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語文復習備考策略 專題12 名著導讀、經(jīng)典文化研讀 用比較分析法認識孔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6年高考語文復習備考策略 專題12 名著導讀、經(jīng)典文化研讀 用比較分析法認識孔子(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主標題:用比較分析法認識孔子
副標題:怎么樣認識孔子才不會偏激?一起來領(lǐng)略圣人的人格魅力吧!
關(guān)鍵詞:孔子,認識,比較法
難度:3
重要程度:3
內(nèi)容:
一、在比較分析中領(lǐng)略孔子的人格魅力。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可以先引導學生比較選文中兩類人對孔子的不同態(tài)度:一類是贊美和推崇,一類是嘲諷和挖苦。在此基礎(chǔ)上再比較、分析孔子與隱士對禮崩樂壞的“無道”之天下的不同態(tài)度。通過討論分析,學生能比較準確地歸納出:兩者都不滿現(xiàn)實,但面對污濁的社會,長沮等隱士采取的是“知其不可而避之”的人生態(tài)度,選擇避世以潔身自好,放棄對社會道義的擔當;而孔子則以“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不辭
2、辛勞,周游列國,力圖以一己之力改變社會,體現(xiàn)了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對理想信念的執(zhí)著精神。
《當仁,不讓于師》則可以著重比較孔門弟子對老師的評價與孔子對自己的評價,從中感受到孔子道德高尚、學識淵博而又謙虛坦誠、尊重他人的人格魅力。
《論語》畢竟不是學習人物傳記,不可能對孔子這一人物有完整的把握,但通過比較分析,可以更大程度上使學生把握孔子形象的主要方面,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在比較分析中把握孔子的人生智慧。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體現(xiàn)了孔子對富貴功名的取舍標準,這一人生智慧深刻影響了中國仁人志士。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比較孔子對富貴的態(tài)度與一般人對富貴的態(tài)度有什么不同。結(jié)合選文的比
3、較分析,學生歸納出:孔子認為富貴“可取”還是“不取”的標準在于是否合乎道義,只要合乎道義,即使是手持鞭子的下等差役也可以去做,由此可知孔子把追隨道義放在追求富貴之上;而一般人卻見利忘義,為了謀取富貴不擇手段。通過比較分析,學生很好地從選文中感知到孔子在對待富貴利益中體現(xiàn)出來的人生智慧。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則可以將孔子的學習觀與現(xiàn)代人的學習觀來進行比較,更直觀地把握孔子的教育智慧。孔子所說的“學”,除了“詩”、“禮”等古代文獻外,更重要的是包括“仁”“知”“信”“直”“勇”“剛”等德行,即重點培養(yǎng)人的品德修養(yǎng),使人更趨于道德上的完善;而現(xiàn)代人純粹以文化知識學習為主,以應(yīng)試成績?yōu)槲ㄒ缓饬咳?/p>
4、才的標準,是對孔子教育智慧的一種歪曲和倒退。這樣的比較分析將古典與現(xiàn)代結(jié)合起來,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
三、在比較中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這也是儒家最重要的思想之一?!都核挥?,勿施于人》一課闡述的是孔子最核心的思想“仁”。選文中提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實際上是孔子在其他地方提到的“忠”“恕”觀念。在教學中可以適時引導學生思考積極的“忠”和消極的“恕”二者中哪種更合理更易行。通過比較分析,學生發(fā)現(xiàn)積極的“忠”并不意味著比消極的“恕”更好,因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容易做到,孔子自己也更看重“恕”,認為它是“可以終身行之者”。
5、以上所談的比較分析都僅針對一課或一本書,實際上施教者可以把眼界放寬些,充分利用選修課本中其它諸子學說進行比較分析。比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孔子 “仁”這一思想,可以充分利用選修課本中的墨家與道家來進行比較。在教學《墨子?兼愛》一文時,我安排學生回顧先前學過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比較分析孔墨兩家提倡的“愛”哪些不同。通過比較分析,學生發(fā)現(xiàn):孔子提倡的是“仁愛”:“仁者愛人”,“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边@種愛是從親情出發(fā),由此及彼、推己及人的有等級有差別的愛。而墨子提倡的是“兼愛”:“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這種愛是普遍的,不分等級,不分親疏的愛。在與墨家的比較中,學生既感動于墨子“兼愛”思想的高尚,也認識到孔子“仁愛”思想的更切實可行,從而對儒家思想為什么更具生命力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