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 短文兩篇》學案

上傳人:痛*** 文檔編號:160743497 上傳時間:2022-10-11 格式:DOC 頁數(shù):5 大?。?8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13 《 短文兩篇》學案_第1頁
第1頁 / 共5頁
13 《 短文兩篇》學案_第2頁
第2頁 / 共5頁
13 《 短文兩篇》學案_第3頁
第3頁 / 共5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13 《 短文兩篇》學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13 《 短文兩篇》學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十三 短文兩篇 《活板》 一、學習目標: 1、掌握本文的文言實詞、虛詞。 2、能正確翻譯課文。 3、文章抓住事物特點,運用程序說明順序,使用簡明、平實、準確的語言說明事物的特色。 4、了解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偉大成就和對世界文明的卓越貢獻,認識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情境創(chuàng)設 新課導入 同學們,我手上是一個印章,上面的字排列組合都是固定的,如果把印章上面的字拆開來就成了一個個字印,一字一印,可以排列組合,這可以說就是“活字印刷”的雛形。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活板》一文。 釋題并簡介作者 這篇課文是介紹畢昇活字印刷

2、術的一篇科技說明文,它是有關活字印刷術的最早、最相近的記載?;畎?,就是活字版。板,同“版。 沈括,字存中,錢塘人,北宋著名科學家、政治家?!安W善文,于天文、方志、律歷、音樂、醫(yī)學、卜算無所不通,均有所論著”。代表作有《夢溪筆談》,共30卷,內容豐富,包括天文、地理、數(shù)學、物理、文藝、歷史等各個方面,是包容多種知識的筆記巨著。其中以大量篇幅總結了我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自然科學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詳細地記載了勞動人民在科學技術上的卓越貢獻?!秹粝P談》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譽為“中國科技史上的坐標”。 三、自主學習 借助書下注釋和工具書以及已有的文言知識,解釋文言實詞和虛詞,翻譯課文。將自

3、學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在小組中討論解決,不能解決的以小組為單位提出,集體解決。 四、交流反饋 1、給加點字注音。 以松脂和紙灰之類( ) 持就火煬之 ( ) 更互用之( ) 燔土( ) 用訖( ) 以手拂之( ) 予群從( ) 2、解釋加點詞語 盛為之 布衣畢昇 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殊不沾污 持就火煬之

4、 字平如砥 素無備者 旋刻之 用訖 3、辨析詞義 唐人尚未盛為之 每字為一印 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欲印 又為活板 每字皆有數(shù)印 每字為一印 若止印三二本 滿鐵范為

5、一板 不若燔土 未為簡易 每韻為一帖 其印為予群從所得 4、翻譯句子 1、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 2、持就火煬之。 3、不用,則以紙?zhí)?,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 4、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 5、其印為予群從所得,至今保藏。 五、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 雕版印刷術早在什么時候就已出現(xiàn)?又從什么時候開始,這一技術得到推廣應用?

6、最后大規(guī)模應用在什么時候? 討論明確:從“唐人尚未盛為之”一句可知,雕版印刷術早在唐朝時就出現(xiàn)了。從“五代時始印五經(jīng)”的“始”字可知五代是雕版印刷術開始推廣應用的時間。從“已后典籍皆為板本”中的“皆”字可知,應用的廣泛;“已后”點明普遍應用的時間。 2、 第一段說明的內容是什么? 討論明確:說明活板印刷發(fā)明之前我國雕版印刷發(fā)展的歷史。 3、 “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這一句交待了哪些內容?為什么要突出畢昇的身份? 討論明確:交待了活版印刷術發(fā)明的時間、發(fā)明人及身份。“布衣”點出了發(fā)明人的身份,突出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精神。 4、 作者介紹活板印刷術是按什

7、么順序來說明的?根據(jù)課文內容具體說出制版的程序。 討論明確:作者介紹活板印刷術是按印刷工作程序順序即制版→ 印刷→ 拆版的順序來說明的。制版是按制字、設板、排字、煬板、平字的順序說明的。 5、 作者介紹活板印刷術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討論明確:打比方,如“薄如錢唇”,“字平如砥”;作比較,如將用木頭刻字與用膠泥刻字進行比較;舉例子,“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绷袛?shù)字,如“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薄懊孔钟卸嘤 ? 六、合作探究 1、 作者介紹活板印刷術緊扣什么特征來說明的?“活”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討論明確:作者介紹活版印刷術緊扣“活”的特征

8、來說明的。這個“活”字體現(xiàn)在活版制作印刷的全過程。如“每字為一印”字是活的;“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一板------一板------”,“更互用之”,印刷是活的;“每字皆有數(shù)印”,字印的數(shù)目是活的;奇字無備,旋刻急用,做法是活的;用訖拆版,便于下次重行排版印刷,這也進一步說明了字的活用,體現(xiàn)了活版的靈活性。 2、 畢昇發(fā)明的活字印刷術在我國及世界科技史上具有怎樣的地位? 討論明確: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之一。我國唐代就已經(jīng)開始有了雕版印刷術,雕版印刷術到了宋代有了高度發(fā)展。北宋慶歷年間,畢昇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比雕版印刷經(jīng)濟方便。這是我國及世界印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后

9、來,流傳到亞洲和歐洲各國,促進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發(fā)展 七、小檢測 1、加點字注音 更互( ) 貯 ( ) 煬( ) 砥( ) 和紙灰( ) 燔土( ) 訖( ) 瞬息( ) 2、解釋加點的字 持就火煬之: 以紙?zhí)? 第二已具: 每韻為一帖: 更

10、互用之: 旋刻之: 瞬息可就: 用訖再火令藥熔: 3、指出通假字 (2分) 已后: 若止印三二本 4、翻譯下面句子(8分) 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 一板已自布字

11、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用訖再火令藥熔 八、課內同步閱讀 閱讀下面

12、語段 ,回答問題。 慶歷中,有布衣畢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shù)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zhí)?,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

13、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5、下列加點字注音并解釋。 持就火煬之 則字平如砥 用訖再火令藥熔 為余群從所得 6、選出下列兩組語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解說正確的一項: 滿鐵范為一板 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 不以木為之者 則以紙?zhí)? A兩個“為”字相同,兩個“以”字也相同。C兩個“為”字相同,兩

14、個“以”字不同。 B兩個“為”字不同,兩個“以”字也不同。D兩個“為”字不同,兩個“以”字相同。 7、選出下列句中“其”字所指代內容解說正確的一項: A其法:用膠泥刻字(指代畢升) B 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指鐵板) C則以一鐵板按其面(指鐵框) D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指先設的鐵板) 8、選出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 A活板的制作和印刷過程主要經(jīng)歷刻字、排版、印刷和拆板四大工序。 B印刷術的發(fā)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 C活板的主要特征在“活”字,集中體現(xiàn)在字是活的,排版、印刷是活的,以及字印

15、便于便于貯存重排等方面。 D活板的字模之所以用膠泥而不用木料制作,是因為木料質地太軟,且不宜用“火煬”。 9、根椐說明內容,寫出活板印刷簡要的工作流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舟記》 一、學習目標 1、練習誦讀,培養(yǎng)語感。 2、品味、積累語言,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3、了解我國古代工藝美術的卓越成就,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 二、情境創(chuàng)設 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準備好一張白紙、一支鉛筆、一把直尺。畫一個長為

16、29厘米、寬為2厘米的長方形。 畫好以后請在長方形內再畫一個橢圓,然后可以把這個橢圓看作一只船,請你在船頭畫3個人,船尾畫2個人,船頭的3個人中,中間的一個戴著高帽子……不少同學說地方太小,畫不上。確實是這樣的。不過,我卻知道一個人,他不但能在方寸之間安排這么多人物,而且可以把每一個人的神態(tài)都表現(xiàn)得栩栩如生。同學們相信嗎?如果不相信,就讓我們共同學習明人魏學洢的《核舟記》。學習以后,你自然會找到答案。 作者介紹: 課文選自張潮(清代文學家,以刊刻叢書在當時知名)編輯的短篇小說集《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所收入的作品,多為明末清初人的文言短篇,并附評語。張潮編輯此書,意在“表彰逸事,傳布奇

17、文”,少數(shù)作品對當時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象有所反映。 魏學洢(約1569-約1625),字子敬,明朝嘉善縣人。他自幼生性孝順,七歲就能做詩,是當?shù)赜忻男悴拧3赡旰笠晕恼侣劽l(xiāng)里,尤擅長作賦,頗受世人欣賞。 三、自主學習 借助書下注釋和工具書以及已有的文言知識,解釋文言實詞和虛詞,翻譯課文。將自學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在小組中討論解決,不能解決的以小組為單位提出,集體解決。 四、交流反饋 1、寫出下列字詞的拼音。 罔 貽 軒敞 箬蓬 黍 糝 髯 褶

18、 髻 篆 2、翻譯加點詞語,回憶已學過的文言文中出現(xiàn)這個詞嗎?如有,請寫出原文,并解釋詞義。再想想現(xiàn)代漢語有該詞的成語或詞語,并解釋詞義。 例: (1)罔不因勢象形:罔:無;罔不,無不,都。 已學:學而不思則罔。罔:迷惑 成語:置若罔聞 罔:無,沒有。放在一邊兒不管,好像沒聽見一樣。 (2)嘗貽余核舟一 貽: (3)蓋大蘇泛赤壁云: 蓋: 泛: (4)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有: 奇: (5)高可二黍許 可: 許: (6)中軒敞者為艙:軒: (7)雕欄相望: 相望: (8)其兩膝

19、相比者: 比: (9)左手撫魯直背:撫: (10)佛印絕類彌勒:絕: 類: (11)神情與蘇、黃不屬。屬: (12)珠可歷歷數(shù)也 歷歷: (13)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徐: 興 (14)其人視端容寂:視: 容: (15)若聽茶聲然 然: (16)船背稍夷 夷: (17)曾不盈寸 曾: 盈: (18)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簡: 修: 狹: 3、將下列各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力求簡潔。 ①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20、 ③其人視端容寂: ④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 ⑤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⑥技亦靈怪矣哉: 五、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初讀文章,你最初的感受是什么? 核舟之小: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點撥:"八分"即八市分,約折合長度2.667厘米,"奇"即有零,"八分有奇"長度約合3厘米。 具體來看看雕刻家在這小小的核舟上雕刻了哪些物,分別有什么特征。) 容量之大:物雜人多;(點撥:如果只有一堆人和物的堆積羅列,即使再精細也只能叫技術而不是藝術。) 刻畫精細;(引導學生明確:相對于核舟來說,人該占多大比例?峨冠多髯、衣褶、念珠歷歷可數(shù),神情意態(tài)畢肖。)

21、匠心布局、栩栩如生、形神兼?zhèn)?,各具特色,意趣盎然? (引導學生明確:這就不光給人以具體的形象,更使人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像,獲得以美的享受,這才叫藝術。觀賞核舟,恍惚間已經(jīng)與蘇軾一起泛舟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我們不能不贊嘆:正是:雖為毫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 技藝: 奇巧、靈怪(點撥引導:課文是按照“總—分—總”的說明順序來描述,突出刻舟者技藝精巧。) 六、探究研讀課文: 1、課文介紹的內容我們已經(jīng)大概知道了,現(xiàn)在我們用剛才的紙把船的頭部、中部、尾部標出,然后看看課文

22、是怎樣描述“核舟”上的各部分的? 師生合作,明確:先寫船中間的船艙部分,敘述它的窗子數(shù)量、位置,特別點明右窗扇上刻的是蘇軾的《后赤壁賦》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兩句,左窗扇刻的是《前赤壁賦》中“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兩句,和第一段末句的“大蘇泛赤壁”相照應,突出了雕刻品的主題。課文采用了總分結合的寫法。 2、既然你了解雕刻品的主題,那現(xiàn)在請你在剛才的紙上畫出蘇東坡、黃魯直以及佛印三人所處的示意圖,并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他們各自的神態(tài)。 從“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語”和佛印的“矯首昂視”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圖是要表現(xiàn)他們豁達、放曠的胸襟

23、,說明他們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記了現(xiàn)實的煩惱,而陶醉在眼前畫卷的美好意境里。 3、你們描述人物的時候先從誰說起?和文中交代的一樣嗎?那為什么文中要先交代東坡的位置? 師生互動,探究得出:介紹人物神情,其順序是由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描述每個人物,又是由人物的上部描述到下部描述。 由上面的結論延伸,放手讓學生自己研讀一下:除了這三個物,后面又怎樣說明舟尾情況? 作者描述“舟子”神情動作又是為了渲染了一種什么氛圍?為什么要這樣寫? (自主理解,合作發(fā)現(xiàn): 主要運用了總分結構。先說“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說,從“居右者”說到“居左者”。 兩“舟子”雖神情各異,一個“若嘯呼狀”,仿佛是在

24、那里呼喚清風,顯得悠閑自在;一個“視端容寂”,仿佛在專注聽“茶聲”。但表現(xiàn)了一個共同的氛圍,這就是愉悅、輕松、活潑自樂。再加上船楫的“橫臥”,更加暗示出有楫同于無楫,有舟子等于沒有舟子的一種放任自流的境界。) 七、小檢測 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便要還家( )2.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 3.詘右臂支船( ) 4.左手倚一衡木( ) 5.虞山王毅叔遠甫刻( ) 6.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 7.選賢與能(

25、 ) 8.矜、寡、孤、獨、廢疾者( ) 9.蕩胸生曾云( ) 10.混黃華葉衰( ) 2、比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義 ①木:能以徑寸之木( )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 ) 以至鳥獸、木石( ) 文曰“初平山人”( ) ③奇:明有奇巧人( )④有:明有奇巧人( ) 長約八分有奇( ) 長約八分有奇(

26、 ) ⑤為:為宮室、器皿、人物( )⑥而: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 啟窗而觀( ) 為人五;為窗八( ) 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 ⑦可:高可二黍許( )⑧云:蓋大蘇泛赤壁云( ) 珠可歷歷數(shù)也( ) 此中人語云( ) 八、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后面的練習。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篛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

27、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①.這段文字具體介紹“核舟”的形狀、構造等情況。請用簡練的詞語概括出這段文字介紹的內容。(不超過12個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2至3句的說明順序是_______________。 ③.這段文字中描寫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覽的地點以及周圍景物、環(huán)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教后反思: 1、這堂課體現(xiàn)出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思想,達到了全員參與,學生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的目的。 2、開放性強,尊重了學生的人格,開發(fā)了學生的潛能,發(fā)展

28、了學生的個性差異,教學環(huán)節(jié)形式多變,也適應初中生各種能力的發(fā)展需要。 3、在這堂課,我根據(jù)教學內容的特點,摒棄說文解字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以輕松愉快、有序和諧的方式組織學生探討并有所發(fā)現(xiàn),自然得體。通過朗讀,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小組間的交流,又提高了自己理解、鑒賞文學作品的水平,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4、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與文本的互動協(xié)同,使教學目標在學生身上得以實現(xiàn),努力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知識引導者和交流的對象,達到合作創(chuàng)新、求異創(chuàng)新的效果。 5、另外,我想:把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的大目標融入具體課堂教學中,也可收到文道統(tǒng)一、教書育人的效果。 5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