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物理二輪復(fù)習(xí) 第一階段專題一第2講 專題特輯 課下 針對高考押題訓(xùn)練》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3年高考物理二輪復(fù)習(xí) 第一階段專題一第2講 專題特輯 課下 針對高考押題訓(xùn)練(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課下——針對高考押題訓(xùn)練]
1. (2012·上海質(zhì)檢)甲、乙兩位同學(xué)進(jìn)行百米賽跑,假如把他們的運(yùn)動近似當(dāng)作勻速直線運(yùn)動來處理,他們同時從起跑線起跑,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他們的位置如圖1所示,在圖2中分別作出在這段時間內(nèi)兩人運(yùn)動的位移s、速度v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圖象,正確的是( ) 圖1
圖2
解析:選B 甲、乙兩同學(xué)均做勻速直線運(yùn)動,D錯誤,由題圖1可知,v乙>v甲,故B正確,A、C錯誤。
2. (2012·廣東六校聯(lián)考)質(zhì)量為0.3 kg的物體在水平面上運(yùn)動,圖3中兩直線分別表示物體受水平拉力和不受水平拉力時的速度—時間圖象,則下列說
2、法正確的是( )
A.物體所受摩擦力一定等于0.1 N 圖3
B.水平拉力一定等于0.1 N
C.物體不受水平拉力時的速度—時間圖象一定是a
D.物體不受水平拉力時的速度—時間圖象一定是b
解析:選B 由速度—時間圖象知,a、b圖線表示物體做勻減速運(yùn)動。加速度大小設(shè)為aa、ab,則aa= m/s2= m/s2,ab= m/s2= m/s2。拉力的情形可能有兩種:若拉力和摩擦力與速度方向相反,則f=maa,F(xiàn)+f=mab,此時F=f=0.3× N=0.1 N,此情況,a表示沒有受拉力時的情況,b表示受拉力時的情況;
3、若拉力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則f=mab,f-F=maa,此時f=0.3× N=0.2 N,F(xiàn)=0.1 N,這時,a表示受拉力時的情況,b表示沒有受拉力時的情況,故選B。
3.(2012·重慶檢測)如圖4所示,汽車以10 m/s的速度勻速駛向路口,當(dāng)行駛至距路口停車線20 m處時,綠燈還有3 s熄滅。而該汽車在綠燈熄滅時剛好停在停車線處,則汽車運(yùn)動的速度(v)-時間(t)圖象可能是 ( )
圖4
解析:選C 由速度圖象與橫軸所夾“面積”等于這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可知,該汽車在綠燈熄滅時剛好停在停車線處,其在3 s內(nèi)的位移一定為20 m,故汽車運(yùn)動的速度(v)-時間(t)圖象可能是C。
4
4、. (2012·安徽高考)如圖5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塊以加速度a沿斜面勻加速下滑,若在物塊上再施加一個豎直向下的恒力F,則( ) 圖5
A.物塊可能勻速下滑
B.物塊仍以加速度a勻加速下滑
C.物塊將以大于a的加速度勻加速下滑
D.物塊將以小于a的加速度勻加速下滑
解析:選C 對物塊進(jìn)行受力分析,設(shè)斜面的角度為θ,可列方程mgsin θ-μmgcos θ=ma,sin θ-μcos θ=a/g,當(dāng)加上力F后,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F)sin θ-μ(mg+F)cos θ=m
5、a1,即mgsin θ-μmgcos θ+Fsin θ-μFcos θ=ma1,ma+Fsin θ-μFcos θ=ma1,F(xiàn)sin θ-μFcos θ=F(sin θ-μcos θ)=Fa/g,F(xiàn)a/g大于零,代入上式知,a1大于a。物塊將以大于a的加速度勻加速下滑。只有C項正確。
5. (2012·上海高考)如圖6所示,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面上,滑塊A、B疊放后一起沖上斜面,且始終保持相對靜止,A上表面水平。則A、B整體在斜面上運(yùn)動時,B受力的示意圖為( ) 圖6
圖7
解析:選A 因A上表面水平,A、B間若存在摩擦力,只能
6、沿水平方向,故C、D均錯誤;因A、B沿光滑斜面向上沖時,加速度一定沿斜面向下,故滑塊B水平方向必有向左的合外力,即A對B的靜摩擦力Ff,故A正確,B錯誤。
6.利用如圖8甲所示的裝置測量滑塊和滑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將質(zhì)量為M的滑塊A放在傾斜滑板B上,C為位移傳感器,它能將滑塊A到傳感器C的距離數(shù)據(jù)實時傳送到計算機(jī)上,經(jīng)計算機(jī)處理后在屏幕上顯示出滑塊A的速度-時間(v-t)圖象。先給滑塊A一個沿滑板B向上的初速度,得到的v-t圖象如圖乙所示,則( )
圖8
A.滑塊A上滑時加速度的大小為8 m/s2
B.滑塊A下滑時加速度的大小為8 m/s2
C.滑塊與滑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
7、5
D.滑塊A上滑時運(yùn)動的位移為2 m
解析:選A 滑塊A上滑時加速度的大小a1= m/s2=8.0 m/s2,A項正確;A下滑時的加速度a2= m/s2=4.0 m/s2,B項錯誤;由牛頓第二定律知A上滑時mgsin θ+μmgcos θ=ma1,A下滑時mgsin θ-μmgcos θ=ma2,解得μ=0.25,C項錯誤;在速度-時間圖象中面積表示位移,滑塊A上滑時運(yùn)動的位移為1 m,D項錯誤。
7.(2011·福建高考)如圖9甲所示,繃緊的水平傳送帶始終以恒定速率v1運(yùn)行。初速度大小為v2的小物塊從與傳送帶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處滑上傳送帶。若從小物塊滑上傳送帶開始計時,小物塊在
8、傳送帶上運(yùn)動的v-t圖象(以地面為參考系)如圖乙所示。已知v2>v1,則( )
圖9
A.t2時刻,小物塊離A處的距離達(dá)到最大
B.t2時刻,小物塊相對傳送帶滑動的距離達(dá)到最大
C.0~t2時間內(nèi),小物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0~t3時間內(nèi),小物塊始終受到大小不變的摩擦力作用
解析:選B 小物塊對地速度為零時,即t1時刻,向左離開A處最遠(yuǎn)。t2時刻,小物塊相對傳送帶靜止,此時不再相對傳送帶滑動,所以從開始到此刻,它相對傳送帶滑動的距離最大。0~t2時間內(nèi),小物塊受到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方向始終向右,大小不變。t2時刻以后相對傳送帶靜止,故不再受摩擦力作用。B正確
9、。
8. (2012·合肥模擬)如圖10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疊放著質(zhì)量相等的A、B兩塊木板,在木板A上放著質(zhì)量為m的物塊C,木板和物塊均處于靜止?fàn)顟B(tài)。A、B、C之間以及B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設(shè)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為g,現(xiàn)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木板A,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圖10
A.不管F多大,木板B一定保持靜止
B.B受到地面的滑動摩擦力大小一定小于F
C.A、C之間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μmg
D.A、B之間的摩擦力大小不可能等于F
解析:選A 設(shè)A、B的質(zhì)量為M,則
10、A對B的最大靜摩擦力fAB=μ(M+m)g,而地面對B的最大靜摩擦力大小為fB地=μ(2M+m)g,故無論F多大,B一定保持靜止,A正確;若F
11、s2。
圖11
(1)求電梯在上升過程中受到的最大拉力F1和最小拉力F2;
(2)類比是一種常用的研究方法。對于直線運(yùn)動,教科書中講解了由v-t圖象求位移的方法。請你借鑒此方法,對比加速度和速度的定義,根據(jù)圖乙所示a-t圖象,求電梯在第1 s內(nèi)的速度改變量Δv1和第2 s末的速率v2。
解析:(1)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mg=ma
由a-t圖象可知,F(xiàn)1和F2對應(yīng)的加速度分別是a1=1.0 m/s2,a2=-1.0 m/s2,
F1=m(g+a1)=2.0×103×(10+1.0)N=2.2×104 N
F2=m(g+a2)=2.0×103×(10-1.0)N=1.8×104
12、 N
(2)類比可得,所求速度變化量等于第1 s內(nèi)a-t圖線下的面積
Δv1=0.5 m/s
同理可得Δv2=v2-v0=1.5 m/s
v0=0,第2 s末的速率v2=1.5 m/s
答案:(1)F1=2.2×104 N F2=1.8×104 N
(2) Δv1=0.5 m/s v2=1.5 m/s
10.(2012·武漢調(diào)考)如圖12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固定著輕質(zhì)定滑輪O的木塊A,它的上表面與水平面平行,它的右側(cè)是一個傾角θ=37°的斜面。放置在A上的物體B和物體C通過一輕質(zhì)細(xì)繩相連,細(xì)繩的一部分與水平面平行,另一部分與斜面平行。現(xiàn)對A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A、B、C恰好保持相對靜止。已知A、B、C的質(zhì)量均為m,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一切摩擦,求恒力F的大小。(sin 37°=0.6,cos 37°=0.8)
圖12
解析:設(shè)繩的張力為T,斜面對物體C的支持力為FN,系統(tǒng)加速度為a,以B為研究對象T=ma
以C為研究對象
FNsin θ-Tcos θ=ma
FNcos θ+Tsin θ=mg
聯(lián)立解得a=
以A、B、C為整體F=3ma,
故F=mg。
答案: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