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類型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說課稿》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地形類型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說課稿(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新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二章第一節(jié)《地形和地勢》第一課時
《地形類型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說課稿
各位專家:
大家上午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地形類型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從教以來,我一直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去年又將我校的“521”教學模式引入課堂,鼓勵學生合作探究,從而達到兵練兵,兵強兵的目的。
我這次說課主要從教材分析、教法策略、學法指導、教學過程、板書設計、評價分析六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地形類型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2013版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二章第一節(jié)中的第一個標題,充分體現(xiàn)了地形是自然環(huán)境要素中最主要和重要的
2、地位。同時我國的地形特征對于我國的氣候、河流以及經(jīng)濟發(fā)展都有著重要影響。
在此以前學生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學習世界地理區(qū)域的基本方法,也學習了“我國的疆域、人口和民族等知識,在這些知識的基礎上來學習本節(jié)內容,體現(xiàn)了順序安排的合理性和知識的銜接過程。
從結構上,第一節(jié)的兩個標題“地形類型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和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符合學生由形象直觀到抽象思維的認知規(guī)律,從表面上看二者是平行的,但在結構上是層次遞進的關系。
因此根據(jù)這樣的背景,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1.了解我國的地形特點;2.理解山脈走向的概念;3.熟悉不同走向的山脈;4.掌握我國主要地
3、形區(qū)的分布。
過程與方法目標:1.通過讀圖、畫圖、記圖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掌握讀圖、記圖的學習方法。2.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我國地形特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1.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讓學生學會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見解,同時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2.通過對祖國壯麗山川的欣賞和學習,激發(fā)學生的自豪感,從而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能概括我國地形特點;2.認識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脈名稱及位置;3.能在中國地形圖上準確找出我國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并能記住它們的位置。
難點:地形圖的判讀。
二、教法策略
本節(jié)課我采用“521”教學模式
4、,即5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預習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提升、穿插鞏固、當堂檢測;2個學習方式:獨立學習、合作學習;1個教學目的:學會學習。
通過這種合作競爭的模式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在動腦、動口、動手的過程中收獲成功的快樂、從而激發(fā)學生學好地理的信念。
三、學法指導
從學生的身心特點來看,八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并且喜歡得到別人的認可;從知識基礎上來看,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但空間想象能力較差;從教材內容來看,教材中大量地名的記憶對于學生來說有些枯燥。
所以,針對以上情況我在教學設計中,首先通過多媒體課件中的景觀圖視覺沖擊眼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5、和求知欲。然后通過邊讀口訣邊動手畫地圖的方式讓學生枯燥的記憶“活”起來,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再加上小組合作、組間競爭、交流展示、分享成果、當堂檢測等活動環(huán)節(jié)為學生營造一個交流的平臺。最后結合小組競爭、利用加分制,促使學生敢于亮出自己的觀點,也可認同或質疑他人的觀點,從而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記圖讀圖用圖的能力。
四、教學過程
為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老師的主導作用,我將教學過程設計為以下五個環(huán)節(jié):預習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提升、穿插鞏固、當堂檢測。
(一)預習交流
課前教師做好導學案,課上發(fā)學案,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學案中預習部分,預習的內容設計的較為簡單
6、,教師可直接課上批改。
(二)合作探究
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首先,根據(jù)欣賞我國的壯麗山河的景觀圖片、地形的分布圖和中國各類地形面積比例圖,思考“我國有哪些地形類型?從所看到的圖片中說出我國的地形特征?”。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起立討論問題,討論完畢自主坐下,對最先坐下的一組,教師隨機點一位學生展示,答對者本組加分。
設計意圖:這樣既激發(fā)學生熱愛我國大好河山的愛國之情,也讓學生在有效的時間里勤動腦,激發(fā)學生組內間的合作和小組間的競爭。
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1.完成第25頁活動1,找出我國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脈。需三個步驟。
第一步:教師講解山脈走向判讀方法,引導學生讀山脈分布圖,并且用課件
7、閃爍演示不同走向的山脈,最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判斷山脈走向并上講臺展示結果。
第二步:記憶山脈名稱,多媒體課件上顯示記憶口訣,老師先做示范,邊背口訣邊畫山脈,便于學生能在短時間內將山脈走向、名稱、位置記住。
中國山脈記憶口決:東西走向三列山,天山陰山昆秦南,南北走向橫斷山,還有賀蘭六盤山,東北西南七座山,大太巫雪白武臺,西北東南阿爾泰,小興安嶺加祁連,弧形山脈喜馬拉雅,祖國山脈多壯觀。
第三步:學生展示,各學習小組起立合作學習,在學案中的地圖上邊背口訣邊畫邊記,掌握后才可坐下,對最先坐下的小組,隨機點一位學生展示,可評出最佳記憶小組并加分,同時也可點其他組的同學并評出記憶之星并加分。這樣設
8、計的目的,就是讓枯燥的記憶在短時間內“活”起來,同時加強了學生空間想象能力。
2.完成第25頁活動2。也需三個步驟:
第一步:觀察課件演示后,學生自己動手畫網(wǎng)格,然后在各山脈間找出用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并用“O”表示,從而更好的理解山脈的“骨架”作用。
第二步:讓學生欣賞課件中鑲嵌在網(wǎng)格中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景觀圖。并在課件內配上順口溜。
順口溜如下:青藏高原冰川廣布、內蒙古高原地面平坦、黃土高原千溝萬壑、云貴高原崎嶇不平。塔里、準噶、柴達木,盆地內部戈壁灘,四川盆地山嶺環(huán),內有成都象把扇。三大平原北向南,東北華北長江岸。
第三步:小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各小組
9、一邊練順口溜一邊動手在學案中“O”內,寫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名稱。畫時強調學生注意哪些山脈是地形區(qū)的界線。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繪圖能力,既熟悉各地形區(qū)的名稱,又能掌握它們的位置,從而把知識落實到地圖上。然后,通過各小組交流展示,同樣可評出各小組中的記憶之星和最佳記憶小組。
兩個活動題均三個步驟的設計意圖:
1.培養(yǎng)學生讀圖用圖畫圖的能力。
2.三個步驟中,分三次引導學生看圖、畫圖、記圖,每次讀圖各有側重點。目的是反復鞏固重點知識,逐步培養(yǎng)學生讀圖、畫圖、用圖的能力。整個設計環(huán)節(jié)中,我始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合作交流,小組競爭等方式來實現(xiàn)互動。
(三)展示提升
先是教師講解山區(qū)
10、的含義,然后引導:你愿意住在山區(qū)還是平原?如果住在山區(qū),山區(qū)發(fā)展經(jīng)濟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怎樣開發(fā)和保護山區(qū)?然后小組合作探究,最后通過展示交流,評選出“分析之星”并加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初步形成人與自然協(xié)調的基本理念,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亮出自己的觀點,也可認同或質疑他人的觀點。
(四)穿插鞏固:引導學生進行概括總結本節(jié)內容。設計意圖:檢驗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掌握情況及歸納總結的能力。
(五)當堂檢測:完成第25頁活動3。不看地形圖獨立完成,速度最快準確率最高的兩組加分。然后根據(jù)觀察學生的做題情況,針對易錯題讓學生自己上來展示正確觀點。
設計意圖: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腦中有地形圖,力求課堂上就消
11、化所學知識,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負擔,同時讓學生自己兵練兵,兵強兵。
五、板書設計
地形和地勢
地形類型多樣
山區(qū)面積廣大
山區(qū)面積占約2/3
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
東西向山脈、南北向山脈
東北—西南向山脈、
西北—東南向山脈
弧形山脈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六、評價分析:
課程結束后進行匯總,表揚獲勝的小組,以此來激勵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以上就是我對本節(jié)課的設想,在整個設計環(huán)節(jié)中,我始終以學生為主體,以“521”教學模式為抓手,讓學生獨立學習,合作學習,小組競爭等方式來實現(xiàn)互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學會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的習慣。老師做到少講精講,將課堂還給學生。
不足之處,懇請專家給予批評指正。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