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鏡成像》的教學實踐心得體會》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凸透鏡成像》的教學實踐心得體會(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凸透鏡成像》的教學實踐心得體會
在《凸透鏡成像》教學中,課堂上,教師往往是兢兢業(yè)業(yè)地講,自己心里明明白白 ; 對于剛剛接觸物理知識的學生來說,學生往往是認認真真的聽,死記硬背的記住 ; 在實驗室里,教師往往是指導學生,努力做對實驗, 而不是設計合理的實驗, 學生往往是無目的地按照教師的安排和實驗報告冊的做實驗, 而不是自主的完成實驗探究。 這樣形成的種種弊端, 我就不再一一列舉, 其最終效果就是導致學生能死記硬背的 " 記住 " 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在平日學習和考察中不能靈活運用。
鑒于此,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努力鉆研教材
2、和課程標準,結
合學生的學習反思, 總結出了關于凸透鏡成像三種情形一點心得, 現(xiàn)闡述如下,算是拋磚引玉吧。
我個人認為凸透鏡成像知識 : 照相機、放大鏡和電影 ( 投影儀、幻燈機 ) ,緊密聯(lián)系生活,而且在學生身邊與學生緊密相關,應該充分借助于此,創(chuàng)設物理教學情境,為這部分知識的教學做好充分準備。
首先在講解凸透鏡基礎知識的時候,結合數(shù)學中的數(shù)軸知識,把
主光軸分為三段 :1 、光心到焦點一段,標記為 " 近"( 物體在此范圍距
離凸透鏡的距離恰好是成為放大鏡的物距 );2 、從 2 倍焦距點到無窮
3、
遠一段,標記為 " 遠"( 物體在此范圍距離凸透鏡的距離恰好是成為照
相機的物距 );3 、從焦點到 2 倍焦距點為第三段, ( 物體在此范圍距離凸透鏡的距離恰好是成為放大鏡的物距 ) 。因此就形成了 " 遠"" 近" 兩個物距的直觀概念。 由于本人作圖水平不高就不在此做圖像了, 如果能做出圖像,教學很簡單,效果很好。
再次,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說出照相機、放大鏡和電影 ( 投影儀、幻燈機 ) 各自所成像的性質 : 照相機成的像是縮小、實像 ; 放大鏡成的像是放大、虛像 ; 電影 ( 投影儀、幻燈機 ) 成的是放大、實像。(
4、在可以滲透倒立、正立這一性質 )
于是就形成了這樣的教學情境 : 兩個字 " 遠" 、" 近" 三個常用生活用品" 照相機 "" 放大鏡 "" 電影 ( 投影儀、幻燈機 )" 。而且他們相互對應 :
一、物距的判斷 ( 由數(shù)學得知 )
二、成像性質的判斷 ( 生活經(jīng)驗得知 )
相互結合,相得益彰,效果特明顯。
雖然是教學實踐中的心得體會, 但很不成熟,文字表述有所欠缺,思想內容仍覺空洞。但是我很早就想關于《凸透鏡成像》寫一點東西,一直未能成行,今日借此遠程研修之際,一寫為快。
希望各位領導和老師給予指點斧正,不勝感激。
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