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復習 第十章 中國的地理資源 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上傳人:xt****7 文檔編號:105386493 上傳時間:2022-06-12 格式:DOC 頁數(shù):4 大小:17.52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中考地理復習 第十章 中國的地理資源 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教案_第1頁
第1頁 / 共4頁
中考地理復習 第十章 中國的地理資源 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教案_第2頁
第2頁 / 共4頁
中考地理復習 第十章 中國的地理資源 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教案_第3頁
第3頁 / 共4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中考地理復習 第十章 中國的地理資源 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考地理復習 第十章 中國的地理資源 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教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中考地理復習 第十章 中國的地理資源 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自然資源,能夠根據(jù)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準確認識和區(qū)分可再生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并聯(lián)系實際說出兩種資源對于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意義。 2.能夠正確認識我國的自然資源現(xiàn)狀,提升資源憂患意識,樹立正確的資源觀,自覺養(yǎng)成節(jié)約和保護自然資源的行為習慣,初步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知道什么是自然資源,舉例說明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的區(qū)別。 2.聯(lián)系實際說出兩種資源對于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意義。 3.了解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的特點,正確認識我國

2、的自然資源現(xiàn)狀。 教學難點 樹立正確的資源觀,自覺養(yǎng)成節(jié)約和保護自然資源的行為習慣,初步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 教學策略 根據(jù)課標要求,在充分調研和分析學生情況的基礎上,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以啟發(fā)式講授為主要方法,引導學生調用已有知識,充分參與課堂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運用大量的生活實例輔助教學,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資源觀和環(huán)境觀,養(yǎng)成良好的節(jié)約、保護自然資源的習慣。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 2.學生準備:地理用具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

3、:請同學們想一想,在我們身邊有哪些用品與自然資源有關? 學生答案預設:從教室中的物品入手,列舉出課桌、書本、窗簾、黑板等。 教師:到底什么是自然資源呢,我們進入本節(jié)內容的學習。 【設計意圖:開門見山,直接引入第一個教學主題。】 講授新課──什么是自然資源? 教師:請同學們看這四幅圖片,分別為我們所熟悉的公交車、教學樓、食物和課本,你能詳細說一說每種物品都與哪些自然資源相關嗎? 學生答案預設:汽車車身─鋼材─鐵礦石、煤炭資源等,教學樓外墻瓷磚─黏土─土地資源等,食物─小麥─陽光、水分、土地等自然資源,課本─木材─森林資源等。學生還會有很多內容的補充,言之有理即

4、可。 教師:我們通過這四個例子不難看出,生活中的物品的原材料和能量是來自于自然界的,是我們所需的自然資源。誰能總結一下,給自然資源下個定義? 學生答案預設:大多學生可以總結出自然資源是來自于自然界的。 教師:明確自然資源的概念。 【設計意圖:通過身邊的物品舉例,讓學生直觀感受到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物品是和自然資源緊密相關的,同時對自然資源有初步的認識。讓學生歸納自然資源的概念,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 教師:了解了自然資源的概念,我們看看這些事物中哪些屬于自然資源,哪些不是呢? 學生:完成題目內容。 教師:大家給出的答案有些不盡相同,所以我們還需要好

5、好理解一下自然資源的概念。自然資源的概念主要包括三層含義:1.必須直接從自然界獲得,即具備“自然屬性”;2.必須能用于生產、生活,即具備“經(jīng)濟屬性”;3.既包括物質也包括能量。當這三個條件都滿足時,才可以稱之為自然資源。明確之后再組織學生修改剛才的題目答案。 【設計意圖:通過課堂練習,及時鞏固學生對概念的掌握情況,同時從學生的回答中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教師及時糾正并再次明確概念中的要點。對于自然資源的概念,依據(jù)課標內容是不需要學生熟記的,但是要求學生能夠判斷并說出什么是自然資源,會應用此概念?!? 講授新課──可再生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 教師:出示圖片,看一看我們身邊的自然資源。圖片

6、內容有森林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水能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等。 學生:思考、交流、分享每一種自然資源的實際用途。 教師:將剛才出示的自然資源圖片匯總,學生思考這些自然資源的不同之處,并將它們進行分類。 學生答案預設:將這些資源分為兩大類,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 教師:帶領學生閱讀教材圖3.1和圖3.2,了解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的區(qū)別。同時完成教材活動1的內容。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自主討論并對各種資源進行分類,可以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利用教材中的兩幅示意圖3.1和3.2,可以很好地說明兩種資源類型的區(qū)別所在,突破本節(jié)的教學

7、難點。】 教師:可再生資源會用完嗎?帶領學生完成教材活動2的內容,同時出示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黃河斷流等圖片,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正確對待自然資源。 學生答案預設:對可再生資源,要合理利用,注意保護和培育,實現(xiàn)可持續(xù)利用。對于非可再生資源應該珍惜和節(jié)約使用。 講授新課──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教師: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國家是地大物博,還是地大物薄呢?請看這一組數(shù)字。出示我國主要資源總量在世界的排位,及每項資源人均量在世界的排位。你能總結出我國的自然資源特點嗎? 學生答案預設: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設計意圖:利用數(shù)字的形式進行對比,一目了然地顯現(xiàn)出我國資源“總量

8、豐富,人均不足”的特點。】 教師:給出關于石油、煤炭資源的文字內容,提出思考問題:1.我國自然資源相對短缺,人均不足,對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和發(fā)展帶來哪些影響?2.面對我國這樣的資源現(xiàn)狀,請說出你的金點子?組織學生分小組討論,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在全班交流分享各組的討論結果。 學生答案預設:通過教師引導,總結出這樣幾方面做法:1.在生產生活中培養(yǎng)人們節(jié)約資源的意識,例如,隨手關燈、拒絕一次性消費品等;2.開發(fā)新能源、新材料,多開發(fā)利用太陽能、風能等環(huán)保能源;3.改進技術,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加強資源的回收與循環(huán)使用,例如,做好垃圾的分類回收等。 教師:補充有關環(huán)保節(jié)能的產品設計。

9、【設計意圖:開放性題目的設計,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同時組織小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希望在討論中碰撞出精彩的想法,學會自主學習。】 課堂小結 教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相信大家都掌握了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的區(qū)分方法,同時對我國的資源現(xiàn)狀有了更理性的認識。我們國家雖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口眾多,又使得我國是名副其實的地大物薄,我們只有努力改變原來陳舊的觀念和發(fā)展模式,才能使得我國的資源問題得到改善,讓我們從身邊小事做起,為資源保護貢獻一份力量。 六、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所講授的內容并不難理解,學生學習起來較為容易。對于本節(jié)重點之一的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的區(qū)分,可以通過大量的課堂練習加深印象,對于自然資源的概念是不需學生掌握的,可適當增加課堂練習的時間讓學生理解概念并掌握判斷的方法。本節(jié)的難點是讓學生通過本節(jié)內容的學習樹立正確的資源觀,自覺養(yǎng)成節(jié)約和保護自然資源的行為習慣。初中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不如形象思維能力強,所以,可以準備大量真實案例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明確知道如何來做,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