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高中歷史 第6單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fā)展 課時分層作業(yè)1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北師大版必修3.doc
《2018秋高中歷史 第6單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fā)展 課時分層作業(yè)1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北師大版必修3.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秋高中歷史 第6單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fā)展 課時分層作業(yè)1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北師大版必修3.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課時分層作業(yè)(十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建議用時:30分鐘) [學業(yè)達標練] 1.希臘神話中,克里特島有個米諾斯王國,王國中有個迷宮。19世紀末,英國考古學家根據(jù)傳說組織了發(fā)掘,找到了迷宮和米諾斯王宮,證明了該王國的存在。下列說法最合理的是( ) 【導學號:14322267】 A.神話傳說是第二手史料,史家可根據(jù)神話開展歷史研究 B.神話屬于人類早期記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類史前史 C.神話傳說屬于口述史料,可以成為考古發(fā)掘的主要依據(jù) D.神話傳說屬于間接史料,惟有經(jīng)考古論證方可成為信史 B [本題考查史學知識。A項中“可根據(jù)神話開展歷史研究”錯誤,C項中“主要依據(jù)”錯誤,D項中“惟有”說法絕對,均排除。結合所學知識可知B項正確。] 2.有人指出,他們(智者)并不構成一個固定的學派,其政治主張不盡相同,也沒有統(tǒng)一的學說,但是在思想傾向上有共同之處,這里的“共同之處”是指( ) A.探索自然奧秘 B.強調人的價值 C.注重人性研究 D.關注道德知識 B [智者學派研究人和人類社會,故A項錯誤;智者學派的主要主張是強調人的價值,故B項正確;文藝復興之后才逐漸注重人性研究,故C項錯誤;智者學派忽視道德,故D項錯誤。] 3.英國歷史哲學家科林伍德說:古希臘、羅馬的史學所探究的是“人的事跡、人的目的、人的成功與失敗的歷史……”出現(xiàn)這種觀念的根源是( ) 【導學號:14322268】 A.個人主義迅速成長 B.平民地位不斷提高 C.工商業(yè)發(fā)展的結果 D.海外貿易比較發(fā)達 C [個人主義迅速成長只是探究“人的事跡、人的目的、人的成功與失敗的歷史……”的表現(xiàn)或直接原因,其根源還在于工商業(yè)的發(fā)展,故A項錯誤、C項正確;平民地位的提高得益于古希臘、羅馬民主、法治的發(fā)展完善,其根源還在于經(jīng)濟的發(fā)展,故B項錯誤;海外貿易比較發(fā)達是古希臘、羅馬工商業(yè)發(fā)展的表現(xiàn)之一,故D項錯誤。] 4.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智者學派把討論的重點從認識自然轉移到認識社會,提倡懷疑精神,反對迷信,強調人的價值、人的決定作用,其原因之一是( ) A.山多地少自然環(huán)境的制約 B.城市國家開始逐漸形成 C.海外殖民擴張范圍的擴大 D.城邦民主政治的高度發(fā)展 D [智者學派出現(xiàn)的主要背景是公元前5世紀,奴隸制經(jīng)濟繁榮,奴隸制民主政治達到高峰,故選D項。] 5.普羅塔哥拉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同時又認為“我們不能確定地知道諸神的存在及其本質,不過這并不妨礙我們對神的崇拜”。由此可見他所處時代( ) A.不能完全擺脫宗教的精神束縛 B.對人與自然的認識仍處原始蒙昧狀態(tài)之中 C.懷疑神靈挑戰(zhàn)正統(tǒng)成為社會主流價值觀 D.民主政治的繁榮促成了自我意識的膨脹 A [智者學派把人從神和自然的狀態(tài)中解放出來,但是由于生產(chǎn)力水平的限制其并未完全擺脫宗教的束縛,故A項正確、B項錯誤;懷疑神靈挑戰(zhàn)正統(tǒng)是近代伴隨著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而成為社會主流的,故C項錯誤;根據(jù)材料“我們不能確定地知道諸神的存在及其本質,不過這并不妨礙我們對神的崇拜”可知,人的意識仍受神學思想的束縛,并非完全的自我膨脹,故D項錯誤。] 6.蘇格拉底認為:“對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無窮無盡的;感覺世界常變,因而得來的知識也是不確定的。要追求一種不變的、確定的、永恒的真理,這就不能求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據(jù)此可知,蘇格拉底主張( ) 【導學號:14322269】 A.拯救人類心靈 B.認識你自己 C.追求生命價值 D.美德即知識 B [“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是本題的題眼,意在強調蘇格拉底主張——認識你自己,這是典型的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精神,故選B項;拯救人類心靈不是蘇格拉底的主張,A項不符合題意,排除;追求生命價值也不是蘇格拉底的主張,C項不符合題意,排除;美德即知識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 7.柏拉圖把智者斥為“批發(fā)或零售精神食糧的商人”。他的這一評價可以說明智者學派( ) 【導學號:14322270】 A.具有鮮明的功利性 B.言行體現(xiàn)了藝術性 C.十分重視對物質世界的探索 D.奠定奴隸主民主派的理論基礎 A [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柏拉圖是在痛斥智者們把自己的知識當成精神食糧去出售,是典型的商人們的功利思想,所以本題答案選A項。] 8.下列對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思想主張共同點的表述正確的是( ) 【導學號:14322271】 A.都具有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 B.都強調超自然對社會人生的作用 C.都重視人的作用而忽視道德 D.都是雅典民主制鼎盛時期的產(chǎn)物 A [本題考查比較分析能力。蘇格拉底強調“認識你自己”“美德即知識”,把對人文精神的追求引向理性的道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強調理性的認識,他們都具有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故A項正確。B項不符合柏拉圖;C項不符合蘇格拉底;D項不符合亞里士多德。] [沖A挑戰(zhàn)練] 9.在公元前9至前8世紀廣為流傳的希臘神話中,諸神的形象和性情與人相似,不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還爭權奪利,沒有一個是全知全能和完美無缺的。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導學號:14322272】 A.宗教信仰意識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傳統(tǒng)文化 C.理性占據(jù)主導地位 D.神話的影響隨民主進程而削弱 B [古希臘的神話是一種傳統(tǒng)文化。在古希臘的神話中,諸神具有人的一些特征,意味著蘊含人文思想,說明了人文思想根植于傳統(tǒng)文化中,B項正確。 題干說明了古希臘神話蘊含著人文思想,不能說明古代雅典宗教信仰意識淡薄,A項錯誤; 這一時期的希臘神話只是體現(xiàn)出人文精神,而理性占據(jù)主導地位是在啟蒙運動時期,C項錯誤; 題干信息沒有體現(xiàn)出民主進程與神話的影響的關系,D項錯誤。] 10.古希臘悲劇《被縛的普羅米修斯》講述的是,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取火種而遭到主神宙斯嚴厲懲罰的故事,劇中借普羅米修斯之口說:“說句老實話,我憎恨所有的神?!痹搫∩钍苎诺淙说南矏邸_@反映出當時雅典人( ) A.宗教意識淡薄 B.反對神靈崇拜 C.注重物質生活 D.強調人的價值 D [古希臘悲劇《被縛的普羅米修斯》中,普羅米修斯是愛護人類、不屈服于暴力的英雄人物。他為了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與宙斯進行頑強的抗爭。題干信息反映了當時雅典人強調人的價值,D項符合題意。] 11.蘊含著豐富人文精神的古希臘哲學是西方哲學的源頭,為現(xiàn)代科學與現(xiàn)代哲學鋪設了道路。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導學號:14322273】 材料一 智者肯定知識有賴于具體的認知者。在一個人看來是真的,對他來說就是真的,沒有客觀真理,只有主觀意見。所以普羅塔哥拉這樣教誨人,在知識方面,人以自己為準則。智者利用各種邏輯謬誤和詭辯,這使研究正確的思維規(guī)律成為必要,從而加速了邏輯的誕生。 ——[美]梯利《西方哲學史》 材料二 一個好爭之徒在爭論的時候并不在意問題的正確與否,而只是急于說服他的聽眾。此刻我和這種人唯一的不同僅僅是——他想使他的聽眾相信他所說的都是正確的,而我想說服的是我自己。……我請你們思考的是真理而不是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死前與朋友的談話 (1)概括材料一、二中智者學派與蘇格拉底的哲學貢獻,簡述這些哲學貢獻的意義。 (2)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智者學派與蘇格拉底對知識的獲得有什么共同看法?對此,在亞里士多德的探索中有什么繼承和發(fā)展? [解析] 第(1)問的第一小問,根據(jù)材料一、二信息分別概括即可;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第(2)問的第一小問,從材料一、二中尋找共同點即可;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答案] (1)貢獻:都闡述了人的價值,智者學派主張“人是萬物的尺度”,蘇格拉底發(fā)現(xiàn)了“自我”,主張“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意義:使人的自我意識覺醒,掀起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成為歐洲18世紀啟蒙思想的源頭。 (2)看法:強調人類的理性,否認絕對權威。繼承發(fā)展:尊崇理性;創(chuàng)立邏輯學(或“三段論”)。 12.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導學號:14322274】 材料 柏拉圖認為各個階層對待財富的態(tài)度應該不同。在理想國中,統(tǒng)治階級即國王和護衛(wèi)者“除了絕對的必需品之外”不得有任何財產(chǎn),而對被統(tǒng)治階級來說,卻并不要求其放棄私人財產(chǎn)。他的理由是“統(tǒng)治階級如果嗜好金錢與財產(chǎn),他們必將腐敗。而生產(chǎn)階級成員就其本性而言必然有此嗜好,將不會急于篡奪統(tǒng)治者的位置,因為這會妨礙他們積累財富”。被統(tǒng)治階級的責任和價值就在于供應統(tǒng)治階級以生活資料,使這些人專心治國,這樣才能達致城邦的最大善。 與柏拉圖類似,孔子對各個階層財富觀的具體要求是不同的。就國君而言,孔子認為應該只“言義而不言利,為人君,止于仁”。國君乃天下財富的最高所有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所以“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國君的利就是義。就各級官吏而言,孔子主張不僅言義,而且言利。因為,“士之仕也,猶農(nóng)夫之耕也”。官吏需要依靠俸祿來養(yǎng)家糊口。然而,官吏求“利”必須合乎道義,即君子“仕則不稼”“不盡利以遺民”。就一般的平民而言,孔子主張求利、致富,但同時又要為他人著想,“富而好禮,富而好仁”。 根據(jù)材料概括柏拉圖和孔子的財富分配觀的異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其成因。 [解析] 第一小問,由“柏拉圖認為各個階層對待財富的態(tài)度應該不同”“孔子對各個階層財富觀的具體要求是不同的”可知,兩位哲人對統(tǒng)治者和被統(tǒng)治者追求財富的態(tài)度是相同的。由“統(tǒng)治階級即國王和護衛(wèi)者”“除了絕對的必需品之外”“不得有任何財產(chǎn)”“被統(tǒng)治階級的責任和價值就在于供應統(tǒng)治階級以生活資料”可知,柏拉圖從理想政治秩序構建角度勾畫不同階層對財富的態(tài)度;由“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君子”“仕則不稼”“不盡利以遺民”可知,孔子從仁義利的道德倫理角度要求不同階層在財富態(tài)度上遵守禮的規(guī)定;第二小問,由“被統(tǒng)治階級的責任和價值就在于供應統(tǒng)治階級以生活資料,使這些人專心治國,這樣才能達致城邦的最大善”可知,柏拉圖不滿于當時城邦政治,著力構建理性的政治藍圖;孔子生活在沒落的西周時期,禮樂制度崩潰,孔子意圖恢復西周的社會制度。 [答案] 相同:不同階層對待財富態(tài)度不同。統(tǒng)治者應以維護國家秩序而不是積累財富為目的。承認被統(tǒng)治者追求財富的正當性。不同:柏拉圖從理想政治秩序構建角度勾畫不同階層對待財富的態(tài)度。孔子從道德倫理角度要求不同階層在財富態(tài)度上遵守禮的規(guī)定。 成因:柏拉圖不滿于城邦政治,構建理性的理想國。孔子意圖恢復西周的社會制度。-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8秋高中歷史 第6單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fā)展 課時分層作業(yè)1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北師大版必修3 2018 高中歷史 單元 西方 人文精神 起源 發(fā)展 課時 分層 作業(yè) 16 北師大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6329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