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黃石市第十六中學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21-22課導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湖北省黃石市第十六中學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21-22課導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21—22課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
溫馨寄語:
認真閱讀,積極思考,合作探究,加深理解。
學習目標
1、記住祖沖之、圓周率;《齊民要術(shù)》、賈思勰;酈道元和《水經(jīng)注》;記住書法上的王羲之、繪畫上的顧愷之以及龍門石窟和云岡石窟。
2、通過學習這一時期的文化成就增強民族自豪感。
學習重點
祖沖之和圓周率;王羲之;龍門和云岡石窟。
學習難點
學法指導
1、學習注意前后聯(lián)系。
2、獨立學習、合作探討。
使用說明
1、認真閱讀課本第1—5頁,用藍色或黑色筆獨立完成主干梳理及知識鏈接,并用紅筆在書中畫出相關(guān)知識要點。不懂得地方,老師講解后在學案上填寫完整,力爭全部掌握。
2、
2、小組合作完成合作探究題。
主干梳理
一、數(shù)學成就:祖沖之(南朝):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shù)值,精確到小數(shù)點以后的第七位數(shù)字,比歐洲早1000多年,著有《綴術(shù)》。
二、地理學:酈道元著有《水經(jīng)注》
三、農(nóng)學:賈思勰(北朝)著有《齊民要術(shù)》--我國現(xiàn)存第一部完整的農(nóng)業(yè)科學著作。
一、書法藝術(shù):
1、東漢末年,書法成為一種藝術(shù)。
2、“書圣”王羲之(東晉)《蘭亭序》“飄若浮云,矯若驚龍”,被后人稱作天下第一行書。
二、繪畫藝術(shù):東晉 顧愷之《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三、石窟藝術(shù)--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
四、思想:范縝著有《神滅論》
知識鏈接
3、
合作探究
如何認識魏晉南北朝的時代特征與科技文化繁榮的關(guān)系?
鞏固訓練
1、魏晉南北朝文化的特點是( )
A、輝煌燦爛 B、達到鼎盛 C、承上啟下 D、無所成就
2、在你計算圓面積時,必須使用的一個常數(shù)是( )
A、半徑 B、直徑 C、周長 D、圓周率
3、《水經(jīng)注》描寫:“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文中提到的“巴東三峽”在( )
A、黃河 B、長江 C、黑龍江 D、淮河
4、《齊民要術(shù)》的要術(shù)是指( )
A、果樹種植技術(shù) B、
4、農(nóng)民要求的技術(shù)
C、農(nóng)業(yè)技術(shù)與方法 D、養(yǎng)殖家畜的技術(shù)
5、我國歷史上的"北朝"不包括下列選項中的哪個王朝( )
A、前秦 B、西魏 C、北齊 D、北魏
6、書法字體有篆書、隸書轉(zhuǎn)化到楷書是在( )
A、東漢末年 B、北魏 C、魏晉 D、西漢
7、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 )
A、“天下第一行書” B、“天下第一隸書”
C、“天下第一楷書” D、“天下第一草書”
8、山西大同是煤都,在這里還有著名的石窟藝術(shù),指的是( )
A、云岡石窟 B、龍門石窟
C、敦煌莫高窟 D、樂山大佛
9、材料:“神滅,何以知其滅也?答曰:“神即形也,形即神也。”“形存則神存,形滅則神滅?!?
(1)這段文字出自何書?
出自范縝的《神滅論》
(2)“神”和“形”各指什么?表達了作者什么思想?
“神”即人的精神;“形”即人的肉體。表達了作者的無神論思想。
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