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五單元 第18課《論語》六則課件 語文版 (2).ppt

上傳人:san****019 文檔編號:19802315 上傳時間:2021-01-14 格式:PPT 頁數(shù):50 大?。?.21MB
收藏 版權(quán)申訴 舉報 下載
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五單元 第18課《論語》六則課件 語文版 (2).ppt_第1頁
第1頁 / 共50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五單元 第18課《論語》六則課件 語文版 (2).ppt_第2頁
第2頁 / 共50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五單元 第18課《論語》六則課件 語文版 (2).ppt_第3頁
第3頁 / 共50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五單元 第18課《論語》六則課件 語文版 (2).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五單元 第18課《論語》六則課件 語文版 (2).ppt(5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很多同學的剪報都涉及一些國內(nèi)外的重要時事, 并談了一些自己看法,可以說是“治天下”之法。但 是真正“治天下”決非我們大家那些寥寥數(shù)語可以解 決的。但有一本書卻可以辦到,你知道是哪本書嗎? 是 論語 ,而且只要半部。宋代宰相趙普就說過: “半部 論語 治天下”??梢? 論語 的地位之高, 內(nèi)容之博大精深。今天我們就要來學學這本書其中的 六則。 ( 語 錄 體 ) 散 文 論語 六則 18 1. 學習目標 2. 作者簡介 3. 背景透視 5. 相關(guān)資料 6. 檢查預習 7. 聽讀課文 10. 句段品析 11. 疑難探究 12. 板書設(shè)計 16. 教材習題講解 4. 文體知識

2、 9. 整體感知 13. 本課主旨 17. 課后作業(yè)布置 8. 翻譯課文 14. 本課突出藝術(shù)特色歸納 15.拓展延伸 (難點) (重點) 1. 理解重點實詞、虛詞的意義及成語的意義;在 反復誦讀的基礎(chǔ)上,有層次地感知六則 論語 的含義。 2. 了解孔子其人及 論語 的相關(guān)情況;理解語 錄的含義,并從中受到啟發(fā)。 3. 研讀課文,深入思考有關(guān)個人修養(yǎng)、學習態(tài)度、 學習方法的論述,樹立正確的學習觀、人生觀。 來自 點撥 孔子(前 551 前 479),名丘, 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 東曲阜東南)人,我國古代著名的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 創(chuàng)

3、始人 。他整理 詩 書 等古 代文獻,他首開私人講學的風氣, 相傳學生有三千人,著名的有七十 二人。他被尊稱為“圣人”,聯(lián)合 國教科文組織把他列為 “世界十大 文化名人” 之一。 來自 點撥 春秋戰(zhàn)國 之交的 “百家爭鳴” 時期,是中國思想 史上第一個黃金時代。諸子百家分別著書立說,宣傳 自己的思想主張。中國傳統(tǒng)的很多光輝的思想,都產(chǎn) 生于那個時代。以 孔子 為代表的儒家,是 “百家爭鳴” 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學術(shù)流派。 來自 點撥 語錄體常用于門人弟子記錄導師的言行,有時 也用于佛門的傳教記錄。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語的記錄, 不重文采,不講篇章結(jié)構(gòu),甚至不講段與段在時間或 內(nèi)容

4、上的必然聯(lián)系,故稱為語錄體。 語錄體 來自 點撥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義、禮、智、信、恕、 忠、孝、悌”?!叭省奔磹廴耍强鬃铀枷塍w系的 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 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后世影響亦甚 深遠?!傲x”原指“宜”,即行為適合于“禮”。 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 “禮”即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范疇?!爸恰蓖?“知”,是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范疇。指 儒家思想的核心 來自 點撥 知道、了解、見解、知識、聰明、智慧等?!靶拧?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tài)度?!八 ?包含有寬恕、容人之意?!爸摇北憩F(xiàn)于與人交往

5、中 的忠誠老實?!靶ⅰ?,孔子認為孝悌是仁的基礎(chǔ), “孝”不局限于對父母的贍養(yǎng),而應著重對父母和 長輩的尊重,他認為如缺乏孝敬之心,贍養(yǎng)父母也 就視同于飼養(yǎng)犬,乃大逆不孝?!般敝笇π珠L的 敬愛之情。 論 語 說 慍 罔 殆 好 之者 逾 矩 一 讀一讀字音 部分來自 點撥 ln yu yn wng di ho y 不亦 yu( )乎 人不知而不 yn( ) 學而不思則 wng( ) 二 寫一寫字形 部分來自 點撥 說 慍 罔 部分來自 點撥 (一 )通假字 1.論 語 論:通“倫”,倫次,條理 2.不亦 說

6、乎 說:通“悅”,愉快,高興 3.學而不思則 罔 罔:通“惘”,迷惑 (二 )古今異義 1.有 朋 自遠方來 古義:志同道合的人;今義:朋友。 三 文言知識積累 部分來自 點撥 2.可以 為師矣 古義:可以憑借???,可以。以,憑借。 今義:常用于表示許可或可能、能夠。 (三 )一詞多義 1.知: 人不 知 而不慍 動詞,了解 溫故而 知 新 動詞,理解,領(lǐng)會 2.樂: 不亦 樂 乎 愉快,快樂 好之者不如 樂 之者 以(它)為樂 3.而: 人不知 而 不慍 連詞,表轉(zhuǎn)折 溫故 而 知新 連詞,表遞進 部分來自 點撥 (四 )詞類活用

7、 1.溫 故 而知 新 故:形容詞用作名詞,學過的知識; 新:形容詞用作名詞,新的理解和體會。 2.好之者不如 樂 之者 形容詞的意動用法,這里的意思是“以(它)為樂”。 (五 )文言句式 1.反問句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點撥: “不亦 乎”,表示反問,可譯為“不也 嗎?”。 部分來自 點撥 2.省略句 1可以為師矣。 點撥: “以”后省略賓語“之”,應為“可以(之) 為師矣” 。 (六 )成語積累 1.溫故知新: 溫習學過的知識,獲得新的理解和體會。例 句 :在學習時要做到溫故知新。 2.擇善而從: 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加以采納、學習。例句

8、 : 與人相處要擇善而從,只有這樣自己才能越來越優(yōu)秀。 部分來自 點撥 (七 )名句積累 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 6.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請同學們聽讀課文,并在課本上及時做好旁 批和圈點。體會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風格。 論語 六則課文朗讀 。 圈點要求 1.用 方框 標出至今還使用的 成語 。 2.認為用得好的詞語用 方框 。 3.關(guān)鍵語句(或?qū)懙煤玫恼Z句)用 波浪線 。 4.有疑問的地方,用

9、問號 標注。 論語 六則 (一) 原文 : 子曰 1: “ 學而時 2習 3之 , 不亦說乎 4? 有朋 5自 遠方來 , 不亦樂乎 ? 人不知 6而不慍 7, 不亦君子 8乎 ? “ ( 學而 ) 孔子說:“學了并時常溫習它,不也很高興嗎?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與我探討學問),不也很 快樂嗎?別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卻不怨恨,不也算是 道德修養(yǎng)高的人嗎?” 譯文: 1.曰( ):說。 2.時:時常,常常。 3.習:溫習, 復習。 4.不亦說乎:不也很高興嗎?“不亦 乎”, 表示反問。乎,相當于“嗎”。說( ),愉快, 高興。這個意義后寫作“悅”。 5.朋:朋

10、友。這里指志 同道合的人。 6.知:了解。 7.慍( ):怨恨。 8.君子:這里指道德修養(yǎng)高的人。 注釋: (二) 原文: 子曰:“溫 9故 10而知 11新,可以 12為 13師矣 14?!? ( 為政 ) 孔子說: “ 溫習學過的知識 , 獲得新的理 解和體會 , 可以憑這一點去做老師了 。 ” 譯文: 9.溫:溫習 。 10.故:舊 , 這里指學過的知識 。 11.知:這里有理解 、 領(lǐng)會的意思 。 12.可以:可以憑 借 。 13.為:做 。 14.矣:相當于 “ 了 ” 。 注釋: (三) 原文: 子曰:“學而 15不思則 16罔 17,思而不

11、學則殆 18。” ( 為政 ) 孔子說: “ 只學習卻不加以思考就會迷惑 , 只思考卻不學習就會疑惑 。 ” 譯文: 15.而:本則中的兩個 “ 而 ” 都是轉(zhuǎn)折連詞 , 相 當于 “ 卻 , 可是 ” 。 16.則:本則中的兩個 “ 則 ” 都 是連詞 , 相當于 “ 就 ” 。 17.罔:通 “ 惘 ” , 迷惑 。 18.殆:疑惑 。 注釋: (四)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19之者不如 樂 20之者?!?( 雍也 ) 孔子說: “ 懂得學習的人比不上喜愛學習 的人 , 喜愛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 ” 譯文:

12、 19.好 ( ho) :喜愛 。 20.樂 ( l) :愉快 , 快 樂 。 這里的意思是 “ 以 ( 它 ) 為樂 ” 。 注釋: (五)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 21有我?guī)熝?22;擇其 23善者 而從 24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述而 ) 孔子說: “ 幾個人一起走路 , 其中必定有 可以做我老師的人;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加以采納 、 學 習 , ( 對于 ) 他們身上的缺點 , ( 如果自己身上也 有 ) 就加以改正 。 ” 譯文: 21.必:一定 , 必定 。 22.焉:兼詞 , 在這幾個人 中 。 23.其:代詞 , 他們 , 他們的 。

13、 24.從:采納 , 聽從 。 注釋: (六)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 25,四 十而不惑 26,五十而知天命 27,六十而耳順 28,七十而 從心所欲 29,不逾矩 30?!?( 為政 ) 孔子說: “ 我十五歲時立志研究學問 , 三 十歲時有所成就 , 四十歲時不為我做的事疑惑 , 五 十歲時知道上天的意旨 , 六十歲時聽人說話 , 就能 深刻理解其中的意思 , 七十歲時可以隨心所欲地做 事 , 而不超越法度 。 ” 譯文: 25.立:成就 , 意即有所成就 。 26.惑:疑惑 。 27.天 命:上天的意旨 。 28.耳順:大意為聽別人的話

14、 , 就 能深刻理解其中的意思 。 一說 , 一聽別人言語 , 便可 以分辨真假 , 判明是非 。 29.從心所欲:隨自己心意 , 想怎樣就怎樣 。 30.逾矩:超越法度 。 逾 , 超越 , 超 過 。 矩 , 本指木工用來畫方形或直角的曲尺 , 這里引 申為法度 。 注釋: 部分來自 典中點 1.本課所選六則 論語 ,就內(nèi)容而言,有什么共同 的地方? 【答案】 前五則是有關(guān)于學習的。 部分來自 典中點 2.具體說說它們主要從哪些方面談學習? 【答案】 學習方法和學習態(tài)度、個人修養(yǎng)。 部分來自 典中點 3.課文中有些話已成為成語,試著把它們找出來。 【答

15、案】 溫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 擇善而從 三十而立 隨心所欲 部分來自 點撥 1.第一則包含幾層含義? 【 答案 】 這一則包含三層意思: 學而時習之,不 亦說乎? 這一層既講了學習方法, 也講了學習態(tài) 度。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一層表明志同 道合的朋友不遠千里而來,研究學問,析疑解惑,有 利于學業(yè)進步,自然成為樂事。這一層講的是朋友間 虛心互學的學習態(tài)度問題。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 君子乎?這一層直接表明了個人修養(yǎng)的問題,其實也 表明了學習態(tài)度的問題。 部分來自 點撥 2.從第一則看孔子認為怎樣做才具“君子”之風? 【 答案 】 自己的才能不被人了解

16、 , 不應該怨恨 、 不滿 , 要心胸開闊 , 要有修養(yǎng) , 這樣才有 “ 君 子 ” 之風 。 閱讀方法解密 部分來自 點撥 理解表述文章內(nèi)容法。 解答此類題,先要將文章讀透,深入把握文意,再對 文章信息進行整合篩選,概括出正確答案。解答此題 先要理解“君子”的含義,再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找出“君 子”之風的具體表現(xiàn),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 部分來自 點撥 3.第二則表明了學習上的什么問題,具有什么含意? 【 答案 】 這一則表明了“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 這里的“知新”,包含有兩層意思:第一是得到新的體 會,即認識的加深;第二是領(lǐng)悟到新的內(nèi)容,即知識的 擴大。 這一則講的

17、是學習與知識的鞏固與創(chuàng)新。 部分來自 點撥 4. “溫故”和“知新”是并列的兩件事嗎? 【 答案 】 不是。因為只“溫故”而不獨立思考, 不去探究,就達不到“知新”的目的。只有進行思 考、總結(jié),才能從溫習舊知識中得到新的理解和體 會,可見“溫故”和“知新”并非并列的兩件事。 部分來自 點撥 5.第三則表明了學習上的什么問題?具有什么含意? 【 答案 】 這一則表明了學習與思考相結(jié)合的學習 方法。這兩句話闡明了學習與思考互相補充、相 輔相成的關(guān)系。學習是思考的基礎(chǔ),思考是對所 學的深入理解,不能忽視任何一個方面。 部分來自 點撥 6. “學”與“思”是什么關(guān)系?

18、 【 答案 】 本題運用理解表述文章內(nèi)容法?!皩W” 與“思”是辯證關(guān)系,“學”是“思”的基礎(chǔ), “思”要在“學”中進行,二者相輔相成,不可 偏廢。 部分來自 點撥 7.第四則表明了學習上的什么問題?具有什么含意? 【 答案 】 就學習而言,我們常說,興趣是學習的動 力樂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 闡述讀書求學問的態(tài)度是以求學為快樂。 部分來自 點撥 8.第四則中孔子講的學習態(tài)度的三個層次是什么? 你從中得到什么感悟? 【 答案 】 此題考查生活體驗題答題法。學習態(tài)度 的三個層次是知之、好之、樂之。興趣是最好的老 師,要對知識產(chǎn)生興趣。只有樂而學之,才能不斷 積累更多的知識

19、。 部分來自 點撥 9.第五則表明了學習上的什么問題?具有什么含意? 【 答案 】 這一則主要涉及學習態(tài)度問題,表明學習 要有虛心好學的態(tài)度。即隨時隨地向人學習,正反 借鑒,擇善從之。 部分來自 點撥 10.第六則孔子闡述了什么問題?具有什么含意? 【 答案 】 在課文第六則,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yǎng) 的過程,一生思想經(jīng)歷的各個變化階段。 要給自己清楚的定位,應該做什么適合做什么; 應該能坦然地面對一切困難;應該業(yè)有所成, 對人生或者事業(yè)有一定的把握和理解;要正確的 看待自己的缺點;要聽得進別人的建議。 部分來自 點撥 11.孔子終身學習,取得了哪些效果? 【

20、答案 】 本題運用內(nèi)容歸納概括三步法。 三十而 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 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部分來自 點撥 【 答案 】 “學”在今天是“學習”的意思,在 論語 中,“學”是指學習做人與治學的道理?!傲暋笔侵笢?習?!皩W”是“習”的基礎(chǔ),“習”是“學”的繼續(xù); “學”是為了懂得,“習”是為了鞏固,二者是統(tǒng)一的 整體。 1.【 難點探究 】 課文中的“學”與“習”的含義有什么不 同?二者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 部分來自 點撥 【 答案 】 此題運用根據(jù)材料談看法。 觀點 :學習方法更重要。因為合適的方法會讓我們更有 效地掌握知識。找到了合適的方法能大大

21、提高學習效率, 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觀點 :學習態(tài)度更重要。我們都知道滴水穿石,只有持 正確的態(tài)度,才能克服學習上的困難,一個學生如果態(tài)度 端正,學習積極,目的明確,那他在學業(yè)上必然會有所成 就。 2 【 難點探究 】 學習了孔子關(guān)于學習方法和學習態(tài)度的一些 主張,你認為學習方法和學習態(tài)度哪一個更重要?為什么? 論 語 六 則 談待人對己 :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樂于交友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要有修養(yǎng) 談學習方法 :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時常復習, 非常愉快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故知新, 可以為師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思 結(jié)合 談學

22、習態(tài)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 者 樂而學之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 虛心求 教,處處有師 本文一方面闡述了怎樣待人對己;另一方面闡 述了學習應該有謙虛好學的態(tài)度 、 勤學好問 、 實事 求是的精神;還闡述了溫故知新 、 學思結(jié)合的學習 方法 , 對后世的教與學的理論有著深遠的影響 。 1.觀點鮮明,思想內(nèi)容深刻。 作為語錄體散文, 論語 中所記錄的孔子的言論,主張 什么,反對什么,觀點很鮮明。它只提論點,不提論據(jù), 三言兩語就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而且立意深刻。 2.篇幅短小,語言精練。 論語 中記錄孔子的話,大多很短。字數(shù)雖少,但表達 的意思卻很清楚、完整

23、。用概括性很強的格言式的語句, 表達了精辟的認識和深刻的見解。 關(guān)于學習的名言: 學習永遠不晚 高爾基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 愛迪生 家成功艱苦勞動正確方法少說空話。 愛因斯坦 聰明的人有長的耳朵和短的舌頭 弗萊格 聰明在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 華羅庚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韓愈 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 魯迅 知識就是力量 培根 一 、 學習方法: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學習態(tài)度: 知之者 樂之者。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p>

24、。 體會略。 二、 字詞 讀音 意義 例句 例句 譯文 慍 怨恨 人不知而不慍 別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卻不怨恨 殆 疑惑 思而不學則殆 只思考卻不學習就會疑惑 好 喜愛 知之者不 如好之者 懂得學習的人比不上 喜愛學習的人 樂 以(它) 為樂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喜愛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字詞 讀音 意義 例句 例句 譯文 從 采納,聽從 擇其善者而從之 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加以采納、學習 有 通“又”, 用在整數(shù)與 零數(shù)之間 吾十有五 而志于學 我十五歲時立志研究學 問心得或疑問略。 心得或疑問略。 三 、 1.然后 2.但是 3.就 4.但是 5.就 6.就 略。 點撥: 背誦課文要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背誦,切忌死 記硬背,可以化整為零,一則一則地背。 四 、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guān)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guān)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wù)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