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單元《外國詩兩首》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單元《外國詩兩首》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單元《外國詩兩首》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單元《外國詩兩首》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自讀導言】 自讀要求 1.通過反復誦讀,感受詩歌節(jié)奏,體會詩歌內(nèi)涵。 2.通過聯(lián)想想像,領會詩人表達的思想和抒寫的情志。 3.收集與作者、與詩歌內(nèi)容相關的資料,進一步掌握讀詩品詩的方法。 學習重點 1.對詩歌節(jié)奏、韻律的把握。 2.對詩歌“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領會,體會詩中的言外之意。 (解說:在學習了一些詩歌的基礎上,學生應進一步掌握品味和解讀詩歌的方法。按照學生的實際和“單元提示”中“進一步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詩歌的節(jié)奏和韻律,品味詩歌的語言;還要展開想像和聯(lián)想,進入詩歌的藝術境界,與詩人展開心靈的對話”等要求,確定“自讀要求”1、2。為了幫助學生提高探究能力,培養(yǎng)讀詩興趣,確定自讀要求3。) 【自讀程序】 一、交流經(jīng)驗,相互啟發(fā) 鼓勵學生交流自己讀詩的經(jīng)驗,在讀詩方法上相互啟發(fā),進而相互指導,為自讀做好準備。 二、初步感知,把握節(jié)奏 1.學生初讀詩歌,利用工具書解決生字生詞。 蔚藍霧靄桅桿樂疆 清澈祈求暮色 負債蒙恩束縛 2.學生自由朗讀,感知詩歌節(jié)奏、語氣等。 三、小組合作,交流成果 1.各學習小組學生間采用合作的方式,進一步正音,把握朗讀時的節(jié)奏,推舉出各組朗誦代表。 2.各學習小組交流在圖書館、網(wǎng)絡、資料室等收集到的有關萊蒙托夫、泰戈爾的資料,整理后推舉出各組發(fā)言人。 3.各學習小組任選一首詩進行討論,就詩歌的內(nèi)涵、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行交流,達成一致后準備班內(nèi)交流。 四、誦讀詩歌,把握內(nèi)涵 1.各學習小組采用“朗讀資料提出見解”的方式展示本組朗讀能力,提出本組理解意見。 2.學生自由發(fā)言,通過討論,對兩首詩內(nèi)涵有大體一致的看法,但允許多元解讀下的不同看法。 五、品讀語言,領悟感情 參考問題: 1.“它到遙遠的異地尋找什么?/它把什么拋棄在故鄉(xiāng)?”一句應如何理解? 2.“不安分的帆兒卻祈求風暴/仿佛風暴里有寧靜之邦!”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人生理想? 3.請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學習、情感經(jīng)歷談談對“你在歡樂中傾注了你的心”這句話的理解。 4.“你完成了你的生存,/你點亮了你自己的燈;/你所有的都是你自己的,/你對誰也不負債蒙恩;/你僅僅服從了/你內(nèi)在的力量”幾句詩給你怎樣的啟示,這和上面所說的“歡樂”有怎樣的關系? 注意事項: 1.尊重學生的解讀和品味,不用所謂“標準答案”限制學生。 2.對個性化、創(chuàng)造性的意見要引起重視。 3.引導學生結(jié)合誦讀時的感受和與詩人相關的背景資料的理解進行詩歌品讀,防止出現(xiàn)架空分析和胡亂聯(lián)系的情況。 (解說:詩歌的內(nèi)涵或者言外之意本就沒有固定、惟一、標準的答案,讀詩品詩的過程實質(zhì)上就是學生融入主體體驗和個性見解的過程。設計這樣的“自讀程序”目的在于:充分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情感體驗,使他們能最大限度地融入讀詩品詩的過程;鼓勵學生發(fā)表富有個性的見解,通過交流合作達成較為一致的看法;對詩歌內(nèi)涵和詩人感情的把握是建立在學生充分誦讀、充分品味、充分交流基礎之上的??傮w上看,讀詩經(jīng)驗指導讀詩感知,激活誦讀時的情感投入和品讀時的個性理解,最后達到“與詩人心靈對話”的最終目標。) 【自讀點撥】 一、關于萊蒙托夫 米哈依爾尤利耶維奇萊蒙托夫(1814—1841),俄國詩人。出身貴族,不到3歲,母親去世,由外祖母撫養(yǎng)成人。萊蒙托夫自幼性格憂郁、孤僻。1828年入莫斯科貴族寄宿中學,開始寫詩。1830年考入莫斯科大學,中途轉(zhuǎn)至彼得堡近衛(wèi)軍騎兵士官學校,1834年畢業(yè)后在驃騎兵團服役。1835年發(fā)表長詩《哈吉阿勃列克》和劇本《假面舞會》。1837年2月普希金遇難,萊蒙托夫?qū)懥恕对娙酥馈芬辉?,憤怒指出殺害普希金的兇手就是俄國上流社會。這首帶有強烈政治色彩的詩篇震撼了俄國文壇,奠定了詩人作為普希金繼承者的地位,然而卻遭到沙皇反動當局的仇視,萊蒙托夫因此被流放高加索。同年發(fā)表《波羅金諾》,歌頌人民在衛(wèi)國戰(zhàn)爭中的愛國主義熱情和英雄氣概。經(jīng)外祖母多方奔走,萊蒙托夫于1838年4月從流放地返回彼得堡原部隊。不久,發(fā)表民歌體長詩《商人卡拉什尼科夫之歌》,贊揚不畏強暴的精神。1839年發(fā)表歌頌叛逆精神的長詩《童僧》。1840年長篇小說《當代英雄》問世,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繼奧涅金之后又一個“多余人”形象——畢巧林。1841年2月回彼得堡休假,完成著名長詩《惡魔》。萊蒙托夫本想趁休假之便設法離開軍隊,全力投入文學創(chuàng)作,但所得到的是限令48小時內(nèi)離開首都?;馗呒铀骱?,一些仇恨詩人的彼得堡貴族唆使青年軍官馬爾蒂諾夫與萊蒙托夫決斗,結(jié)果詩人飲彈身亡,年僅27歲。萊蒙托夫的藝術天才沒有得以充分發(fā)揮,正如高爾基所說:“萊蒙托夫是一曲未唱完的歌?!北M管如此,他仍然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詩篇。 二、關于泰戈爾 泰戈爾,印度著名詩人、作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生于加爾各答市一個富有哲學和文學藝術修養(yǎng)的家庭,13歲能創(chuàng)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1884年至1911年擔任梵社秘書,20年代創(chuàng)辦國際大學。1941年寫作控訴英國殖民統(tǒng)治和相信祖國必將獲得獨立解放的著名遺言《文明的危機》。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他共寫了五十多部詩集,被稱為“詩圣”。寫了12部中長篇小說,一百多篇短篇小說,二十多部劇本及大量文學、哲學、政治論著,并創(chuàng)作了一千五百多幅畫,譜寫了難以計數(shù)的眾多歌曲。文、史、哲、藝、政、經(jīng)范疇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己命運的強烈愿望,描寫了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斗爭,充滿了鮮明的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同時又富有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深受人民群眾喜愛。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重要詩作有詩集《故事詩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1913)、《飛鳥集》(1916)、《邊緣集》(1938)、《生辰集》(1941);重要小說有短篇《還債》(1891)、《棄絕》(1893)、《素芭》(1893)、《人是活著,還是死了?》(1892)、《摩訶摩耶》(1892)、《太陽與烏云》(1894),中篇《四個人》(1916),長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與世界》(1916)、《兩姐妹》(1932);重要劇作有《頑固堡壘》(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紅夾竹桃》(1926);重要散文有《死亡的貿(mào)易》(1881)、《中國的談話》(1924)、《俄羅斯書簡》(1931)等。 三、如何理解“帆” 萊蒙托夫的《帆》并非只是單純地描寫景致,詩人賦予“帆”的內(nèi)涵無疑是豐富的。一種理解認為,此詩表達了詩人向往、追求自由的思想,“帆”寄托著詩人的情感,是詩人追求自由的自我寫照。另一種理解認為,“孤帆”、“尋找”、“不安分”、“祈求風暴”,表現(xiàn)了詩人積極的戰(zhàn)斗姿態(tài),表達的是作者雖內(nèi)心孤獨卻渴望斗爭的激情。因此,對“帆”的理解是多元的,其含義是豐富的。 四、如何理解“螢火蟲” 絕不能簡單地賦予“螢火蟲”一個崇高的精神,從詩中可以看到,螢火蟲首先是“歡樂”,其次是“自己”的,它“沖破了黑暗的束縛”,微小,但并不渺小,“因為宇宙間一切光芒,都是你的親人”。是否可以這樣理解:即使微小如螢火蟲,也有屬于自己的人生歡樂和人生意義;即使微弱如螢火,也有與太陽、月亮一樣的光芒,也有自身的價值。 五、關于詩歌的“言外之意” 詩歌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因此讀詩時更應注重引領學生一起透過文字表面,探尋隱藏在跳躍、變化的詩句下面的“詩人的心”。從兩首詩看,二者的共同點即:賦予平常事物豐富的涵義,通過“帆”、“螢火蟲”等的意境,表達詩人對自由的渴望,對生命的尊重。這需要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去感受、領悟。 (解說:了解作者,目的在于幫助我們解讀詩歌,把握詩人的思想感情,但是教學中不能因此就一定要將之作為知識去灌輸、傳授,點撥時可考慮在學生交流時適當補充。而對“帆”、“螢火蟲”的理解在點撥時就更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既然我們認可了對詩歌的多種理解,那就不能用惟一固定的“標準答案”去限制學生個性化的多元理解。尤其是學生融入自我情感體驗、生活經(jīng)驗的見解,本身就是豐富的課程資源,必須給予尊重和重視,點撥時應鼓勵學生多讀多說。) 【自讀思考】 閱讀下列兩首中國詩歌,完成后面的練習。 天空 于堅 天空永遠流著 從這個世紀到那個世紀 從這個國家到那個國家 在鷹和閃電的上面 在神的上面 天空日夜流著 沒有岸 沒有帆 也沒有波浪 星星和螢火蟲 曉雪 遠天的星星 有時只像螢火蟲那樣 但它畢竟仍然是星星 近處的螢火蟲 有時會像星星那樣 引人注目 但它終歸只是螢火蟲 1.讀過《天空》之后,你能試著用一個詞概括一下自己對“天空”的感受嗎? 2.“詩者,思也”,你認為《天空》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考? 3.《星星和螢火蟲》采用對比手法,通過“遠—近”、“星星—螢火蟲”的對比,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人生態(tài)度? 4.比較《螢火蟲》和《星星和螢火蟲》兩首詩,你更喜歡哪一首,為什么?試寫一段賞析文字表達自己的觀點。 (解說:設計“自讀思考”的目的在于:進一步鞏固課內(nèi)掌握的讀詩品詩的方法;進一步擴大閱讀視野;學會在比較的基礎上進行品讀賞析。) 參考答案 1.永恒、深邃、神秘、博大、宏大、肅穆、莊嚴、包容……均可。 2.詩人仰望天空,沉浸在對天空的敬畏之中,對時空永恒、天地肅穆莊嚴產(chǎn)生深深的景仰之情。(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3.表達了詩人寧愿做永恒的星辰,不愿當渺小螢火蟲的人生態(tài)度。 4.(略)-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外國詩兩首 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單元外國詩兩首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2019 2020 九年級 語文 上冊 第一 單元 外國 詩兩首 教學 設計 新人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3292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