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認識面積》優(yōu)秀教學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新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認識面積》優(yōu)秀教學設計(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認識面積》教學設計
一, 教學內容分析: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70~72頁.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知道了什么是周長,掌握周長計算方法。在這些經(jīng)驗的基礎上,教材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找、摸物體的表面,比較物體表面及平面圖形的大小,理解面積的概念,為今后學習面積單位進率,探究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奠定基礎。
教材十分重視學生的認知特點,從直觀的黑板、電視機、數(shù)學書表面到抽象的長方形、正方形等封閉圖形,通過摸一摸物體的表面、說一說等活動,初步感知什么是面積,然后通過比較面積大小,拓展學生對面積的感性認識,豐富面積概念的表
2、象,深入理解面積的意義,并在比較的過程中滲透“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重要性.
二,教學目標:1.通過比較物體表面和封閉圖形大小的活動,豐富面積的表象,理解面積的意義。
2.經(jīng)歷面積大小的比較過程,體驗策略的多樣化。
3.讓學生積極參加觀察,比較,交流活動,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學情分析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本節(jié)課主要內容是認識面積及探索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由于小學三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很薄弱,對“面難把握,因此我主要通過用手摸一摸活動,
讓學生充分感知面積的含義。再經(jīng)歷比較各類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結合游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
3、學生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結合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面積的含義。
教學難點:度量意識的培養(yǎng)。由于三年級學生思維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階段,再加之本課內容是由線到面,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所以感知與理解面積的意義既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也是本課要突破的難點。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每組一張粉紅色紙(長18厘米、寬6厘米),一張綠色紙(長12厘米、寬9厘米);每組一袋學具,內有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
六,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認識面積
1.結合生活實際,引入“面”的概念。
(課件出示主題圖)
(1)想一想:打掃衛(wèi)生時,如果
4、兩個同學以同樣的速度擦黑板、擦國旗,誰先完成?為什么?
預設:擦國旗的同學先完成,因為黑板面大,國旗面小。
(2)生活中很多物體都有面,他們是否也有大小呢? 請同學們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預設:
找一找:可能會找到數(shù)學書封面、課桌面、板凳面、地面、臉面、球面……
摸一摸:請學生摸一摸數(shù)學書封面,再摸一摸其他物體的面……
比一比:請學生說一說兩個物體的面哪個面大?哪個面???
(3)結合實例認識面積。
①教師示范:課桌面的大小就是課桌面的面積;數(shù)學書封面的大小就是數(shù)學書面的面積……
(板書:認識面積)
②學生舉例說明物體表面的面積。(動作與語言相結合,先說說身邊物體的面積;
5、再通過想象,說說其他物體表面的面積)
2.認識圖形的面積。
(1)物體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認識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圓等圖形,是不是也有大小呢?(課件出示認識的平面圖形)
預設:這些圖形也有大小。
(2)這些圖形也有大小,誰來說說它們的面積?
預設:正方形這個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積;三角形這個面的大小就是三角形的面積……
3.及時練習。
(1)完成第61頁“做一做”。(課件出示)
摸摸你的字典的封面和側面,說說哪一個面的面積比較小。
(2)為學生提供一個蘋果,請學生摸一摸它的表面,說一說什么是蘋果的面積。
(3)將數(shù)學書按不同位置擺放,說一說封面面積的大小
6、是否有變化。
(二)比較面積大小,發(fā)展度量意識
1.提出問題,引發(fā)思考。
(1)下面兩個圖形,哪個面積大?
(課件出示,同時為學生提供下面兩個圖形的紙片)
(2)學生自主比較,可以看一看,也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
2.交流比較方法,引發(fā)認知沖突。
(1)讓學生思考: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一個面積大?
(2)用重疊的方法比一比,想一想,能比出結果嗎?
(3)小結:用觀察、重疊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較出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想一想有沒有其他辦法呢?
3.探討度量單位,培養(yǎng)度量意識。
(1)你還能想到其他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嗎?
預設1:學生想到用學過的圖形去度量。
預設
7、2:如果想不到,可以一起聽聽小精靈的建議。(課件出示)
(2)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利用學具在長方形中擺一擺。
(3)交流反饋,確定度量單位。
①組織學生反饋,說說自己選擇的是什么圖形,是怎樣擺的。(學生邊說課件邊演示)
預設1:用圓形作單位。
預設2:用三角形作單位。
預設3:用正方形作單位。
②組織學生結合以上三組圖形思考:用這些圖形作單位能否比較出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如果要準確測量出某個圖形面積的大小,用什么圖形作單位最合適?為什么?
預設:能,用正方形最合適,因為正方形能鋪滿所測圖形,且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在擺放時不受擺放的位置和方向的限制。
③教
8、師介紹:國際上就是規(guī)定用正方形作面積的單位。
(三)應用所學,感受單位價值
1.完成第62頁做一做。
2.完成練習十四的第1、2、3題。
(四)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關于面積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教學反思:
面積”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個既陌生而又熟悉的內容。學生在上學期已學習了“周長”,對正方形、長方形的周長及其計算已經(jīng)掌握。小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空間形式認識發(fā)展上的一次飛躍,可以這樣來說,《面積》是重點更是難點。
本課教學目標確定的比較準,能夠根據(jù)學生好動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另外老師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
9、身邊的事物認識和體會面積。感知數(shù)學與生活緊密相連。
首先從導入這塊通過布置勞動任務,讓學生引發(fā)矛盾,感知面的大小,初步感知面,通過讓學生摸一摸,觀察感知面的大小,整節(jié)課學生都是在摸畫中完成教學任務。通過畫字典封面讓學生理解封閉圖形的面積的概念。在比較面積大小時,對學生布置不夠明確,導致學生目標不明確,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情況。
熊主任指出整堂課設計非常好,創(chuàng)設擦黑板擦展板很好,涉及到老師沒講學生就已經(jīng)知道面積,這時候老師應該表揚鼓勵,不必要糾結。學生會描述面積就行,不必非強調表面。
這個是生活中的面積,接下來有一個動作特別好,由實物字典的封面畫到黑板上,這就是由生活轉到平面,轉點很好,很巧妙。剛才已經(jīng)摸過了,這樣過度過來比較自然??梢栽偌右粋€側面引申一步
熊主任點撥比較面積大小時,抓生成不太到位,指出老師應該邊演示邊敘述,老師的學具袋都有什么,我們應該怎樣擺,引領學生去比較大小。但是同時指出也可以完全放手讓學生去嘗試,把一種圖形去掉,選擇圖形去擺,給學生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尋找到正確答案。選擇不同圖形無法比較,必須是同一標準。抓住課堂生成環(huán)節(jié),融錯,在錯誤中讓學生自己生成知識點,那么這堂課就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