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人際交往的引導教育和研究結題報告.doc

上傳人:good****022 文檔編號:116529043 上傳時間:2022-07-05 格式:DOC 頁數:9 大?。?9.50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小學生人際交往的引導教育和研究結題報告.doc_第1頁
第1頁 / 共9頁
小學生人際交往的引導教育和研究結題報告.doc_第2頁
第2頁 / 共9頁
小學生人際交往的引導教育和研究結題報告.doc_第3頁
第3頁 / 共9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小學生人際交往的引導教育和研究結題報告.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小學生人際交往的引導教育和研究結題報告.doc(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小學生人際交往的引導教育和研究課題結題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一)現實分析良好的人際交往有助于社會適應、自身完善、以及提高群體的內聚力與活動效率。人際交往能否成功往往會對人的個性及其認識能力的發(fā)展產生重要影響。有些社會技能(即人際交往能力)只能在與同伴的交往過程中學會與掌握。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提到的七大智能中包括交往智能,其他如語言、邏輯、運動、音樂等智能學生都可以從各學科的學習中得到專門的訓練與發(fā)展,而交往智能往往被忽視。小學生主要存在以下行為:1、交往不文明,待人不禮貌。罵人,欺負同學;不自覺遵守紀律,影響集體;不尊重父母,任性,好發(fā)脾氣;寫字潦草,學習馬虎。這些不文明的行為、不友好的

2、態(tài)度、不求上進的表現引起同學們的反感,損害了自己在集體中的形象。2、性格內向,不善表達,與同學交談不多。由于與同學接觸頻率低,相互情感交流少,同學關系疏遠。3、心里閉鎖。遇上高興或不高興的事,誰也不告訴,采取自我封閉的態(tài)度把自己與別人隔絕開來。有害羞心理,遇事退縮,缺乏自信,不善交往。4、行為障礙。有些學生因先天條件差或后天某些原因形成了行為上、舉止上、語言上的障礙,從而影響了交往的正常進行。久而久之,形成交往障礙。5、認知障礙。學生在交往中對自己扮演的角色缺乏認識,如:在集體活動中用命令的口吻和同學講話,作為班干部對其他學生指手劃腳或大發(fā)脾氣等,從而形成交往障礙。小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存在障礙的

3、主要原因有: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生活得到明顯改善,學生從小生活在舒適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中,嬌生慣養(yǎng),加上家長教育方法不當,致使孩子任性,事事以“我”為中心,與人合作能力差。在學校教育中,存在著注重單向灌輸,忽略雙向的、多角度的民主交流的現象,學生往往被動的參與教育過程,缺乏積極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和獨立自主的積極精神。例如我班學生在集體生活中便表現出交往經驗與技巧的不足。而家長對孩子的過度寵愛,又容易形成學生自我為中心、任性、不懂得分享、助人等不良個性,造成交往障礙。通過近一個學期觀察、分析,我發(fā)現我班學生以下兩種類型者居多:1、以自我為中心,攻擊性強這類學生外表看起來開朗活潑,在群體活動中,參與積極性

4、高,但只喜歡居主導地位,事事想占上風,不善于與他人合作。當他人的意見、態(tài)度與其意愿相違背時,往往采取攻擊性行為,常常用語言和行動強迫別人接受他的觀點、要求。這類學生由于“頭上長角,渾身長刺”,使大家敬而遠之。攻擊性強的兒童往往缺乏解決交往問題的策略,他們不善于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不善于進行交際。2、自卑懦弱,依賴性強這類學生在學校表現出性格內向(家庭表現則相反),整天不吭聲,不主動與人交往;在學習活動中退縮,不敢表現自己的才能;在集體活動中,不積極參與,處于被動的角色,往往很難引起別人的注意。大家對他說不上喜歡,也沒有什么討厭之感,他是否介入到同伴中來,大家并不在意。這類學生遇到不公平待遇,

5、則忍耐或以哭泣來表示反抗,在人際交往中碰到困難只會求助于家長、老師。(二)理論分析首先從交往教學論看,交往教學理論產生于上世紀70年代的德國。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德國的沙勒和舍費爾提出了側重研究師生間交往的教學論思想,并與其他一些教學論專家一起把這種思想系統(tǒng)化為交往教學論。所謂交往,就是共在的主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它是人類存在的基本方式。交往教學論將教學活動看成是師生間的特殊交往活動。人在交往中學習和生活,師生交往是學校學習和生活方式。交往教學就是交往活動的參與者或交往主體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通過教育資料等語言符號中介進行的多向、多邊、多層次、多維度的人際來往或

6、溝通、情感交流和為達成一致的相互理解而進行的教學活動。二、研究的目的:1、處理人際關系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技巧,它可以通過探索開發(fā)潛能的途徑和方法的學習、訓練來培養(yǎng)和提高。2、改變教師的傳統(tǒng)教育觀念,成為學生生活學習的顧問,可以信賴的朋友,前進路上的引導者。3、使學生掌握一些交往的實際技巧。三、研究的內容:互動交往中不同層次的交往對象的交往,對交往效果的影響、作用;校園交往資源的合理、有效開發(fā)利用。1、交往個體研究良好的個體素質是人際關系得以正常發(fā)展的基礎,具有獨立性的兒童往往處事鎮(zhèn)定、自信,能給他人以更多的幫助,在同輩群體中也享有更高的威信。通過一系列的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在集體生活中克服自身

7、性格上的弱點和缺陷。當學生遇到困難時,要鼓勵、啟發(fā),提供適當的幫助,還要注意從學生的角度加以評價。及時而積極的反饋,可以提高學生克服困難、完成任務的信心,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獨立的人格,為良好的人際關系打下堅實的基礎。2、課堂師生交往的研究:兒童與成人的交往是從屬型交往。在相互交往過程中,兒童對于大人提出的問題或指示基本上是響應性的。新課程視野中的教學,應是在師生溝通與對話中實現生命的發(fā)展。這意味著教學是一種交往,師生在對話中要有心靈的感應,思想的碰撞乃至意識的交鋒。課堂交往是學生學習交往的主渠道。在課堂交往實踐中,教師要努力為全體學生提供交往的機會和時間。注意保護學生交往的興趣和積極性,對師生

8、的交往給予認真的對待。這種尊重態(tài)度,是交往的基礎,是教師對交往重視的言傳身教。它實現著師生之間的真正交往。3、生生交往行為的研究:主要研究在校園生活交往中交往主體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關系。缺乏主動性,但它卻是學生學習交往的基礎。兒童對小伙伴的交往是對稱型交往。他們可以平等地、自由地發(fā)表各自的見解,因為他們有類似的經歷、想著類似的事情,而且他們在一起不受權威的束縛。4、交往語言的研究:德國哈貝馬斯的交往行動理論特別強調人際交往中的“話語”、“言說”、“表達”等在相互之間的“溝通”、“理解”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他認為語言是交往活動的中介,一個成功的交往活動,不僅是說出合乎語法規(guī)則的句

9、子,更重要的是使對話雙方彼此認同。對交往語言的研究,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交往的有效性。讓學生學會“在不同的場合說不同的話”,明白表達同樣意思的一句話,可以有多種措辭;而表達同樣的措辭,又可以采用不同的語氣、節(jié)奏、手勢和表情。在交際實踐中感受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所產生的效果和作用。5、交往技能研究一個兒童不能遵循交往規(guī)則,不懂得與人友好相處,自然在人群中不受歡迎,甚至被排斥,從而影響他的進一步發(fā)展。教師應該在禮貌、交談、助人、儀表等方面通過學科滲透或舉行活動給予適當的社交技能指導。(1)學會關心他人。(2)學會稱贊他人。(3)學會解決沖突。6、交往觀念的研究人際交往的關鍵是態(tài)度,兒童由于受自身認識

10、水平的限制,尤其是目前獨生子女成為家庭中眾多成人關懷、照顧的對象,孩子很容易形成“眾人為我,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式,養(yǎng)成“獨尊”的習慣;與正常社會交往所需的平等合作精神相悖,自然地抑制了兒童與他人交往能力的發(fā)展。在重視學生成長、培養(yǎng)學生技能、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一些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意識到他是家庭、學校、社會中的普通一員,讓學生體會到家長、老師、同學也需要他的關心和體貼,逐步培養(yǎng)學生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習慣。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平等意識,老師也不能高高在上,把自己看成是嚴厲的教育者、知識的權威,在情感上要貼近學生,建立平等的朋友關系,十分公平公正地對待每個學生。7、交往機會研究行為

11、的產生需要環(huán)境,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形成離不開與人交往的經驗。學生的社會生活圈子畢竟有限,交際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鍛煉,教師應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適當的與人交往的機會,逐步積累與人交往的經驗。創(chuàng)造這種機會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兩種途徑進行實驗。(1)課內建立合作學習的形式。(2)課外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四、研究方法本課題主要采用行動研究、調查研究、個案研究和資料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具體研究方法如下:1、行動研究法:通過本課題成員的共同學習、實踐、總結,探索新的教學方法。2、調查研究法: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興趣、電教課的學習效果等進行階段性的訪談和問卷調查。3、個案研究法:關注12名同學的個體發(fā)展情況并進行評

12、價。4、資料研究法:閱讀相關資料,了解課題研究最前沿的東西,為研究積累較豐富的理論和實踐資料。五、課題研究的措施(一)、認真學習教育理論課題研究必須有正確的理論作指導,在保證理論學習材料和學習時間的同時,有計劃、有步驟地采取集中學習、討論和根據各人實際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法,使學習內容得以充分保證。兩年來,我主要學習了以下材料:1教育心理學習(邵瑞珍等編著,上海教育出版社,83年10月第一版)2學與教的心理學(邵瑞珍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90年10月第一版)3教育理論材料選編(常州市教委教研室編,2000年3月)4學生人格發(fā)展理論(艾里克森著)(二)、積極探索,強化研究過程研究一開始,對照研

13、究計劃,平時自覺學習相關理論,把“教”與“研”相結合,以“研”促“教”,以“教”推“研”,精心設計并上好每一節(jié)課。對課題組安排的研究課,課前由全體課題組成員就研究課的教學思想、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切磋,共同研究課的教學思路,最后由執(zhí)教者執(zhí)教。課后對研究課進行精心評價,采取執(zhí)教者自評,聽課教師互評等評價方式,科學,系統(tǒng)地、全面地對研究課進行評價,及時進行信息反饋,從而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的全過程。為了使研究的方向明確,體現研究的實際意義,通過分析研究,掌握學生的交往狀況,調整完善課題研究的方向和內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在普遍提高學生課堂交往素質的基礎上,重點確立并幫助12名“交往困難生”,并建

14、立好“交往困難生檔案”,設立“個案庫”,潛心研究交往困難所產生的原因及對策,多渠道幫助困難生克服交往障礙,做到有實施,有記錄,關注學生的點滴進步,呵護學生的成長。同時注意優(yōu)秀個案的收集。相互交流,做好交流記錄。除此之外,我還把平時學習、研討的內容或過程形成書面材料,注意收集和整理,為課題研究積累了較豐富的原始資料。為我今后的課題結題和課題成果的推廣奠定基礎。六、課題研究的成效課題研究至今,明確了“小學生人際交往的引導教育和研究”的重要性,提高了教師對科研興教的認識,課題研究豐富了教師的理論與實踐內容,也找到了自身素質與現代教育所需要的素質的差距,從而自覺地投入到學習和研究中來。從研究效果來看,

15、課題研究提高了本人的教學水平和教研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民主意識得到了增強,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體現。同時它還培養(yǎng)了學生勇敢、自尊、友好、合作、互助、互勉等良好的品質,促進了學生完美人格的形成和個性的發(fā)展以及社會整體素質的提高。(一)通過研究,學生的整體素質全面提高1從測量結果看,學生的人際交往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兩年的研究中,我們先后對3個實驗班和3個對照班,就學生的交往素質進行了研究前期和后期的測查。為了保證測驗的信度和效度,我們選用由美國心理學家拉克萊卡、丹斯、韋克、肖和斯通(La Creca,Dandes,Wick,ShawStone,1988)等人制訂的兒童社交焦慮感量表(S

16、ASC)。該量表是共有10道題,旨在測量兒童焦慮感中情感、認知和行為三方面的表現,它的用途十分廣泛,并具有簡單易懂、操作方便、可信度高等特點。量表包括兩個主要因素,一個是對負面評價的恐懼,另一個是社交回避和苦惱。這兩個因素彼此間有中等程度的負相關(r為0.27),且達到顯著水平。由專職心理教師實施測評。結果表明學生的交往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1)實驗前學生的交往素質發(fā)展狀況表1實驗班與對照班兒童社交焦慮感測量比較(實驗前測)對負面評價的恐懼社交回避和苦惱總分實驗班(n=165)7.161.974.611.8511.772.73對照班(n=154)6.972.574.361.8211.333.2

17、7Z0.741.211.30表1結果表明實驗班和對比班在各因素及總得分上雖有差異,但無顯著,可視為來源于同一總體。(2)實驗后測結果表2實驗班前后測比較: 對負面評價的恐懼社交回避和苦惱總分前測(n=165)7.161.974.611.8511.772.73后測(n=163)6.642.514.201.8010.853.23Z2.04*1.97*2.75*注:* P0.05;* P0.01,以下同。表2結果表明,實驗班學生的各因素及總得分前后測結果之間存在顯著差異性差異,表明實驗班學生社交焦慮感有了顯著非常顯著的下降。表3實驗班與對照班后測比較對負面評價的恐懼社交回避和苦惱總分實驗班(n=16

18、3)6.642.514.201.8010.853.23對照班(n=151)6.891.894.701.6011.512.76Z1.002.56*1.97*表3結果表明,兩者之間的社交回避和苦惱和總得分存在顯著差異,顯示實驗班的社交回避和苦惱程度乃至總體焦慮感明顯低于對照班的。以上結果顯示,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在人際交往素質的產生了顯著的差異,實驗班學生在對負面評價的恐懼、社交回避和苦惱乃至社交焦慮感總得分都低于對照班學生在相同項目上的得分,并且在社交回避和苦惱乃至社交焦慮感上表現出顯著差異,表明實驗班學生的人際交往素質顯著優(yōu)于對照班學生。2由于“教師滿堂灌,學生靠模仿”的被動學習狀態(tài)和單向注入形

19、式的改變,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課堂的合作討論和交流,擴大了信息交流的渠道,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在和諧民主的氣氛中探求知識,獲取知識,并能大膽地向老師提問,同學之間發(fā)表不同的見解,提高了學生的交往能力。3本課題研究有利于不同智力水平、知識結構、思維方式、認知風格的學生在課堂交往中,相互借鑒,取長補短,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4本課題的研究還有利于學生個性和特長的發(fā)展,由于課題研究要求教師會教、善教,使學生樂學、善學、會學,通過集體交流,合作激智,把教學過程創(chuàng)設成個性發(fā)展、合作交流的過程,不但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往,而且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悅,無形中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人

20、格的完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二)、通過研究,教師的教學觀念得到了更新,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1教學觀念得以更新。教師逐步確立了“為學而教”,“為學生的發(fā)展而教”的現代教學觀念,并把這種觀念轉變成可操作的教學實踐活動,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去,教師由過去傳統(tǒng)的、單純的知識傳播者、灌輸者轉變成組織學生通過合作、探討、交流等方式獲取知識和個性能力得到的同步發(fā)展的組織者、指導者、管理者和促進者。2教學能力得以提高。在實踐中能自覺地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廣泛地吸取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3科研能力得以提高。七、尚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通過兩年來的研究,我雖然在“小學生人際交往的引導教育和研究”中有了

21、一些新的認識,探索了一些新的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交往素質,還要注意到學生的性格特點、家庭因素和社會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由于部分學生家長的綜合素質較差,教育方式的不當,或者家庭情況的復雜、學生個體的差異也造成了一些學生交往上的困難,對于一些交往能力發(fā)展較慢的學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此,從學校、家庭、社會等方面結合起來,努力探索一條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交往素質,張揚學生個性的新途徑,應該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常抓不懈的工作。我的課題研究雖然到了結題階段,但我的探索與研究還在繼續(xù)。“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將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不斷探索與追求,使教科研工作不斷走向完善,真正發(fā)揮好科研先導的作用。八、結論研究表明,在交往教學論和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通過合適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交往素質,有利于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踐行“為學而教”,“為學生的發(fā)展而教”的現代教學觀念,最終實現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