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通風》課程設計大綱
《《礦井通風》課程設計大綱》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礦井通風》課程設計大綱(2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礦井通風》課程設計大綱 系部:安全工程學院 專業(yè):安全工程專業(yè) 周數(shù):2 周 學分:2.5學分 一、課程設計目的和任務 使學生了解課程設計工作的基本步驟和流程,初步具備運用所學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重點掌握設計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實施方法。 (1)鞏固和加深專業(yè)基本知識的理解,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2)根據(jù)需要選學參考書籍,查閱有關文獻資料,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3)了解與本課程有關的工程技術規(guī)范,能按照設計任務書的要求,編寫設計說明書,繪制技術圖表(包括通風系統(tǒng)圖一張,一號圖紙;通
2、風容易時期和困難時期的網(wǎng)絡圖各一個,畫在一張一號圖紙上)等; (4)培養(yǎng)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和科學態(tài)度。 二、課程設計的主要內(nèi)容與要求 1.課程設計的內(nèi)容 (1)擬定礦井開采范圍和開采、開拓系統(tǒng); (2)確定礦井通風系統(tǒng); (3)進行礦井風量計算和風量分配(重點內(nèi)容); (4)計算礦井通風阻力(重點內(nèi)容); (5)選擇礦井通風設備(重點內(nèi)容)。 2.課程設計的要求 (1)教師下達的課程設計任務書必須寫清楚設計題目、主要技術指標和要求、給定的技術條件和相關設備資料及參考文獻等項目。 (2)學生完成的課程設計說明書必須寫清楚設計題目、主要技術指標和要求、方案工作原理、設計計算
3、過程、計算條件、計算結(jié)果、設備選擇依據(jù)和主要技術決定、結(jié)果匯總等項目。 (3)通過課程設計的訓練,使學生樹立較強的安全意識,掌握基本的設計思想和步驟。 三、課程設計的指導 1.根據(jù)設計工作的進程,教師要講解必要的設計原理和設計方法,適當補充講授有關的內(nèi)容,幫助學生明確任務、掌握工程設計方法; 2.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選擇設計方案,進行設計計算,完成預設計。預設計方案經(jīng)過教師審查通過后,即可進行正式設計; 3.設計完成后,學生要根據(jù)設計的全過程并按照規(guī)定格式寫出設計說明書。 4.指導教師要給學生的課程設計寫出詳細的評語。 設計步驟詳見《礦井通風學》教材第七章第四節(jié) 四、課程設
4、計的質(zhì)量標準與成績考核 1.課程設計的質(zhì)量標準 (1)符合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 (2)技術上可行、經(jīng)濟上合理; (3)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 (4)設計說明書內(nèi)容、項目符合要求; (5)設計說明書用學校標準格式編寫; 2.成績考核 課程設計采用五級分制:優(yōu)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五、課程設計的工作進度安排 1.課程設計時間為兩周,集中進行; 2.第一天上午指導教師要詳細講解設計大綱、設計任務、設計步驟及注意事項; 3.第二周周五上交設計報告。 六、課程設計的組織管理與要求 1.課程設計原則上每人獨立完成一個設計,也可幾個人在一起商量,共同完成; 2.一般
5、要求學生每天上午在指定的教室進行設計,指導教師在教室指導。下午學生可以到圖書館等地方收集資料; 3.學生設計選擇的最終方案必須經(jīng)過指導教師同意; 4.要給學生使用計算機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 七、礦井通風課程設計任務書 題目:煤礦通風系統(tǒng)設計 1.擬定礦井開采范圍和開采、開拓系統(tǒng) 概述井田開采范圍、煤層賦存地質(zhì)條件、煤層埋藏深度、可采煤層數(shù)目、煤層厚度、煤層傾角、頂?shù)装鍘r性等。 確定礦井生產(chǎn)能力、進行階段和水平劃分,確定采掘工作面數(shù)目和位置。 2.確定礦井通風系統(tǒng) 根據(jù)礦井生產(chǎn)要求,設計礦井通風系統(tǒng),繪制通風系統(tǒng)圖和通風網(wǎng)絡圖。 3.進行礦井風量計算和風量分配(重點內(nèi)容) 依據(jù)
6、礦井生產(chǎn)部署,確定采掘工作面?zhèn)€數(shù),依據(jù)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工作面溫度、工作面同時作業(yè)的人數(shù)、炸藥使用量、局部通風機吸風量等因素計算采掘工作面用風量,并進行風速驗算,確定采掘工作面風量,結(jié)合礦井通風系統(tǒng)進行礦井總風量計算,并根據(jù)礦井通風網(wǎng)絡結(jié)構進行風量分配。 4.計算礦井通風阻力(重點內(nèi)容) 參考教科書有關資料,確定各井巷的摩擦阻力系數(shù)。結(jié)合礦井設計資料提供的巷道長度、斷面和風量,計算各井巷的風阻和通風阻力,再求算礦井通風阻力。 分支號 井巷名稱 斷面 形狀 支護 方式 長度(m) 斷面 積(m2) 溫度(℃) 摩擦阻力系數(shù)(kg/m3) 風阻(kg/m7) 風量(m
7、3/s) 阻力(Pa) 累計通風阻力 本系統(tǒng)總阻力: 分支號 井巷名稱 斷面 形狀 支護方式 長度(m) 斷面積(m2) 溫度(℃) 摩擦阻力系數(shù)(kg/m3) 風阻(kg/m7) 風量(m3/s) 阻力(Pa) 累計通風阻力
8、 本系統(tǒng)總阻力: 5.選擇礦井通風設備(重點內(nèi)容) 根據(jù)設計礦井通風容易時期和困難時期的風量、外部漏風量、通風阻力和自然風壓等參數(shù),確定主要通風機風量和風壓,選擇主要通風機及配套電機,根據(jù)所選定的主要通風機特性曲線確定主要通風機工況點,概算年耗電量。 附錄:參考資料 礦井風量計算方法(由里向外核算法,產(chǎn)量在30萬噸/年以上礦井使用) 1.生產(chǎn)礦井需要風量按各采煤、掘進工作面,硐室及其它巷道等用風地點分別進行計算。現(xiàn)有通風系統(tǒng)必須保證各用風地點穩(wěn)定可靠供風。 Q礦≥(∑Q采+∑Q掘+∑Q硐+∑Q備+∑Q其它)K礦通 (m3/min)
9、 (5) 式中: ∑Q采——采煤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的總和,m3/min; ∑Q掘——掘進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的總和,m3/min; ∑Q硐——硐室實際需要風量的總和,m3/min; ∑Q備——備用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的總和,m3/min; ∑Q其它——礦井除了采、掘、硐室地點以外的其它巷道需風量的總和,m3/min; K礦通——礦井通風系數(shù)(抽出式K礦通取1.15~1.2,壓入式K礦通取1.25~1.3)。 (1)采煤工作面的需要風量 每個回采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應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和爆破后的有害氣體產(chǎn)生量以及工作面氣溫、風速和人數(shù)等規(guī)定分別進行計算,然后取其中最大值。
10、低瓦斯礦井的采煤工作面按氣象條件或瓦斯涌出量(用瓦斯涌出量計算,采用高瓦斯計算公式)確定需要風量,其計算公式為: Q采=Q基本K采高K采面長K溫 (6) 式中: Q采——采煤工作面需要風量,m3/min; Q基本——不同采煤方式工作面所需的基本風量,m3/min。 Q基本——工作面控頂距工作面實際采高(工作面有效斷面)70%適宜風速(不小于1m/s); K采高——回采工作面采高調(diào)整系數(shù)(見表4); K采面長——回采工作面長度調(diào)整系數(shù)(見表5); K溫——回采工作面溫度調(diào)整系數(shù)(見表6)。 表4 K采高——
11、回采工作面采高調(diào)整系數(shù) 采 高 <2.0 2.0~2.5 2.5~5.0及放頂煤面 系數(shù)(K采高) 1.0 1.1 1.5 表5 K采面長——回采工作面長度調(diào)整系數(shù) 回采工作面長度(m) 80~150 150~200 >200 長度調(diào)整系數(shù)(K長) 1.0 1.0~1.3 1.3~1.5 表6 K溫——回采工作面溫度與對應風速調(diào)整系數(shù) 回采工作面空氣溫度(℃) 采煤工作面風速(m/s) 配風調(diào)整系數(shù)K溫 <18 0.3~0.8 0.90 18~20 0.8~1.0 1.00 20~23 1.0~1.5 1.00
12、~1.10 23~26 1.5~1.8 1.10~1.25 26~28 1.8~2.5 1.25~1.4 28~30 2.5~3.0 1.4~1.6 高瓦斯礦井按照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計算。 根據(jù)《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按回采工作面回風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的濃度不超過1%的要求計算: (7) 式中: Q采——回采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m3/min; q采——回采工作面回風巷風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的平均絕對涌出量,m3/min; KCH4——采面瓦斯涌出不均衡通風系數(shù)。(正常生產(chǎn)條件下,
13、連續(xù)觀測1個月,日最大絕對瓦斯涌出量與月平均日瓦斯絕對涌出量的比值)。 工作面布置有專用排瓦斯巷(俗稱尾巷,且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第一百三十七條的規(guī)定)的回采工作面風量計算: Q采=Q采回+Q采尾 (8) Q采回 (9) (10) 式中:qCH4尾——采煤工作面尾巷的風排瓦斯量,m3/min。其他符號的含義同上。 按工作面溫度選擇適宜的風速進行計算(見表6): (
14、m3/min) (11) 式中: V采——采煤工作面風速,m/s; S采——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斷面積,m2。 按回采工作面同時作業(yè)人數(shù)和炸藥量計算需要風量: 每人供風≮4m3/min: Q采>4N (m3/min) (12) 每千克炸藥供風≮25m3/min: Q采>25A (m3/min) (13) 式中: N——工作面最多人數(shù), A——一次爆破炸藥最大用量,Kg。 按風速進行驗算:
15、
15S 16、化碳)的絕對涌出量,m3/min;
K掘通——瓦斯涌出不均衡通風系數(shù)。(正常生產(chǎn)條件下,連續(xù)觀測1個月,日最大絕對瓦斯涌出量與月平均日瓦斯絕對涌出量的比值)。
按二氧化碳的涌出量計算需要風量時,可參照瓦斯涌出量計算方法進行。
按局部通風機實際吸風量計算需要風量:
巖巷掘進:
Q掘=Q扇Ii+9S (17)
煤巷掘進:
Q掘=Q扇Ii+15S (18)
式中:
Q扇——局部通風機實際吸風量,m3/min。安設局部通風機的巷道中的風量,除了滿 17、足局部通風機的吸風量而外,還應保證局部通風機吸入口至掘進工作面回風流之間的風速巖巷不小于0.15m/s、煤巷和半煤巷不小于0.25m/s,以防止局部通風機吸入循環(huán)風和這段距離內(nèi)風流停滯,造成瓦斯積聚;
Ii——掘進工作面同時通風的局部通風機臺數(shù)。
按掘進工作面同時作業(yè)人數(shù)和炸藥量計算需要風量:
每人供風≮4m3/min:
Q掘>4N (m3/min) (19)
每千克炸藥供風≮25 m3/min:
Q掘>25A (m3/min) (20)
式中:
N——掘進 18、工作面最多人數(shù);
A——一次爆破炸藥最大用量,Kg。
按風速進行驗算:
巖巷掘進最低風量, Q巖掘>9S掘 ( m3/min)
煤巷掘進最低風量, Q煤掘>15S掘 (m3/min)
巖煤巷道最高風量, Q掘<240S掘 (m3/min)
式中:
S掘——掘進工作面的斷面積,m2。
(3)井下硐室需要風量,應按礦井各個獨立通風硐室實際需要風量的總和來計算:
∑Q硐=Q硐1+Q硐2+Q硐3+...+Q硐n (21)
式中:
∑Q硐——所有獨立通風硐室需要風量總和,m3/min;
Q硐1、Q硐2、Q 19、硐3、…、Q硐n——不同獨立供風硐室需要風量m3/min。
礦井井下不同硐室配風原則:
井下爆炸材料庫配風必須保證每小時4次換氣量:
Q庫=4V/60=0.07V (m3/min) (22)
式中:
Q庫—— 井下爆炸材料庫需要風量,m3/min;
V——井下爆炸材料庫的體積,m3。
井下充電室,應按其回風流中氫氣濃度小于0.5%計算風量。
機電硐室需要風量應根據(jù)不同硐室內(nèi)設備的降溫要求進行配風。
選取硐室風量,須保證機電硐室溫度不超過30℃,其它硐室溫度不超過26℃。
(4)其它井巷實際需要風量,應按礦井各個其它 20、巷道用風量的總和計算:
∑Q其它=Q其1+Q其2+Q其3+...+Q其n (22)
式中:
Q其1、Q其2、Q其3、...、Q其n——各其它井巷風量,m3/min。
按瓦斯涌出量計算:
Q其i=100 qCH4K其通 (m3/min) (23)
式中:
Q其i——第i個其它井巷實際用風量,m3/min;
qCH4——第i個其它井巷最大瓦斯絕對涌出量,m3/min;
K其通——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數(shù),取1.2~1.3;
100——其它井巷中風流瓦斯?jié)舛炔怀^1%所換算的常數(shù) 21、。
按其風速驗算:
Q其它i>9S其i (m3/min) (24)
架線機車巷中的風速驗算:
Q其它架線機車>60S其i (25)
式中:
S其i——第i個其它井巷斷面,m2。
2.礦井通風能力計算
按照礦井總進風量與礦井各用風地點的需風量(有效風量)計算出采掘工作面?zhèn)€數(shù)(按合理采掘比m1、m2),取當年度每個采掘工作面的計劃產(chǎn)量,計算礦井通風能力。
p= (26)
式中:
p——礦井通風能力,萬t/a;
p采i——第i個 22、回采工作面正常生產(chǎn)條件下的年產(chǎn)量,萬t/a;
p掘j——第j個掘進工作面正常掘進條件下的年進尺換算成煤的產(chǎn)量t/a;
m1——回采工作面的數(shù)量,個;
m2——掘進工作面的數(shù)量,個.
m1,m2應符合合理采掘比。
圖5-1 前期通風網(wǎng)絡圖
圖5-2 后期通風網(wǎng)絡圖
3.根據(jù)風網(wǎng)圖對通風系統(tǒng)的分支和節(jié)點以整數(shù)編號,并編制Xcel表格,進行風量分配和風速、阻力計算,前期見表5-13,后期見表5-14。分支編號的次序是先固定風量分支,再風機分支,最后一般分支。各個節(jié)點編號不能重復和遺漏,但可以不連續(xù)[11]。
4.在圖上標注各個分支的風阻,自然風壓和固定風量的數(shù)據(jù),標明風流方 23、向。
5.3.2 風網(wǎng)圖的繪制
風網(wǎng)圖是點與線的組合圖,僅表示風網(wǎng)中各分支的風流方向的聯(lián)結(jié)形式,用不按比例表示空間關系的單線條繪制[12]。繪制風網(wǎng)圖的方法如下:
1.以開拓開采工程平面圖或通風系統(tǒng)圖為依據(jù),沿風流方向在各個分支節(jié)點處順序編號;
2.按照風流方向,一般由下而上或由左而右按節(jié)點的編號順序和井巷的聯(lián)結(jié)形式繪出單線條的連接關系圖;
3.按風流系統(tǒng)先繪制主干線后繪支線盡量減少風路的交叉;
4.在不影響解算要求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簡化;
5.對通地表的進、回風井口,只要標高一樣均可編為同一號碼,視為一個通大氣的節(jié)點;
6.完成風網(wǎng)圖的雛形后,可以按具體情況適當簡化美化,盡量 24、繪成光滑弧狀的對稱形;
7.主要的漏風通路應以虛線標記,畫在風網(wǎng)圖中;
8.風網(wǎng)圖應該以回采工作面的位置作為圖的中心,各采面排布在一條直線上;
9.繪制風網(wǎng)圖過程中不可隨意改變節(jié)點編號,以利于與原圖相對照;
10.最后在風網(wǎng)圖上表明風流方向及有關參數(shù)、通風設備和設施以及工作面的位置。
5.3.3 摩擦阻力的計算
1.容易通風阻力
一采區(qū)風井容易風井最大阻力路線由進到出:1—2—3—4—5—8—9—10—11—13—15—1,通風摩擦阻力為:
H1=h1-2+h2-3+h3-4+h4-5+h5-8+h8-9+h9-10++h10-11+h11-13+h13-15+h15-1
25、=373.18+159.21+97.67+71.63+58.10+213.19+19.08+216.46+9.63+6.65+41.53=1266.33Pa
二采區(qū)風井容易風井最大阻力路線由進到出:1—2—3—16—17—20—21—22—23—25—27—1,通風摩擦阻力為:
H2=h1-2+h2-3+h3-16+h16-17+h17-20+h20-21+h21-22++h22-23+h23-25+h25-27+h27-1
=373.18+159.21+68.04+66.13+49.05+213.19+19.08+213.19+9.63+6.65+17.01=1194.36Pa
2. 26、困難通風阻力
一采區(qū)風井困難風井最大阻力路線由進到出:1—2—3—4—5—6—7—8—9—10—12—13—15—1,通風摩擦阻力為:
H3=h1-2+h2-3+h3-4+h4-5+h5-6+h6-7+h7-8++h8-9+h9-10+h10-12+h12-13+h13-15+ h15-1
=355.82+161.51+107.75+26.63+12.96+240.03+19.08+240.03++20.14+68.85+15.58+45.81=1314.19Pa
二采區(qū)風井困難風井最大阻力路線由進到出:1—2—3—16—17—19—20—21—22—24—25—27—1,通風摩擦阻力 27、為:
H4=h1-2+h2-3+h3-16+h16-17+h17-19+h19-20+h20-21+h21-22+h22-24+h24-25+h25-27+h27-1
=355.82+161.51+75.07+26.63+11.74+320.33+19.08+313.56+5.16+70.86+16.05+18.77=1394.58Pa
20
表5-12 容易時期風量分配及摩擦阻力表
起
點
終
點
井巷
名稱
支護
形式
α*104(N?s2/m4)
L
(m)
U
(m)
S
(m2)
Q
(m3/s)
h摩
(Pa)
V
28、
(m/s)
1
2
主井
混凝土
0.049
500
20.42
33.2
54
39.8653
1.626506
1
2
副井
混凝土
0.049
500
145.3
41
85
373.1797
2.073171
2
3
井底車場
錨噴
0.009
220
15.8
15.6
139
159.2128
8.910256
3
4
運輸大巷
錨噴
0.005
910
14.7
14.9
69.5
97.66513
4.66443
3
16
運輸大巷
錨噴
0.005
634
14.7
14 29、.9
69.5
68.04362
4.66443
4
5
軌道上山
錨噴
0.0081
482
12.5
10.8
43
71.63211
3.981481
4
6
回風上山
錨噴
0.0067
482
12.6
11
11.5
4.043058
1.045455
4
12
運輸上山
錨噴
0.0085
1000
14.7
14.9
15
8.498846
1.006711
5
6
采區(qū)變電所
錨噴
0.007
38
9.43
5.9
2
0.048854
0.338983
5
8
軌道上山
30、錨噴
0.0081
430
12.5
10.8
41
58.09783
3.796296
6
7
回風上山
錨噴
0.0067
430
12.6
11
13.5
4.970537
1.227273
7
12
回風上山
錨噴
0.0067
83
12.6
11
18.5
1.801726
1.681818
8
7
掘進工作面
金屬網(wǎng)
0.0094
260
10.2
6.5
5
2.269349
0.769231
8
9
區(qū)段運輸巷
金屬網(wǎng)
0.0094
977
10.2
6.5
25
213.18 31、79
3.846154
8
14
軌道上山
錨噴
0.0081
156
12.5
10.8
11
1.517168
1.018519
9
10
采煤工作面
液壓支架
0.032
115
16.2
12.5
25
19.07712
2
10
11
區(qū)段回風巷
金屬網(wǎng)
0.0094
992
10.2
6.5
25
216.461
3.846154
11
13
采區(qū)回風石門
錨噴
0.007
72
10
6.89
25
9.63059
3.628447
12
13
回風上山
錨噴
0.0067
38 32、
12.6
11
33.5
2.704833
3.045455
13
15
回風上山
錨噴
0.0067
26
12.6
11
63.5
6.649486
5.772727
14
13
掘進工作面
錨桿金屬網(wǎng)
0.0094
251
10.2
6.5
5
2.190795
0.769231
14
15
絞車房
錨噴
0.007
34
8.86
8.43
6
0.126716
0.711744
15
1
回風井
錨噴
0.007
166
14.8
12.6
69.5
41.52655
5.515873 33、
16
17
軌道上山
錨噴
0.0081
445
12.5
10.8
43
66.13338
3.981481
16
18
回風上山
錨噴
0.0067
445
12.6
11
11.5
3.732699
1.045455
16
24
運輸上山
錨噴
0.0085
884
14.7
14.9
15
7.51298
1.006711
17
18
采區(qū)變電所
錨噴
0.007
38
9.43
5.9
2
0.048854
0.338983
17
20
軌道上山
錨噴
0.0081
363
12. 34、5
10.8
41
49.04538
3.796296
18
19
回風上山
錨噴
0.0067
363
12.6
11
13.5
4.196058
1.227273
19
24
回風上山
錨噴
0.0067
82
12.6
11
18.5
1.780019
1.681818
20
19
掘進工作面
錨桿金屬網(wǎng)
0.0094
260
10.2
6.5
5
2.269349
0.769231
20
21
區(qū)段運輸巷
錨桿金屬網(wǎng)
0.0094
977
10.2
6.5
25
213.1879
3.846 35、154
20
26
軌道上山
錨噴
0.0081
146
12.5
10.8
11
1.419914
1.018519
21
22
采煤工作面
液壓支架
0.032
115
16.2
12.5
25
19.07712
2
22
23
區(qū)段回風巷
錨桿金屬網(wǎng)
0.0094
977
10.2
6.5
25
213.1879
3.846154
23
25
采區(qū)回風石門
錨噴
0.007
72
10
6.89
25
9.63059
3.628447
24
25
回風上山
錨噴
0.0067
38
12 36、.6
11
33.5
2.704833
3.045455
25
27
回風上山
錨噴
0.0067
26
12.6
11
63.5
6.649486
5.772727
26
25
掘進工作面
錨桿金屬網(wǎng)
0.0094
251
10.2
6.5
5
2.190795
0.769231
26
27
絞車房
錨噴
0.007
34
8.86
8.43
6
0.126716
0.711744
27
1
回風井
錨噴
0.007
68
14.8
12.6
69.5
17.01087
5.515873
表5- 37、13 困難時期風量分配及摩擦阻力表
起
點
終
點
井巷
名稱
支護
形式
α*104(N?s2/m4)
L
(m)
U
(m)
S
(m2)
Q
(m3/s)
h摩
(Pa)
V
(m/s)
1
2
主井
混凝土
0.049
500
20.42
33.2
63
54.26111
1.89759
1
2
副井
混凝土
0.049
500
145.3
41
83
355.8249
2.02439
2
3
井底車場
錨噴
0.009
220
15.8
15.6
140
161.5119
8 38、.974359
3
4
運輸大巷
錨噴
0.005
910
14.7
14.9
73
107.7496
4.899329
3
16
運輸大巷
錨噴
0.005
634
14.7
14.9
73
75.0695
4.899329
4
5
軌道上山
錨噴
0.0081
138
12.5
10.8
49
26.63146
4.537037
4
6
回風上山
錨噴
0.0067
138
12.6
11
9
0.708976
1.818182
4
13
運輸上山
錨噴
0.0085
1000
14.7
39、
14.9
15
8.498846
1.006711
5
6
掘進工作面
錨桿金屬網(wǎng)
0.0094
205
10.2
6.5
5
1.789294
0.769231
5
6
掘進工作面
錨桿金屬網(wǎng)
0.0094
205
10.2
6.5
5
1.789294
0.769231
5
7
軌道上山
錨噴
0.0081
106
12.5
10.8
39
12.95862
3.611111
6
10
回風上山
錨噴
0.0067
217
12.6
11
19
4.968602
1.727273
7
8
40、區(qū)段運輸巷
錨桿金屬網(wǎng)
0.0094
1100
10.2
6.5
25
240.0273
3.846154
7
11
軌道上山
錨噴
0.0081
276
12.5
10.8
14
4.347994
1.296296
8
9
采煤工作面
液壓支架
0.032
115
16.2
12.5
25
19.07712
2
9
10
區(qū)段回風巷
錨桿金屬網(wǎng)
0.0094
1100
10.2
6.5
25
240.0273
3.846154
10
12
回風上山
錨噴
0.0067
164
12.6
11
41、44
20.13801
4
11
12
采區(qū)變電所
錨噴
0.007
38
9.43
5.9
2
0.048854
0.338983
11
14
軌道上山
錨噴
0.0081
590
12.5
10.8
12
6.828704
1.111111
12
13
回風上山
錨噴
0.0067
513
12.6
11
46
68.84943
4.181818
13
15
回風上山
錨噴
0.0067
66
12.6
11
61
15.57654
5.545455
14
15
絞車房
錨噴
0.007
42、
6
8.86
8.43
6
0.022362
0.711744
14
15
聯(lián)絡巷
錨噴
0.007
34
10
6.89
6
0.261952
0.870827
15
1
回風井
錨噴
0.007
166
14.8
12.6
73
45.81439
5.793651
16
17
軌道上山
錨噴
0.0081
138
12.5
10.8
49
26.63146
4.537037
16
18
回風上山
錨噴
0.0067
138
12.6
11
9
0.708976
1.818182
16
2 43、5
運輸上山
錨噴
0.0085
848
14.7
14.9
15
7.207022
1.006711
17
18
掘進工作面
錨桿金屬網(wǎng)
0.0094
205
10.2
6.5
5
1.789294
0.769231
17
18
掘進工作面
錨桿金屬網(wǎng)
0.0094
205
10.2
6.5
5
1.789294
0.769231
17
19
軌道上山
錨噴
0.0081
96
12.5
10.8
39
11.73611
3.611111
18
22
回風上山
錨噴
0.0067
225
12. 44、6
11
19
5.151776
1.727273
19
20
區(qū)段運輸巷
錨桿金屬網(wǎng)
0.0094
1468
10.2
6.5
25
320.3274
3.846154
19
23
軌道上山
錨噴
0.0081
155
12.5
10.8
14
2.441808
1.296296
20
21
采煤工作面
液壓支架
0.032
115
16.2
12.5
25
19.07712
2
21
22
區(qū)段回風巷
錨桿金屬網(wǎng)
0.0094
1437
10.2
6.5
25
313.5629
3.846154 45、
22
24
回風上山
錨噴
0.0067
42
12.6
11
44
5.157295
4
23
24
采區(qū)變電所
錨噴
0.007
38
9.43
5.9
2
0.048854
0.338983
23
26
軌道上山
錨噴
0.0081
590
12.5
10.8
12
6.828704
1.111111
24
25
回風上山
錨噴
0.0067
528
12.6
11
46
70.86257
4.181818
25
27
回風上山
錨噴
0.0067
68
12.6
11
61
1 46、6.04855
5.545455
26
27
絞車房
錨噴
0.007
6
8.86
8.43
6
0.022362
0.711744
26
27
聯(lián)絡巷
錨噴
0.007
34
10
6.89
6
0.261952
0.870827
27
1
回風井
錨噴
0.007
68
14.8
12.6
73
18.76734
5.793651
表6 巷道風速校驗表
巷道名稱
斷面m2
容易時期
困難時期
適宜風速m/s
允許風速m/s
備注
風量m3/s
風速m/s
風量m3/s
風速m/s
最小
最大
47、
副井
12.5
48.8
3.944
48.8
3.944
—
8
井底車場
12.5
48.8
3.944
48.8
3.944
運輸大巷
12.5
48.8
3.944
48.8
3.944
4.5~5.0
0.25
6
運輸上山4-5
10.2
27.19
3.422
30.43
3.745
0.25
6
運輸上山5-6
10.2
18.665
2.333
18.665
2.333
0.25
6
運輸平巷6-7
9.51
17.05
2.330
17.05
48、
2.330
3.0~3.5
0.25
6
工作面
11.36(易)
10.0(難)
17.05
2.216
17.05
2.216
0.25
4
回風平巷
9.51
17.05
2.330
17.05
2.330
4.5~5.5
|—
8
回風大巷
10.2
48.8
4.833
48.8
4.833
5.5~6.5
—
8
專用回風下山9~13
10.2
32.04
3.030
4.5~5.5
0.25
6
專用回風下山13~14
10.2
45.138
4.573
49、4.5~5.5
0.25
6
專用回風上山14-15
10.2
48.8
4.833
4.5~5.5
0.25
6
風井
11.6
48.8
4.25
48.8
4.25
—
15
《規(guī)程》規(guī)定的風速限定值見表7所示。
表7 風速限定值
井巷名稱
最低允許風速(m/s)
最高允許風速(m/s)
無提升設備的風井和風硐
—
15
專為升降物料的井筒
—
12
風橋
—
10
升降人員和物料的井筒
—
8
主要進、回風巷道
—
8
架線電機車巷道
1.0
8
運輸機巷道、采區(qū)進、回風巷 50、道
0.25
6
采煤工作面,掘進中的煤巷和半煤巖巷
0.25
4
掘進中的巖巷
0.15
4
其它通風行人巷道
0.15
—
注1:設有梯子間的井筒或修理中的井筒,風速不得超過8m/s,梯子間四周經(jīng)封閉后,井筒中的最高允許風速可按表中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注2:無瓦斯涌出量的架線電機車巷道中的最低風速可低于1.0m/s,但不得低于0.5m/s。
注3:綜合機械化采煤工作面,在采取煤層注水和采煤機噴霧降塵等措施后,其最大風速可高于4m/s的規(guī)定值,但不得超過5m/s。
注4:專用排瓦斯巷道的風速不得低于0.5m/s,抽放瓦斯巷道的風速不應低于0.5m/s。
( 51、1) 風量分配
容易時期
副井: 48.8 井底車場: 48.8 運輸大巷: 48.8 運輸上山4-5: 48.8-5-1.624-10.13=27.19
運輸上山5-6:27.19-8.525=18.665 運輸平巷6-7:18.665-1.62=17.05
工作面: 17.05 回風平巷: 17.05 回風大巷 48.8
風井 48.8
困難時期
副井 48.8 井底車場 48.8 運輸大巷 48.8 運輸上山4 52、~5 48.8-5-1.622-10.13=30.43
運輸上山5~6 30.43-1.622-8.525=18.665
運輸平巷6~7 18.665-1.62=17.05 工作面7~8 17.05
回風平巷8~9 17.05 專用回風下山9~13 17.05+1.624+10.13=33.66
專用回風下山13~14 33.66+8.525+1.333+1.62=45.138
專用回風上山14-15 48.8 回風大巷15-10 48.8 風井10-11 48.8
一、礦井基本概況二、擬定礦井 53、通風系統(tǒng)三、礦井總風量計算與分配四、礦井通風總阻力計算五、選擇礦井通風設備六、通風耗電費用概算
1.礦井概述
1.1井田開采范圍
井田位于某省某城市境內(nèi),南北長4.8km,東西平均寬12.4km,面積約為60km2。
1.2煤層賦存地質(zhì)條件
本井田屬華北上古生界聚煤區(qū),為新生界沉積物所掩蓋。礦區(qū)水文地質(zhì)條件簡單,無突水危險。地質(zhì)構造簡單,礦區(qū)內(nèi)無斷層、褶皺等特殊地質(zhì)構造
1.3煤層埋藏概述
本井田共含煤35層,平均總厚8.77m,含煤系數(shù)為5.8%,埋深在-50至-350m之間??刹擅簩訛?號、5號煤層,平均厚度為9.0米,3號煤埋深為-150m左右,5號煤層埋深在-2 54、50m附近,為近水平單斜構造,傾角以3~8為主,平均6,傾向南或南西。
1.4頂?shù)装鍘r性
兩層煤均屬較穩(wěn)定的主采煤層。煤層頂板巖性大部分為砂巖,粉砂巖和泥巖則為零星分布,底板巖性主要為粉砂巖,次為泥巖或砂泥巖互層。
1.5瓦斯、煤塵及自燃
礦井屬低瓦斯礦井,總絕對瓦斯涌出量為8.0 (其中每個采煤工作面絕對瓦斯涌出量為2 每個掘進工作面絕對瓦斯涌出量為1.0 ),相對瓦斯涌出量為4.67
煤塵均無爆炸危險;
煤層自燃傾向性為不易自燃。
1.6生產(chǎn)能力和服務年限
根據(jù)《煤炭安全規(guī)程》及其他相關規(guī)定和礦井實際情況,確定年產(chǎn)量為90萬噸,服務年限為50年。
1 55、.7井田再劃分,掘進采煤工作面數(shù)目及其他
根據(jù)《煤炭安全規(guī)程》及其他相關規(guī)定和礦井實際情況,將井田沿東西走向近似平均的劃分為四個采區(qū),采用立井多水平開拓方式,設兩個采煤工作面,兩個準備工作面,四個掘進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位置處于-150m水平附近,準備工作面與采煤工作面在同一水平,掘進工作面位置處于-250m水平附近。
2.礦井通風系統(tǒng)
2.1通風機采用抽出式工作方式
由于抽出式通風風量比壓入式大,抽出式主要通風機安裝在回風井口,在抽出式主要通風機的作用下,整個礦井通風系統(tǒng)處在低于當?shù)卮髿鈮毫Φ呢搲籂顟B(tài)。當主要通風機因故停止運轉(zhuǎn)時,井下風流的壓力提高,比較安全。并且抽出式通風應用無需在主要進風道安設控制風流的通風構筑物,便于運輸,行人和通風管理工作,采場炮煙也易于排出。
2.2采用兩翼對角式通風系統(tǒng)
兩翼對角式通風系統(tǒng)優(yōu)點在于風流在井下的流動線路是直向式,風流線路短,阻力小。內(nèi)部漏風少中。安全出口多,抗災能力強。便于風量調(diào)節(jié),礦井風壓比較穩(wěn)定。工業(yè)廣場不受回風污染和通風機噪聲的危害。而且本礦井屬于煤層走向較長,產(chǎn)量較大的低瓦斯礦井,因此采用兩翼對角式通風方式。
2.3通風系統(tǒng)圖和通風網(wǎng)絡圖見附件。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初中生物對照實驗專題復習課件
- 初中物理資源九年級第十五單元課件串并聯(lián)識別
- 咯血與嘔血課件
- What's_your_number_課件
- 外研版七下Module3Unit1(教育精品)
- 浙美版三年級上冊美術第15課-剪雪花教學ppt課件
-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課件
- 蘇教版五下《單式折線統(tǒng)計圖》教研課件
- 固態(tài)相變概論
-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復習-課件2
- 太陽能發(fā)展趨勢課件
- 道路工程監(jiān)理最新規(guī)劃范本課件
- SPC及CPK教程(理論篇)課件
- Travel-Plan旅行計劃-PPT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yī)務人員防護技術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