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文學之:從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ppt
《魏晉南北朝文學之:從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魏晉南北朝文學之:從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ppt(6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一章從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建安詩歌通常是指漢末建安元年至魏明帝太和年間 約196 232 這一時期的詩歌創(chuàng)作 建安三曹父子都 雅愛詩章 建安七子又都齊聚鄴下 建安詩壇可謂 彬彬大盛 鍾嶸 詩品 序 其時 天下大亂 豪杰并起 三國志 王粲傳 國家的動亂分裂激起了一代士人統(tǒng)一天下的壯志豪情 而 人之覺醒 的社會思潮與人命危淺的社會現(xiàn)實 長期的戰(zhàn)亂和接連不斷的饑荒 瘟疫 人口的大量死亡 又引發(fā)了詩人們死生無常的喟嘆和對個體生命的依戀 這樣就形成了以慷慨悲涼為其情感基調(diào)的 建安風骨 正始是魏廢帝曹芳的年號 240 249 正始詩歌則包括魏明帝太和末年至西晉立國 約233 265 這一歷史階段的詩歌創(chuàng)作 這一歷史時期 屠殺 諂害 猜忌 恐怖伴隨著司馬氏集團陰謀篡權(quán)的全過程 建安那種相對開明的政治風氣煙消云散 慷慨任氣的社會環(huán)境沒有了 酒酣耳熱 仰而賦詩 的文學氛圍消失了 因而正始詩歌也就失去了建安詩歌中那種高昂奮發(fā)的精神 如果說建安父輩們關(guān)注的是外在事功的追求 那么正始詩人注重的是理想人格的建立 當時玄學的興盛以及現(xiàn)實的嚴峻 使得憂生之嗟與理性思索成了正始詩歌最突出的特征 從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 詩歌完成了由 漢音 到 魏響 的歷程 完成了從樂府民歌向文人詩歌的轉(zhuǎn)變 五言古詩由此而走向成熟 并產(chǎn)生了像曹操 曹植 阮籍這樣的杰出的詩人 一 曹氏父子的詩歌創(chuàng)作曹操和曹丕 曹植父子三人 既是建安時代政治的中樞 又是文壇的領(lǐng)袖 他們已自己的特殊身份 吸引了許多文人 開創(chuàng)了一代文學風氣 其中曹植在政治上最終遭到失敗 但在文學上卻取得最大的成就 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 在許多方面影響了整個魏晉南北朝詩歌的發(fā)展方向 曹操 155 220 字孟德 沛國譙 今安徽省亳州市 人 父親曹嵩為東漢后期宦官曹騰的養(yǎng)子 雖然漢末官至太尉 但其出身卻十分低微 這種家庭原本沒有什么高貴的血統(tǒng)作為憑依 加上時代風氣的影響 所以曹操很少受傳統(tǒng)倫理觀念和價值標準的束縛 在政治上 他蔑視繁瑣的禮儀與虛飾的道德 重視實效 被當世的名士許劭評為 治世之能臣 亂世之奸雄 三國志 魏書 武帝紀 裴松之注 在日常生活中 他生性機警 性格通脫 所謂通脫 就是無所拘泥 固執(zhí) 個性和感情能夠直率地表現(xiàn)出來 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 也同樣反映了他的思想和性格 曹操詩歌所抒寫的情感內(nèi)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傷時憫亂 一是述志抒懷 其中 傷時憫亂的的代表作是 蒿里行 關(guān)東有義士 興兵討群兇 初期會盟津 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 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 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 刻璽于北方 鎧甲生蟣虱 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 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 念之斷人腸 此詩采取了樂府詩的形式 總共八十個字 概括了關(guān)東各州郡首領(lǐng)合兵討伐董卓 然而由于人人心懷異圖 導致戰(zhàn)事失敗 以至戰(zhàn)禍連年 百姓大批死亡的事實 猶如一幅歷史畫卷 尤其是 白骨露于野 千里無雞鳴 二句 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大幅度的勾畫出戰(zhàn)亂時代百姓悲慘的生活畫面 明人鐘惺評此詩 漢末實錄 真詩史也 全詩語言簡潔 氣魄宏大 感情沉郁 在樂府詩中是前所未有的 后者的代表作有 短歌行 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 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 青青子矜 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 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 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 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 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 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 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 烏雀南飛 繞樹三匝 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 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 天下歸心 短歌 與 長歌 相對而言 非指詩篇幅的長短 而是就歌曲唱時聲調(diào)的急緩 長短而言 這是一篇用于宴會的歌辭 全篇由兩個相互聯(lián)系的主題組成 一是感嘆時光易逝 人生短暫 一是渴慕賢才 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 實現(xiàn)統(tǒng)一天下的雄心 正因為感到時光易逝 人生短暫 所以才有時不我待的焦慮 大業(yè)未成的憂慮 求賢若渴的心情和建功立業(yè)的決心 詩人追求不朽的事業(yè) 不僅是一種社會責任感 而且是為了使自己有限的生命獲得崇高的價值 全篇以比興手法 如 朝露 喻人生苦短 呦呦鹿鳴 食野之蘋 喻賢臣找到了明君 月明星稀 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 何枝可依 喻賢臣沒找到明君的茫然 山不厭高 水不厭深 喻自己的博大胸懷 詩人以剛健有力的語言 跌宕起伏的章法 抒寫自己悲壯的情懷 展露自己雄強的氣魄 沈德潛評此詩 沉雄峻爽 時露霸氣 古詩源 卷五 步出夏門行 觀滄海 也是一首借景抒情的絕唱 東臨碣石 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 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 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詠志 已入秋天仍然 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 中洪波涌起 吐納日月 包容星漢 詩人筆下的大海既生意盎然又雄渾博大 聯(lián)想到他那 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壯心不已 的壯懷 再看看他那 山不厭高 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 天下歸心 的氣度 不難明白生機勃勃而又汪洋浩瀚的大海正是詩人廣闊胸襟的寫照 曹操詩歌宏偉的氣魄 強勁的力度 闊大的境界 在建安詩壇上無與其匹 他不僅使樂府民歌成為富于藝術(shù)個性的文人詩歌 開創(chuàng)了 借古樂府寫時事 的先河 而且以他大氣彌滿的筆力使逐漸僵化的四言古詩重現(xiàn)生機 清人吳喬對此曾有公允的評論 作四字詩 多受束于 三百篇 不受束者 惟曹孟德 圍爐詩話 卷二 漢代詩人模仿 詩經(jīng) 的四言詩 大多數(shù)是毫無生命力的贗品 只有 孟德能于 三百篇 外 獨辟四言聲調(diào) 故是絕唱 陳祚明 采菽堂古詩選 卷五 曹丕 187 226 字桓 曹操次子 建安二十二年 217 立為魏太子 二十五年 220 代漢自立 史稱魏文帝 作為一個政治家他沒有乃父的魄力 雄心 膽略和氣度 在政治上乏善可陳 但作為一個詩人和學者他又很有才華 并且有多方面的建樹 劉勰稱其 樂府清越 典論 辯要 文心雕龍 才略 史家稱其 天資文藻 下筆成章 三國志 魏書 文帝紀 他的 典論 論文 和其它文賦另章闡述 這里只談談他的詩歌 曹丕的詩作中樂府歌辭與古詩約占一半 其中相當一部分作品沿用民歌題材 善于寫游子思鄉(xiāng) 思婦懷遠之情 語言也明顯帶有民歌的特點 通俗流暢 不過比一般民歌略顯精致 抒發(fā)感情 以委婉細致見長 如 燕歌行 其二 秋風蕭瑟天氣涼 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xiāng) 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 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fā)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椗b相望 爾獨何辜限河梁 這首詩利用了七言詩的長處 音節(jié)和諧舒緩 描摹細致生動 感情纏綿動人 語言清新流麗 取得了多種效果的統(tǒng)一 成功地表現(xiàn)了一位婦女在不眠的秋夜懷念丈夫的情態(tài) 即不脫民歌的精神 又有自己的創(chuàng)造 漢代張衡的 四愁詩 尚留有騷體的痕跡 語言也比較質(zhì)樸 與之相比 燕歌行 顯得更加成熟和優(yōu)美 因而在七言詩史上是一個新的標志 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從之梁父艱 側(cè)身東望涕沾翰 美人贈我金錯刀 何以報之英瓊瑤 路遠莫致倚逍遙 何為懷憂心煩勞 我所思兮在桂林 欲往從之湘水深 側(cè)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贈我琴瑯玕 何以報之雙玉盤 路遠莫致倚惆悵 何為懷憂心煩怏 我所思兮在漢陽 欲往從之隴阪長 側(cè)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贈我貂襜褕 何以報之明月珠 路遠莫致倚踟躕 何為懷憂心煩紆 我所思兮在雁門 欲往從之雪雰雰 側(cè)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贈我錦繡段 何以報之青玉案 路遠莫致倚增嘆 何為懷憂心煩惋 沈德潛在 古詩源 卷五中說 孟德詩猶是漢音 子桓以下純乎魏響 子桓詩有文士氣 一變乃父悲壯之習矣 要其便娟婉約 能移人情 漢音 與 魏響 的區(qū)別主要就在于詩風的質(zhì)樸與華麗 漢樂府大部分是采自民間的歌謠 詩歌語言還帶有民歌的渾樸 曹操的詩歌語言古直 所以說其詩 猶是漢音 而曹丕則主張 詩賦欲麗 典論 論文 所以他的詩歌語言也就由質(zhì)樸而趨于典麗 但曹丕畢竟去漢未遠 詩歌猶帶民歌風味 詩語清麗但不纖巧 音調(diào)和諧而又明快 他的詩歌的確沒有其父那般沉雄悲壯 但娟秀婉約 風華掩映 則是他身上 文士氣 的獨造之境 曹植 192 232 40歲 字子建 曹操第四子 建安十六年 封平原侯 十九年徙臨淄侯 曹丕稱帝后 曹植備受猜忌迫害 魏明帝曹睿太和六年封陳王 同年病卒 謚 思 世稱陳思王 有 曹子建集 謝靈運嘗云 天下才共有一石 曹子建獨得八斗 我得一斗 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奇才敏捷 安有繼之 李瀚 蒙求集注 漢 魏以來 二千余年 以詩名其家者眾矣 顧所號為眾仙才者 唯曹子建 李太白 蘇子瞻三人而已 清 王士禎 帶經(jīng)堂詩話 曹植 192 232 40歲 字子建 曹操第四子 建安十六年 封平原侯 十九年徙臨淄侯 曹丕稱帝后 曹植備受猜忌迫害 魏明帝曹睿太和六年封陳王 同年病卒 謚 思 世稱陳思王 有 曹子建集 謝靈運嘗云 天下才共有一石 曹子建獨得八斗 我得一斗 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奇才敏捷 安有繼之 李瀚 蒙求集注 漢 魏以來 二千余年 以詩名其家者眾矣 顧所號為眾仙才者 唯曹子建 李太白 蘇子瞻三人而已 清 王士禎 帶經(jīng)堂詩話 辭賦小道 固未足以揄揚大義 彰示來世也 揚子云先朝執(zhí)戟之臣耳 猶稱壯夫不為也 吾雖德薄 位為藩侯 猶庶幾戮力上國 流惠下民 建永世之業(yè) 流金石之功 豈徒以翰墨為勛績 辭賦為君子哉 與楊德祖書 曹植的創(chuàng)作 以公元220年曹丕稱帝為界 分為前后兩期 前期詩歌的內(nèi)容 一是反映戰(zhàn)爭和動亂 如 送應氏 情調(diào)悲涼 如同他父親的詩一樣 二是抒發(fā)理想和抱負 呈現(xiàn)出一種豪邁氣概 洋溢著樂觀和浪漫的情調(diào) 富于進取精神和自負自信的少年意氣 曹植早年處于連年動亂之中 目睹了社會所遭到了的巨大破壞 曹植在詩中有所表現(xiàn) 如 送應氏 步登北邙阪 遙望洛陽山 洛陽何寂寞 宮室盡燒焚 垣墻皆頓擗 荊棘上參天 不見舊耆老 但睹新少年 側(cè)足無行徑 荒疇不復田 游子久不歸 不識陌與阡 中野何蕭條 千里無人煙 念我平常居 氣結(jié)不能言 曾為東漢都城的洛陽 一度繁榮無比 經(jīng)董卓之亂 成為廢墟 此詩由皇宮而民居 從城市到鄉(xiāng)村 逐步開展 描繪出一派蕭瑟凄涼的景象 洛陽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地點 作者對洛陽的憑吊 實際上包含了對整個社會 整個漢末歷史的哀傷 內(nèi)涵非常深厚 在曹植前期的作品中 更多地抒寫了個人的志趣與抱負 辭采飛揚 意氣風發(fā) 如 名都篇 名都多妖女 京洛出少年 寶劍直千金 被服麗且鮮 斗雞東郊道 走馬長楸間 馳騁未能半 雙兔過我前 攬弓捷鳴鏑 長驅(qū)上南山 左挽因右發(fā) 一縱兩禽連 馀巧未及展 仰手接飛鳶 觀者咸稱善 眾工歸我妍 我歸宴平樂 美酒斗十千 膾鯉臇胎蝦 寒鱉炙熊蹯 鳴儔嘯匹侶 列坐竟長筵 連翩擊鞠壤 巧捷惟萬端 白日西南馳 光景不可攀 云散還城邑 清晨復來還 又如 白馬篇 白馬飾金羈 連翩西北馳 借問誰家子 幽并游俠兒 少小去鄉(xiāng)邑 揚聲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 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 右發(fā)摧月支 仰手接飛猱 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 勇剽若豹螭 邊城多警急 虜騎數(shù)遷移 羽檄從北來 厲馬登高堤 長驅(qū)蹈匈奴 左顧凌鮮卑 棄身鋒刃端 性命安可懷 父母且不顧 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 不得中顧私 捐軀赴國難 視死忽如歸 名都篇 無所寄托 只是抒寫 游玩之樂 騎射之巧 參見陳祚明 采古堂詩選 卷六 王堯衢 古唐詩合解 卷三 詩中極意夸張京洛宴會的豐盛 少年騎術(shù)射技的高超 是詩人早年 斗雞走馬 妖女美酒 浮游生活的寫照 白馬篇 也是他前期的代表作之一 清朱乾在 樂府正義 卷十二中說 此寓意于幽并游俠 實自況也 詩中這位身手敏捷 武藝高超的游俠 為了保家衛(wèi)國而視死如歸的獻身精神 是他青年時精神風貌的縮影 清沈德潛認為 名都 白馬 二篇 敷陳藻彩 所謂修詞之章也 古詩源 卷五 這兩首詩無論抒情寫意都酣暢淋漓 大量的排比句奔騰而下 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了詩人下筆琳瑯的才華 血氣奔涌的激情和慷慨豪邁的氣勢 曹植后期 在曹丕父子的猜忌 迫害下忍辱求生 心情極為悲憤苦悶 作品的內(nèi)容與風格發(fā)生顯著變化 那種雍容華貴的詩作極少再出現(xiàn) 一些表達不甘閑置 渴望施展才華的愿望的作品 也不像早期之作那樣豪邁自信 而是顯得深覺悲涼 更多的作品 集中抒寫了對個人命運的失望 和對曹丕政治集團的怨恨 美女篇 七哀詩 雜詩 贈白馬王彪 吁嗟篇 野田黃雀行 是他后期的代表作 這些詩歌是他在壓抑 痛苦 悲傷中的哀號 最能代表建安詩歌慷慨悲壯的時代風格 也代表了他詩歌的最高成就 他這種悲壯哀傷的情感有時運用比興的手法 寄寓于美女思婦的憂怨之中 如 美女篇 美女妖且閑 采桑歧路間 柔條紛冉冉 落葉何翩翩 攘袖見素手 皓腕約金環(huán) 頭上金爵釵 腰佩翠瑯玕 明珠交玉體 珊瑚間木難 羅衣何飄飄 輕裾隨風還 顧盼遺光彩 長嘯氣若蘭 行徒用息架 休者以忘餐 借問女何居 乃在城南端 青樓臨大路 高門結(jié)重關(guān) 容華耀朝日 誰不希令顏 媒氏何所營 玉帛不時安 佳人慕高義 求賢良獨難 眾人徒嗷嗷 安知彼所觀 盛年處房室 中夜起長嘆 此詩以美女曲高和寡盛年不嫁 喻自己壯志難酬懷才不遇 詩的前面寫美女容顏服飾的美麗 接下來寫她居所門第的華貴 結(jié)尾再寫她求賢擇偶的苦心 以及獨處房室的冷況 突出表現(xiàn)了個體生命價值不能實現(xiàn)的焦慮不安 曹植最大的愿望是 名掛史筆 事列朝榮 詩中 盛年處房室 中夜起長嘆 發(fā)出 長嘆 的不同樣也是詩人自己嗎 此詩通篇用比體 抒情寫意含蓄委婉 語言華麗但不艷俗 典雅而又非常自然 清葉燮認為 美女篇 可為漢魏壓卷 意致幽眇 含蓄雋永 音節(jié)韻度皆有天然姿態(tài) 層層搖曳而出 使人不可仿佛端倪 固是千古絕作 后期的述志詩總籠罩著一層哀怨 憤恨 痛苦的情調(diào) 贈白馬王彪 是其中最優(yōu)秀的詩章之一 該詩寫于黃初四年朝京師的歸藩途中 朝京師時先吃了曹丕拒見的閉門羹 后又遭受胞兄曹彰 任城王 暴薨的打擊 他的精神受到極大的震動 他在詩前的小序中說 黃初四年五月 白馬王 任城王與余俱朝京師 會節(jié)氣 到洛陽 任城王薨 至七月 與白馬王還國 后有司以二王歸藩 道路宜異宿止 意毒恨之 蓋大別在數(shù)日 是用自剖 與王辭焉 憤而成篇 憤 與 恨 是這首詩的情感 底色 此外詩中還織進了生離死別的悲劇性體驗 和對人生的依戀與對事功的執(zhí)著 如詩的第五 六章 太息將何為 天命與我違 奈何念同生 一往形不歸 孤魂翔故域 靈柩寄京師 存者忽復過 亡沒身自衰 人生處一世 去若朝露晞 年在桑榆間 影響不能追 自顧非金石 咄唶令心悲 心悲動我神 棄置莫復陳 丈夫志四海 萬里猶比鄰 恩愛茍不虧 在遠分日親 何必同衾幬 然后展殷勤 憂思成疾疢 無乃兒女仁 倉卒骨肉情 能不懷苦辛 鍾嶸在 詩品 卷上中評其詩說 骨氣奇高 辭采華茂 情兼雅怨 體被文質(zhì) 骨氣奇高 是指他的詩情慷慨悲壯 氣勢雄強飛動 文詞遒勁有力 辭采華茂 是指他才思富艷 詩語流麗精工 小結(jié) 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創(chuàng)作五言詩的文人 五言詩在他的手中完成了樂府民歌向文人詩的轉(zhuǎn)變 他的詩骨氣奇高 辭采華茂 情兼雅怨 體被文質(zhì) 風格兼有父兄之長 達到風骨與文采的完美結(jié)合 成為建安詩壇最杰出的代表 黃初三年 余朝京師 還濟洛川 古人有言 斯水之神 名曰宓妃 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 遂作斯賦 其詞曰 余從京域 言歸東藩 背伊闕 越轘轅 經(jīng)通谷 陵景山 日既西傾 車殆馬煩 爾乃稅駕乎蘅臯 秣駟乎芝田 容與乎陽林 流眄乎洛川 於是情移神駭 忽焉思散 俯則未察 仰以殊觀 覩一麗人 於巖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 爾有覿於彼者乎 彼何人斯 若此之艷也 御者對曰 臣聞河洛之神 名曰宓妃 然則君王之所見也 無奈是乎 其狀若何 臣願聞之 余告之曰 其形也 翩若驚鴻 婉若游龍 榮曜秋菊 華茂春松 髣髴兮若輕雲(yún)之蔽月 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 逺而望之 皎若太陽升朝霞 迫而察之 灼若芙蓉出淥波 穠纎得衷 脩短合度 肩若削成 腰如約素 延頸秀項 皓質(zhì)呈露 芳澤無加 鉛華弗御 雲(yún)髻峩峩 脩眉聫姢 丹唇外朗 皓齒內(nèi)鮮 明眸善睞 靨輔承權(quán) 瓌姿艷逸 儀靜體閒 柔情綽態(tài) 媚於語言 竒服曠世 骨像應圖 披羅衣之璀粲兮 珥瑤碧之華裾 戴金翠之首餙 綴明珠以耀軀 踐逺遊之文履 曳霧綃之輕裾 微幽蘭之芳藹兮 歩踟躕於山隅 於是忽焉縱體 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 右蔭桂旗 攘皓腕於神滸兮 采湍瀬之玄芝 余情恱其淑美兮 心振蕩而不怡 無良媒以接歡兮 托 波而通辭 願誠素之先達兮 解玉珮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兮 羗習禮而明詩 抗瓊珶以和予兮 指潛淵而為期 執(zhí)眷眷之款實兮 懼斯靈之我欺 感交甫之棄言兮 悵猶豫而狐疑 收和顔而靜志兮 申禮防以自持 於是洛靈感焉 徙倚徬徨 神光離合 乍陰乍陽 竦輕軀以鶴立 若將飛而未翔 踐椒塗之郁烈 步蘅薄而流芳 超長吟以永慕兮 聲哀厲而彌長 爾乃衆(zhòng)靈雜遝 命儔嘯侶 或戲清流 或翔神渚 或採明珠 或拾翠羽 從南湘之二妃 攜漢濵之遊女 嘆匏瓜之無匹兮 詠牽牛之獨處 揚輕袿之猗靡兮 翳脩袖以延竚 體迅飛鳬 飄忽若神 凌波 步 羅襪生塵 動無常則 若危若安 進止難期 若徃若還 轉(zhuǎn)盼流精 光潤玉顔 含辭未吐 氣若幽蘭 華容婀娜 令我忘餐 於是屏翳收風 川后靜波 馮夷鳴鼓 女媧清歌 騰文魚以警乗 鳴玉鑾以偕逝 六龍儼其齊首 載雲(yún)車之容裔 鯨鯢踴而夾轂 水禽翔而為衛(wèi) 於是越北沚 過南岡 紆素領(lǐng) 回清揚 動朱唇以徐言 陳交接之大綱 恨人神之道殊兮 怨盛年之莫當 抗羅袂以掩涕兮 淚流襟之浪浪 悼良會之永絶兮 哀一逝而異鄉(xiāng) 無微情以效愛兮 獻江南之明璫 雖潛處於太陰 長寄心於君王 忽不悟其所舎 悵神霄而蔽光 於是背下陵髙 足徃神留 遺情想像 顧望懐愁 冀靈體之復形 御輕舟而上泝 浮長川而忘反 思綿綿而増慕 夜耿耿而不寐 霑繁霜而至曙 命僕夫而就駕 吾將歸乎東路 覧騑轡以抗 悵盤桓而不能去 第二節(jié) 建安七子及建安詩風 建安詩壇上的代表是三曹父子和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 之稱出自曹丕 典論 論文 今之文人 魯國孔融文舉 廣陵陳琳孔璋 山陽王粲仲宣 北海徐干偉長 陳留阮瑀元瑜 汝南應瑒德璉 東平劉楨公干 斯七子者 于學無所遺 于辭無所假 咸以自騁驥騄于千里 仰齊足而并馳 七人都是建安時代比較重要的作家 其中除孔融的情況較為特殊 其余六人都依附于曹操 他們與曹丕 曹植兄弟有密切的交文學交往 形成一個文學集團 共同創(chuàng)造了建安文學的興盛局面 建安文學集團的形成約在建安九年 204 曹操定鄴之后 建安二十五年 220 曹丕代漢后遷都洛陽 這時建安文人集團大都零落星散 這一文集團雖然只歷時十五六年 但它在我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它基本集中了全國作家的精英 且創(chuàng)作出許多不朽的杰作 并形成了鮮明的群體風格 而這一群體風格就是那個時代風格的代表 其創(chuàng)作實績也堪稱我國文學史上的一個高峰 建安風骨 更是后世詩人效仿的典范 為了完成統(tǒng)一天下的大業(yè) 實現(xiàn)建功立業(yè)的理想 了卻 帶金佩紫 的宿愿 建安文人才聚于曹操麾下 繁欽 川里先生訓 中的志愿道出了建安文人的共同心聲 處則抗區(qū)外之志 出則規(guī)非常之功 實哲士之高趣 雅人之遠圖 故呂尚垂翼北海 以待鷹揚之任 黃綺削跡南山 以集神器之贊 曹操 但為君故 沉吟至今 渴求賢才的態(tài)度 山不厭高 水不厭深 的胸襟 以及士人 繞樹三匝 何枝可依 的現(xiàn)實 使鄴下的文人對曹操充滿了感激 對前途充滿了希望 他們滿懷熱情地 憐風月 狎池苑 述恩榮 敘酣宴 慷慨以任氣 磊落以使才 文心雕龍 明詩 建安七子中以王粲 177 217 的成就最高 被劉勰譽為 七子之冠冕 文心雕龍 才略 粲字仲宣 山陽高平 今山東省鄒縣 人 出身于世家 曾祖 祖父皆為漢三公 粲少時就有 異才 之名 才華橫溢 文思敏捷 筆落便成 其文學成就被劉勰稱為 七子之冠冕 漢末大亂往荊州依劉表 建安十三年歸順曹操 王粲出身世家 少有才名 銳意進取 然生當亂世 羈留他鄉(xiāng) 故作品多感時傷事 或反映漢末戰(zhàn)亂所造成的慘象 表現(xiàn)自己憂國憂民之情 或抒寫流寓荊州的失意情緒 表達自己壯志難酬的苦悶 如 七哀詩三首 被清人方東樹稱為 蒼涼悲慨 才力豪健 陳思而下 一人而已 如第一 二首 西京亂無象 豺虎方遘患 復棄中國去 委身適荊蠻 親戚對我悲 朋友相追攀 出門無所見 白骨蔽平原 路有饑婦人 抱子棄草間 顧聞號泣聲 揮涕獨不還 未知身死處 何能兩相完 驅(qū)馬棄之去 不忍聽此言 南登霸陵岸 回首望長安 悟彼下泉人 喟然傷心肝 荊蠻非我鄉(xiāng) 何為久滯留 方舟溯大江 日暮愁我心 山岡有余映 巖阿增重陰 狐貍馳赴穴 飛鳥翔故林 流波激清響 猴猿臨岸吟 迅風拂裳袂 白露沾衣衿 獨夜不能寐 攝衣起撫琴 絲桐感人情 為我發(fā)悲音 羈旅無終極 憂思壯難任 前首寫于漢末動亂時詩人 遠身適荊蠻 途中的所見 所聞 所感 出門無所見 白骨蔽平原 滿眼都是白骨的慘象讓人恐怖 路有饑婦人 抱子棄草間 顧聞號泣聲 揮涕獨不還 未知身死處 何能兩相完 婦人的號泣叫誰都會心酸 詩人選取白骨與棄子兩個場面 真切而又深刻地反映了漢末的亂象和人民的苦難 全詩將個人的不幸與社會的動亂 人民的苦難 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 何焯 沈德潛等人都說此詩為杜甫 三吏三別 之祖 參見何焯 義門讀書記 沈德潛 古詩源 后首寫滯留荊州的孤寂凄涼 有志不獲騁 有才不見用 望江望山聽猿聽鳥 眼之所見耳之所聞 無一不引起自己的羈旅之悲和思鄉(xiāng)之情 民族的災難和個人的不幸交織在一起 使這兩首詩的情調(diào)哀婉凄愴 凄愴中又蘊含著除暴彌亂平定天下的熱望 登樓賦登茲樓以四望兮 聊暇日以銷憂 覺斯宇之所處兮 實顯敞而寡仇 挾清漳之通浦兮 倚曲沮之長洲 背墳衍之廣陸兮 臨臯隰之沃流 北彌陶牧 西接昭丘 華實蔽野 黍稷盈疇 雖信美而非吾土兮 曾何足以少留 遭紛濁而遷逝兮 漫踰紀以迄今 情眷眷而懐歸兮 孰憂思之可任 慿軒檻以遙望兮 向北風而開襟 平原逺而極目兮 蔽荊山之髙岑 路逶迤而修逈兮 川既漾而濟深 悲舊鄉(xiāng)之壅隔兮 涕橫墜而弗禁 昔尼父之在陳兮 有歸歟之歎音 鍾儀幽而楚奏兮 莊舄顯而越吟 人情同於懐土兮 豈窮逹而異心 惟日月之逾邁兮 俟河清其未極 冀王道之一平兮 假髙衢而騁力 懼匏瓜之徒懸兮 畏井渫之莫食 歩棲遲以徙倚兮 白日忽其將匿 風蕭瑟而並興兮 天慘慘而無色獸 狂顧以求羣兮 鳥相鳴而舉翼 原野閴其無人兮 征夫行而未息 心悽慘以感發(fā)兮 意忉怛而憯惻 循階除而下降兮 氣交憤於胸臆 夜參半而不寐兮 悵盤桓以反側(cè) 建安七子中另一位著名的詩人是劉楨 217 字公干 東平寧陽 今山東省寧陽縣 人 父劉梁為漢宗室后裔 東漢后期曾 以文學見貴 三國志 王粲傳 劉孝標注引 文士傳 楨少以才學知名 八九歲時就能誦 論語 詩 論及辭賦數(shù)萬言 能言善辯 與人爭論應聲而對 詞鋒銳利激烈 以文才被曹操辟為丞相掾?qū)?為人亢直而傲岸 曾因在大庭廣眾之中平視太子夫人甄氏被刑 刑竟署吏 建安十六年轉(zhuǎn)為五官中郎將文學 劉楨在當時以五言詩著名 其詩語言簡潔 富有氣勢 詩品 魏文學劉楨 論其詩說 仗氣愛奇 動多振絕 真骨凌霜 高風跨俗 但氣過其文 雕潤恨少 然自陳思以下 楨稱獨步 劉勰在 文心雕龍 體性 中說 公干氣偏 故言壯而情駭 我們來看看他的名作 贈從弟三首 其一泛泛東流水 磷磷水中石 蘋藻生其涯 華葉紛擾溺 采之薦宗廟 可以羞佳客 豈無園中葵 懿此出深澤 其二亭亭山上松 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 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 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其三鳳凰集南岳 徘徊孤竹根 于心有不厭 奮翅凌紫氛 豈不常勤苦 羞與黃雀群 何時當來儀 將須圣明君 這三首詠物詩分別以蘋藻 松柏 鳳凰來贊美堅貞高潔的品性 既是對從弟的稱揚 也是對從弟的期望 更是他自己人格的寫照 生長于磷磷水中的蘋藻高潔得一塵不染 亭亭山上的松柏挺拔傲寒 南岳的鳳凰不茍流俗志在高遠 我們從松柏的 終歲常端正 鳳凰的 奮翅凌紫氛 和 不與黃雀群 中 不是分明能感受到詩人那剛直不阿孤高脫俗的品性嗎 由此我們也能體會出公干詩 貞骨凌霜 高風跨俗 的筆力與格調(diào) 劉楨詩以氣驅(qū)詞 因情起勢 基本以氣勢取勝 元好問在 論詩絕句三十首 中說 曹劉坐嘯虎生風 四海無人角兩雄 后世詩論家也多半是欣賞他詩中的這種奇情盛氣 建安七子中的孔融 陳琳 阮瑀 徐干 應瑒等人并不以詩名世 但有些人留下了少數(shù)優(yōu)秀詩篇 如陳琳的 飲馬長城窟行 飲馬長城窟 水寒傷馬骨 往謂長城吏 慎莫稽留太守卒 官作自有程 舉筑諧汝聲 男兒寧當格斗死 何能怫郁筑長城 長城何連連 連連三千里 邊城多健少 內(nèi)舍多寡婦 作書與內(nèi)舍 便嫁莫留住 善侍新姑嫜 時時念我故夫子 報書往邊地 君今出語一何鄙 身在禍難中 何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舉 生女哺用脯 君獨不見長城下 死人骸骨相撐拄 結(jié)發(fā)行事君 慊慊心意關(guān) 明知邊地苦 賤妾何能久自全 邊夫的血淚鑄就了長城的雄偉 君獨不見長城下 死人骸骨相撐拄 這種對人民苦難深厚的同情勝過無數(shù)篇長城禮贊 它揭示了血淋淋的歷史真實 建安七子之外值得重視的詩人是蔡琰 字文姬 她是漢末著名文學家蔡邕的女兒 建安時期一位杰出的女詩人 現(xiàn)存詩三首 五言和騷體 悲憤詩 各一篇 騷體 胡笳十八拍 一篇 三篇的真?zhèn)螁栴}學術(shù)界尚有爭議 但一般認為五言 悲憤詩 為蔡琰所作 該詩描寫了她在董卓之亂中被擄入胡和被贖回國的經(jīng)過 從她個人的見聞和親歷中可以看到胡兵的殘暴 人民的凄慘和時代的苦難 馬邊懸男頭 馬后載婦女 欲死不能得 欲生無一可 其情狀令人恐怖扼腕 存亡永乖隔 不忍與之辭 兒前抱我頸 問母欲何之 人言母當去 豈復有還時 阿母常仁惻 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 奈何不顧思 見此崩五內(nèi) 恍惚生狂癡 號泣手撫摩 當發(fā)復回疑 母子分別的場面叫人肝腸寸斷 她在漢末戰(zhàn)亂的悲慘遭遇是當時女性遭遇的一個縮影 此詩是這位女詩人用自己的生命繪成的歷史畫卷 建安詩風的主要特點是慷慨悲涼 人們常將這種時代風格概括為 建安風骨 慷慨 是指情感的濃烈激越 悲涼 是指情感的悲壯蒼涼 漢末的戰(zhàn)亂分裂激起士人奮發(fā)蹈勵的意氣 統(tǒng)一天下的熱望鼓蕩著他們慷慨激昂的心靈 同時被兩漢經(jīng)學禁錮了三百多年的心靈開始覺醒 當時人命危淺的現(xiàn)實更使他們體認到人生的珍貴 更體認到生命短暫與人生無常的悲哀 這樣建安文人們常常 樂往哀來 凄然傷懷 曹丕 與吳質(zhì)書 曹植在 前錄自序 中也說自己 雅好慷慨 繁欽 與魏太子書 中回憶當年宴游時的情景說 無論聽泉聽樂還是看水看山 文人們 莫不泫泣殞涕 悲懷慷慨 不管建安詩人的藝術(shù)個性有多大的差別 慷慨悲涼幾乎是所有詩歌的共同特征 如前人評曹操詩歌說 曹公古直 甚有悲涼之句 鍾嶸 詩品 此老詩歌中有霸氣 譚元春 古詩歸 連被認為有 文士氣 的曹丕其詩也不乏 高古之骨 蒼涼之氣 鐘惺 古詩歸 曹植就更不用說了 其詩 情兼雅怨 又 骨氣奇高 見前 王粲詩歌善 發(fā)愀愴之詞 鍾嶸 詩品 劉楨詩 仗氣愛奇 對于建安詩歌的時代風格及其形成原因 劉勰有兩則精當?shù)恼撌?文帝 陳思 縱轡以騁節(jié) 王 徐 應 劉 望路而爭驅(qū) 并憐風月 狎池苑 述恩榮 敘酣宴 慷慨以任氣 磊落以使才 造懷指事 不求纖密之巧 驅(qū)辭逐貌 唯取昭晰之能 此其所同也 文心雕龍 明詩 觀其時文 雅好慷慨 良由世積亂離 風衰俗怨 并志深而筆長 故梗概而多氣也 文心雕龍 時序 以剛健有力的語言表現(xiàn)一種奮發(fā)蹈勵的意氣 一種慷慨高亢的激情 一種蒼涼悲壯的情懷 在藝術(shù)上呈現(xiàn)出一種強勁的力度 一種沉雄的氣勢 這便是 建安風骨 的主要特征 這種風格的形成 有著深刻的時代原因 東漢后期 社會動亂 在士人中引起一股思想解放和重視個體價值的思潮 從而使文學表現(xiàn)出作家從自身立場出發(fā)的 對社會與人生的思考 對理想的追求 而當時的社會 經(jīng)歷了長期的戰(zhàn)亂和接連不斷的饑荒 瘟疫 人口大量死亡 這在作家的心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另一方面 由于傳統(tǒng)價值觀念的動搖 個人的存在失去了外在的精神支柱 因此 人們在感時傷亂的同時 也更強烈地感受到人生短暫的悲哀 但是 以曹操為首的建安文學家 又多是注重實際的政治家 他們有著力挽狂瀾的雄心和自信 并且把建立不朽的功業(yè)視為短暫生命的延續(xù) 這種感情也在他們的創(chuàng)作中充分表現(xiàn)出來 憂時傷亂 悲嘆人生短暫 渴望不朽的功業(yè) 都是非常強烈 十分濃重的感情 三者結(jié)合在一起 就使得建安文學具有異乎尋常的感染力 第三節(jié) 正始之音 正始是魏晉廢帝曹芳的年號 240 249 但習慣上所說的 正始文學 還包括正始以后 直到西晉立國 265 這一段時期的文學創(chuàng)作 這一時期的政治現(xiàn)實極其嚴酷 從司馬懿用政變手段誅殺曹爽而實際控制政權(quán)開始 到其子司馬師 司馬昭相繼執(zhí)政 十多年間 他們大量殺戮異己分子 造成極為恐怖的政治氣氛 天下名士 少有全者 許多著名的文人死在這一場殘酷的權(quán)力斗爭中 另一方面 司馬氏集團為了掩飾自己的行為 并為奪取政權(quán)制造輿論 又竭力提倡儒家的禮法 造成嚴重的道德虛偽現(xiàn)象 自我意識覺醒了的知識階層 面對恐怖和虛偽的現(xiàn)實 精神十分痛苦 在這樣一種背景之下 文學發(fā)生了重要的變化 正始文人面對嚴酷的現(xiàn)實 于是集中抒發(fā)個人在外部力量壓迫下的悲哀 建安文學中占主導地位的高揚奮發(fā) 積極進取的精神 在正始文學中已經(jīng)基本上消失了 正始文人把從現(xiàn)實生活中所得到的感受 推廣到對整個人類社會生活和歷史的思考 這就使正始文學呈現(xiàn)出濃厚的哲理色彩 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銳的人生悲哀 構(gòu)成了正始文學的基本特點 正始時期著名的文人 有所謂 正始名士 和竹林名士 前者的代表人物是何晏 王弼 夏侯玄 他們的主要成就在哲學方面 后者又稱 竹林七賢 指阮籍 嵇康 山濤 王戎 向秀 劉伶 阮咸七人 其中阮籍 嵇康的文學成就最高 阮籍 210 263 字嗣宗 陳留尉氏 今河南省尉氏縣 人 父阮瑀為建安七子之一 阮籍博覽群籍 尤好 老 莊 為人曠放不羈 任情自適 鄙棄禮法 正始年間曾任尚書郎 大將軍曹爽參軍 二次均以病免歸 司馬懿執(zhí)政 召為其太傅府從事中郎 以后相繼為司馬師 司馬昭的僚屬 晚年作過步兵校尉 故世人又稱之為 阮步兵 阮籍年輕時 有濟世之志 晉書 本傳 自視甚高 世人對他也很器重 曹爽 司馬懿請他去做幕僚 就是一種借招納名流以擴大自己聲望的手段 但隨著司馬氏篡權(quán)圖謀的顯露 政治風云日趨險惡 阮籍只能放棄了往日的雄心 他的處境十分艱難 他對司馬氏集團的行為極為不滿 但不僅不能公開反對 而且身為司馬家的幕僚 被卷入政治漩渦而無法擺脫 所以他只能用醉酒佯狂的辦法來躲避矛盾 但這對于思想警敏 個性強烈的阮籍來說 實是痛苦不堪的生活 在當時險惡的政治斗爭之中 司馬昭不僅沒有殺阮籍 而且為其子司馬炎 就是后來的晉武帝 求婚阮籍女 其中當然也不排除政治上的考慮 阮籍為此一醉六十日而婉拒之 司馬昭不僅不加怪罪 而且依然對之極為寬容 阮籍要求任東平的地方官 司馬昭便任他為東平相 司馬氏之所以如此寬容阮籍 目的在于通過阮籍 影響名士群體 使他們不與司馬氏政權(quán)為敵 阮籍是明白司馬氏政權(quán)的用意的 這從他的行為中可以得到說明 他在生活中放誕不羈 縱酒 不拘禮法 但在政治上卻極為謹慎小心 對政治上的是非得失 從不加以議論 晉書 本傳說 鐘會數(shù)以時事問之 欲其可否而致之罪 皆以酣醉獲免 他做了東平相 至 皆壞府舍諸壁障 使內(nèi)外相望 這樣做的目的很明顯 意在表明自己并無陰謀行為 從這里 也可以看出他的日子過得何等吃力 他的內(nèi)心是十分痛苦的 晉書 阮籍傳 記載說 他 時率意獨駕 不由徑路 車跡所窮 輒慟哭而反 阮籍的文學成就 主要是 詠懷詩 其中五言詩八十二首 四言詩十三首 前者尤為著名 在中國詩歌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這些詩反映了他的政治思想 生活態(tài)度 尤其是對于人生問題的反復思考 只是 由于處境的危險 他只能用隱蔽的象征的語言來表達自己思想感情 用筆曲折 含蘊隱約 所以鐘嶸 詩品 說他 言在耳目之內(nèi) 情寄八荒之表 頗多感慨之辭 厥旨淵放 歸趣難求 1 表達 憂生 之感作品 幾乎占了 詠懷 詩的半數(shù)以上 其中有的寫政治迫害的哀傷 有的寫面對現(xiàn)實的恐懼 如 嘉樹下成蹊 東園桃與李 秋風吹飛藿 零落從此始 繁華有憔悴 堂上生荊杞 驅(qū)馬舍之去 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 何況戀妻子 凝霜被野草 歲暮亦云已 其三 徘徊蓬池上 還顧望大梁 綠水揚洪波 曠野莽茫茫 走獸交橫馳 飛鳥相隨翔 是時鶉火中 日月正相望 朔風厲嚴寒 陰氣下微霜 羈旅無儔匹 俯仰懷哀傷 小人計其功 君子道其常 豈惜終憔悴 詠言著斯章 其十六 時令正值 朔風 陰氣 四野是一片草木零落 繁華憔悴 凝霜被野的時候又恰逢洪波滔天 禽獸在茫茫曠野中飛馳 無處不陰森恐怖動蕩不寧 詩人描寫這些景象到底喻指什么雖不能一一坐實 但從 驅(qū)馬舍之去 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 何況戀妻子 以及 走獸交橫馳 朔風厲嚴寒 等語看 詩中的人生感傷和身心 憔悴 可能都與他 身仕亂朝 的處境有關(guān) 2 傷時諷世也是 詠懷詩 的一大主題 如憑吊戰(zhàn)國魏都遺址的第三十一首 詩中寫道 戰(zhàn)士食糟糠 賢者處蒿萊 歌舞曲未終 秦兵已復來 這表面上是懷古 實際上卻在于諷今 又如第七十二首 修途馳軒車 長川載輕舟 性命豈自然 勢路有所由 高名令志惑 重利使心憂 親昵懷反側(cè) 骨肉還相仇 更希毀珠玉 可用登遨游 此詩是對當朝權(quán)貴的一幅素描 雖然他們每個人的為官之道各有不同 但本質(zhì)上沒有什么兩樣 都是見 高名 就爭 見 重利 就搶 至親好友也各懷鬼胎 親人骨肉也彼此反目 爭名爭利爭權(quán)使他們完全喪失了人性 委曲周旋儀 姿態(tài)愁我腸 誰見了他們這幅虛偽而又丑惡的神態(tài)都會深惡痛絕 3 詠懷詩 的核心內(nèi)容 是帶有哲理性的對人生問題的思考 并且集中于個人的內(nèi)在意志與外部力量相沖突 生命從根本上無法獲得自由這樣一個命題 在這方面 同 古詩十九首 及建安詩歌一樣 詠懷詩 中也反復發(fā)出 人生若朝露 天道邈悠悠 之類對人生短促的感嘆 不過 在 古詩十九首 中 追求現(xiàn)世的享樂 追求友誼和愛情 被當作解脫途徑來歌詠 在建安詩歌中 追求不朽的功業(yè) 被視為有限生命的延續(xù) 換言之 阮籍以前的詩歌 是把自然規(guī)律視為人生不自由的最重要的原因 而認為在社會生活中可以找到解脫的道路 而阮籍則不同 他雖然也看到自然規(guī)律的作用 但他更強調(diào)社會力量對人生的壓迫 在 詠懷詩 中 逐一排除了可能的解脫道路 膏火自煎熬 多財為患害 追逐富貴使人傾軋相爭 以至覆滅 高名令志惑 重利使心憂 千秋萬歲后 榮名安所之 名和利一樣 使人喪失自我 喪失本性 虛幻無價值 建功立業(yè) 確實是阮籍所向往的 但命運卻不是個人所能把握的 陰陽有舛錯 日月不常融 遇與不遇 為命運的偶然所決定 生活在不幸的時代 個人能有什么作為 家庭 朋友之情誠然是美好的 但黑暗的現(xiàn)實隨時可以奪走它們 愈加喚起人生的悲哀 一生不自保 何況戀妻子 臨觴多哀楚 思我故時人 對酒不能言 凄愴懷苦辛 而且 人與人之間 更多的是虛偽 怨毒 猜疑 背棄 人知交友易 交友誠獨難 險路多疑惑 明珠未可干 親昵懷反側(cè) 骨肉還相仇 詠懷詩 雖然多處寫到對神仙世界的向往 但這只是一個虛幻的影子 作者并沒有把它當作真實的追求 在阮籍看來 現(xiàn)實猶如一張大網(wǎng) 使人無處可逃 天網(wǎng)彌四野 六翮掩不舒 在第三十三首中 他還對人生作了一個總的描繪 一日復一夕 一夕復一朝 顏色改平常 精神自損消 胸中懷湯火 變化故相招 萬事無窮極 知謀苦不饒 但恐須臾間 魂氣隨風飄 終身履薄冰 誰知我心焦 這首詩起筆連用四個 一 字 節(jié)奏急促跳蕩 顯示了詩人內(nèi)在情緒的緊張煩躁 胸中懷湯火 則反映了他靈魂所受的煎熬 知謀苦不饒 流露了他無國救衰年的絕望 終身履薄冰 誰知我心焦 更坦露了他內(nèi)心的惶惶不安 這種不安 絕望和痛苦既是對個人生死的體驗 也是他畏世懼禍的結(jié)果 鍾嶸 詩品 評其詩說 其源出于 小雅 無雕蟲之功 而 詠懷 之作 可以陶性靈 發(fā)幽思 言在耳目之內(nèi) 情寄八荒之表 洋洋乎會于 風 雅 使人忘其鄙近 自致遠大 頗多感慨之詞 厥旨淵放 歸趣難求 李善 文選 注也說 詠懷 文多隱避 百代之下 難以情測 明清的詩論家也稱 詠懷 諸篇 文隱指遠 張溥 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 阮公 詠懷 反復零亂 興寄無端 沈德潛 說詩晬語 詩情興寄無端 表現(xiàn)隱約曲折 是阮籍詩歌最突出的藝術(shù)特征 我們來看看 詠懷 其一 夜中不能寐 起坐彈鳴琴 薄帷鑒明月 清風吹我襟 孤鴻號外野 翔鳥鳴北林 徘徊將何見 憂思獨傷心 關(guān)于此詩的旨意前人有許多的猜測和附會 多數(shù)解釋都是說詩中的 孤鴻 是喻 賢士 而 翔鳥 是指司馬師等權(quán)臣 這種比附臆測的解詩方法 不僅不能把握全詩的旨趣 反而破壞了詩歌的美學韻味 就詩歌本身而論 月色如水 寒風拂衣 孤鴻悲鳴 徘徊憂思 這里所描摹的并非實有的場景 也未必隱喻著什么具體的事件 而只是借詩的意象和意境 用象征的手法 寄脫了一種無法解脫 無處傾訴 無人理解的沉重悲哀和深沉的孤獨 這種從生命本質(zhì)意義上提出的孤獨感 是過去詩歌中從未有過的 在中國古代詩歌的發(fā)展過程中 詠懷詩 帶來了重大的改變 在此之前 詩歌的內(nèi)涵通常是單純的 阮籍則把深刻的哲學觀照方式引入詩歌中來 阮籍的大多數(shù)詩歌不是抒寫具體人事引起的情緒波動 而是對宇宙 社會 人生的一種綜合透視與體驗 他將黑暗的社會 腐敗的政治 多難的人生內(nèi)化為一種憂傷的情緒 一種痛苦的感受 同時巧妙地將它與一系列藝術(shù)形象相結(jié)合 這樣 詩歌本身的意蘊豐厚了 留給讀者想象的空間開闊了 形成了 言在耳目之內(nèi) 情寄八荒之表 的美學效應 在表現(xiàn)手段上 它多用象征手法 形成若即若離 閃爍曲折的特點 因此 它給讀者的索解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內(nèi)涵的豐富和濃縮 讓讀者無法講清楚詩人的具體所指 他的詩歌像浩瀚的大海一樣莫測深廣 阮籍詩歌是在明朗單純的樂府民歌和文人擬樂府詩歌基礎(chǔ)上的一次巨大的飛躍 他擴展和加深了詩歌的內(nèi)在意蘊 開掘和豐富了詩歌的藝術(shù)潛力 詠懷詩 以組詩方式 來抒發(fā)心理深層情緒的形式 也為后人所重視 陶淵明的 飲酒 陳子昂的 感遇 李白的 古風 都是從這一路發(fā)展而來的 另一位代表詩人嵇康 223 262 字叔夜 譙郡铚 今安徽省宿縣西 人 父親嵇昭曾任督軍糧侍御史 康幼年失怙 因從小就顯得 聰穎出群 所以他是在母兄的憐愛和驕慣中長大成人的 雖然 家世儒學 嵇喜 嵇康傳 但他自己 不涉經(jīng)學 在這種 不師不訓 自由自在的學習環(huán)境中 幽憤詩 他較早便在學問上達到了既 博洽多聞 又融會貫通的境界 嵇喜 嵇康傳 步入成年時已是著名的思想家 詩人 書法家和音樂家 理論上他獨樹一幟 聲無哀樂論 養(yǎng)生論 成了魏晉玄學清談的主要論題 他的音樂理論深刻而又新穎 史稱其音樂演奏 聲調(diào)絕倫 晉書 嵇康傳 書法上他 妙于草制 唐張懷瓘 書斷 書法風格個性鮮明 另外他還是一位畫家 唐代仍存有其繪畫真跡 由于他的才華 也由于他的風采 更由于他的人格 使嵇康成為正始時期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具魅力的人物之一 他是 竹林七賢 的核心 竹林之游 的所在地即在他山陽的寓所 他宣布與山濤絕交 山濤始終如一地稱道他 他與向秀同為正始時期思想界的領(lǐng)袖 他鍛鐵時向秀自愿為之鼓排 七賢 之外的名士呂安也同樣 服康高致 每一相思 輒千里命駕 晉書 嵇康傳 人們佩服他卓越超群的蓋世奇才 也贊嘆他那 龍章鳳姿 天質(zhì)自然 的儀表風度 世說新語 容止 注引 嵇康傳 史載嵇康 身長七尺 風姿特秀 見者嘆曰 蕭蕭肅肅 爽朗清舉 世說新語 容止 人們在贊美他風采的同時又非常景仰他的人格 如山濤就曾十分嘆服地說 嵇叔夜之為人也 巖巖若孤松之獨立 其醉也 傀俄若玉山之將崩 世說新語 容止 作為一個正始時期的名士 嵇康公開聲稱自己 非湯武而薄周孔 并坦言 老子 莊周吾之師也 與山巨源絕交書 在 難自然好學論 中還說 六經(jīng)為蕪穢 仁義為臭腐 因而他提出了 越名教而任自然 的著名命題 在現(xiàn)實生活中 他從來不愿意 降心順俗 不屑于隱藏自己的思想情感 剛腸疾惡 輕肆直言 遇事便發(fā) 與山巨源絕交書 下面看看他的 與山巨源絕交書 中的自我表白 阮嗣宗口不論人過 吾每師之而未能及 至性過人 與物無傷 唯飲酒過差耳 至為禮法之士所繩 疾之如仇 幸賴大將軍保持之耳 吾不如嗣宗之資 而有慢弛之闕 又不識人情 暗于機宜 無萬石之慎 而有好盡之累 久與事接 疵釁日興 雖欲無患 其可得乎 又人倫有禮 朝廷有法 自惟至熟 有必不堪者七 甚不可者二 臥喜晚起 而當關(guān)呼之不置 一不堪也 抱琴行吟 弋釣草野 而吏卒守之 不得妄動 二不堪也 危坐一時 痹不得搖 性復多虱 把搔無已 而當裹以章服 揖拜上官 三不堪也 素不便書 又不喜作書 而人間多事 堆案盈機 不相酬答 則犯教傷義 欲自勉強 則不能久 四不堪也 不喜吊喪 而人道以此為重 已為未見恕者所怨 至欲見中傷者 雖瞿然自責 然性不可化 欲降心順俗 則詭故不情 亦終不能獲無咎無譽如此 五不堪也 不喜俗人 而當與之共事 或賓客盈坐 鳴聲聒耳 囂塵臭處 千變百伎 在人目前 六不堪也 心不耐煩 而官事鞅掌 機務纏其心 世故煩其慮 七不堪也 又每非湯 武而薄周 孔 在人間不止 此事會顯 世教所不容 此甚不可一也 剛腸疾惡 輕肆直言 遇事便發(fā) 此甚不可二也 以促中小心之性 統(tǒng)此九患 不有外難 當有內(nèi)病 寧可久處人間邪 又聞道士遺言 餌術(shù)黃精 令人久壽 意甚信之 游山澤 觀魚鳥 心甚樂之 一行作吏 此事便廢 安能舍其所樂而從其所懼哉 他現(xiàn)存詩歌五十多首 其中有不少詩歌表現(xiàn)對世俗的憤激和對權(quán)奸的鄙視 如 俗人不可親 松喬是可鄰 何為穢濁間 動搖增垢塵 五言詩三首 其三 詳觀淩世務 屯險多憂虞 施報更相市 大道匿不舒 答二郭三首 其三 他猛烈抨擊 權(quán)智相傾奪 的上層社會 答二郭三首 其三 幽憤詩 中還將矛頭指向魏帝身邊的小人 曰予不敏 好善闇人 子玉之敗 屢增惟塵 大人含弘 藏垢懷恥 民之多僻 政不由己 由于人世的險惡和政治的黑暗 他大部分詩歌都是抒寫他企求超脫塵世的理想 游仙詩 幻想自己 飄颻戲玄圃 黃老路相逢 授我自然道 曠若發(fā)童蒙 采藥鐘山隅 服食改姿容 他之所以想羽化成仙 就是因為他決心遠離俗世小人 長與俗人別 誰能睹其蹤 他在絕筆 幽憤詩 中也表達了自己 采薇山阿 散發(fā)巖岫 永嘯長吟 頤性養(yǎng)壽 的愿望 他的詩歌是他風神 氣質(zhì)和人格的自然流露 贈兄秀才從軍十九首 是其代表作 下面二首尤其為人稱道 良馬既閑 麗服有暉 左攬繁弱 右接忘歸 風馳電逝 躡景追飛 凌厲中原 顧盼生姿 其九 息徒蘭圃 秣馬華山 流磻平皋 垂綸長川 目送歸鴻 手揮五弦 俯仰自得 游心太玄 嘉彼釣叟 得魚忘筌 郢人逝矣 誰可與言 其十四 這組詩原是嵇康為了送哥哥嵇喜從軍而寫的 但詩中借想象嵇喜從軍后的生活 實際表現(xiàn)了作者自己的人生情趣 前首不僅寫出了秀才在騎坐上 左攬繁弱 右接忘歸 的敏捷 寫出了他 風馳電逝 躡景追飛 的勇猛 更寫出了他 良馬既閑 顧盼生姿 的風致 后首更是詩人飄逸灑脫風神的寫照 目送歸鴻 手揮五弦 典型地體現(xiàn)了超然自得飄逸灑脫的魏晉風度 傾倒了無數(shù)詩人 畫家和歷代讀者 東晉大畫家顧愷之就曾慨嘆說 畫 手揮五弦 易 目送飛鴻 難 世說新語 巧藝 剛直不阿的個性 光明磊落的人格 自然灑脫的風度 使嵇康詩歌呈現(xiàn)出峻切而又秀逸的風格特征 文心雕龍 體性 說 叔夜俊俠 故興高而采烈 嵇康詩的確既有 俠 的一面 峻峭剛烈 也有 俊 的一面 飄逸秀朗 鍾嶸認為 魏中散嵇康詩 頗似魏文 過為峻切 訐直露才 傷淵雅之致 然托喻清遠 良有鑒裁 亦未失高流矣 詩品 卷中 峻切 二語已成為嵇詩的定評 高流 之贊也堪稱允當-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4.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魏晉 南北朝 文學 建安 風骨 正始之音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6864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