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形神兼?zhèn)溥w想妙得-中國古代繪畫擷英》由會(huì)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09形神兼?zhèn)溥w想妙得-中國古代繪畫擷英(36頁珍藏版)》請(qǐng)?jiān)谘b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 九 課中 國 古 代 繪 畫 擷 英 中國繪畫歷史悠久,源遠(yuǎn)流長,如果上溯到原始社會(huì)的彩陶時(shí)期,中國繪畫已經(jīng)過了七千年左右的發(fā)展里程。在如此漫長的歲月中,中華民族的祖先為我們留下了豐富多彩、輝煌燦爛的藝術(shù)瑰寶! 現(xiàn)在就讓我們帶著自豪一起走進(jìn)“形神兼?zhèn)?,遷想妙得”的中國古代繪畫! 戰(zhàn)國楚墓帛畫,絹本 墨繪 縱31.2cm 橫 23.2cm 。所謂“帛畫”,專指古代畫在絲 織物 上的圖畫,早在專門的紙、絹尚未發(fā)明之 前人 們往往把字畫繪在木版、石板、器物或絲 織物 上。帛畫可以說是傳統(tǒng)卷軸畫這一藝術(shù)樣 式的 代表。 龍鳳仕女圖1949 年2 月在湖南省 長沙 市陳家大山楚墓出土。全畫的主題是祈
2、求 飛騰 的龍鳳引導(dǎo)墓主人的靈魂早日登天升仙。 步 輦 圖 閻 立 本 ( 唐 ) (明) 曾鯨 最 能 反 映 “ 波 臣 派 ” 代 表風(fēng) 格 的 就 是 曾 鯨 作 于 五 十 九歲 的 這 幅 張 卿 子 像 圖 軸 。 被 董 其 昌 、 陳 繼 儒 稱 為“ 奇 才 ” 的 詩 人 兼 名 醫(yī) 張 卿子 烏 巾 朱 履 , 左 手 捻 須 , 意態(tài) 安 詳 。 畫 像 面 部 先 用 淡 墨多 層 烘 染 , 再 行 敷 色 , 赭 石中 略 摻 鉛 粉 , 耳 朵 等 部 位 則用 較 濃 的 赭 色 勾 提 , 達(dá) 到 筆墨 色 渾 然 一 體 、 形 神 兼 備 。 中國古代
3、人物畫的其他經(jīng)典之作 中 國 古 代 人 物 畫 的 其 他 經(jīng) 典 之 作 中 國 古 代 山 水 畫 的 主 要 描 寫 對(duì) 象 是 自 然 風(fēng)景 。 它 不 但 表 現(xiàn) 了 豐 富 多 彩 的 自 然 美 , 而 且 體現(xiàn) 了 中 國 古 代 人 民 的 自 然 觀 與 社 會(huì) 審 美 意 識(shí) ,甚 至 從 側(cè) 面 間 接 地 反 映 了 社 會(huì) 生 活 。 中 國 山 水畫 作 為 一 個(gè) 獨(dú) 立 的 畫 科 比 人 物 畫 晚 , 隋 唐 時(shí) 期才 進(jìn) 入 成 熟 階 段 , 但 它 在 中 國 繪 畫 史 上 得 到 了突 出 的 發(fā) 展 , 在 元 代 至 明 、 清 兩 代 ,
4、 成 了 中 國古 代 繪 畫 藝 術(shù) 的 主 流 。 在 長 期 的 發(fā) 展 中 , 中 國古 代 山 水 畫 形 成 了 多 種 畫 法 和 藝 術(shù) 風(fēng) 格 。 主 要的 有 : 青 綠 山 水 或 稱 金 碧 山 水 、 水 墨 山 水 或 稱墨 筆 山 水 、 淺 絳 山 水 或 稱 淡 著 色 山 水 、 小 青 綠山 水 、 沒 骨 山 水 等 。 (元 倪瓚 ) 所謂六君子就是以松、柏、樟、楠、槐、榆六種樹木作為某種象征。 元 至 正 五 年 (1345)四月 八 日 他 在 無 錫 弓 河 的 船上 , 挑 燈 為 友 人 盧 山 甫 寫下 著 名 的 六 君 子 圖 ,上 有
5、 黃 公 望 題 詩 。 畫 面 上松 、 柏 、 樟 、 楠 、 槐 、 榆六 種 樹 木 , 疏 密 掩 映 , 姿勢(shì) 挺 拔 , 遠(yuǎn) 山 一 抹 , 意 趣橫 溢 。 此 時(shí) , 倪 瓚 的 作 品 ,已 在 繼 承 傳 統(tǒng) 的 基 礎(chǔ) 上 ,融 會(huì) 貫 通 , 形 成 了 自 己 的獨(dú) 特 風(fēng) 格 。 ( 清 龔 賢 ) 這 幅 長 卷 連 筆 墨 功 力 深 厚 的 龔 賢 亦不 得 不 “ 十 日 一 山 , 五 日 一 石 ” 地 潛 心創(chuàng) 作 , 歷 時(shí) 二 年 多 , 才 完 成 該 幅 堪 稱 中國 山 水 畫 史 上 的 力 作 。 此 卷 生 動(dòng) 地 表 現(xiàn) 了 江 南
6、 溪 山 渾 潤 豐華 的 景 象 , 同 時(shí) 也 較 全 面 地 體 現(xiàn) 了 龔 賢在 山 水 畫 上 “ 筆 法 健 、 墨 氣 活 、 丘 壑 奇 、氣 韻 雄 ” 的 美 學(xué) 追 求 。 龔賢其人 他 生 活 的 時(shí) 代 , 正 是一 個(gè) “ 天 崩 地 解 ” 的 時(shí) 代 。他 深 受 國 破 家 亡 之 苦 , 主張 抗 清 復(fù) 明 , 在 當(dāng) 時(shí) 歷 史條 件 下 , 是 一 條 符 合 人 民要 求 的 進(jìn) 步 的 道 路 , 他 不只 是 一 個(gè) 有 成 就 的 畫 家 和詩 人 , 而 且 還 是 一 個(gè) 熱 忱的 愛 國 主 義 者 , 一 生 都 關(guān)懷 著 國 家 的
7、命 運(yùn) 和 民 族 的 興 亡 。 龔賢(16181689) ,又名豈賢,字半千、 半畝,號(hào) 野遺,又號(hào)柴丈人、鐘山野老。江蘇昆山 人,流寓 金陵( 今南京市) ,他是明代著名的遺民畫 家 。 此畫的中間段的表現(xiàn)極為重要,起著承上啟下的轉(zhuǎn)承作用,它的起首須是前段結(jié)尾的延續(xù),它的結(jié)尾須是后段起首的外延。為此龔賢巧于構(gòu)思,精于設(shè)陳布勢(shì)。 全幅雖繪秋林草屋,流泉飛瀑等景象繁多,但穿插有致、有 條不紊。 留白處的虛與濃墨點(diǎn)染處的實(shí)互為映襯,畫面飽滿而又不失空靈。 山石用“積墨法”,以筆含墨,層層積點(diǎn)石面,將山石向背虛實(shí)塊面體積以及雨后的濕潤之感都真實(shí)地表現(xiàn)出來。 芙蓉錦雞圖 趙佶 趙 佶 (公 元 1
8、082-1135年 ),即 北 宋 徽 宗 。 他 是 中 國 歷 史 上 昏庸 無 能 的 帝 王 , 但 在 詩 詞 書 畫 方面 卻 具 有 非 同 尋 常 的 才 藝 。 他 年輕 時(shí) 就 愛 好 書 畫 藝 術(shù) , 他 在 即 位后 曾 自 嘆 道 : “ 朕 萬 幾 余 暇 , 別無 他 好 , 惟 好 畫 耳 。 ” 在 他 即 位前 為 端 王 時(shí) , 就 向 當(dāng) 時(shí) 在 其 王 府任 職 的 吳 元 瑜 學(xué) 畫 , 其 畫 法 還 受到 王 詵 、 趙 令 穰 的 影 響 。 趙 佶 花鳥 、 山 水 、 人 物 無 所 不 能 , 尤 以花 鳥 成 就 最 高 , 還 有
9、獨(dú) 創(chuàng) 的 瘦 金體 。 整 幅 畫 以 錦 雞 、 芙 蓉 為主 體 , 同 時(shí) 配 以 輕 盈 跳 動(dòng) 的蝴 蝶 , 將 觀 者 的 視 線 上 引 ,下 面 又 有 菊 花 支 撐 , 因 此 構(gòu)圖 既 穩(wěn) 定 莊 重 又 顯 變 化 豐 富 ,其 構(gòu) 思 是 頗 具 匠 心 的 。 芙蓉 錦 雞 圖 采 用 雙 勾 重 彩 的畫 法 , 總 體 風(fēng) 格 近 于 黃 筌 一派 , 其 設(shè) 色 富 麗 典 雅 , 而 勾線 要 比 黃 筌 一 派 生 動(dòng) 和 粗 重 ,因 此 又 具 有 徐 熙 畫 法 的 某 些特 征 。 是 北 宋 后 期 院 體 花 鳥畫 的 精 典 之 作 。 唐
10、太宗面目俊朗,目光深邃,神情莊重,顧盼之間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風(fēng)范與威儀。為了更好地凸現(xiàn)出唐太宗的至尊風(fēng)度,作者運(yùn)用對(duì)比手法進(jìn)行襯托表現(xiàn)。以宮女們的嬌小、稚嫩,以她們或執(zhí)扇或抬輦、或側(cè)或正、或趨或行的體態(tài)來映襯唐太宗的壯碩、深沉與凝定。 返回 侍官及祿東贊等三人,雖動(dòng)作形態(tài)較一致,但表現(xiàn)出三個(gè)人的神態(tài)各不相同。紅衣侍官身體微傾,神態(tài)平和,祿東贊及隨從身體亦前傾,雙手合握于胸前,謙恭而略顯緊張,三人雖同為一種站姿,但神態(tài)各異,心情不一,且吐蕃使者體形被畫成小于侍官及唐太宗李世民,體現(xiàn)了畫家身為萬國來朝的大唐 臣民的優(yōu)越感。 返回 畫面中間有一只羽翼豐滿、帶有長尾十分珍貴的錦雞,它攀棲在婀娜嫵媚的芙蓉枝上,可能是芙蓉枝過于纖弱,或是錦雞太重,芙蓉枝被壓得搖曳晃動(dòng)低垂下來。錦雞回首仰望著畫面上方兩只翩翩飛舞的蝴蝶,這兩只蝴蝶盡情地層示著翅膀上美麗的斑紋,然而錦雞不為所動(dòng), 顯得安逸而高雅。 返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