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2020版高考數(shù)學二輪復習 專題八 數(shù)學文化及數(shù)學思想 第1講 數(shù)學文化練習 文 新人教A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新課標)2020版高考數(shù)學二輪復習 專題八 數(shù)學文化及數(shù)學思想 第1講 數(shù)學文化練習 文 新人教A版(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1講 數(shù)學文化
一、選擇題
1.我國古代數(shù)學著作《九章算術》中有一衰分問題:今有北鄉(xiāng)八千一百人,西鄉(xiāng)七千四百八十八人,南鄉(xiāng)六千九百一十二人,凡三鄉(xiāng),發(fā)役三百人,則北鄉(xiāng)遣( )
A.104人 B.108人
C.112人 D.120人
解析:選B.由題設可知這是一個分層抽樣的問題,其中北鄉(xiāng)可抽取的人數(shù)為300×=300×=108.故選B.
2.如圖,半徑為1的圓形古幣內有一陰影區(qū)域,在圓內隨機撒一大把豆子,共n顆,其中,落在陰影區(qū)域內的豆子共m顆,則陰影區(qū)域的面積約為( )
A. B.
C. D.
解析:選C.設陰影區(qū)域的面積為S,由幾何
2、概型概率計算公式可得==,
所以S=,故選C.
3.將元代著名數(shù)學家朱世杰的《四元玉鑒》中的一首詩改編如下:“我有一壺酒,攜著游春走,遇店添一倍,逢友飲一斗,店友經三處,沒了壺中酒,借問此壺中,當原多少酒?”用程序框圖表示如圖,用x表示壺中原有酒的量,可知最終輸出的x=0,則一開始輸入的x的值為( )
A. B.
C.4 D.
解析:選D.這是一道函數(shù)與程序框圖相結合的題,當i=1時,酒量為2x-1;
當i=2時,酒量為2(2x-1)-1=4x-3;
當i=3時,酒量為2(4x-3)-1=8x-7;
當i=4時,酒量為0,
即2(4x-3)-1=0,
解得x=
3、.
故選D.
4.大衍數(shù)列,來源于《乾坤譜》中對易傳“大衍之數(shù)五十”的推論.主要用于解釋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太極衍生原理.數(shù)列中的每一項,都代表太極衍生過程中,曾經經歷過的兩儀數(shù)量總和.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隱藏著的世界數(shù)學史上第一道數(shù)列題.其前10項依次是0,2,4,8,12,18,24,32,40,50,則此數(shù)列第20項為( )
A.180 B.200
C.128 D.162
解析:選B.根據(jù)前10項可得規(guī)律:每兩個數(shù)增加相同的數(shù),且增加的數(shù)構成首項為2,公差為2的等差數(shù)列.可得從第11項到20項為60,72,84,98,112,128,144,162,180,200.所以此數(shù)列
4、第20項為200.
5.中國古代數(shù)學著作《算法統(tǒng)宗》中有這樣一個問題:“三百七十八里關,初行健步不為難,次日腳痛減一半,六朝才得到其關.”其意思為:“有一個人要走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行走,從第二天起,由于腳痛,每天走的路程都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六天后(第六天剛好用完)到達目的地.”若將此問題改為“第6天到達目的地”,則此人第二天至少走了( )
A.96里 B.48里
C.72里 D.24里
解析:選A.根據(jù)題意知,此人每天行走的路程構成了公比為的等比數(shù)列.設第一天走a1里,則第二天走a2=a1(里).易知≥378,則a1≥192.
則第二天至少走96里.故選A.
6.遠
5、古時期,人們通過在繩子上打結來記錄數(shù)量,即“結繩計數(shù)”.如圖所示的是一位母親記錄的孩子自出生后的天數(shù),在從右向左依次排列的不同繩子上打結,滿七進一,根據(jù)圖示可知,孩子已經出生的天數(shù)是( )
A.336 B.510
C.1 326 D.3 603
解析:選B.由題意滿七進一,可得該圖示為七進制數(shù),化為十進制數(shù)為1×73+3×72+2×7+6=510.
7.漢代數(shù)學家趙爽在注解《周髀算經》時給出的“趙爽弦圖”(如圖),四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朱實),可以圍成一個大的正方形,中空部分為一個小正方形(黃實).若直角三角形中一條較長的直角邊長為8,直角三角形的面積為24,若在上面扔一
6、顆玻璃小球,則小球落在“黃實”區(qū)域的概率為( )
A. B.
C. D.
解析:選C.因為直角三角形中一條較長的直角邊長為8,直角三角形的面積為24,所以可得另外一條直角邊長為6,所以小正方形的邊長為8-6=2,則“黃實”區(qū)域的面積為22=4,因為大正方形的面積為82+62=100,所以小球落在“黃實”區(qū)域的概率為=,故選C.
8.《九章算術》是我國古代數(shù)學成就的杰出代表,它的出現(xiàn)標志著中國古代數(shù)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其中《方田》章有弧田面積計算問題,術曰:以弦乘矢,矢又自乘,并之,二而一.其大意是,弧田面積計算公式為:弧田面積=(弦×矢+矢×矢).弧田是由圓弧(弧田弧)和以圓
7、弧的端點為端點的線段(弧田弦)圍成的平面圖形,公式中的“弦”指的是弧田弦的長,“矢”指的是弧田弧所在圓的半徑與圓心到弧田弦的距離之差.現(xiàn)有一弧田,其弧田弦AB等于6米,其弧田弧所在圓為圓O,若用上述弧田面積計算公式算得該弧田的面積為平方米,則cos∠AOB=( )
A. B.
C. D.
解析:選D.如圖,依題意AB=6,設CD=x(x>0),則(6x+x2)=,解得x=1.設OA=y(tǒng),則(y-1)2+9=y(tǒng)2,解得y=5.
由余弦定理得cos∠AOB==,故選D.
9.(2019·昆明市質量檢測)數(shù)列{Fn}:1,1,2,3,5,8,13,21,34,…,稱為斐波那契數(shù)列
8、,是由十三世紀意大利數(shù)學家列昂納多·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為例子而引入的,故又稱為“兔子數(shù)列”.該數(shù)列從第三項開始,每項等于其前相鄰兩項之和.記數(shù)列{Fn}的前n項和為Sn,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S2 019=F2 021-1 B.S2 019=F2 021+2
C.S2 019=F2 020-1 D.S2 019=F2 020+2
解析:選A.根據(jù)題意有Fn=Fn-1+Fn-2(n≥3),
所以S3=F1+F2+F3=1+F1+F2+F3-1=F3+F2+F3-1=F4+F3-1=F5-1,
S4=F4+S3=F4+F5-1=F6-1,
S5=F5+S4=F5+F6
9、-1=F7-1,
…,
所以S2 019=F2 021-1.
10.中國古代名詞“芻童”原來是草堆的意思,關于“芻童”體積計算的描述,《九章算術》注曰:“倍上袤,下袤從之.亦倍下袤,上袤從之.各以其廣乘之,并,以高乘之,六而一.”其計算方法是:將上底面的長乘二,與下底面的長相加,再與上底面的寬相乘;將下底面的長乘二,與上底面的長相加,再與下底面的寬相乘;把這兩個數(shù)值相加,與高相乘,再取其六分之一.已知一個“芻童”的下底面是周長為18的矩形,上底面矩形的長為3,寬為2,“芻童”的高為3,則該“芻童”的體積的最大值為( )
A. B.
C.39 D.
解析:選B.設下底面的長
10、為x,則下底面的寬為=9-x.由題可知上底面矩形的長為3,寬為2,“芻童”的高為3,所以其體積V=×3×[(3×2+x)×2+(2x+3)(9-x)]=-x2++,故當x=時,體積取得最大值,最大值為-+×+=.故選B.
11.我國古代數(shù)學名著《數(shù)書九章》中有“天池盆測雨”題,與題中描繪的器具形狀一樣(大小不同)的器具的三視圖如圖所示(單位:寸).若在某地下雨天時利用該器具接的雨水深度為6寸,則這一天該地的平均降雨量約為(注:平均降雨量等于器具中積水的體積除以器具口的面積.參考公式:圓臺的體積V=πh(R2+r2+R·r),其中R,r分別表示上、下底面的半徑,h為高)( )
A.2寸
11、 B.3寸
C.4寸 D.5寸
解析:選A.由三視圖可知,該器具的上底面半徑為12寸,下底面半徑為6寸,高為12寸.
因為所接雨水的深度為6寸,所以水面半徑為×(12+6)=9(寸),
則盆中水的體積為π×6×(62+92+6×9)=342π(立方寸),
所以這一天該地的平均降雨量約為≈2(寸),故選A.
12.(2019·江西玉山一中期中)在《九章算術》中,將四個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體稱為鱉臑,如圖.在鱉臑ABCD中,AB⊥平面BCD,且BD⊥CD,AB=BD=CD,點P在棱AC上運動,設CP的長度為x,若△PBD的面積為f(x),則函數(shù)y=f(x)的圖象大致是( )
12、
解析:選A.如圖,作PQ⊥BC于點Q,作QR⊥BD于點R,連接PR,則PQ∥AB,QR∥CD.
因為PQ⊥BD,且PQ∩QR=Q,所以BD⊥平面PQR,所以BD⊥PR,即PR為△PBD中BD邊上的高.
設AB=BD=CD=1,則==,即PQ=.
又===,所以QR=,
所以PR===,所以f(x)==,故選A.
13.楊輝三角又稱“賈憲三角”,是因為賈憲約在公元11世紀首先使用“賈憲三角”進行高次開方運算,而1261年楊輝在《詳解九章算法》一書中,輯錄了賈憲三角形數(shù)表,并稱之為“開方作法本源”圖.下列數(shù)表的構造思路就源于楊輝三角.該表由若干行數(shù)字組成,從第二行起,每一行中的數(shù)
13、字均等于其“肩上”兩數(shù)之和,表中最后一行僅有一個數(shù),則這個數(shù)是( )
A.2 017×22 016 B.2 018×22 015
C.2 017×22 015 D.2 018×22 016
解析:選B.由題意,最后一行為第2 017行,且第1行的最后一個數(shù)為2×2-1,第2行的最后一個數(shù)為3×20,第3行的最后一個數(shù)為4×21…第n行的最后一個數(shù)為(n+1)×2n-2,則第2 017行僅有的一個數(shù)為2 018×22 015,故選B.
14.(2019·蓉城名校第一次聯(lián)考)高斯是德國著名的數(shù)學家,享有“數(shù)學王子”的美譽,以他的名字“高斯”命名的成果達110個,其中的一個成果
14、是:設x∈R,則y=[x]稱為高斯函數(shù),[x]表示不超過x的最大整數(shù),如[1.7]=1,[-1.2]=-2,并用{x}表示x的非負純小數(shù),即{x}=x-[x],若方程{x}=1-kx有且僅有4個實數(shù)根,則正實數(shù)k的取值范圍為( )
A. B.
C. D.
解析:選D.
根據(jù)題意可得函數(shù)y={x}在x軸正半軸的圖象如圖所示,函數(shù)y=1-kx為過定點P(0,1)的直線,所以要使方程{x}=1-kx有且僅有4個實數(shù)根且k為正實數(shù),則直線y=1-kx應在PA,PB之間以及恰好在PA處,所以-≤-k<-,即k∈.故選D.
二、填空題
15.魯班鎖是中國傳統(tǒng)的智力玩具,起源于古代
15、漢族建筑中首創(chuàng)的榫卯結構,這種三維的拼插器具內部的凹凸部分(即榫卯結構)嚙合,十分巧妙,外觀看是嚴絲合縫的十字立方體,其上下、左右、前后完全對稱.從外表上看,六根等長的正四棱柱體分成三組,經90°榫卯起來,如圖,若正四棱柱體的高為6,底面正方形的邊長為1,現(xiàn)將該魯班鎖放進一個球形容器內,則該球形容器的表面積的最小值為________.(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計)
解析:表面積最小的球形容器可以看成長、寬、高分別為1、2、6的長方體的外接球.設其半徑為R,(2R)2=62+22+12,解得R2=,所以該球形容器的表面積的最小值為4πR2=41π.
答案:41π
16.《九章算術》是我國古代內
16、容極為豐富的數(shù)學名著,其中“勾股”章講述了“勾股定理”及一些應用.直角三角形的三條邊分別稱為“勾”“股”“弦”.設F1,F(xiàn)2分別是橢圓+y2=1的左、右焦點,P是第一象限內該橢圓上的一點,若線段PF2,PF1分別是Rt△F1PF2的“勾”“股”,則點P的橫坐標為________.
解析:由題意知半焦距c=,又PF1⊥PF2,故點P在圓x2+y2=3上,設P(x,y),聯(lián)立,得得P.故點P的橫坐標為.
答案:
17.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研究過正五邊形和正十邊形的作圖方法,發(fā)現(xiàn)了黃金分割,其比值約為0.618,這一數(shù)值也可以表示為m=2sin 18°,若m2+n=4,則=__
17、______.
解析:由題設n=4-m2=4-4sin218°=4(1-sin218°)=4cos218°,
====2.
答案:2
18.(2019·四川遂寧市模擬)阿波羅尼斯是古希臘著名數(shù)學家,與歐幾里得、阿基米德被合稱為亞歷山大時期的數(shù)學三巨匠,他對圓錐曲線有深刻而系統(tǒng)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他的代表作《圓錐曲線論》一書,阿波羅
尼斯圓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指的是:已知動點M與兩定點A,B的距離之比為λ(λ>0,λ≠1),那么點M的軌跡就是阿波羅尼斯圓.如動點M與兩定點A,B(5,0)的距離之比為時的阿波羅尼斯圓為x2+y2=9.下面,我們來研究與此相關的一個問題.已知圓O:x2+y2=1上的動點M和定點A,B(1,1),則2|MA|+|MB|的最小值為________.
解析:如圖,取點K(-2,0),連接OM,MK.因為|OM|=1,|OA|=,|OK|=2,所以==2.因為∠MOK=∠AOM,所以△MOK∽△AOM,所以==2,所以|MK|=2|MA|,所以|MB|+2|MA|=|MB|+|MK|,易知|MB|+|MK|≥|BK|,所以|MB|+2|MA|=|MB|+|MK|的最小值為|BK|的長.因為B(1,1),K(-2,0),所以|BK|==.
答案: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