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化學二輪復習 第二部分 考前定點殲滅戰(zhàn)專項押題2 主觀題限時押題練 殲滅高考5個主觀題(第五練)
《2022高考化學二輪復習 第二部分 考前定點殲滅戰(zhàn)專項押題2 主觀題限時押題練 殲滅高考5個主觀題(第五練)》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高考化學二輪復習 第二部分 考前定點殲滅戰(zhàn)專項押題2 主觀題限時押題練 殲滅高考5個主觀題(第五練)(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2高考化學二輪復習 第二部分 考前定點殲滅戰(zhàn)專項押題2 主觀題限時押題練 殲滅高考5個主觀題(第五練) 26.某課題小組同學測量液態(tài)奶含氮量的實驗過程如下: 原理:液態(tài)奶(NH4)2SO4溶液NH3(NH4)2B4O7溶液―→用標準鹽酸滴定 步驟: ①在燒杯中加入10.00 mL液態(tài)奶和輔助試劑,加熱充分反應; ②將反應液轉移到大試管中; ③按圖中裝置用水蒸氣將NH3吹出,并用H3BO3溶液吸收(加熱裝置未畫出); ④取下錐形瓶,滴加指示劑,用0.100 0 mol·L-1鹽酸標準液滴定; ⑤重復測定數(shù)次,再用10.00 mL蒸餾水代替液態(tài)奶進行上述操作。 數(shù)據(jù)記錄
2、如下: 實驗編號 樣品和輔助試劑 消耗鹽酸體積/mL 1 10.00 mL液態(tài)奶、0.2 g催化劑、20 mL濃硫酸 33.45 2 10.00 mL液態(tài)奶、0.2 g催化劑、20 mL濃硫酸 25.50 3 10.00 mL液態(tài)奶、0.2 g催化劑、20 mL濃硫酸 33.55 4 10.00 mL液態(tài)奶、0.2 g催化劑、20 mL濃硫酸 33.50 5 10.00 mL蒸餾水、0.2 g催化劑、20 mL濃硫酸 1.50 回答下列問題: (1)滴定時(NH4)2B4O7重新轉化為H3BO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③的實驗裝置中需要加熱的儀器是________(填儀器名稱),長導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做空白對照實驗對實驗結果有何影響?________(填“無影響”“偏高”或“偏低”)。 (4)計算10.00 mL液態(tài)奶中的含氮量應代入計算的鹽酸體積是________ mL,該液態(tài)奶的含氮量為________ mg·mL-1。 解析:(3)
4、不做空白對照實驗消耗的鹽酸偏多,導致測出結果偏高。(4)去除實驗編號2明顯有誤差的數(shù)據(jù),平均消耗鹽酸的體積是33.50 mL,再除去空白對照實驗的數(shù)據(jù)得33.50 mL-1.5 mL=32.00 mL。2NH~B4O~2H+,n(NH)=0.003 2 mol,液態(tài)奶的含氮量==0.004 48 g·mL-1=4.48 mg·mL-1。 答案:(1)B4O+2H++5H2O===4H3BO3 (2)圓底燒瓶 防止裝置中壓力過大而發(fā)生危險;防止冷卻時發(fā)生倒吸 (3)偏高 (4)32.00 4.48 27.氯酸鎂常用作催熟劑、除草劑等,實驗室制備Mg(ClO3)2·6H2O的流程如圖:
5、 已知:①鹵塊主要成分為MgCl2·6H2O,含有MgSO4、FeCl2等雜質; ②四種化合物的溶解度(S)隨溫度(T)變化曲線如圖所示: (1)過濾所需要的主要玻璃儀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MgO后過濾所得濾渣的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為________。 (3)加入NaClO3飽和溶液后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進一步制取Mg(ClO3)2·6H2O的實驗步驟
6、依次為①__________;__________;洗滌;②將濾液冷卻結晶;③過濾、洗滌。 (4)產品中Mg(ClO3)2·6H2O含量的測定:(已知Mg(ClO3)2·6H2O 的摩爾質量為299 g·mol-1) 步驟1:準確稱量3.50 g產品配成100 mL溶液。 步驟2:取10.00 mL于錐形瓶中,加入10.00 mL稀硫酸和20.00 mL 1.000 mol·L-1的FeSO4溶液,微熱。 步驟3:冷卻至室溫,用0.100 mol·L-1 K2Cr2O7溶液滴定剩余的Fe2+至終點。反應的方程式為Cr2O+6Fe2++14H+===2Cr3++6Fe3++7H2O。
7、步驟4:將步驟2、3重復兩次,計算得平均消耗K2Cr2O7溶液15.00 mL。 ①寫出步驟2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產品中Mg(ClO3)2·6H2O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_。(保留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 解析:(1)過濾所需要的主要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玻璃棒。(2)加KMnO4的目的是氧化Fe2+使其轉化為Fe3+,再加入BaCl2除去SO,此時溶液中的溶質主要為
8、MgCl2、FeCl3,F(xiàn)e3+發(fā)生水解:Fe3++3H2OFe(OH)3+3H+,加入的MgO與水解得到的H+反應,促使上述平衡正向移動從而使Fe3+轉化為Fe(OH)3沉淀而與MgCl2分離,故加MgO后過濾所得濾渣的主要成分為Fe(OH)3。(3)過濾后的溶液中的溶質為MgCl2,加入NaClO3后生成的NaCl的溶解度小,在飽和溶液中以沉淀的形式析出,故反應可以發(fā)生,化學方程式為MgCl2+2NaClO3===Mg(ClO3)2+2NaCl↓;加入NaClO3后生成Mg(ClO3)2溶液和NaCl沉淀,可以先將混合物蒸發(fā)濃縮,使更多的NaCl沉淀析出,由于Mg(ClO3)2的溶解度
9、隨溫度的降低而降低,同時為了減少Mg(ClO3)2的析出,必須在較高溫度下過濾,得到Mg(ClO3)2濾液,洗滌沉淀得到NaCl產品。最后對濾液進行冷卻結晶,得到Mg(ClO3)2·6H2O晶體。(4)①ClO具有氧化性,F(xiàn)e2+具有還原性,兩者在酸性條件中反應,離子方程式為ClO+6Fe2++6H+===6Fe3++Cl-+3H2O。②根據(jù)Cr2O+6Fe2++14H+===2Cr3++6Fe3++7H2O,K2Cr2O7溶液滴定的Fe2+的物質的量為(6×0.100×15.00×10-3)mol=9×10-3 mol,所以ClO消耗的Fe2+的物質的量為(20×10-3-9×10-3) m
10、ol=0.011 mol,根據(jù)ClO+6Fe2++6H+===6Fe3++Cl-+3H2O可得ClO的物質的量為 mol,所以原100 mL樣品溶液中ClO的物質的量為 mol×10= mol,Mg(ClO3)2·6H2O的物質的量為 mol,質量為(×299)g,故Mg(ClO3)2·6H2O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78.3%。 答案:(1)燒杯、漏斗、玻璃棒 (2)Fe(OH)3 (3)MgCl2+2NaClO3===Mg(ClO3)2+2NaCl↓ 蒸發(fā)濃縮(或蒸發(fā)結晶) 趁熱過濾 (4)①ClO+6Fe2++6H+===6Fe3++Cl-+3H2O?、?8.3% 28.二氧化
11、碳是用途非常廣泛的化工基礎原料,回答下列問題: (1)工業(yè)上可以用CO2來生產燃料甲醇。 已知:CO2(g)+3H2(g)CH3OH(l)+H2O(l) ΔH=-131.0 kJ·mol-1; H2(g)+O2(g)===H2O(l) ΔH=-285.8 kJ·mol-1。 CH3OH(l)的燃燒熱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催化劑作用下,CO2和CH4可以直接轉化為乙酸: CO2(g)+CH4(g)CH3COOH(g) ΔH=+36.0 kJ·mol-1。 在不同溫度下乙酸的生成速率變
12、化如圖所示。 ①當溫度在250 ℃~300 ℃范圍時,乙酸的生成速率減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當溫度在300 ℃~400 ℃范圍時,影響乙酸生成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欲使乙酸的平衡產率提高,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填標號)。 A.升高溫度 B.降低溫度 C.增大壓強 D.降低壓強 (3)高溫下,CO2與足量的碳在密閉容器中實現(xiàn)反應: C(s)+CO2(g)2CO(g)。 ①向容積為1
13、L的恒容容器中加入0.2 mol CO2,在不同溫度下達到平衡時CO2的物質的量濃度c(CO2)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則該反應為________(填“放熱”或“吸熱”)反應,某溫度下,若向該平衡體系中再通入0.2 mol CO2,平衡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動,達到新平衡后,體系中CO的百分含量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②向壓強為p、體積可變的恒壓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O2,650 ℃時反應達到平衡,CO的體積分數(shù)為 40.0%,則CO2的轉化率為__________。氣體分壓(p分)=氣體總壓(p總)×體積分數(shù),用某物質的平衡分壓代替物質的
14、量濃度也可以表示化學平衡常數(shù)(記作Kp),此溫度下,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p=________(用含p的代數(shù)式表示),若向平衡體系中再充入V(CO2)∶V(CO)=5∶4 的混合氣體,平衡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動。 解析:(1)燃燒熱是指25 ℃、101 kPa時,1 mol純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氧化物時所放出的熱量。將題中已知的熱化學方程式依次編號為①、②,根據(jù)蓋斯定律,由②×3-①可得:CH3OH(l)+O2(g)===CO2(g)+2H2O(l) ΔH=(-285.8 kJ·mol-1)×3-(-131.0 kJ·mol-1)=-726.4 kJ·mol-1
15、。(2)①當溫度在250 ℃~300 ℃范圍時,隨溫度的升高乙酸的生成速率反而減慢,主要原因是催化劑活性降低。當溫度在300 ℃~400 ℃范圍時,隨溫度的升高乙酸的生成速率又有所上升,是因為此時影響乙酸生成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溫度。②因為該反應是氣體分子數(shù)減小的吸熱反應,根據(jù)平衡移動原理,欲使乙酸的平衡產率提高,可采取的措施是升高溫度、增大壓強,A、C項正確。(3)①由題圖可得,隨著溫度的升高,平衡時CO2的物質的量濃度逐漸減小,根據(jù)平衡移動原理,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所以該反應為吸熱反應。向該平衡體系中再通入0.2 mol CO2,反應物濃度增加,平衡正向移動。再通入CO2達到的平
16、衡與在原平衡的基礎上增大壓強達到的平衡互為等效平衡,該反應為氣體分子數(shù)增大的反應,增大壓強,平衡逆向移動,故達到新平衡后,體系中CO的百分含量變小。②設CO2的初始濃度為a mol·L-1,轉化濃度為x mol·L-1,根據(jù)三段式法進行計算: C(s)+CO2(g)2CO(g) 初始/(mol·L-1) a 0 轉化/(mol·L-1) x 2x 平衡/(mol·L-1) a-x 2x 則有×100%=40.0%,解得x=a,所以CO2的轉化率為×100%=25%。根據(jù)題意可知,氣體總濃度為+=(mol·L-1)。CO2的分壓為p×=0.6p,CO的分壓
17、為p×=0.4p,故Kp=≈0.267p。原平衡體系中V(CO2)∶V(CO)=3∶2,恒壓條件下,向原平衡體系中再充入V(CO2)∶V(CO)=5∶4的混合氣體,相當于在原平衡的基礎上再通入CO,所以平衡逆向移動。 答案:(1)-726.4 kJ·mol-1 (2)①催化劑活性降低 溫度 ②AC (3)①吸熱 正向 變小?、?5% (或0.267p) 逆向 35.[選修③——物質結構與性質]B、N、Co均為新型材料的重要組成元素。請回答下列問題: (1)基態(tài)Co原子核外電子占據(jù)________種不同的能級,其中有________個未成對電子。 (2)Co能形成[Co(CNO)6]
18、3-。 ①1 mol該離子中含有σ鍵的數(shù)目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與CNO-互為等電子體的分子為________(填化學式,任寫一種)。 ③C、N、O三種基態(tài)原子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用元素符號表示)。 ④相同壓強下,CO晶體的熔點高于N2晶體的原因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硼酸根的結構之一為鏈狀(如圖1),化學式為________,其中B原子的雜化形式為__
19、______。 (4)BN晶體有多種結構,其中立方氮化硼具有金剛石型結構(如圖2)。 ①晶體的最小環(huán)中含有________個B原子。 ②若晶胞參數(shù)為a nm,晶胞密度為ρ g·cm-3,則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可表示為________。 解析:(1)基態(tài)Co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74s2,原子核外電子占據(jù)1s、2s、2p、3s、3p、3d、4s共7種不同的能級,其中有3個未成對電子。(2)①1 mol該離子中含有σ鍵的數(shù)目為3×6×6.02×1023=18×6.02×1023。②與CNO-互為等電子體的分子為CO2和CS2或N2O等。③同一周期從左到右第
20、一電離能逐漸增大,N中2p軌道電子處于半充滿狀態(tài),第一電離能變大,C、N、O三種基態(tài)原子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為N>O>C。④相同壓強下,CO晶體的熔點高于N2晶體的原因:CO為極性分子,N2為非極性分子,CO分子間的范德華力更大。(3)多硼酸根化學式為BO或(BO2),其中B原子形成2個σ鍵,最外層3個電子,又得一個,共4個價電子,形成σ鍵用去2個,有一個孤電子對,雜化形式為sp2。(4)①晶體的最小環(huán)中含有3個B原子,3個N原子,形成6元環(huán);立方氮化硼中,晶胞邊長為a×10-7 cm,晶胞體積V=(a×10-7 cm)3,該晶胞中N原子個數(shù)=8×+6×=4,B原子個數(shù)為4,立方氮化硼的
21、密度ρ== g·cm-3,NA=。 答案:(1)7 3 (2)①18NA(或18×6.02×1023等合理答案即可)?、贑O2(或CS2、N2O等合理答案) ③N>O>C?、蹸O為極性分子,N2為非極性分子,CO分子間的范德華力更大 (3)BO[或(BO2)] sp2 (4)①3 ② 36.[選修⑤——有機化學基礎]有機化合物J是治療心臟病藥物的一種中間體,分子結構中含有3個六元環(huán)?;衔颙的一種合成路線如圖: 已知:①A既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又能與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其核磁共振氫譜顯示有4種氫,且峰面積之比為1∶2∶2∶1; ②有機物B是一種重要的石油化工產品,其產量可用
22、來衡量國家的石油化工發(fā)展水平; 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化學名稱是____________,A+D―→E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 (2)C→D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G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鑒定I分子結構中官能團的光譜分析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符合下列條件的E的同分異構體的數(shù)目有________種。 ①能發(fā)生
23、水解反應 ②苯環(huán)上只有兩個對位取代基?、叟c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 (6)以有機物B為原料,結合題給合成路線,寫出制備1,3-丁二醇的轉化流程圖(無機化合物原料任選)。 解析:根據(jù)已知信息①并結合A的分子式可知,A為苯環(huán)上連有—OH、—CHO的有機物,結合其核磁共振氫譜顯示有4種氫,且峰面積之比為1∶2∶2∶1知A的結構簡式為,化學名稱是對羥基苯甲醛(或4-羥基苯甲醛)。根據(jù)已知信息②可知,B為乙烯,則C為乙醇,D為乙醛,A與D發(fā)生已知信息③的加成反應,生成的E為,則F為,G為。根據(jù)J分子結構中含有3個六元環(huán)可知,G與HCl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的H為,H在堿性條件下水解后進行酸化,生成的I
24、為。 (5)E為,根據(jù)①能發(fā)生水解反應,說明有酯基;②苯環(huán)上只有兩個對位取代基;③與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說明有酚羥基,其含有酯基的取代基可以是—CH2CH2OOCH、—CH(CH3)OOCH、—CH2OOCCH3、—OOCCH2CH3、 —COOCH2CH3或—CH2COOCH3,故符合條件的E的同分異構體有6種。(6)運用逆合成分析法,倒推中間產物,確定合成路線。 答案:(1)對羥基苯甲醛(或4-羥基苯甲醛) 加成反應 (2)2CH3CH2OH+O22CH3CHO+2H2O (3)碳碳雙鍵、酚羥基、羧基 (4)紅外光譜 (5)6 (6)CH2===CH2CH3CH2OHCH3CHO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