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永昌鎮(zhèn)和寨九年制學校八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蠟燭教學設計1新人教版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永昌鎮(zhèn)和寨九年制學校八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蠟燭教學設計1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永昌鎮(zhèn)和寨九年制學校八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蠟燭教學設計1新人教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蠟燭》 課 題 《蠟燭》(第一課時) 課 型 新課 教 學 目 標 知識 技能 1、理解和積累文中的生字詞。 2、閱讀課文體會本文真摯感人的語言 過程 方法 1、合作學習,梳理課文思路和概括文章的整體內(nèi)容。 情感 態(tài)度 價值 觀 讓學生體會各國追求和平的人民在戰(zhàn)爭所凝結的友誼。 教學 重點 學習用動作、心理活動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學 難點 體會真情,領悟軍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誼。 教學內(nèi)容及教師活動 學 生 活 動 二 次 修 改 一.導入(略) 二.檢查預習 1.給加點字注音 拂曉 瓦礫 地窖 鞠躬 顫巍巍 舀水 腋窩 揣在 2.學生介紹搜集的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知識。 三.作者簡介與背景介紹 1.速讀課文,然后說說課文是以哪一場戰(zhàn)爭為背景來加以描寫的?請找出文章中能夠反映時代背景的語句。 教師明確:這是一篇戰(zhàn)地通訊(板書)。1944年,蘇聯(lián)紅軍進行戰(zhàn)略反攻,分別從南北兩側驅逐法西斯德軍。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猜測作者是何種身份的人?說出相應的理由。 西蒙諾夫作為隨軍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收集到了這則感人肺腑的故事。這則故事選自散文特寫集《從黑海到巴倫支?!?。要求學生找出相應的語句加以詮釋。 教師引導學生介紹課文作者: 四.了解文體:戰(zhàn)地通訊。(可與第一課比較閱讀) (一)通訊的特點 通訊與消息比,不僅需要六個新聞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fā)生的原因、經(jīng)過和結果)齊全,還要報道新聞事實的情節(jié)、細節(jié)。通訊分事件通訊和人物通訊。通訊的表達方式,不僅用敘述,還要較多地采用描寫。議論、抒情等。 (二)通訊與消息的區(qū)別 同:用事實說話。 異:1.內(nèi)容上,消息簡略單純,通訊詳盡、具體、形象。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強,通訊創(chuàng)造性強。 從結構上看,消息由標題、導語、主體、結語和背景組成,通訊跟一般記敘文相似,沒有固定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獨特的結構形式。 在表達方面,消息主要用敘述。通訊表達方式豐富多樣在語言上,消息簡潔樸素。通訊具體詳細。 3. 時效上,通訊不如消息迅速及時。 五.閱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小組交流,指名回答) 1.速讀課文,復述課文,然后再用一句話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教師引導學生復述課文內(nèi)容,然后交流并討論。 教師明確:本文描寫一個南斯拉夫老婦人冒著炮火,掩埋一位蘇聯(lián)紅軍的遺體后,將珍藏多年的喜燭點燃在烈士墳頭靜靜陪伴到拂曉的感人故事。 2.學生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記敘要素。 教師明確: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1944年9月19-20日 地點:貝爾格萊德的薩伐河上一座橋前的方場。人物:老婦人瑪利育乞西、蘇聯(lián)紅軍士兵柯拉耶夫。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一位蘇聯(lián)紅軍戰(zhàn)士在南斯拉夫國土上犧牲了,一位飽受法西斯侵略戰(zhàn)爭之苦的南斯拉夫母親不顧槍林彈雨,以驚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珍愛的結婚的花燭點在烈士墳頭。 3.梳理文章思路:從敘事過程看,全文共分四部分。 六、小結課文內(nèi)容 學生思考聯(lián)想 師生交流 聽寫生字詞 展示材料 學生瀏覽課文批注交流 學生邊聽邊批注 學生瀏覽課文批注交流 學生主動聽,批注相關知識 師生互動 學生主動聽,批注相關知識 師生互動 學生主動聽,批注 師生互動 學生主動聽,批注相關知識 學生默讀準備復述 學生補充回答 學生分組朗讀 師生互動 學生劃分層次 回答交流 師生互動 教 學 反 思 4-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甘肅省 武威市 涼州區(qū) 永昌 寨九年制 學校 年級 語文 上冊 蠟燭 教學 設計 新人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13141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