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中考)中考物理 分類解讀與強化訓練 專題十二 力學實驗探究題(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上傳人:Sc****h 文檔編號:100298943 上傳時間:2022-06-02 格式:DOC 頁數(shù):45 大?。?.42M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決勝中考)中考物理 分類解讀與強化訓練 專題十二 力學實驗探究題(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1頁
第1頁 / 共45頁
(決勝中考)中考物理 分類解讀與強化訓練 專題十二 力學實驗探究題(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2頁
第2頁 / 共45頁
(決勝中考)中考物理 分類解讀與強化訓練 專題十二 力學實驗探究題(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3頁
第3頁 / 共45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36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決勝中考)中考物理 分類解讀與強化訓練 專題十二 力學實驗探究題(含解析)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決勝中考)中考物理 分類解讀與強化訓練 專題十二 力學實驗探究題(含解析) 新人教版(4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專題十二 力學實驗探究題 科學實驗與探究是物理學習的重要內容,也是一種認識科學、應用科學的物理方法。進行科學探究活動的一般思維程序是:提出問題→建立假說(或猜想)→實驗檢驗→歸納分析→解決問題(或得出結論)→實驗修正。 探究性試題是考查學生綜合分析能力、歸納總結能力、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中考熱點題型,是近年來中考必考內容。 探究性試題可分為:現(xiàn)象探究、方法探究、實驗探究、數(shù)據(jù)探究、閱讀情景探究等。解答此類試題要具備定的知識基礎、能力基礎、生活經(jīng)驗基礎。思維方法是發(fā)掘物理現(xiàn)象與物理知識、物理過程與物理方法之間隱含的聯(lián)系,找到物理知識、物理規(guī)律的應用原型,是學生能力得到鍛煉

2、與升華的過程。 實驗探究題主要以選擇、填空、解答、分析為主。 一、密度的測量 1.測量工具:密度測量的常用工具是量筒(量杯)、天平。用量筒測量固體和液體的體積;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 (1)量筒的使用:如圖(1)所示,使用量筒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首先分清量筒的量程、單位和分度值(常見量筒單位是ml,1ml=1cm3,1l=1000ml=10-3m3;圖(1)中,量筒量程 100 ml,分度值 2 ml);二、量筒使用時應放在水平桌面上;三、當液面是凸面時,視線應與凸液面的頂部保持水平;當液面是凹面時,視線應與凹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圖(2)中,紅線表示正確讀數(shù)的視線方向,此時讀數(shù)

3、為7.0ml)。 圖(1) 圖(2) (2)天平的使用: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天平的使用及注意事項:測量時,應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將游碼撥回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歸零),再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到分度盤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擺動幅度相等),表示橫梁平衡;將物體放在左盤,砝碼放在右盤,用鑷子加減砝碼并調節(jié)游碼,使天平重新平衡;被測物體的質量=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游碼在標尺上的指示值。 2.液體密度的測量:液體密度的測量步驟如下: (1)用天平稱出燒杯的質量m1; (2)將適量的液體倒入燒杯中,用天平稱

4、出燒杯與液體的總質量m2; (3)將燒杯中的液體倒入量筒中,讀出量筒中液體的體積V; (4)計算液體的密度:。 3.固體密度的測量:固體密度的測量步驟如下: (1)用天平測量固體的質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讀出水的體積V1; (3)用細線拴住固體,輕放浸沒在水中,讀出固體與水的總體積V2; (4)計算固體的密度: 。 二、摩擦力 1.摩擦力: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fā)生或已發(fā)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chǎn)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就叫摩擦力。 (1)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摩擦力有時起阻力作用,有時起動力作用。 (2)摩擦力的大小:

5、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3)滑動摩擦: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當它們之間有相對運動時,產(chǎn)生的摩擦力。 (4)滾動摩擦: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發(fā)生滾動時,產(chǎn)生的摩擦力。 (5)靜摩擦力: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當它們有相對運動趨勢,但它們之間處于相對靜止時產(chǎn)生的摩擦力。 2.摩擦力應用 (1)理論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壓力、接觸面變粗糙、變滾動為滑動。 (2)理論上減小摩擦的方法有:減小壓力、使接觸面變光滑、變滑動為滾動(滾動軸承)、使接觸面彼此分

6、開(加潤滑油、氣墊、磁懸浮)。 (3)在相同條件(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得多。 三、阿基米德原理 1.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如圖(3)所示。 圖(3)驗證阿基米德原理 2. 公式表示:;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液體對物體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而與物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形狀 、浸沒的深度等均無關。 3. 適用條件:液體(或氣體)。 四、運動與力的關系 1.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2.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 (

7、1)牛頓第一定律是通過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不可能用實驗直接來驗證。 (2)牛頓第一定律對任何物體都適用,不論固體、液體、氣體。 (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4)運動的物體不受力時做勻速直線運動(保持它的運動狀態(tài))。 (5)靜止的物體不受力時保持靜止狀態(tài)(保持它的靜止狀態(tài))。 五、機械能 1.動能 (1)什么是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 (2)影響動能的因素: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是物體的質量,二是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當物體的質量一定時,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其動能越大,物體的速度越小其動能越小;具有相同運動速度的物體,質量越

8、大動能越大,質量越小動能越小。 (3)動能是“由于運動”而產(chǎn)生的,一定不要把它理解成“運動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叫動能”,不運動的物體也具有能量,但不具有動能。例如在空中飛行的飛機,不但有動能而且還具有其它形式的能量。 2.勢能 (1)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勢能。 1)重力勢能的大小與質量和高度有關。物體的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則它的重力勢能越大。 2)重力勢能是“被舉高”這個原因而產(chǎn)生的,一定不要把它理解成“被舉高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勢能”,被舉高的物體具有重力勢能,同時也具有其他形式能量。例如在空中飛行的飛機,不但有重力勢能而且還具有其它形式的能量。 (2)

9、彈性勢能: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做彈性勢能。 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程度有關;形變程度越大,其彈性勢能越大。 3.機械能 1.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tǒng)稱為機械能。 2.動能與勢能的相互轉化 (1)在一定的條件下,動能和重力勢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如將一塊小石塊,從低處拋向高處,再從高下落的過程中,先是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后又是重力勢轉化為動能。 (2)在一定的條件下,動能和彈性勢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如跳水運動員,在起跳的過程中,壓跳板是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跳板將運動員反彈起來是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 (3)機械能守恒:如果一個過程中,只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機械能的

10、總和就保持不變,這個規(guī)律叫做機械能守恒。 一、密度實驗探究 【典例1】(2018·衡陽)為了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小明取了適量這種液體的樣品,進行了三種方案的實驗: (1)實驗前小明將天平放在______臺上,把游碼放在零刻度處,發(fā)現(xiàn)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左側,要使橫梁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選填“右”或“左")調節(jié)。 (2)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m1=30g,m2=52g,m3=52.8g,m4=____g(如圖甲),V1=____ml(如圖乙),V2=10ml,V3=19ml,其中方案3中液體密度大小為______g/ cm3 (3)分析比較上述三種實驗方案,你覺得比較合理的應該是_

11、_______(選填“方案1”“方案2”或“方案3) 【解析】(1)根據(jù)天平的使用方法可知應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放在零刻度處,發(fā)現(xiàn)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左側,要使橫梁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節(jié)。 (2)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m1=30g,m2=52g,m3=52.8g,由甲圖可知m4=20g+20g+1.4g=41.4g,乙圖中量筒的分度值是1ml所以V1=20ml,V2=10ml,V3=19ml,從圖可以看出方案3中杯子的質量是30g杯子和水的總質量是52.8g,所以液體的質量是22.8g,液體的體積是19ml所以液體的密度大小=1.2g/ cm3; (3)第一種方案中將液體倒入燒杯時量筒

12、內壁有殘留,所以質量偏小,根據(jù)密度公式可知求得密度偏??;第三章方案中將液體倒入量筒時燒杯內壁有殘留,所以體積偏小,根據(jù)密度公式可知求得密度偏大;第二種方案誤差較小,所以比較合理的是方案2。 【答案】(1) 水平;(2) 右;(3)41.4;(4) 20;(5) 1.2; (6)方案2。 二、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探究 【典例2】(2018·濱州)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找來了量程合適的彈簧測力計一個、長木板兩塊(一塊光滑,另一塊粗糙),長方體木塊一塊(帶有掛鉤),鉤碼一盒,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測量摩擦力時,要使彈簧測力計拉

13、著木塊沿水平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 B.通過圖甲、乙所示的實驗可以得出結論:在保持壓力一定時,粗糙程度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C.此實驗中應用了一種重要的探究物理問題的方法一控制變量法; D.圖甲中用不同速度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摩擦力大小也不同 【解析】A、只有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小。故測量摩擦力時,要使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沿水平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A正確; B、比較甲乙兩圖,壓力大小相同,乙接觸面粗糙,乙測測力計示數(shù)大于甲的示數(shù),可得出在保持壓力一定時,粗糙程度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B正確; C、此實驗中應

14、用了一種重要的探究物理問題的方法一控制變量法,B正確; D、因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兩個因素: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都不變,故圖甲中用不同速度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摩擦力大小相同,D錯誤。 故選D。 三、 阿基米德原理實驗探究 【典例3】(2018·衡陽)為了直觀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把彈簧測力計上端固定在鐵架臺上,用粗鐵絲做一個框,掛在彈簧測力計掛鉤上,在粗鐵絲框上端懸吊一個金屬塊,下端放一小杯在金屬塊的正下方,有一個溢水杯,溢水杯放置在鐵架臺的支架上,溢水杯跟金屬塊、粗鐵絲都不接觸。 (1)平穩(wěn)緩慢地抬高溢水杯支架,使金屬塊完全浸沒入水中(如圖甲→乙→丙),

15、在此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示示數(shù):F甲_______F丙(選填“大野”、“等于”或“小于”)。 (2)再平穩(wěn)緩慢地降低溢水杯支架,使金屬塊完全離水面(如圖丁)可以計算出圖丙中金屬塊所受到的浮力約為______N,此時浮力的測量數(shù)值比真實數(shù)值將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 【解析】(1)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知物體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由圖甲→乙→丙),在此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示示數(shù):F甲等于F丙;(2)再平穩(wěn)緩慢地降低溢水杯支架,使金屬塊完全離水面以后,物體不在受到浮力,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增大,增大示數(shù)即物體所受浮力,所以金屬塊所受到的浮力約為4.4N-3.2N=1.2N,由于物

16、體從液體里面出來時要帶出一部分水所以浮力的測量數(shù)值比真實數(shù)值將偏大。 【答案】(1)等于;(2)1.2;(3)偏大。 四、運動和力的關系實驗探究 【典例4】(2018·東營)用如圖1的實驗裝置,讓靜止的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觀察并記錄小車在三種不同木板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圖2是對在水平面上運動小車進行的受力分析,其中正確的是______; 小易按照“毛巾一棉布一木板”的順序進行實驗,實驗記錄如下表。 分析比較表中內容,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運動距離______; 深入分析發(fā)現(xiàn),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的越慢,由此進一步推

17、理得出的結論是:______; 接觸面 小車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小車在水平面上的運動距離 毛巾 大 棉布 較大 木板 小 早在17世紀初期,意大利物理學家______填寫科學家名字就通過實驗和科學推理的方法研究過力和運動的關系。 【解析】水平面上做減速運動的物體,受非平衡力的作用,對物體受力分析選出正確選項;接觸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如果運動的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通過實驗和科學推理的方法研究力和運動的關系。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影響了

18、阻力的大小,要注意掌握控制變量法和科學推理法的應用。 小車水平面上做減速運動的物體,受非平衡力的作用,在豎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只受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故B正確; 小車在三個水平面上運動時,水平面越光滑,說明水平面粗糙程度越小,小車受到的摩擦阻力越小,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 由上述實驗可推理得:如果運動的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通過實驗和科學推理的方法研究力和運動的關系。 故答案為:;遠;勻速直線運動;伽利略。 五、機械能實驗探究 【典例5】(2018·遵義)在探究“物體動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讓小球由靜止開始沿斜面向下運

19、動去撞擊水平面上的木塊,實驗步驟如圖甲、乙、丙所示。 (1)實驗中,木塊運動的距離越遠,說明剛要撞擊木塊時小球具有的動能越   。 (2)通過比較甲、乙兩次實驗可得,動能大小與   有關。 【解析】(1)實驗中物體動能的大小是通過小球撞擊木塊移動的距離來反映的,木塊運動的距離越遠,說明剛要撞擊木塊時小球具有的動能越大; (2)物體的動能與質量和速度有關,圖甲和乙兩次實驗小球質量相同,甲中小球放置的高度大,滑到水平面時速度大,將木塊推的距離大,說明甲中小球動能大,由此可知動能大小與物體的速度有關。 故答案為:(1)大;(2)速度。 一、密度實驗探究 1.(2018·岳陽)用

20、天平和量筒測量某品牌牛奶的密度。 (1)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將游碼移到零刻度線處,指針位置如圖甲,應向_____________(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平衡螺母,直至橫梁平衡; (2)往燒杯中倒入適量牛奶,測得燒杯和牛奶的總質量為106g; (3)將燒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圖乙,再測出燒杯和剩余牛奶的質量,如圖丙; (4)算出牛奶的密度為_________________g/cm3; (5)若操作第(3)時,不慎將少量牛奶護著在量筒內壁上,測得的牛奶密度將會_________________(選填“偏小”、“不變”或“偏大”); (6)兩個相同的杯子分別裝滿水和牛奶,總質量較大的

21、是裝__________的杯子。(ρ水=1g/cm3) 【考點】理解密度。解釋生活中一些與密度有關的物理現(xiàn)象。 【解析】(1)指針偏向右側,平衡螺母向左側調節(jié);(4)量筒中牛奶的質量為m=106g-62g=44g,量筒中牛奶的密度;(5)將少量的牛奶浮在量筒的壁上,測得牛奶的體積偏小,牛奶的質量一定時,體積偏小,牛奶的密度偏大。(6)體積相同的兩個杯子分別裝滿水和牛奶,裝滿密度較大的質量較大,裝滿牛奶的杯子質量較大。 故答案為:(1)左;(4)1.1;(5)偏大;(6)牛奶。 2.(2018·泰州)小明在“測量物質的密度”的實驗中: (1)將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上,游碼歸零后發(fā)現(xiàn)指

22、針偏向如圖(a),就將左側的平衡螺母向 右 調節(jié),直到天平平衡; (2)用天平稱量礦石的質量,天平再次平衡時,放在右盤中的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b)所示,則礦石的質量為   g; (3)利用量筒和水測量礦石的體積,如圖(c)所示,得出礦石的密度是 kg/m3。 【解析】(1)天平使用前調節(jié)平衡時,要調節(jié)平衡螺母,規(guī)則是:指針向右偏就向左調平衡螺母,指針向左偏就向右調平衡螺母;(2)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和游碼所對的刻度值之和;(3)礦石的體積等于礦石進入水中前后水面對應的刻度值的差。知道礦石的質量和體積,根據(jù)密度公式求出礦石的密度。 【解答】(1)游碼歸零后

23、,由圖甲知,指針向左偏,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直到天平水平平衡; (2)如圖所示,砝碼質量為50g+20g=70g,游碼所對的刻度值為3.4g,因此礦石的質量:m=70g+3.4g=73.4g; (3)礦石的體積:V=80ml﹣60ml=20ml=20cm3。 礦石的密度:ρ===3.67g/cm3=3.67×103kg/m3。 故答案為:(1)右;(2)73.4;(3)3.67×103。 3.(2018·東營)在測量某種液體密度時,物理興趣小組討論形成了以下方案: A.將量筒中的液體倒入燒杯,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1 B.將適量的液體倒入量筒,測出液體的體積V C.用天平測出

24、空燒杯的質量m2 D.計算出液體的密度ρ (1)以上方案中的步驟,其正確順序是  ?。ㄖ惶顚懶蛱柤纯桑?。 (2)用所測物理量的符號寫出液體密度的表達式ρ=   。 (3)在用調節(jié)好的托盤天平稱量空燒杯的質量時,往右盤中加入最小的砝碼后,發(fā)現(xiàn)指針在分度盤上的位置如圖所示。接下來的操作應該是   。 (4)在對實驗方案進行論證時,老師指出該方案誤差較大,請分析產(chǎn)生誤差的原因及結果。 (5)請結合(4)中的分析,對該物理興趣小組形成的方案進行完善。 【解析】(1)要測量液體的密度,正確的過程是: B.將適量的

25、液體倒入量筒,測出液體的體積V C.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2 A.將量筒中的液體倒入燒杯,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1 D.計算出液體的密度ρ 所以正確的實驗順序是BCAD, (2)待測液體的質量m=m1﹣m2,液體密度ρ==。 (3)由圖知,加最小的砝碼后,指針右偏,說明砝碼質量偏大,則應取小該砝碼,并向右適當移動游碼使橫梁平衡; (4)所測液體的體積準確,在測量液體質量時因為有部分液體殘留在量筒中,導致所測液體的質量偏小,因此所測液體的密度值比實際值偏小。 (5)①將適量的液體倒入量筒,測出液體的體積V1 ②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 ③將量筒中的部分液體倒入燒杯,測出

26、剩余液體的體積V2 ④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2 ⑤計算出液體的密度ρ 故答案為:(1)BCAD;(2)ρ=。(3)取下最小的砝碼,移動游碼,直到天平達到平衡;(4)所測液體的體積準確,在測量液體質量時因為有部分液體殘留在量筒中,導致所測液體的質量偏小,因此所測液體的密度值比實際值偏小。(5)①將適量的液體倒入量筒,測出液體的體積V1,②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③將量筒中的部分液體倒入燒杯,測出剩余液體的體積V2,④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2,⑤計算出液體的密度ρ。 4.(2018?棗莊)在測量鹽水密度的實驗中,將燒杯中質量為63g的鹽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圖所示,鹽水的

27、體積是   cm3,則鹽水的密度是   g/cm3,采用這種方法測量的鹽水密度將  ?。ㄟx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 【解析】由圖讀出量筒的示數(shù),由ρ=計算鹽水的密度;測量結果的大小受質量與體積測量結果的影響,從步驟的順序中分析是否對這兩個量的測量產(chǎn)生了影響。 【解答】由圖可知,量筒分度值2mL,鹽水的體積:V=60mL=60cm3, 所以鹽水的密度:ρ===1.05g/cm3; 分析實驗的步驟可以看出,將燒杯中的鹽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燒杯壁不可避免地會有殘

28、留的鹽水,使得測量的鹽水的體積變小,所以采用這種測量方法得到的結果將偏大。 故答案為:60;1.05;偏大;燒杯中鹽水倒入量筒中時會有殘留,造成測得體積偏小,所以密度偏大。 5.(2018·濰坊)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測量食用油的密度,實驗步驟如下: (1)天平調好后,將盛有食用油的燒杯放在天平的左盤,在右盤中添加砝碼并撥動游碼,天平平衡時,游碼位置和所加砝碼如圖甲所示,則燒杯和食用油的總質量是   g; (2)將燒杯中食用油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面位置如圖乙所示,倒出的食用油體積為  mL; (3)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質量為41.0g,則該食用油的密度ρ=   

29、kg/m3 (4)若將食用油倒入量筒時,量筒壁上沾上了少量食用油,則食用油密度的測量值比真實值  ?。ㄟx填“大”、“小”或“不變”)。 【解析】(1)天平平衡時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加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燒杯和食用油的總質量:m1=50g+20g+3.4g=73.4g; (2)如圖乙所示,量筒中食用油的體積為V=40ml=40cm3; (3)燒杯中食用油的質量m=m1﹣m2=73.4g﹣41.0g=32.4g; 該食用油的密度ρ===0.81g/cm3=0.81×103kg/m3; (4)由實驗步驟可知,所測量的油的質量m是真實的;若將食用油倒入量筒時,量筒壁上沾上了

30、少量食用油,導致所測食用油體積V偏?。挥搔?可知所測油的密度偏大。 答案:(1)73.4;(2)40;(3)0.81×103;(4)大。 6.(2018·臨沂)小明所在的課外興趣小組需要密度為1.15g/cm3的鹽水,為檢驗配制的鹽水是否合格。 (1)小明設計了如下方案:①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②往燒杯中倒入適量鹽水,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2;③將燒杯中的鹽水倒入量筒中,測出鹽水的體積V;④利用ρ=計算得出鹽水的密度。 (2)小組成員認為該方案會使測量結果   (選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 (3)小組成員改進了實驗方案并進行了如下操作:

31、 ①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至稱量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上,發(fā)現(xiàn)指針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需將平衡螺母向   調節(jié)。 ②往燒杯中倒入適量鹽水,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為   g(如圖乙所示); ③將燒杯中的部分鹽水倒入量筒中,讀出鹽水的體積(如圖丙所示); ④測出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為15g; ⑤計算出鹽水的密度為   g/cm3。 (4)為配制合格的鹽水,需要繼續(xù)向鹽水中   (選填“加鹽”或“加水”)。 【解析】(2)由于燒杯內壁粘有液體,測得的鹽水體積V偏小,但質量準確,所以密度變大。(3)調節(jié)橫梁平衡時,若指針指在分度盤中線的左側,向右移動平衡螺母;若指針指針分度盤的

32、中線的右側,需要向左移動平衡螺母。根據(jù)指針的位置確定平衡螺母的移動方向;根據(jù)容器的質量和容器和鹽水的總質量可以求得鹽水的質量,利用求得的鹽水質量和告訴的鹽水體積,利用密度的計算公式可以求得鹽水的密度。(4)如果大于已知密度,需要加水;如果小于已知密度,需要加食鹽。 【解答】(2)把燒杯中的鹽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由于燒杯內壁粘有液體所以體積V偏小,根據(jù)密度公式ρ=可知,密度偏大。 (3)將天平放在水平上,把游碼放在零刻度線處,發(fā)現(xiàn)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右側,要使橫梁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 鹽水和燒杯的總質量m2=50g+5g+4.8g=59.8g, 則量筒中鹽水的質量m=m2﹣m1=59.8

33、g﹣15g=44.8g;量筒中鹽水的體積為V=40mL=40cm3, 鹽水的密度ρ====1.12g/cm3; (4)因為測得鹽水的密度小于1.15g/cm3,需要加鹽以增大密度。 故答案為:(2)偏大;燒杯內壁粘有液體所以體積V偏小;(3)左;59.8;1.12;(4)加鹽。 7.(2018?瀘州)為了測量某種食用油的密度,進行如下實驗操作 (1)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處,發(fā)現(xiàn)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中線的右側,則應將平衡螺母向   調節(jié)使橫梁平衡(選填“左”或“右”) (2)用天平稱量出空燒杯的質量m1=28.4g;然后向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食用油,

34、稱量出燒杯和食用油的總質量m2=65.6g;把燒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圖所示,其示數(shù)為   mL。 (3)測出食用油的密度為ρ=   kg/m3,比實際密度值偏  ?。ㄟx填“大”或“小”)。 【解析】(1)天平稱量前,不平衡時應調節(jié)平衡螺母;調節(jié)平衡螺母時要“左偏右移,右偏左移”。(2)據(jù)量筒的分度值估測讀出示數(shù)即可;(3)實驗時,把燒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食用油不能全部倒出,燒杯上會沾有一些,測量體積會偏小,求出的密度會偏大。 【解答】(1)使用前,指針停在分度盤的左側應向右調節(jié)平衡螺母; (2)量筒的分度值是1ml,故食用油的體積(如圖所示)V=40ml=40cm3;

35、 (3)量筒中食用油的質量為m=m2﹣m1=65.6g﹣28.4g=37.2g; 食用油的密度為ρ===0.93g/cm3=0.93×103kg/m3;因食用油不能全部倒出,燒杯上會沾有一些,測量體積會偏小,故求出的密度會偏大; 故答案為:(1)右;(2)40;(3)0.93×103;大。 二、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探究 1.(2018·聊城)如圖甲是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裝置,實驗所用的長木板,一面比較光滑,另一面比較粗糙。同學們根據(jù)猜想進行了實驗,得出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實驗序號 長木板表面 木板放置方式 拉動木塊的個數(shù) 彈簧測力計實數(shù)/N ①

36、較粗糙 平放 1 1.5 ② 較粗糙 平放 2 3.0 ③ 較光滑 平放 2 1.6 ④ 較光滑 豎放 2 1.6 (1)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它沿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 的知識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與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2)由實驗序號??可以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否和接觸面所受的壓力有關。 (3)由實驗序號②③可得到的結論是: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 有關。 (4)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對實驗裝置進行改進,用如圖乙所示的方式測量滑動摩擦力發(fā)現(xiàn)效果更好。圖乙實驗中??(選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勻速拉動長

37、木板。 (5)根據(jù)你在本實驗中的收獲,請寫出一種避免汽車在冰雪路面上行駛時出現(xiàn)打滑現(xiàn)象的具體做法: 。 【解析】(1)實驗中,要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拉力與摩擦力相等,是一對平衡力;(2)(3)影響摩擦力的因素是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要探究摩擦力與一個因素的關系,需要控制其他量相同;(4)可從實際操作的角度,判斷是否容易操作和便于讀數(shù),據(jù)此找出兩種方式的不同;(5)首先思考汽車在冰雪路面上行駛時出現(xiàn)打滑的原因,再思考針對這種現(xiàn)象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措施。 【解答】(1)實驗中要求彈簧測力計勻速直線拉動木塊,此時拉力與摩擦力大

38、小相等,是一對平衡力,即根據(jù)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與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2)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接觸面所受的壓力的關系,需要控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變壓力,觀察拉力的大小也就是摩擦力的大小,表中①②兩次符合題意; (3)由實驗序號②③知壓力相同,接觸面越粗糙,拉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可得到的結論是: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4)在實驗中,采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時,操作上必須要水平勻速直線拉動物塊,操作較為困難。 實驗改進后,用圖乙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操作上不一定要勻速直線拉動長木板,彈簧測力計相對固定,便于讀數(shù)。

39、 (5)汽車在冰雪路面上行駛時出現(xiàn)打滑是由于下雪后車輪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減小造成的,因此要避免汽車在冰雪路面上行駛時出現(xiàn)打滑現(xiàn)象就要想辦法增大兩者之間的摩擦力,比如:在路面上撒爐渣,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在路面上撒鹽加速雪的熔化;換防滑輪;安裝防滑鏈;在車上放重物,增大壓力等。 故答案:(1)二力平衡;(2)①②;(3)粗糙程度;(4)不一定;(5)在路面上撒爐渣;在路面上撒鹽加速雪的熔化;換防滑輪;安裝防滑鏈;在車上放重物等。 2.(2018?玉林)為了探究“當接觸面相同時,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的關系”,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1)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   (選填“必須

40、”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著物塊A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ㄟx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2)在同一次實驗中,小明發(fā)現(xiàn),當用不同的速度勻速拉物塊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變,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  ?。ㄟx填“有關”或“無關”)。 次數(shù) 1 2 3 4 5 6 A的重力(N) 2.0 3.0 4.0 5.0 6.0 7.0 測力計讀數(shù)(N) 0.8 1.3 1.6 1.9 2.4 2.8 (3)在實驗中小明通過改變物塊A的重力進行多次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上表。通過分析可知,當接觸面粗糙程度

41、不變時,接觸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  ??;如果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受到的壓力的比值等于接觸面的滑動摩擦系數(shù),則該接觸面的滑動摩擦系數(shù)為   。(結果保留1位小數(shù))。 【解析】(1)根據(jù)二力平衡的條件分析;(2)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3)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受到的壓力的比值。 【解答】(1)只有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故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必須沿水平方向拉著物塊A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2)在同一次實驗中,小明發(fā)現(xiàn),當用不同的速度勻速拉物塊A,彈

42、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變,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無關; (3)通過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當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時,接觸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測力計示數(shù)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如果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受到的壓力的比值等于接觸面的滑動摩擦系數(shù),則該接觸面的滑動摩擦系數(shù)為 =0.4。 故答案為:(1)必須;等于;(2)無關;(3)大;0.4。 3.(2018?南京)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實驗中,水平桌面上的器材有:彈簧測力計、木塊、鉤碼、水平木板和毛巾,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甲、乙、丙三次實驗中,每次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樣操作是為了測量 

43、  。 (2)比較   兩次實驗可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系。 (3)鞋底做的凹凸不平,應用了比較   兩次實驗所得的結論。 (4)從本實驗的器材中選擇   ,并添加斜面和小車還可以做“探究速度對動能大小的影響”實驗。 【解析】(1)根據(jù)二力平衡的條件分析;(2)(3)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有兩個: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研究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控制另外一個因素不變,根據(jù)圖中現(xiàn)象得出結論;(4)“探究速度對動能大小的影響”時是通過小車撞擊木塊移動的距離來比較動能大小的。 【解答】(1)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

44、運動,此時木塊受平衡力的作用,由二力平衡知識可知,此時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大小 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2)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系時應控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不同,故選擇甲乙兩圖進行實驗; (3)鞋底做的凹凸不平,表明接觸面粗糙程度不同,探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時,控制壓力相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同,故選擇甲丙兩圖進行實驗; (4)探究速度對動能大小的影響時,應讓小車從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這樣小車在到達水平木板時的速度是不同的,通過比較小車撞擊木塊移動的距離來比較動能的大?。还蕦嶒炛羞€需要用到木塊和水平木板。 故答案為:(1)滑動摩擦力大小;(2)甲乙;(

45、3)甲丙;(4)木塊、水平木板。 4.(2018?廣安)小君同學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   的原理,可知摩擦力與拉力大小相等; (2)小君分析甲和乙,發(fā)現(xiàn)F甲小于F乙,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   有關; (3)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有關,應比較   兩圖。 (4)小君在本次實驗中運用的研究方法是   和轉換法。 【解析】(1)實驗時,注意應使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二力平衡可知摩擦力等于拉力;(2)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是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

46、粗糙程度;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在實驗的過程中,采用控制變量法分析。 【解答】(1)要使物體所受的摩擦力與拉力平衡,應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滑動摩擦力等于測力計的拉力,因此,這里是利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識; (2)比較甲、乙兩圖,壓力相同,乙圖中接觸面粗糙,乙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大,即摩擦力大,說明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3)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有關時,應控制壓力不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故應選擇乙和丙; (4)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大小的因素時采用了控制變量法;根據(jù)測力計示數(shù)

47、的大小來表示摩擦力的大小,采用的是轉換法。 故答案為:(1)二力平衡;(2)粗糙程度;(3)乙丙;(4)控制變量法。 5.(2018·淮安)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利用長木板、毛巾、木塊、砝碼及彈簧測力計進行實驗。 (1)實驗中,為了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應使其做   運動。圖甲中木塊與木板表面間滑動摩擦力大小為   N。 (2)比較甲、乙兩圖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結論是滑動摩擦力大小與   有關;比較   兩圖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結論是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 (3)實驗現(xiàn)象說明,如果要取得拔河比賽的勝利,

48、組隊時應選體重  ?。ㄟx填“大”或“小”)的。同學參加比賽,同時在比賽中選用圖丁中  ?。ㄟx填“(a)”、“(b)”或“(c)”)類型的鞋。 【解析】(1)只有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故實驗中,為了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應使其做勻速直線運動。圖甲中測力計分度值為0.2N,木塊與木板表面間滑動摩擦力大小為3.6N。 (2)比較甲、乙兩圖,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壓力越大,測力示數(shù)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結論是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有關;研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要

49、控制壓力大小相同,故比較甲丙兩圖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結論是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 (3)根據(jù)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故要取得拔河比賽的勝利,組隊時應選體重大的。同學參加比賽,同時在比賽中選用圖丁中類型的鞋。 故答案為:(1)勻速直線;3.6;(2)壓力大小;甲丙;(3)大;(a)。 三、阿基米德原理實驗探究 1.(2018·北部灣)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重力有關 猜想3:浮力的人小可能與物體的形狀有關 猜想4:浮力的大小

50、可能與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1)如圖1所示,用手把飲料罐按入水中,飲料料罐浸入水中越深,手會感到越吃力。這個事實可以支持以上猜想  ?。ㄟx填序號); (2)為了研究猜想1和猜想2,運用了體積相同的A、B、C三個圓柱體,測得重力分別為4N,4.5N和5N.然后進行如圖2所示的實驗。 ①在序號a的實驗中物所受的浮力為   N。 ②比較序號   ,   ,e的三次實驗,可得出初步結論: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有關。 ③進一步分析可知:液體的密度越大,物體所變的浮力越  ?。? ④比較序號a、b、c的三次實驗,可得出結論: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重力   關。 (3)為了研究猜想3,小明用兩塊相同

51、的橡皮泥分別捏成圓錐體和圓柱體進行如圖3所示的實驗、由此小明得出的結論是: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小珍認為這結論不可靠,主要原因是   。 【解析】(1)用手把空的飲料罐按入水中,手就會感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越往下按,浮力越大,手會感到越吃力,;空飲料罐向下按入的過程中,水面會升高,空飲料罐排開水的體積比較大;由此得出猜想: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即這個事實可以支持猜想4。 (2)①物體的重力為G,a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3N, 則物體受到的浮力為:F浮水=G﹣F=4N﹣3N=1N; ②要探究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需要控制同一物體、排開液

52、體的體積相同,改變液體的密度,圖中a、d、e三圖符合要求; ③a圖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F浮水=G﹣F=4N﹣3N=1N d圖物體浸沒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為:F浮酒=G﹣F′=4N﹣3.2N=0.8N; e圖中物體浸沒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為:F浮鹽=G﹣F″=4N﹣2.8N=1.2N; 所以同一物體在鹽水浮力最大、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又因為鹽水的密度最大,酒精的密度最小, 所以可以得出:液體的密度越大,物體所變的浮力越大; ④序號為a、b、c的三次實驗中,物體的體積和浸沒的液體都相同,不同因素是物體的重力; 由圖可知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為:3N、3.5N、4N,而三個圓柱形

53、物體A、B、C的重分別為4N、4.5N和5N,根據(jù)稱重法F浮=G﹣F,則所受浮力分別為1N、1N、1N,可見浮力相等,于是可得結論是: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重力無關; (3)根據(jù)控制變量法知:要研究浮力大小與物體形狀的關系,必須保證排開液體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不變,小明實驗中改變了形狀,但沒有控制排開水的體積相同,故小珍認為小明的結論不可靠,不可靠主要原因為沒有控制變量唯一(沒有控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 故答案為:(1)4;(2)①1;②a;d;③大;④無;(3)沒有控制變量唯一。 2.(2018·河南)某實驗小組利用彈簧測力計、小石塊、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圖12所示的步驟,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

54、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 (1)先用彈簧測力計分別測出空桶和石塊的重力,其中石塊的重力大小為? ? ?N。 (2)把石塊浸沒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石塊受到的浮力大小為? ? ?N。石塊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 ?(填字母代號)兩個步驟測出。 (3)由以上步驟可初步得出結論:浸在水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 (4)為了得到更普遍得結論,下列繼續(xù)進行得操作中不合理得是? ??。 A.用原來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B.用原來的方案將水換成酒精進行實驗 C.用原來的方案將石塊換成體積與其不同的鐵塊進行實驗 (5)另一實驗小組在步驟C的操作中,只將

55、石塊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驟操作正確,則? ?(選填“能”或“不能”)得到與(3)相同的結論。 【解析】本題考查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 (1)由圖B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可知,石塊重力為3.8N; (2)根據(jù)稱重法,石塊受到的浮力F浮=G-F示=38N-24N=1.4N。石塊排開水所受的重力G排等于空桶和水的總重力減去空桶的重力,故AD可以測出。。 (3)石塊所受浮力F浮=3.8N-24N=14N,排開水的重力由AD可知G水=2.6N-1.2N=14N故浸在水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水所受的重力。 (4)本試驗中多次試驗目的是找普遍規(guī)律,排除偶然性,故A錯誤。 (

56、5)不管物體是否浸沒,其所受浮力均等于它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 3.(2018·孝感)為了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某校學習小組設計了如下兩次實驗。 第一組:甲、乙、丙圖是小方同學的實驗過程整個過程為同一物塊,g?。挥扇鐖D可知 由以上實驗過程及數(shù)據(jù)分析可得: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______有關; 該物塊浸沒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為______N; 物塊的密度為______。 第二組:在水平桌面上,兩個完全相同燒杯中裝有相同體積的水,小楊同學將AB兩個不同的實心物塊,分別放入兩個燒杯中,A物塊沉入杯底,B物塊漂浮于水面。待AB均靜止后,兩液面的高度仍相同,如圖所示。則A物塊所受浮力______

57、B物塊所受浮力;A物塊的密度______B物塊的密度;甲杯對桌面壓力______乙杯對桌面壓力。以上選填“”、“”或“” 【解析】第一組:甲、乙、丙圖是小方同學的實驗過程整個過程為同一物塊,g??;由如圖可知 由以上實驗過程及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物體浸沒在密度不同的液體中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同,即受到的浮力不同,所以可得: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如圖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物體的重為4.8N,根據(jù)稱重法測量浮力的原理得:該物塊浸沒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為: ; 根據(jù)得物體的體積為: 物塊的密度為: ; 第二組:在水平桌面上,兩個完全相同燒杯中裝有相同體積的水,小楊同學將AB兩

58、個不同的實心物塊,分別放入兩個燒杯中,A物塊沉入杯底,B物塊漂浮于水面。待AB均靜止后,兩液面的高度仍相同,如圖所示。 因為放入物體前后水面的高度差相等,所以排開水的體積相等,根據(jù)可得,A物塊所受浮力=B物塊所受浮力; 根據(jù)浮沉條件得:A物塊沉入杯底,則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B物塊漂浮于水面。則B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A物塊的密度>B物塊的密度; A物塊沉入杯底,即A的重大于排開水的重;B物塊漂浮于水面。即B的重等于排開水的重,又因為A、B排開水的體積相等,所以A的重大于B的重,因為原來的水相同,所以甲容器的總重大于乙容器的總重,即甲杯對桌面壓力>乙杯對桌面壓力。 【答案】(1)液體

59、的密度;(2)1;(3) ;(4) ;(5) ;(6. 。 4.(2018·常德)小明要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選取三個相同的木塊分別放在不同的接觸面上,其中甲、乙兩圖的接觸面是相同的木板,丙圖的接觸面是棉布。 (1)實驗中小明應該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接觸面上做   運動,根據(jù)   知識可知,木塊所受摩擦力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2)如果小明想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想糙程度的關系,他應選擇   兩圖進行實驗 (3)小明猜想:滑動摩擦力大小可能與接觸面積有關。他將木塊切去一半,重復乙的操作過程,

60、如圖丁所示。他比較乙和丁的實驗結果,得出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你認為他的結論可靠嗎?說明理由?!?  。 【解析】(1)木塊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力作用下進行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顯示拉力大小,木塊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滑動摩擦力作用,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 (2)圖甲、丙實驗中壓力大小相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同,滑動摩擦力大小不同,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跟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 (3)要探究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的關系,需使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

61、同,改變接觸面積的大小,而小明將木塊切去一半,則在接觸面積變化的同時,壓力也發(fā)生了變化,所以得出錯誤結論。 答案:(1)勻速直線;二力平衡;(2)甲、丙;(3)不可靠;沒有控制兩次實驗壓力大小不變。 5.(2018·揚州)為了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在一只塑料袋(塑料袋很輕很薄)中裝入大半袋水,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盛有水的塑料袋所受重力的大小。再將塑料袋慢慢浸入水中,觀察到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   ,說明盛水的塑料袋排開   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繼續(xù)將塑料袋慢慢浸入水中,當觀察到   現(xiàn)象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零,由此驗證了阿基米德原

62、理。小華準備將塑料袋裝滿水做同樣的實驗,操作時發(fā)現(xiàn),塑料袋尚未完全浸入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已為零,這是   原故。 【解析】塑料袋慢慢浸入水的過程中,塑料袋排開水的體積增大,水的密度不變,水對塑料袋的浮力增大,而塑料袋內水受到的重力=拉力+浮力,物體的重力不變,浮力增大,彈簧測力計對物體的拉力(示數(shù))減??;當袋內水面與燒杯中的水面相平,則排開水的體積等于袋內水的體積,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此時排開水的重力等于袋內水的重力,所以測力計的示數(shù)應為零。 【解答】(1)在塑料袋慢慢浸入水的過程中(袋內水面與燒杯中的水面相平之前), 由于塑料袋排開水的體積增大,根據(jù)F浮=ρ水gV排可知水對

63、塑料袋的浮力F浮增大;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G﹣F浮,由于G不變、F浮增大,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變小; 當袋內水面與燒杯中的水面相平時,排開水的體積等于袋內水的體積,即V排=V水,則排開水的重力等于袋內水的重力,即:G排=G水, 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零(F示=0),根據(jù)稱重法測浮力可得塑料袋所受的浮力:F浮=G水; 綜上分析可得,F(xiàn)浮=G排,由此驗證了阿基米德原理。 (2)將塑料袋裝滿水做同樣的實驗,塑料袋尚未完全浸入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已為零,說明袋內水面與燒杯中的水面相平,由于塑料袋尚未完全浸人水中,所以塑料袋中水沒有裝滿,水的上方有空氣。 故答案為:?。凰捏w積;袋內水面與燒

64、杯中的水面相平的;塑料袋中水沒有裝滿。 6.(2018?達州)小陳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了以下實驗: ①用彈簧測力計測出一個帶蓋子的空玻璃瓶的重力,如圖甲所示; ②用手拿著這個蓋緊瓶蓋的空玻璃瓶浸沒在水中,放手后發(fā)現(xiàn)玻璃瓶上浮; ③將一個鐵塊裝入玻璃瓶并蓋緊蓋子,放入水中放手后發(fā)現(xiàn)玻璃瓶下沉; ④取出玻璃瓶并擦干瓶上的水,掛在彈簧測力計上,保持玻璃瓶豎直,然后從圖乙所示位置慢慢浸入水中,并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了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與玻璃瓶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關系圖象如圖丙所示。 (1)裝有鐵塊的玻璃瓶全部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   N。 (2)BC段說明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

65、浸沒的深度   (選填“有關”、“無關)。 (3)在第②操作步驟中空玻璃瓶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   N。 (4)小陳認真分析以上實驗數(shù)據(jù)和現(xiàn)象后發(fā)現(xiàn),物體的沉浮與物體的重力和所受浮力有關,其中上浮的條件是  。 (5)若圓柱形容器的底面積為100cm2,在乙圖中,當玻璃瓶浸沒后,水又對容器底的壓強增加了   Pa。 (6)細心的小陳同學發(fā)現(xiàn)玻璃瓶上還標有100ml的字樣,于是在裝有鐵塊的玻璃瓶內裝滿水并蓋上瓶蓋,再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總重力,如圖丁所示,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3.1N,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他算出了鐵塊的密度為   kg/m3。 【解析

66、】(1)分析圖象,由根據(jù)F浮=G﹣F求浮力大??;(2)根據(jù)圖象分析解答即可;(3)根據(jù)浮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分析解答;(4)根據(jù)浮沉條件解答;(5)由阿基米德原理計算瓶子浸入水中體積,從而得出液面上升的高度,可計算壓強的增加量;(6)由圖甲知,瓶子重力,從而計算鐵塊重力,計算出瓶中加入水的重力,由密度公式可得加入水的體積,從而得到鐵塊體積,由密度公式計算鐵塊的密度大小。 【解答】(1)由圖象知,當瓶子浸入深度為0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瓶子和鐵塊的總重力,即G=2.2N; 當瓶子浸入深度達到6cm后彈簧測力計不再減小,說明瓶子浸沒在水中,示數(shù)為0.6N,所以受到的浮力:F浮=G﹣F=2.2N﹣0.6N=1.6N; (2)由圖象知,BC段瓶子受到的彈簧測力計拉力不變,所以受到的浮力不變,說明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浸沒的深度無關; (3)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和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有關,空玻璃瓶浸沒在水中與裝有鐵塊的瓶子浸沒在水中時浸入水中體積相等,所以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為1.6N; (4)物體上浮的條件是物體受到浮力大于物體重力,即F?。綠; (5)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當玻璃瓶浸沒后,瓶子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