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1ZA-1.58型空氣壓縮機十字頭體銑十字頭體兩平面夾具設計【帶SolidWorks三維】【4張CAD圖紙+畢業(yè)論文+卡片】
44頁 11000字數(shù)+論文說明書【詳情如下】
十字頭體工序卡9張.doc
十字頭體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卡片.doc
夾具體零件圖.dwg
空氣壓縮機十字頭體毛坯圖.dwg
空氣壓縮機十字頭體銑平面夾具裝配圖.dwg
空氣壓縮機十字頭體零件圖.dwg
銑十字頭體兩平面夾具SolidWorks三維圖.rar
150-11ZA-1.58型空氣壓縮機十字頭體銑十字頭體兩平面夾具設計說明書.doc
摘 要
十字頭體是壓縮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活塞與連桿的零件,具有導向作用;尺寸比較大,承載較大的壓力。是將回轉(zhuǎn)運動轉(zhuǎn)化為往復運動的關節(jié)。本次設計研究了空氣壓縮機零件十字頭體的加工工藝規(guī)程,對其工藝進行優(yōu)化設計,同時分析零件工藝特性,對其加工余量、加工精度、加工時間行星計算,重點是保證十字頭體的強度和剛性性能,便于安裝、調(diào)整和維修。
十字頭體一般采用鑄鐵鑄造成型,在經(jīng)過機械加工將其加工至使用要求,在生產(chǎn)過程中,十字頭體的加工工藝定制非常重要,工藝的編制決定了零件的精度及生產(chǎn)效率,尤其是這種大批量生產(chǎn)的零件,其工藝規(guī)程要考慮到產(chǎn)量問題。同時為了保證工件的加工精度,以及為了提高生產(chǎn)率而設計出各個工序的專用夾具,是操作者使用起來簡單、快速、準確,從而在保證精度的前提下大大提高生產(chǎn)率。
關鍵詞:工藝編制,加工時間,專用夾具,生產(chǎn)率
Abstract
The crosshead bod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mpressor, is connected to the piston and connecting rod parts, has a guiding role; Size is larger, carrying a large pressure. Is to convert rotary motion to reciprocating motion of the joints. The design of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the air compressor parts crosshead body discipline, optimized design of the technology,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parts at the same time, the machining allowance, planetary computing processing precision, processing time, the key is to make sure the crosshead body strength and rigidity performance, ease of installation, adjustment and maintenance.
The crosshead body is made of cast iron casting forming, generally after machining to its processing to use requirement,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the crosshead body custom is very important, process of determines the accuracy of the parts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especially in the mass production parts, the technical process to production into consid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workpiece machining accuracy, an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and special fixture design of each process, is the operator to use simple, rapid and accurate, and on the premise of guarantee accuracy greatly improved productivity.
Key words: machining process, machining time, special fixture, productivity
目 錄
第一章 加工工藝規(guī)程設計 1
1.1 零件的分析 1
1.1.1 零件的作用 1
1.2 十字頭體加工的問題和工藝過程設計所應采取的相應措施 2
1.2.1 孔和平面的加工順序 2
1.2.2 孔系加工方案選擇 2
1.3 十字頭體加工定位基準的選擇 2
1.3.1 粗基準的選擇 2
1.3.2 精基準的選擇 3
1.4 十字頭體加工主要工序安排 3
1.5 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確定 5
1.6確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時(機動時間) 5
第2章 銑 夾具的設計 22
2.1 問題的指出 22
2.2 定位機構 22
2.2.1定位方式計算及選擇 22
2.2.2切削夾緊力的計算 22
2.3定位誤差分析 24
2.4 零、部件的設計與選用 24
2.4.1定位銷選用 24
2.4.2夾緊裝置的選用 25
2.5 夾具設計及操作的簡要說明 27
結 論 28
參考文獻 29
致 謝 30
第一章 零件加工工藝規(guī)程以及設計
1.1 零件結構的分析
1.1.1 零件作用的分析
十字頭體是壓縮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活塞與連桿的零件,具有導向作用,十字頭由十字頭體、滑板和十字頭銷等組成。十字頭體與活塞桿相連接,承受活塞側向力的作用。。
本夾具為了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操作簡單,結構緊湊。夾具使用一面及一個外圓定位,該夾緊裝置選用直壓板,通過六角螺母等標準件組成加緊裝置,夾緊后,利用塞尺和直角對刀塊對刀,完成對刀后即可加工。加工完成后旋轉(zhuǎn)六角螺母,松開工件,然后更換新的工件,本夾具一次裝夾個加工2個工件,加工效率高,操作簡單。
結 論
此次畢業(yè)設計是在我們學完了大學的全部課程、技術基礎課程以及專業(yè)課的基礎之上進行的,是一次深入的綜合性的應用和總結,也是一次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訓練,為我今后工作的設計打下基礎和鋪墊。
在整個畢業(yè)設計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知識,也鞏固了之前學習的基本上所有的專業(yè)課的知識。通過這次設計,使我對機械裝備課程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裝備在現(xiàn)在工業(yè)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當然,我們現(xiàn)在對機械設計只不過是一個初步的了解,這門課程還有更多的知識等著我們?nèi)W習,在這短暫的課程設計里,我學會了一些機械設計的最基本的理論,同時也對機械裝備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學到的不僅僅是畢業(yè)設計本身,還有很多畢業(yè)設計之外的東西,一種態(tài)度,既是對學術的態(tài)度,也是對人生的態(tài)度,盡自己所能,認真做好手邊的事情。有些東西,最開始接觸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很陌生、很難,不知從何入手,這時,我們需要靜下心來,仔細分析,將問題一點一點的解決,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期間會覺得茫然、困惑、不知所措,但是當我們堅持到最后,完成它的那一刻,我們會覺得很有成就感,那是一種對自己能力的肯定,對自己的認可。
最后,感謝老師們的辛勤指導和幫助!謝謝!
參考文獻
[1] 劉德榮,組合夾具結構簡圖的初步探討,組合夾具,1982. (1)
[2] 孫已德,機床夾具圖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84:20-23。
[3] 貴州工學院機械制造工藝教研室,機床夾具結構圖冊[M],貴陽:貴州任命出版社,1983:42-50。
[4] 劉友才,機床夾具設計[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2 。
[5] 孟少龍,機械加工工藝手冊第1卷[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1。
[6] 《金屬機械加工工藝人員手冊》修訂組,金屬機械加工工藝人員手冊[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79。
[7] 李洪,機械加工工藝師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0。
[8] 馬賢智,機械加工余量與公差手冊[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4。
[9] 上海金屬切削技術協(xié)會,金屬切削手冊[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4。
[10] 周永強,高等學校畢業(yè)設計指導[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yè)出版社,2002。
[11] 薛源順,機床夾具設計(第二版) [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1
[12] 余光國,馬俊,張興發(fā),機床夾具設計[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5。
[13] 東北重型機械學院,洛陽農(nóng)業(yè)機械學院,長春汽車廠工人大學,機床夾具設計手冊[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0。
[14] 李慶壽,機械制造工藝裝備設計適用手冊[M],銀州:寧夏人民出版社,1991。
[15] 廖念釗,莫雨松,李碩根,互換性與技術測量[M],中國計量出版社,2000:9-19。
致 謝
本文從選題、方案論證到課題的研究都是在導師的全面、悉心指導下完成的。導師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淵博的知識、豐富的創(chuàng)造力、高瞻遠矚的學術思想,以及敏銳的洞察力,始終令學生敬佩,并將影響我的一生。值此成文之際,謹向?qū)煴磉_我深深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感謝中捷高新技術研發(fā)部和中捷工裝科在課題的研究與試驗過程中給予的諸多幫助!
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得到了諸多同學支持,作者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謝!感謝這四年中給了我珍貴友誼和幫助的師兄弟們以及生活在一起的同學們!特別要感謝的是我的父母和家人!感謝父母在我成長的道路上給予的無私的愛,他們的理解和全力支持使我的論文得以順利完成。最后,在本文結束之際,向所有為我的論文提出寶貴意見的評閱專家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