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課程設計》word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混凝土課程設計》word版(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樓 蓋 課 程 設 計
指導教師:姜 銘 閱
班 級:工程管理1001
姓 名: 甘 霖
學 號:0512100104
樓蓋課程設計任務書
1、設計題目:
某儀表廠裝配車間為多層內(nèi)框架,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肋形樓蓋,磚砌體承重外墻,墻厚370mm。樓面層做法:20mm水泥砂漿找平后做10mm厚水磨石面層,板底采用20mm厚混合砂漿天棚抹灰。
結(jié)構布置尺寸兩種方式如下
平面布置圖1
2、設計資料
2、:可變荷載標準值qk,永久荷載分項系數(shù)取1.2,可變荷載分項系數(shù)取1.3。材料選用:C30,梁內(nèi)受力縱筋HRB335,其余鋼筋為HPB300。
3、設計內(nèi)容:1)確定梁板截面尺寸。2)按照塑性方法設計板和次梁。3)按照彈性方法設計主梁。4)畫出梁板的詳細配筋圖。
第四組
29000
5800
20700
2300
6
4)繪制結(jié)構施工圖(采用CAD繪圖)
(1)、板的配筋圖(1:50,1:25)
(2)、次梁的配筋圖(1:50,1:25)
(3)、主梁的配筋圖(1:50,1:25)及彎矩M、剪力V的包絡圖
5、參考文獻:
1.《建筑結(jié)構荷載規(guī)范》(GB
3、 50009-2001)
2.《混凝土結(jié)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或2010)
3.混凝土結(jié)構(上冊、中冊),東南大學天津大學同濟大學合編
4.《混凝土結(jié)構》郭繼武
鋼筋混凝土肋形樓蓋設計計算書
1、樓蓋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確定
確定主梁的跨度為6.9m,次梁的跨度為5.8m,主梁每跨內(nèi)布置兩根次梁,板的跨度為2.3m。樓蓋結(jié)構的平面布置圖如圖所示。
板厚取h=80㎜;
次梁截面高度應滿足(1/18 ~ 1/12)l=(1/18 ~ 1/12)×5800=322~483mm,取h=400mm,截面寬b=(1/3 ~ 1/2)h=(1/3 ~ 1/2) ×400=133
4、~200mm,取b=200mm。
主梁截面高度應滿足h=(1/14 ~ 1/8 )l=(1/14 ~ 1/8) ×6900=493~863mm,取h=650mm,截面寬度b=(1/3 ~ 1/2)h=(1/3 ~ 1/2) ×650=217 ~ 325mm,取b=300mm。
2、 板的設計——按考慮塑性內(nèi)力重分布設計
(1)、荷載計算
恒荷載標準值
20mm厚水泥沙漿面層和10mm厚水磨石面層:1.2×0.65=0.78 kN/㎡
80mm厚鋼筋混凝土板:1.2×0.08×25=2.4 kN/㎡
20mm厚混合沙漿天棚抹灰:1.2×0.02×17=0.408 kN/㎡
小計
5、 3.59kN/㎡
活荷載標準值: 6.0 kN/㎡
因為是工業(yè)建筑樓蓋且樓面活荷載標準值大于4 kN/㎡,所以活荷載分項系數(shù)取1.3,
恒荷載設計值:g=3.59 kN/㎡
活荷載設計值:q=6×1.3=7.80kN/㎡
荷載設計總值:g+q=11.39kN/㎡
取1m板寬作為計算單元,板的實際結(jié)構如圖所示,由圖可知:次梁截面寬為b=200mm,現(xiàn)澆板在墻上的支承長度為
6、a=,則按塑性內(nèi)力重分布設計,板的計算跨度為:
邊跨按以下二項較小值確定:
l01=ln+h/2=(2300-120-200/2)+80/2=2120mm
l011=ln+a/2=(2300-120-200/2)+120/2=2140mm
故邊跨板的計算跨度取l01=2120mm
中間跨: l02=ln=2300-200=2100mm
板的計算簡圖如圖所示。
(3) 彎矩設計值
因邊跨與中跨的計算跨度相差(2120-2100)/2100=0.95%小于10%,可按等跨連續(xù)板計算
由資料可查得:板的彎矩系數(shù)αM,,板的彎矩設計值計算過程見下表。
板的彎矩設計
7、值的計算
截面位置
1
邊跨跨中
B
離端第二支座
2
中間跨跨中
C
中間支座
彎矩系數(shù)
1/11
-1/14
1/16
-1/16
計算跨度l0(m)
l01=2.12
l01=2.10
l02=2.10
l02=2.10
(kN.m)
4.65
-3.59
3.14
-3.14
(4)
板的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項目
邊區(qū)格板
中間去格板
邊跨跨中
第一內(nèi)支座
中間跨中
中間支座
邊跨跨中
第一內(nèi)支座
中間跨中
中間支座
彎
8、矩折減系數(shù)
1
1
1
1
1
1
0.8
0.8
M(kN?m)
4.65
-3.59
3.14
-3.14
4.65
-3.59
2.51
-2.51
αs=M/bh02fc
0.090
0.070
0.061
0.061
0.090
0.070
0.049
0.049
γs
0.953
0.964
0.969
0.969
0.953
0.964
0.975
0.975
As=M/γsh0fy
302
230
200
200
302
230
159
9、159
選配鋼筋
φ8/10
@200
φ8
@200
φ6/8
@200
φ6/8
@200
φ8/10
@200
φ8
@200
φ6
@200
φ6
@200
實配鋼筋面積(mm2)
322
251
196
196
322
251
141
141
(5)板的配筋圖繪制
板中除配置計算鋼筋外,還應配置構造鋼筋如分布鋼筋和嵌入墻內(nèi)的板的附加鋼筋。板的配筋圖如附表所示。
3、次梁設計——按考慮塑性內(nèi)力重分布設計
(1)荷載設計值:
恒荷載設計值
板傳來的荷載:3.59×2.3=8.25kN/m
次梁自重: 0.2
10、×(0.4-0.08)×25×1.2=1.92 kN/m
次梁粉刷: 2×0.015×(0.4-0.08)×17×1.2=0.34 kN/m
小計 g=10.52kN/m
活荷載設計值: q=7.8×2.3 =17.94 kN/m
荷載總設計值: q+g=10.52+17.94=28.46 kN/m
(2)、計算簡圖
由次梁實際結(jié)構圖可知,次梁在墻上的支承長度為a=240mm,主梁寬度為b=300mm。次梁的邊跨的計算跨度按以下二項的較小值確定:
l01=ln+h/2=(5800-120-3
11、00/2)+240/2=5650mm
l011=1.025ln=1.025×5800=5659mm
故邊跨板的計算跨度取l01 =5650mm
中間跨: l02=ln=5800-300=5500mm
計算簡圖如附表所示。
(3) 彎矩設計值和剪力設計值的計算
因邊跨和中間跨的計算跨度相差(5650-5500)/5500=2.7%小于10%,可按等跨連續(xù)梁計算。 由表可分別查得彎矩系數(shù)和剪力系數(shù)。次梁的彎矩設計值和剪力設計值見表:
次梁的彎矩設計值的計算
截面位置
1
邊跨跨中
B
離端第二支座
2
中間跨跨中
C
中間支座
彎矩系數(shù)
1/11
-
12、1/11
1/16
-1/16
計算跨度l0(m)
l01=5.65
l01=5.65
l02=5.5
l02=5.5
(kN.m)
82.58
-82.58
53.80
-53.80
?
次梁的剪力設計值的計算
截面位置
A
邊支座
B(左)
離端第二支座
B(右)
離端第二支座
C
中間支座
剪力系數(shù)
0.4
0.6
0.5
0.5
凈跨度ln
ln1=5.53
ln1=5.53
ln2=5.5
ln2=5.5
(kN)
62.94
94.41
78.25
78.25
(4)配筋計算
13、①正截面抗彎承載力計算
次梁跨中正彎矩按T形截面進行承載力計算,其翼緣寬度取下面二項的較小值:
b’f=lo/3=5500/3=1833mm
b’f=b+Sn=200+2300-2000=2300mm
故取b’f=1833mm
C30混凝土 α1=1.0, fc=14.3N/ mm2,ft=1.43 N/ mm2,縱向鋼筋采用HRB335,fy=300 N/ mm2 , 箍筋采用HPB300,fyv=270 N/ mm2 ,h0=400-35=365mm。 判別跨中截面屬于哪一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計算,正截面承載力計算過程列于表。
次梁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截面
邊跨跨中
14、第一內(nèi)支座
中間跨中
中間支座
M(kN?m)
82.58
-82.58
53.80
-53.80
αs=M/fcbh02
0.024
0.217
0.051
0.141
ξ
0.22<0.35
0.14<0.35
γs
0.988
0.876
0.992
0.924
As=M/fyγsh0(mm2)
763
861
495
532
選配鋼筋
3Φ18
1Φ18+2Φ20
2Φ18
1Φ14+2Φ16
實配鋼筋面積(mm2)
763
882
509
556
次
15、梁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
Asv/s≥(V-0.7 ft b h0)/fy h0 =0.142
s≤Asv/0.382=nAsv1/0.142=398.60mm≈400mm
采用s=150mm,并沿梁全長布置,這是后配箍率為
ρsv= nAsv1 /bs =0.189%>0.24 ft/fyv =0.163%
故滿足要求。
②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包括復核截面尺寸、腹筋計算和最小配箍率驗算)。
復核截面尺寸:
hw =ho- b’f=365-80=285mm且hw/b=365/200=1.825<4,故截面尺寸按下式計算:
0.25βc fcb ho4.3x200x36
16、5=261.0kN > Vmax =83.89kN
故截面尺寸滿足要求
次梁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
截面
邊支座
第一內(nèi)支座(左)
第一內(nèi)支座(右)
中間支座
V(kN)
62.94
94.41
78.25
78.25
0.25fcbh0(N)
260975>62943
260975>94414
260975>78252
260975>78252
0.7ftbh0(N)
73073>62943
73073<94414
73073<78252
73073<78252
箍筋肢數(shù),直徑
雙肢φ6
雙肢φ6
雙肢φ6
雙肢φ6
Asv=nAs
17、v1(mm2)
56.6
56.6
56.6
56.6
s=fyvAsvh0/V-0.7ftbh0
(mm)
-551<0
261
1077
1077
實配箍筋間距(mm)
200
200
300
300
4、主梁設計——主梁內(nèi)力按彈性理論設計:
(1)荷載設計值。(為簡化計算,將主梁的自重等效為集中荷載)
次梁傳來的荷載: 10.52×5.8=61.06 kN
主梁自重(折算成集中荷載):1.2×0.3×(0.65-0.08)×2.3×25=11.799 kN
梁的抹灰重(折算成集中荷載):1.2×[(0.65-0.08)×2+0.3]
18、×0.02×2.3×17=1.351 kN 11.799+1.351=13.15 kN
恒荷載設計值: G=61.06+13.15=74.21 kN
活荷載設計值: Q=17.94×5.8=104.052 kN
總和在 G+Q=178.26
(2)計算簡圖
主梁的實際結(jié)構如圖所示,主梁端部支承在墻上的支承長度a=370mm,中間支承在400mm×400mm
19、的混凝土柱上,其計算跨度按以下方法確定:
邊跨: l01=ln+a/2+b/2=(6900-200-120)+370/2+400/2=6959mm
l01=1.025ln+b/2=1.025×(6900-200-120)+ 400/2=6945mm
故l01取6945mm
中跨 l02=6900mm
計算簡圖如附表次梁的計算簡圖所示。
(3) 組合荷載單獨作用下主梁的內(nèi)力
組合荷載單獨作用下主梁的內(nèi)力
荷載情況
內(nèi)力計算
內(nèi)力圖
①恒載分別作用在1、2、3跨
M1=KGl0
=125.62kN?m
MB=KGl0
=-136.58kN?m
20、
M2=KGl0
=34.27kN?m
VA=K1G
=54.34kN
VB左=K1G
=-93.93kN
VB右=K1G
=74.14kN
②活荷載分別作用在1、3跨
M1=KQl0
=208.83kN?m
MB=KQl0
=-95.49kN?m
M2=KQl0
=-95.49kN?m
VA=K1Q
=90.11kN
VB左=K1Q
=-117.99kN
VB右=K1Q
=0kN
③活荷載分別作用在2跨
M1=KQl0
=-31.79kN?m
MB=KQl0
=-95.49kN?m
M2=KQl0
=143.59kN?
21、m
VA=K1Q
=-13.84kN
VB右=K1Q
=104.05kN
VC左=K1Q
=-104.05kN
④活荷載分別作用在2跨
M1=KQl0
=165.47kN?m
MB=KQl0
=-224.73kN?m
M2=KQl0
=122.84kN?m
MC=KQl0
=-64.31kN?m
VA=K1Q
=71.69kN
VB左=K1Q
=-136.41kN
VB右=K1Q
=127.15kN
VC左=K1Q
=-80.95kN
VC右=K1Q
=9.26kN
繪制內(nèi)力包絡圖
以恒載①在各控制界面產(chǎn)生的內(nèi)力為基礎,分別疊加以對
22、各截面為最不利布置的活荷載②、③和④所產(chǎn)生的內(nèi)力,即可得到各截面可能產(chǎn)生的最不利內(nèi)力。相應的內(nèi)力圖見下圖
①+② ①+③ ①+④
配筋計算
主梁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計算,T形截面的翼緣寬度應取下式計算結(jié)果中的較小者:
故翼緣寬度,同時,取,由于
,故次梁各跨跨中截面均屬于第一類T形截面。
主梁各支座截面均按矩形截面計算,并取
主梁正截面承載力計算過程見表4-2。
主梁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截面
邊跨跨中
中間支座
中間跨中
M(kN?m)
334.45
23、
361.31
177.87
V*b/2(kN?m)
-
40.26
-
M-V*b/2(kN?m)
-
321.05
-
αs=M/fcbh02
0.027
0.215
0.014
γs
0.986
0.877
0.993
As=M/fyγsh0(mm2)
1838
2067
971
選配鋼筋
4Φ25
3Φ22+2Φ25
2Φ25
實配鋼筋面積(mm2)
1964
2122
982
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過程見表4-3。
主梁斜截面受剪承載計算
截面
邊支座
支座B(左)
支座B(右)
V(kN
24、)
141.45
230.35
201.29
0.25fcbh0(N)
659588>144452
632775>230345
632775>201290
0.7ftbh0(N)
184685<144452
177177<230345
177177<201290
箍筋肢數(shù),直徑
雙肢φ6
雙肢φ10
雙肢φ10
Asv=nAsv1(mm2)
56.6
157
157
s=fyvAsvh0/V-0.7ftbh0
(mm)
-234<0
470
1037
實配箍筋間距(mm)
300
250
250
主梁吊筋的計算
由次梁傳給主梁的集中荷載設計值為:
F=G+Q=61.06+74.21=135.27
吊筋總截面面積
As=F/2fysina=135.27/2 x270 x0.707=0.354
選2φ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