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房四寶》第二集--《造化》》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中國文房四寶》第二集--《造化》(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中國文房四寶
The Four Treasures Of Chinese Study
第二集 【造化】 筆、墨、紙、硯,登堂入室的舞臺,
歷史上一次次精彩的亮相,有哪些名流大家 傾情出場,追尋書寫工具的進化之路,造化之
門,文人情懷豈止在文房。
一副堪稱行書第一帖的書法極品果真用的是鼠須筆嗎?一只仿佛只存在于 傳說和歷史
掌故中的毛筆,對躍躍欲試的制筆師來說無疑是一大挑戰(zhàn)。
(張文年)“這樣子,我們商量的還是摻兔毛,然后這個豬鬃做襯,深鋒就 做腰,這
樣子筆就成形了?!?
采用兩種以上原料制作的筆叫兼毫筆, 將老鼠的胡須摻入兔毫、 豬鬃,如此 說來這
支筆應當稱之為鼠須兼毫筆
2、。 與用筆之謎并存的還有 《蘭亭序》 謎一樣的 命運。傳說中
酷愛書法的唐太宗李世民四處搜集王氏墨跡, 卻遍尋不到《蘭亭序》。 此時足智多謀的御
史蕭翼被委以重任, 他喬扮成書生到永欣寺找到了王羲之七世 孫智永和尚的弟子辯才,
拿出幾幅王氏法帖請他鑒賞。 一時興起的辯才告訴蕭翼, 這些雖乃真跡,卻非精品,并取
出家傳七世歷經(jīng)三百年的《蘭亭序》為之一觀。 蕭翼不動聲色,之后他騙取辯才的信任,
趁其不備,盜走此書,使人快馬加鞭送 往長安。急匆匆趕回寺院的辯才幡然覺醒,追悔莫
及。至于費盡心機騙來的 《蘭亭序》 從此成了我唐太宗李世民的案頭之好, 坐臥賞玩并
組織書法好手拓寫 臨摹,分
3、送給眾皇子和大臣。從此號稱“千古第一行書”《蘭亭序》驚
現(xiàn)于世, 名動天下。 一位熱愛書法癡迷王氏墨寶的皇帝, 一批風格迥然的書法大家, 一
次 組織化的臨摹活動, 讓一幅名帖的筆法韻味保留到了今天。 其中以馮承素雙鉤法 摹
本,即神龍本《蘭亭序》最得原作神韻。如今, 《蘭亭序》的真跡早已不知去 向,連同白
如蠶繭細如蠶絲的蠶繭紙一起銷聲匿跡。 有人認為它被李世民帶入了 昭陵,也有人推斷它
陪伴著女皇武則天長眠乾陵。失去的也許永遠不可能復得, 但探索和研究之路卻綿延不
絕。 無論是張文年研制的鼠須筆, 還是莊天明重拾二 指執(zhí)筆,他們的努力都將會在探索
書法奧妙的求索之路上留下自己
4、的足跡。
(祝勇)“藝術(shù)本身是一種永恒,中國人以各種的方式在尋找永恒。一代一
代的書家通過不斷地臨摹《蘭亭序》,來使《蘭亭序》這樣的一個書法文本她的 生命延
長,可以使這個作品超越時間的限制,成為永恒?!?
(萩信雄)“所以說,人生命的節(jié)奏, 感覺的節(jié)奏, 和書道的節(jié)奏是一樣的, 共存
的。正因為這樣在世界所有的文字當中,漢字是最高級的一種文字?!?
中國書法的最高獎蘭亭獎年年在蘭渚山如約而舉行。 從古到今流觴曲水的游 戲依然
繼續(xù),清溪中波動著筆與書的一段傳奇。 今天的人們正用自己的方式繼承、 表達、呵護著
植根于內(nèi)心深處的文化坐標。
巢湖之濱,魚米之鄉(xiāng), 坐落在漁村里的這家紙
5、坊并不產(chǎn)紙, 而是對紙進行加 工,把
生紙做成熟紙。從父母手上接過作坊后,劉靖一直專注精細紙張的制作。 制作各色紙張對
紙坊如同家常便飯, 然而這些日子, 仿制一件古代色箋的細活卻 讓劉靖并不輕松。 紙張
增染彩色或賦以圖案, 作為信箋、 詩箋之用在中國素有傳 統(tǒng)。留存至今的許多書法真珍
品便保留在歷代書札中。陸機的《平復帖》, 1700 多年前的一封書信, 對今人而言, 它
不僅是寫在紙上的最早書札, 也是書法史上 第一件流傳有緒的法帖墨跡。 上海圖書館藏
有大量明清信札, 帶著未解之謎, 劉 靖慕名前來。
(劉靖)“版子雕得好,現(xiàn)在不容易雕得這么好。我就說它這個樣式還是上 溯
6、到薛濤
當初制作信箋的這個源流?!?
書札,也稱信札、手札,它是古人傳遞消息,聯(lián)絡情感的主要形式。家書抵 萬金,在
中國人的生活中每一件書札都帶有人性的溫度。 文字之外, 這些精致考 究的紙張折射出
使用者的品味與格調(diào),蘊含著制作者的匠心。
“看看我們做的這個,這個粉蠟箋,真金手繪粉蠟箋。粉蠟箋在清末失傳, 你看看我
們做得怎么樣 ?”
劉靖要仿制的色箋是和粉蠟箋同樣誕生于唐代的加工紙。 文人津津樂道的詩 箋、因
人得名的薛濤箋。四川成都,薛濤的成名之地,一位遠去的才女, 1200 多年后她的傳奇人
生與戀情在城市的傳說中依舊絢麗多彩, 撲朔迷離。公元九世 紀初,女詩人薛濤擺脫
7、樂伎
的身份,以不到 30 歲的綽約年華開始了脫妓后的自 由生活。元稹,傳說中闖入她內(nèi)心的
風流詩人,經(jīng)歷一次遙遙無期的別離,內(nèi)心 的思念化作文字落在紙上。 蜀箋素有盛名卻無
法承載女詩人的深情, 當紅顏的格 調(diào)一掃箋紙的沉悶, 文房用紙翻動起絢麗一頁。 以芙
蓉為原料, 薛濤開始了彩色
箋紙的一次次試制。這是一次素紙變化為彩箋的著名改進,以深紅色最為搶眼, 朱瑾染
色,紅開露臉,薛濤感嘆的自然造化恰恰也是手工制紙的造化。 如同唐代
一樣,花一樣要經(jīng)過淘洗、搗碎,直至成為顏料。白色的宣紙浸于花汁之中,悄 然一身妍
麗。施膠、手繪、灑金,劉靖按照自己的理解,制作心目中的薛濤箋。
8、蘇士澍,中國書法
家協(xié)會主席,劉靖每有新作總會請他試用。
(蘇士澍)“仿金這個能多少年?”
(劉靖)“這個幾百年沒有問題?!?
(蘇士澍)“幾百年沒有問題?!?
(劉靖)“這次請您試一下紙,這次我們用石榴花染色的薛濤箋?!?
(蘇士澍)“你像這個吧,你翻過來擱到這邊,一般情況都擱到這邊,或者 就直接
擱到這上邊也成?!?
薛濤箋備受青睞,并不在于造紙材料出類拔萃,而是在于尺幅得當色彩適宜 的詩箋提
升了日常生活與書信交往的品格。
(蘇士澍)“所以中國書法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筆、 墨、紙、硯,筆是軟的 , 墨是
稀的,紙是洇的,軟筆添上稀墨寫在洇紙上,這就是咱們的中國書法。”
染紅
9、的紙張遠不止文人的專利,一年一度寫春聯(lián)早就遍及中國民間的盛大書 寫,象征
著吉祥喜慶的春聯(lián)讓貼對子的民俗一直保留到今天。 大紅春聯(lián)、薛濤箋 ,
都是通過鮮艷的色彩,熱烈的情感讓紙的世界煥然一新。
每天行走于東華門,趙麗紅在這座古代宮殿里工作了三十多年,作為北京故 宮博物院
器物部的專家,她對一段關(guān)于硯臺的歷史發(fā)生了興趣。
(趙麗紅)“乾隆時期的活計檔案記載,按照這個蘇東坡硯譜上硯的樣式呢 去畫樣
來仿古制作(硯臺),比如蘇軾的東井硯啊、蘇軾的從星硯啊,還有結(jié)繩 硯啊,他是有所
本的仿制,那么背面要落上一個’軾’字。但是我們查了查《蘇 軾硯譜》是不是至今還有
傳世,那么目前來說還
10、沒有,那就是說在乾隆時期也有 可能會是有,到后來我們現(xiàn)在沒有
見到真正的《蘇軾硯譜》?!?
《蘇軾硯譜》究竟記錄了多少方硯,這部傳說中的硯譜又和蘇軾有著怎樣的 關(guān)系,
這一切都有待趙麗紅慢慢去破解。
臺北,另一座故宮里還有一段關(guān)于蘇軾奪硯的故事,被《紫金研帖》記錄在 案,作為
本案一方當事人,米芾記載說,蘇子瞻借了我的紫金硯囑咐兒子用它給 自己陪葬,我把它
追回來了。奪硯故事發(fā)生在公元 1101 年夏天,官貶海南的蘇 軾北歸途中輾轉(zhuǎn)來到真州看
望好友米芾, 久別重逢, 米芾興起拿出謝安真跡請?zhí)K 軾題跋,還炫耀了珍藏的紫金硯,
豈料蘇軾以借為名一去不返, 這是兩位藝術(shù)巨 匠最后一次
11、雅謔,一個多月后蘇軾病逝常
州。
蘇米時期,才人輩出,一幅《西園雅集圖》記錄了一次群星閃耀的聚會,正 是此時,
書寫工具登堂入室, 在文人化生活中陶冶成文房之寶。 一次紀念老友的 書寫,蘇東坡精
心挑選了堪稱世間極品的文房用具,澄心堂紙、鼠須筆、李廷珪 墨,此時他身處南國惠州
深受貶斥之苦。 是什么讓蘇東坡癡情不改, 對筆墨紙硯 鐘愛一生。從眉縣到常州,幾番
被貶,顛沛流離,但人生的磨難并沒有消磨他的 意志,大江東去的驚濤激蕩出千古風流。
蘇東坡的豁達, 光耀在他的偉大作品中, 拓展了中國的詞境品格和書畫風格,也讓文化用
具充滿了文化的溫度。
穿行在城市胸腔,熙熙攘攘的人流從
12、現(xiàn)實生活的站臺出發(fā)目的地各有不同。 國畫科班
出身的孔妮延, 是朵云軒木版水印勾描技藝的傳承人。 朵云軒, 上海灘 藝術(shù)品行業(yè)的百
年商號,國家級木版水印技藝傳承的南方重鎮(zhèn)。
(領(lǐng)導)“這個是徐渭的梅花(雕版)?!?在印刷品盛行的今天, 用木版水印工藝
復制國畫足以亂真, 具有獨特的藝術(shù) 價值。
(領(lǐng)導)“有一張徐渭的《荷花》(圖)要重新勾一下?!?一項棘手的任務不期而
遇,中心安排翻刻明代畫家徐渭的《荷花》。 (孔妮延)“這塊一塊平版,這個葉筋一塊
版,這個筋也一塊版?!?提起徐渭, 孔妮延眼前就會出現(xiàn)激情四溢的筆墨。 誕生在明萬
歷年間的 《雜 花圖卷》是徐渭最具代表性的作
13、品,超過 10 米的長卷,點線飛舞,恣情率
意, 13 種花卉蔬果的起承轉(zhuǎn)合,宛如既波瀾起伏又流暢自如的水墨樂章。同樣以寫 意花
鳥名揚畫壇的齊白石曾經(jīng)感慨, 恨不生三百年前為青藤磨墨理紙, 以此表達 對大寫意開
山鼻祖徐渭的景仰。
浙江紹興,青藤書屋,一位精于詩文、戲劇、書畫的不世之才,徐渭的一生 從這里起
步。
(孔妮延) “(徐渭)他從小就是一個才子,而且他曾經(jīng)也被人賞識過,因 為他屢
次去考功名都考不上, 當他考不上的時候, 他自然就會對這么的一種社會 狀態(tài)可能會有
不滿。 為什么徐渭畫荷花, 就是出淤泥而不染。 他的那種很乖張的 行為,別人覺得是很
神經(jīng)病的行為,或
14、許是他對那個時代的一種反擊?!?
明代晚期,青藤的橫空出世 , 不僅給程式化的中國畫壇帶來一股勁風,也給 繪畫材料
的運用帶來了更多想象。 唐代繪畫畫作大多為絹本, 毛筆主要適應勾勒 細線的需要, 晚
期出現(xiàn)了較為柔軟的長鋒筆。 宋代院體畫和文人畫并峙, 為擺脫 工致細麗的匠氣, 文人
開始嘗試紙上作畫。 元代文人山水畫異峰突起, 紙的貢獻 不可小覷。黃公望用墨先淡后
濃,而生紙受墨而化,平添滋潤生氣的效果。徐渭 用紙用墨,如同他風格詭異的作品一
樣,陷阱重重。墨色氣象,暗藏章法,貌似 一味揮灑,但卻收控有度,得之憑造化。以徐
渭的花鳥寫意為起點,生宣紙,長 鋒筆,迎來了全盛期。
15、化之在本心,以徐渭的藝術(shù)表現(xiàn)
為典型, 激烈的生命沖動, 在紙上舒卷風云。
(孔妮延)“梵高、徐渭他們兩個,都是那種曠世奇才,就是在藝術(shù)上面, 可能有一
種高峰別人都達不到的。但是在他們活著的時候,都沒有被得到承認, 得不到應有的一個
理解和尊重。 徐渭好像是有過兩次婚姻, 而且是因為殺害他的 妻子坐牢了, 在牢獄里面
他就是自殺, 而且自殺的方式是非常殘忍的。 他把石頭 啊敲在自己頭上去磨, 磨那個骨
頭發(fā)出聲音來, 因為我在想, 當一個人在自殺的 時候,用一種那么殘忍的方式,去傷害
自己的身體,他內(nèi)心深處一定是有著,非 常難以言說的痛苦, (人生)之間的那種落差,
導致他的
16、一種孤獨感。線條的老 辣,可能就是跟他人生的滄桑,這種經(jīng)歷有關(guān)。”
在孔妮延的手中,徐渭的《荷花》最終分解出 13 塊模板,原始畫稿拓在半 透明的雁
皮紙上,加工成下道工序使用的成品稿。
根據(jù)模板,雕刻師用堅硬的刻刀,表達出毛筆的韻味。水氣氤氳間,木板水 印特有的
暈染效果, 完成在印制的一瞬間。 一個以筆墨為底色, 水印刀鑿的藝術(shù) 世界,一幅向一
位孤寂天才的致敬之作, 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 徐渭在創(chuàng)造藝術(shù)高 峰的同時,也讓筆墨紙
硯走進了水墨淋漓的大寫意時代。
浙江杭州,雨中西湖, 山水畫一代宗師黃賓虹終老之地。 黃賓虹的小女兒黃 映家,
帶著自己女兒,走進當年的老屋,父親人
17、生的最后七年,就在這里度過。 同樣在這里,黃
映家親眼目睹父親的畫,越來越黑,黑得讓人難懂。
黃映家) “我也看不懂,我小的時候我喜歡油畫,不喜歡我父親的畫,黑 漆漆
的,看也看不懂,這是我父親和我母親?!?
(黃映家女兒)“這是我媽小時候?!?
(黃映家) “我記得那個時候是,我媽媽靠著床吃飯,我父親他很高興,他 說‘我
的畫 50 年之后,你看好了,一定有名氣的,就是說一定好的。 他自己 知道自己的畫是好
的?!?
(吳山明) “你看不懂是另外的事情,他好,認為他是一個大家,這個是客 觀存在
發(fā)現(xiàn)的,新的貢
的,他認為他的追求,對中國山水畫的莫種,變化或者發(fā)展,他是有新的
18、
獻的。他肯定心里是這樣想的?!?
50 歲到七
有人把黃賓虹一生的畫作形象,分為白、黑兩個不同時期。白賓虹時期,
旬之前,他的畫可謂筆筆有出處,點點有來路。黑賓虹時期 80 歲以后, 他的畫愈畫愈
密,愈畫愈厚,愈畫愈墨。浙江省博物館,黃賓虹作品館藏最多的 博物館,紀念黃賓虹誕
辰 150 周年作品展,正在進行。制墨師馮宜明,專程從安 徽績溪縣趕來,既為看展,更為
看墨。
(駱堅群)“他在上海 30 年的后半期,他有一個差不多十年時間的一個遠 游,黃賓
虹的繪畫他的真正的起點, 可能應該就是從這以后, 他找到了一個非常 特別的入口。 他
說宋人的山水就像黑夜一樣, 那么他真的
19、就是用, 畫夜山的方法 來學習宋人。用畫雨山
的方法來學習米芾?!?
(馮宜明)“這個畫從它的整個的墨色來說,它是一直在往后退,但是從它 的題字來
看,它的字是一直往前在出。(黃賓虹)對墨品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駱堅群)“包括這張《夜山圖》嗎?”
馮宜明習慣從用墨角度, 來理解黃賓虹的畫作。 他不是畫評家, 作為墨工世 家的
傳人,在醞釀制作黃賓虹誕辰 150 周年紀念墨之際,他必須走進這位大師。
地處新安文化中心的安徽歙縣, 是古徽州府治所在地, 也是黃賓虹的成長地。 對于
制墨,黃賓虹不僅從小耳濡目染,更有協(xié)助父親,從事手工制墨的經(jīng)歷。不 僅熟悉制墨流
程,而且閱讀過大量
20、墨譜、墨史,對墨了如指掌,見解深刻。松蟠 山谷,冷光翠色,富含
脂肪,細結(jié)輕煙。正是黃賓虹在《論造墨》中,對松煙的 描述。
(馮宜明)“這個松根就不行了,腐爛完之后沒有油性了,咱們還得繼續(xù)再
馮宜明撿拾著松樹根,很明顯這一次做墨他還是用松煙。
(馮宜明) “你看它這個油脂,包括這個油疙瘩,雞肉絲似的,油得很。用 打火機
一打就著了, 把木頭剖開來之后, 里面油性的含量的高低, 就出現(xiàn)了那種 像雞肉絲一樣
的, 那種油性是最好的。 油性越好的墨它的清遠度越好, 質(zhì)感也越 好?!?
用古老的缸式點煙法收集松煙, 馮宜明認為符合紀念墨的定位。 墨漆漆的《萬 松煙
靄》,黃賓虹筆下的黃山
21、松,畫作采用濃墨、積墨、宿墨法,層層加黑,黑 到了極致。這
種積染如何能保持,墨中見筆,層次分明,其中的奧妙在于使用宿 墨。
(吳山明)“黃老畫了五六十年的宿墨,但是人們對黃老的畫,從看好到不 看好,是
宿墨形成的,宿墨起了一定的作用,因為對這個宿墨的不理解,而帶來 對黃老的不理解。
假如說一個樂章的話, 黃賓虹發(fā)揚了宿墨的濃重, 展現(xiàn)枯筆的 濃重跟力度的,那么一種
狀態(tài),黃老是 la si do, 是高音,那我采取的是中音,甚 至于低音,所以我用宿墨法畫了黃
賓虹(畫像)。因為當年在初中戴了紅領(lǐng)巾, 我們在寶石山隊日活動下來, 看到一個老頭
在那里, 拿個小本子, 我也不知道這
22、 個老頭是誰,同學們可不管了,把我推到他面前
說, ‘老畫家,老畫家,這是我 們小畫家 ,那黃老停下來看看我說, 你喜歡畫畫, 我
說, 哎,畫畫好, 畫畫好, 他就講了那么幾句話,所以我后來畫了五六張黃賓虹(畫
像)。我就是為了這一 面,我就取了(名)《造化為師》。
1933 年年近古稀的黃賓虹蜀中寫生,在青城山遭遇大雨,雨中夜山喚起了 畫家黑中
發(fā)光的故鄉(xiāng)記憶,黑、密、厚、重,從白賓虹到黑賓虹,黃賓虹畫風大 變,青城山是突破
性的拐點。
徽州深處隱藏著用墨之道, 歙縣譚渡,黃賓虹故居, 馮宜明和父親趁著雨天, 共同
找尋紀念墨的制作靈感。
(馮宜明)“我覺得這個印可以了, 給它做成那個二兩大小, 長版子,寬版?!?
(馮國華)“這里大小差不多,差不多?!?
請父親出山親手刻制墨模, 父子聯(lián)手, 一套兩件的黃賓虹誕辰 150 周年紀念 墨,
在秋天如期完成。一錠是奇崛有致的花卉,含剛健于婀娜。另一錠刻入青城 坐雨圖,青城
坐雨乾坤大,入蜀方知畫意濃。
一點一劃,一山一石,一花一世界,變幻出中國書畫的豐富表情,簡單的工具在 文人手
中,一代代傳遞、改進,化作黑與白,化作水墨的情感,化成了一個超脫 物我的精神家 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