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第一單元 生命系統(tǒng)的細胞基礎 專題二 細胞的結構基礎課件.ppt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第一單元 生命系統(tǒng)的細胞基礎 專題二 細胞的結構基礎課件.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第一單元 生命系統(tǒng)的細胞基礎 專題二 細胞的結構基礎課件.ppt(5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專題二細胞的結構基礎 考綱要求 1 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 B 2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B 3 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 B 4 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 B 5 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 B 6 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B 7 實驗 用顯微鏡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 a 8 實驗 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 c 9 實驗 通過模擬實驗探究膜的透性 b 擬核 纖維素和果膠 磷脂雙分子層 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信息交流 協(xié)助擴散 選擇透過性 細胞質基質 生物膜系統(tǒng) 核糖體 核糖體 考點一細胞的結構及功能 1 2015 江蘇卷 16 下圖為白細胞與血管內皮細胞之間識別 黏著后 白細胞遷移并穿過血管壁進入炎癥組織的示意圖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內皮細胞識別結合白細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細胞黏著B 白細胞在血管內黏著 遷移需要消耗ATPC 黏著 遷移過程中白細胞需進行基因的選擇性表達D 白細胞利用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穿過血管壁進入炎癥組織解析A對 內皮細胞通過白細胞膜上的受體 糖蛋白 識別白細胞并使其黏著 B對 白細胞遷移需要消耗能量 C對 黏著 遷移是白細胞具有的特定功能 具有特定形態(tài) 功能的細胞的產(chǎn)生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D錯 白細胞利用細胞膜的流動性穿過血管壁進入炎癥組織 答案D 2 2016 全國課標卷 1 下列與細胞相關的敘述 正確的是 A 核糖體 溶酶體都是具有膜結構的細胞器B 酵母菌的細胞核內含有DNA和RNA兩類核酸C 藍藻細胞的能量來源于其線粒體有氧呼吸過程D 在葉綠體中可進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解析核糖體無膜結構 A錯誤 酵母菌細胞核內存在遺傳物質DNA 且存在DNA轉錄過程 即存在轉錄產(chǎn)物RNA B正確 藍藻是原核生物 不具有線粒體 其有氧呼吸過程在細胞膜上完成 C錯誤 葉綠體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進行CO2的固定 光反應過程產(chǎn)生ATP和 H 故D錯誤 答案B 課標卷常以選擇題形式考查8種細胞器 細胞膜 細胞核的結構 功能 物質組成等 對細胞器的考查和相關代謝活動相聯(lián)系 如呼吸 光合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等 綜合性較強 其中線粒體 葉綠體 溶酶體和高爾基體應重點關注 1 巧用索引法對細胞分類 核糖體 動物 低等植 物 高等植 物 2 8種主要細胞器的分類 1 依據(jù) 膜 2 依據(jù) 成分 中心體 核糖體 葉綠體 線粒體 高爾基體 內質網(wǎng) 液泡 溶酶體 3 依據(jù) 功能 葉綠體 核糖體 葉綠體 3 明確細胞核的 2 大功能 1 細胞內遺傳物質 和的主要場所 遺傳信息庫 2 細胞的控制中心 貯存 復制 轉錄 代謝和遺傳 4 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的5大統(tǒng)一性 1 都具有細胞膜 且膜的成分和結構相似 2 細胞質中都有 核糖體 這種細胞器 3 細胞中都含有DNA和RNA兩種核酸 且都以DNA作為遺傳物質 4 均以ATP作為直接能源物質 5 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遺傳密碼 5 高考??嫉脑思毎?大特征 1 無線粒體 也可能進行有氧呼吸 2 無葉綠體 也可能進行光合作用 3 無染色體 只能在DNA水平上產(chǎn)生可遺傳的變異 1 鏈球菌的抗原由核糖體合成并經(jīng)高爾基體運輸至細胞膜 2015 四川卷 5C 2 細胞學說從一個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 2013 江蘇 2A 3 合成固醇類激素的分泌細胞的內質網(wǎng)一般不發(fā)達 2011 四川 2B 4 膜蛋白的形成與核糖體 內質網(wǎng) 高爾基體有關 2014 江蘇 3C 答案 1 2 3 4 提示 1 作為原核生物 鏈球菌無高爾基體 3 固醇類激素屬脂質 脂質合成場所為內質網(wǎng) 1 2016 江蘇淮安淮海中學月考 5 圖中a b c表示三種生物細胞的結構模式圖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命題角度1細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 A 以上三種細胞內遺傳物質的載體是染色體B a細胞有細胞壁 而b c細胞沒有該結構C 三種細胞中共同具有的細胞器只有核糖體D a b細胞內具有膜結構的細胞器構成了生物膜系統(tǒng) 解析細菌為原核細胞 擬核中的DNA和蛋白質不結合 沒有染色體 A錯誤 a植物細胞和c細菌細胞都有細胞壁 b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 B錯誤 a植物細胞和b動物細胞都屬于真核細胞 有包括核糖體在內的多種細胞器 c細菌細胞為原核細胞 只有唯一的細胞器 核糖體 C正確 a植物細胞和b動物細胞都屬于真核細胞 生物膜系統(tǒng)是指細胞膜 核膜以及細胞器膜等緊密聯(lián)系組成的統(tǒng)一整體 D錯誤 答案C 2 下列關于細胞共性的描述 正確的是 A 都能合成有氧呼吸酶B 都能合成核酸和激素C 轉錄和翻譯的場所都相同D 蛋白質合成場所都相同解析有些生物不能進行有氧呼吸 如乳酸菌 故不能合成有氧呼吸酶 原核生物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在擬核和質粒內轉錄 真核生物在細胞核內轉錄 線粒體和葉綠體內也可進行轉錄 細胞都能合成核酸 但并不是所有細胞都能合成激素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蛋白質合成場所都是核糖體 答案D 1 2012 江蘇卷 4 下列關于真核細胞結構的敘述 錯誤的是 命題角度2真核細胞的亞顯微結構及功能 A 細胞器在細胞質中的分布與細胞的功能相適應B 線粒體是細胞內物質氧化和能量轉換的主要場所C 由rRNA和蛋白質組成的核糖體具有特定空間結構D 高爾基體是細胞內蛋白質合成 加工和運輸?shù)膱鏊?解析植物細胞中的高爾基體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在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末期會在赤道板的附近聚集許多高爾基體 這說明細胞器的分布與細胞的功能相適應 A正確 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而有氧呼吸是細胞內物質氧化和能量轉換的過程 B正確 核糖體是細胞內的一種細胞器 主要由rRNA和蛋白質組成 核糖體的結構包括大 小亞基 當參與翻譯過程時大 小亞基結合 當?shù)鞍踪|合成結束時大 小亞基解體 C正確 蛋白質合成的場所是核糖體 而不是高爾基體 D錯誤 答案D 2 用差速離心法分離出某動物細胞的甲 乙 丙三種細胞器 測定其中三種有機物的含量如圖所示 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葡萄糖進入甲分解為CO2和H2OB 乙一定與分泌蛋白的加工修飾有關C 丙合成的物質遇雙縮脲試劑呈紫色D 酵母菌與該細胞共有的細胞器只有丙 解析甲有脂質 應為具膜細胞器 有微量核酸 且為動物細胞 推斷為線粒體 葡萄糖不能進入 A錯誤 乙只有脂質和蛋白質 無核酸 但無法排除溶酶體 B錯誤 丙無脂質 有較多蛋白質和核酸 可確認為核糖體 C正確 酵母菌與該細胞均為真核細胞 有多種細胞器 D錯誤 答案C 3 如圖a c表示細胞中的兩種結構 b是它們共有的特征 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若b表示兩層膜結構 則a c肯定是葉綠體和線粒體B 若b表示細胞器中含有的核酸 則a c肯定是葉綠體和線粒體C 若b表示產(chǎn)生水分子的生理過程 則a c不可能是細胞核和高爾基體D 若b表示磷脂 a c肯定不是核糖體和中心體 解析若b表示兩層膜結構 a c可能是線粒體 葉綠體 細胞核中的任意兩種 含有核酸的細胞器有線粒體 葉綠體與核糖體 細胞內的轉錄與DNA復制均可產(chǎn)生水 高爾基體參與形成細胞壁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水 沒有膜結構的細胞器有核糖體與中心體 答案D 命題角度3生物膜系統(tǒng)的結構及功能 1 2014 江蘇卷 3 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 錯誤的是 A 性激素主要是由內質網(wǎng)上的核糖體合成B 囊泡可以由內質網(wǎng)向高爾基體轉運C 膜蛋白的形成與核糖體 內質網(wǎng) 高爾基體有關D 內質網(wǎng)既參與物質合成 也參與物質運輸 解析性激素的本質為脂質 脂質的合成與滑面內質網(wǎng)有關 A錯誤 細胞分泌物合成 加工 運輸及分泌過程中 內質網(wǎng)可參與物質的合成及加工 形成囊泡運輸?shù)礁郀柣w進一步加工 B正確 膜蛋白的形成過程與分泌蛋白的形成類似 在核糖體合成 內質網(wǎng) 高爾基體加工 C正確 內質網(wǎng)既可參與脂質等的合成 也可參與蛋白質等的運輸 D正確 答案A 2 2016 高考沖刺卷 圖1為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概念圖 圖2表示的是兩種生物膜及其上發(fā)生的物質變化 下列相關敘述中 錯誤的是 A 圖1中的a和g分別表示核膜和細胞膜B 圖2中所示的生物膜A與圖1中的g對應C 圖1中的c可進行光合作用的光反應D 圖2中的B如果表示小腸上皮細胞吸收K 則需要的ATP主要由圖1中的d提供答案B 3 2015 江蘇卷 26 下圖為真核細胞結構及細胞內物質轉運的示意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 圖中雙層膜包被的細胞器有 填序號 2 若該細胞為人的漿細胞 細胞內抗體蛋白的合成場所有 填序號 合成后通過運輸?shù)?填序號 中進一步加工 3 新轉錄產(chǎn)生的mRNA經(jīng)一系列加工后穿過細胞核上的轉運到細胞質中 該結構對轉運的物質具有性 4 若合成的蛋白質為丙酮酸脫氫酶 推測該酶將被轉運到 填序號 發(fā)揮作用 解析 1 具有雙層膜的細胞器有葉綠體和線粒體 2 抗體蛋白為分泌蛋白 首先在核糖體合成 然后進入內質網(wǎng)繼續(xù)合成和加工 再通過囊泡運輸?shù)礁郀柣w中進一步加工 3 mRNA是大分子物質 穿過核孔轉運 核孔對轉運的物質具有選擇性 4 丙酮酸脫氫酶在線粒體中有氧呼吸第二階段發(fā)揮作用 答案 1 2 囊泡 3 核孔選擇 4 1 三看分泌蛋白的合成 加工 運輸 2 三幅??寄P蛨D 考點二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及實例 1 2016 全國課標卷 2 離子泵是一種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載體蛋白 能利用水解ATP釋放的能量跨膜運輸離子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離子通過離子泵的跨膜運輸屬于協(xié)助擴散B 離子通過離子泵的跨膜運輸是順著濃度梯度進行的C 動物一氧化碳中毒會降低離子泵跨膜運輸離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質變性劑會提高離子泵跨膜運輸離子的速率 解析離子泵通過消耗ATP進行離子的跨膜運輸 屬于主動運輸 A錯誤 主動運輸一般為逆濃度梯度進行 B錯誤 主動運輸速率受ATP供應和具有活性的載體數(shù)量的限制 CO中毒會導致供氧不足 進而導致細胞呼吸速率下降 ATP供應減少 離子泵跨膜運輸離子的速率降低 C正確 蛋白質變性劑會降低具有活性的載體數(shù)量 使離子泵跨膜運輸離子的速率降低 D錯誤 答案C 2 2015 課標卷 1 將三組生理狀態(tài)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別培養(yǎng)在含有相同培養(yǎng)液的密閉培養(yǎng)瓶中 一段時間后 測定根吸收某一礦質元素離子的量 培養(yǎng)條件及實驗結果見下表 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有氧條件有利于該植物幼根對該離子的吸收B 該植物幼根對該離子的吸收與溫度的變化無關C 氮氣環(huán)境中該植物幼根細胞吸收該離子不消耗ATPD 與空氣相比 氮氣環(huán)境有利于該植物幼根對該離子的吸收 解析17 條件下氮氣 缺氧 環(huán)境下該植物幼根對離子的吸收量比有氧氣條件下低 說明幼根吸收離子需要消耗ATP 與空氣環(huán)境相比 氮氣環(huán)境不利于該植物幼根對離子的吸收 A正確 D錯誤 氮氣環(huán)境中該植物幼根細胞吸收該離子仍需消耗ATP C錯誤 空氣中培養(yǎng) 溫度為17 離子吸收量明顯高于3 可知該植物幼根對離子吸收與溫度有關 B錯誤 答案A 3 江蘇高考試題改編 將浸潤在質量濃度為0 3g L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蔥表皮制成裝片 放在顯微鏡下觀察 結果如圖所示 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 洋蔥表皮細胞通過滲透作用失水 導致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 原生質層在該過程中充當了 以下結構或物質屬于原生質層的是 A 液泡膜B 線粒體C 液泡色素D 細胞核E 細胞壁 2 請在坐標系中繪出細胞吸水力隨質壁分離程度變化曲線 3 若將裝片放在80 的條件下處理一段時間 裝片中的溶液仍保持0 3g L 后 放在顯微鏡下觀察 在清晰看到細胞結構后為了更準確判斷A處顏色 應該如何操作顯微鏡 4 蘚類小葉是否是觀察線粒體的理想實驗材料 為什么 解析 1 成熟植物細胞的細胞膜 液泡膜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部分組成原生質層 充當了半透膜 細胞核 液泡內的成分不屬于原生質層 2 細胞隨著質壁分離程度加大 細胞液濃度增加 細胞吸水力也增加 因細胞有最大分離程度 故吸水力也有最大值 3 調節(jié)顯微鏡粗 細準焦螺旋可以使圖像清晰 調節(jié)光圈 反光鏡可以改變視野亮度 在清晰看到細胞結構后為了更準確判斷 不需要調節(jié)粗 細準焦螺旋 4 蘚類葉肉細胞中有葉綠體 影響對被染成藍綠色的線粒體的觀察 答案 1 半透膜AB 2 如圖 3 調節(jié)光圈 反光鏡以改變視野亮度 4 不是細胞中有葉綠體 影響染色后對線粒體的觀察 質壁分離實驗側重考查實驗材料的選擇 原因及實驗結果評價等 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重點考查其特點 判斷及影響因素等 1 細胞膜 選擇透過性 的物質基礎 載體蛋白 2 影響物質跨膜運輸?shù)膬纱笠蛩?物質濃度 O2濃度 1 物質濃度 在一定的濃度梯度范圍內 2 氧濃度 自由擴散 協(xié)助擴散或主動運輸 自由擴散 協(xié)助擴散 主動運輸 3 質壁分離的2個條件 大 小 1 神經(jīng)細胞受到刺激時Na 從細胞外到細胞內不依賴于膜蛋白 2014 海南 3C改編 2 關于物質出入細胞方式中 胞吐過程一定會發(fā)生分泌泡與細胞膜的融合 2014 浙江高考 3 血漿中的碘進入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屬于自由擴散 2012 海南高考 4 將人的紅細胞放入4 蒸餾水中 一段時間后紅細胞破裂 主要原因是蒸餾水大量進入紅細胞 2011 新課標全國卷 答案 1 2 3 4 提示 1 神經(jīng)細胞受刺激時Na 進入膜內需載體蛋白協(xié)助 3 血漿中碘進入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的方式為主動運輸 1 2014 江蘇卷 15 在 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 實驗中 對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臨時裝片進行了三次觀察 如下圖所示 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命題角度1滲透作用原理與質壁分離實驗 A 第一次觀察時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較大的無色細胞質基質區(qū)域B 第二次觀察時可以發(fā)現(xiàn)細胞質壁分離首先發(fā)生在細胞的角隅處 C 吸水紙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體 以免污染鏡頭D 為了節(jié)約實驗時間 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顯微觀察步驟解析第一次觀察時細胞還沒有發(fā)生質壁分離 只能看到紫色大液泡 A錯誤 第二次觀察時已滴入少量的蔗糖溶液 細胞開始發(fā)生質壁分離 可以發(fā)現(xiàn)細胞質壁分離首先發(fā)生在細胞的角隅處 B正確 吸水紙的作用是將蔗糖溶液從蓋玻片的一側吸引到另一側 使全部洋蔥鱗片葉浸潤在蔗糖溶液中 C錯誤 第一次顯微鏡觀察是為了獲得實驗前的圖像 以便于和實驗中的現(xiàn)象變化作對比 因此不可省略 D錯誤 答案B 2 2016 天津卷 1 在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的失水和吸水實驗中 顯微鏡下可依次觀察到甲 乙 丙三種細胞狀態(tài)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由觀察甲到觀察乙須將5倍目鏡更換為10倍目鏡B 甲 乙 丙可在同一個細胞內依次發(fā)生C 與甲相比 乙所示細胞的細胞液濃度較低D 由乙轉變?yōu)楸倪^程中 沒有水分子從胞內擴散到胞外 解析該圖表示紫色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的過程圖 觀察質壁分離時只需用低倍鏡 不必換高倍鏡觀察 A錯誤 在實驗中細胞一直保持活性 可以觀察到甲 乙 丙的連續(xù)狀態(tài) B正確 由甲到乙 細胞失水 細胞液濃度升高 C錯誤 由乙轉為丙 水是雙向擴散的 只不過進入細胞的水多于擴散到細胞外的水 答案B 生物膜具有 載體蛋白 故具有選擇透過性 人工膜為半透性膜 物質能否通過取決于孔徑大小 溶液濃度指摩爾濃度而非質量濃度 如10 葡萄糖溶液和10 蔗糖溶液的質量濃度相同 但摩爾濃度不同 10 蔗糖溶液的溶質分子微粒數(shù)少于10 葡萄糖溶液 故水分子由蔗糖溶液向葡萄糖溶液移動 1 人工膜 生物膜2 摩爾濃度 質量濃度 3 滲透平衡 濃度相等 達到滲透平衡時 半透膜兩側水分子移動達動態(tài)平衡 此時膜兩側溶液的濃度未必相等 如透析袋內蔗糖溶液與透析袋外的清水可達滲透平衡 但濃度總不會相等 注 若為生活細胞達滲透平衡時 一般認為其外界溶液為 等滲溶液 典例 科學家做過這樣的實驗 先準備好含有Mg2 Ca2 的一定量培養(yǎng)液兩等份 再將水稻和番茄分別放在上述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 一段時間后 兩種培養(yǎng)液中離子濃度的變化如下圖所示 依此分析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命題角度2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及特點 A 本實驗的自變量是不同種類的離子B 水稻培養(yǎng)液中的Mg2 和Ca2 濃度升高是由于水稻吸收水分的相對速率大于吸收Mg2 和Ca2 的相對速率C 番茄細胞膜上運載Si4 的載體比運載Ca2 Mg2 的載體多D 水稻培養(yǎng)液中的各種離子濃度變化程度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不同 慧眼識圖 答案B 對點小練 1 2016 江蘇卷 6 如圖為一種溶質分子跨膜運輸?shù)氖疽鈭D 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 載體 逆濃度運輸溶質分子B 載體 具有ATP酶活性 C 載體 和 轉運方式不同D 載體 轉運溶質分子的速率比自由擴散快解析由圖可知載體 逆濃度梯度運輸溶質分子 A正確 載體 順濃度梯度運輸溶質分子 不消耗ATP 不具有ATP酶活性 B錯誤 載體 和 轉運方式不同 前者是主動運輸 后者是協(xié)助擴散 C正確 協(xié)助擴散有載體協(xié)助 自由擴散沒有 前者快 D正確 答案B 2 2016 豫南九校聯(lián)考 在物質進出人體細胞的方式中 與下面兩圖曲線都符合的是 A 紅細胞從血漿中吸收K B 白細胞吞噬病菌C 神經(jīng)細胞排出Na 離子D 腎小管上皮細胞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 解析紅細胞從血漿中吸收K 雖為主動運輸 需消耗能量 但紅細胞無線粒體 只進行無氧呼吸 與O2濃度無關 故兩圖曲線均與其相符 白細胞吞噬病菌屬胞吞 與細胞膜流動性有關 C D兩項所述物質跨膜方式均為主動運輸 應與O2濃度有關 故選A 答案A 巧用兩種抑制劑確認運輸方式-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第一單元 生命系統(tǒng)的細胞基礎 專題二 細胞的結構基礎課件 高考 生物 二輪 復習 第一 單元 生命 系統(tǒng) 細胞 基礎 專題 結構 課件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7700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