已而出其兄偁之遺文百余篇號《朱陵編》者,其論《洪范》,以為九疇圣人之法爾,非有龜書出洛之事也。余乃知不待千歲,而有與余同
10、于今世者。始余之待于后世也,冀有因余言而同者爾,若偁者未嘗聞余言,蓋其意有所合焉。然則舉今之世,固有不相求而同者矣,亦何待于數(shù)千歲乎!廖氏家衡山,世以能詩知名于湖南。而偁尤好古,能文章,其德行聞于鄉(xiāng)里,一時賢士皆與之游。以其不達而早死,故不顯于世。嗚呼!知所待者,必有時而獲;知所畜者,必有時而施。茍有志焉,不必有求而后合。余喜與偁不相求而兩得也,于是乎書。嘉祐六年四月十六日,翰林學士、尚書吏部郎中、知制誥、充史館修撰歐陽修序。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然后諸儒因得措其異說于其間
措:放置,安放
B.屢為說以黜之
黜:罷免
C.則眾人之所溺者可勝而
11、奪也
奪:使之改變
D.知所畜者,必有時而施
畜:蘊蓄
[解析] B項,黜:排斥。
[答案] B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
A.
B.
C.
D.
[解析] A項,前者為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后者為助詞,的。B項,前者為介詞,用;后者為介詞,“憑借……的身份”。C項,兩者均為連詞,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D項,前者與動詞連用,構(gòu)成“所”字結(jié)構(gòu);后者與“為”合用,表示被動。
[答案] C
12.下列句子中,全都能體現(xiàn)歐陽修和廖偁“不相求而兩得”的一項是( )
①余嘗哀夫?qū)W者知守經(jīng)以篤信
②以為九疇圣人之法爾,非有龜書出
12、洛之事也
③余乃知不待千歲,而有與余同于今世者
④未嘗聞余言,蓋其意有所合焉
⑤其德行聞于鄉(xiāng)里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
[解析] ①說的是作者對當時人們只學習不思考的狀況的痛心。⑤說的是廖偁的高尚德行。
[答案] A
1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歐陽修在文章的開始直陳自己對儒家經(jīng)典中一些非正統(tǒng)言論的懷疑。
B.歐陽修很明白,在當時他的意見是不會被理解的,但是他堅持認為,時間會證明真理。
C.歐陽修沒有直接表現(xiàn)自己找到知己后的欣喜之情,而是層層深入地表現(xiàn)了找到一個與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歡欣。
D.歐陽
13、修之所以對廖偁的身世、文章等作簡要介紹,唯一的目的就是突出他對廖偁所具有的懷疑精神的由衷稱贊。
[解析] D項,“唯一的目的”錯,還有一個目的是和文章的題目相照應。
[答案] D
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反駭然非余以一人之見,決千歲不可考之是非。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無終極視數(shù)千歲,于其間頃刻爾。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德行聞于鄉(xiāng)里,一時賢士皆與之游。以其不達而早死,故不顯于世。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能力。第(1)句中的關(guān)鍵詞語有“駭”“然”“非”“考”,第(2)句中的關(guān)鍵詞語有“終”“極”“視”“爾”,第(3)句中的關(guān)鍵
15、詞語有“德行”“游”“達”“顯”。
[答案] (1)他們反而都吃驚地責怪我,說我憑借獨自的見解,去決斷幾千年來不可考證的是是非非。
(2)用它們的沒有盡頭來和幾千年作比較,幾千年也只不過是頃刻罷了。
(3)他的道德品行在鄉(xiāng)里聞名,當時的賢能之人都和他交往。他因為不得志而過早地離開人世,所以沒有在后世揚名。
【參考譯文】
自從孔子去世后,周朝便衰敗了,歷經(jīng)戰(zhàn)國后,秦始皇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焚書活動,儒家的傳統(tǒng)著作“六經(jīng)”也隨之失傳。漢朝興起后,很久之后這些前代的典籍才陸續(xù)出現(xiàn),這些書籍不少都散落、消失了,失掉其真?zhèn)?,然后許多儒家學者趁機就把他們的非正統(tǒng)言論摻雜到這些書籍里面去,如《河圖》
16、《洛書》里,怪誕虛妄的學說就非常多。我曾經(jīng)悲哀地認為那些只知道墨守經(jīng)書,并對其深信不疑的做學問的人,他們不知道這些欺人之談是在擾亂經(jīng)典,我多次寫文字排斥這些欺人之談。但是學習的人卻被長久流傳下來的經(jīng)文迷惑了,他們反而都吃驚地責怪我,說我憑借獨自的見解,去決斷幾千年來不可考證的是是非非,說我想要改變許多人所深信不疑的東西,只有我自己在堅守,沒有一個人認同我的見解。
我認為從孔子去世,到現(xiàn)在這兩千多年的時間里,出現(xiàn)了一個歐陽修,他提出了這樣的說法。再過兩千年,怎么能夠知道沒有一個這樣的人,和歐陽修持相同的見解呢?再過兩千年,將會再次出現(xiàn)一個這樣的人。到時就有三個這樣的人了,那么后代的人不用再等千
17、年就有持相同看法的人了。贊同我的說法的人已經(jīng)很多了,那么批判眾人所沉溺已久的說法的觀點便可獲得勝利并且足以改變那些人的看法了。“六經(jīng)”不是屬于某一個時代的書籍,它們將與天地一樣沒有終點并且長久存在,用它們的沒有盡頭來和幾千年作比較,幾千年也只不過是頃刻罷了。這就是我所期盼的在久遠的后世能夠出現(xiàn)的事情,而我并沒有想在當今時代有所求取。
衡山的廖倚,和我交往了三十年。后來,他整理了他的哥哥廖偁遺留下來的文章一百多篇,取名《朱陵編》,遺文中在論述《洪范》時,也認為“九疇”是圣人治理天下的方法,并沒有烏龜從洛水中背出書來的事情。我這才知道不用等待千年,在當今時代就有和我不謀而合的人。當初我等待這樣的
18、人在后世出現(xiàn),希望能有因為我的見解而贊同我的說法的人,像廖偁,他從來沒有聽說過我的說法,但是他的觀點和我不謀而合。這樣看來,當今時代,本來就有不用去尋找卻可以和我見解相同的人,又何必去等待幾千年后有這樣的人出現(xiàn)呢?廖家住在衡山,他們世代以能作詩而聞名于湖南。而廖偁尤其喜歡古文,擅長寫文章,他的道德品行在鄉(xiāng)里聞名,當時的賢能之人都和他交往。他因為不得志而過早地離開人世,所以沒有在后世揚名。唉!懂得有所等待的人,一定會在某個時刻有所收獲;懂得蘊蓄才智的人,一定會在某個時刻有所施展。如果有志向,不必去刻意追尋就會有與其不謀而合的人。我為廖偁和我不用相互尋求而能心志一致而高興,于是我寫下了這段文字。嘉
19、祐六年四月十六日,翰林學士、尚書吏部郎中、知制誥、充史館修撰歐陽修寫了這篇序言。
[語言表達層]
15.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題。
最近,中國青年報社會調(diào)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ǎng)發(fā)起了一項關(guān)于“背誦古詩文”的調(diào)查,現(xiàn)選取其中兩組數(shù)據(jù)。
第一組:對于小時候背誦古詩文是否有用的調(diào)查,覺得“值得慶幸,受益終生”的占36.8%,覺得“當時難過,現(xiàn)在受用”的占35.4%,僅19.3%的受訪者覺得“現(xiàn)在也沒啥用”。
第二組:受訪者還能背出的古詩文,以3-5篇(34.6%)居多,20.0%的人能背出6-10篇,20.8%的人能背出10篇以上。這些篇目的背誦時期,主要以小學(60.2%)和中學(59.8%)
20、為主。
(1)請根據(jù)第一組數(shù)據(jù),得出一個結(jié)論(要求不超過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根據(jù)第二組數(shù)據(jù),提出一條建議(要求不超過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通過第一組數(shù)據(jù)的比較,前兩個問題中相關(guān)的地方應該是“背誦古詩文”有實際價值,以此可以作出概括。第二組數(shù)據(jù)的比較,主要強調(diào)對古詩文的背誦要在中小學階段落實。
[答案] (1)超七成受訪者覺得幼時背誦古詩文至今受用。(2)中小學階段要
21、多背誦古詩文(或“背誦古詩文在中小學階段要加大力度”)。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嶺南歷代著名中醫(yī)學家重視南方炎熱多濕,地處卑下,植物繁茂,山嵐瘴氣,蟲蛇侵襲等環(huán)境因素,著眼于南方多發(fā)、特有疾病的防治,勇于吸?、賍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利用本地藥材尤其是草藥及海洋藥物資源,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嶺南中醫(yī)藥家是以研究生活在嶺南這一特定地域中的人群的特定體質(zhì)、衛(wèi)生習俗及常見病、多發(fā)病為己任,廣泛應用嶺南地區(qū)的醫(yī)藥資源進行醫(yī)療和保健,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①處從“吸取”來看,后面應該補充“經(jīng)驗”“知識”相關(guān)的內(nèi)容;第②處是個總結(jié)性的語句,話題所談的對象應是“嶺南醫(yī)學”,嶺南歷代著名中醫(yī)學家“著眼于……勇于吸取……充分利用……”,其結(jié)果必然是“形成了一個有地域特點的醫(yī)學體系”;第③句從語境上看,是說嶺南中醫(yī)學形成一個學術(shù)流派。作答時,要注意語言環(huán)境。
[答案] ①民間經(jīng)驗和外來醫(yī)學新知 ?、谑箮X南醫(yī)學逐漸形成了一個有地域特點的醫(yī)學體系 ③成為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中一個重要的學術(shù)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