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語文第一輪總復習 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科學類文本閱讀學案.doc
《2019-2020年高考語文第一輪總復習 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科學類文本閱讀學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考語文第一輪總復習 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科學類文本閱讀學案.doc(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語文第一輪總復習 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科學類文本閱讀學案 本閱讀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12分,每小題3分) 《牛郎織女》傳說的蘊含與流傳的廣泛性 《牛郎織女》的傳說是我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中孕育時間 最久,產(chǎn)生時代最早,最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中華民族社會、 經(jīng)濟、文化的特征,在海內外影響最大的一個。無論從哪一 個方面說,這在世界民間傳說中都是少見的。說它孕育時間 最久,因為它的兩個主要人物的名稱和身份特征分別來自原 始社會末期秦人和周人的兩個祖先;說它產(chǎn)生時代最早,因 為它的故事產(chǎn)生于秦漢之際,定形于漢代末年;說它 最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中華民族社會、經(jīng)濟、文化的 特征,因為故事的兩個人物牛郎、織女事實上是我國 從史前時代直至近代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社會中男耕女織的社會 特征的代表。中國長久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在世界上是比較典 型的,而《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正反映了這一特 征;故事中的王母或玉帝既是家長的象征,又是國家 政府的象征,又是神靈的象征,毛澤東同志在《湖南 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中說:“中國的男子,普遍要受 三種有系統(tǒng)的權力的支配,即:(一)由一國、一省、 一縣以至一鄉(xiāng)的國家系統(tǒng)(政權);(二)由宗祠、 支祠以至家長的家族系統(tǒng)(族權); (三)由閻羅 天子、城隍廟以至土地菩薩的陰間系統(tǒng)以及由玉皇大 帝以至各種神怪的神仙系統(tǒng)——總稱為鬼神系統(tǒng)(神 權)。至于女子,除受上述三種權力的支配以外,還 受男子的支配(夫權)。”那么,《牛郎織女》故事 中的玉帝或王母,便是政權、族權、神權的代表,是 中國農(nóng)民幾千年中所受壓迫力量的象征。相對來說, 夫權的統(tǒng)治在廣大勞動人民中不像上層統(tǒng)治階級中那 樣突出,因為在農(nóng)業(yè)勞動中男女雙方都從事勞動,因 而在家中也都有發(fā)言權。而且,勞動人民是熱愛自由 的,所以在這個故事中,不但沒有男子對婦女的壓迫、 歧視的情節(jié),而是表現(xiàn)出他們共同為爭取自由幸福的 生活進行不懈努力的狀況,反映出對愛情的無限忠貞。 這種精神,同大量民歌中所反映的精神是一致的。而 且,這個傳說還反映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所謂“門 當戶對”的門閥制度和門第觀念的批判;作為農(nóng)民形 象代表的牛郎以王母的孫女為妻,也反映了上層社會 中婦女沒有地位,男子對女子缺乏真誠愛情,上層社 會的女子寧可以淳樸的農(nóng)民為夫的愿望。這些都反映 了我國古代社會中深層的問題,已涉及對整個封建制 度、封建禮教的批判。說它是我國民間傳說故事中流 傳最廣的一個,因為它不僅在從南到北,從西到東的 廣大地區(qū),包括漢族和各少數(shù)民族中廣為流傳,南方 的苗、瑤等少數(shù)民族中也有他們的流傳版本,同時在 日本、韓國、越南、東南亞地區(qū)也廣泛流傳。比如日 本不但有牛郎織女的故事廣為流傳,而且有不少詩歌 作品歌唱這個故事,據(jù)我們初步掌握,就有100多首。 而且,在日本的仙臺,七月七日是一個十分盛大的節(jié) 日,帶動了仙臺的旅游文化。說它影響最大,因為它 形成了流傳兩千多年,涉及好幾個國家的“七夕節(jié)”。 由此產(chǎn)生了無法統(tǒng)計的詩、詞、曲、賦、文作品和小 說、曲藝、戲劇。歷代詠牛郎織女的詩作數(shù)不勝數(shù), 我國的各個劇種中也都有《天河配》《牛郎織女》的 劇目。 (選自《先周歷史與牽牛傳說》,《人文雜志》) 1.下列對題目中“蘊含”一詞的說明,不正確的 一項是 ( ) A.《牛郎織女》中兩個主要人物的名稱和身份特 征分別來自原始社會末期秦人和周人的兩個 祖先。 B.它反映了我國古代社會中深層的問題。 C.《牛郎織女》的故事已經(jīng)涉及到對整個封建制 度、封建禮教的批判。 D.《牛郎織女》的故事形成并流傳了兩千多年。 解析 這個信息是說明“流傳的廣泛性”的,而 且原文是說“形成了流傳兩千多年、涉及好幾個 國家的‘七夕節(jié)’”。 D 2.對“最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中華民族社會、經(jīng)濟、 文化的特征”的依據(jù)的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 A.牛郎、織女是我國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社會中男耕女織的 社會特征的代表。 B.故事中的王母和玉帝象征了家長,也象征著國 家,更象征了神靈。 C.故事反映了上層社會中青年婦女沒有地位,男 子對女子缺乏真愛,而上屋社會女子更希望與 淳樸的農(nóng)民結為夫妻的愿望。 D.它在漢族和各少數(shù)民族中廣為流傳,南方的苗、 瑤等少數(shù)民族中也有流傳版本。 解析 這個信息是“說它是我國民間傳說中流傳 最廣的一個”的依據(jù)。 D 3.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牛郎織女的傳說孕育于原始社會末期秦人與周 人的兩個祖先,產(chǎn)生于秦漢之際,定形于漢代 末年。 B.中國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是世界上比較典型而長久的。 C.牛郎織女的傳說反映了我國古代對所謂“門當 戶對”的門閥制度和門第觀念的批判。 D.《牛郎織女》所表現(xiàn)出的對愛情的無限忠貞是 中國古代民歌共同的主題。 解析 A項原文說“兩個主要人物的名稱和身份特 征分別來自原始社會末期秦人和周人的兩個祖 先”;B項原文說“中國長久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在世界上 是比較典型的”,不能理解成“中國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 是世界上比較長久的”;D項原文說“同大量民歌 中所反映的精神是一致的”。 答案 C 4.根據(jù)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 A.《牛郎織女》的故事中沒有男子對婦女的壓迫、 歧視的情節(jié),這表明,夫權的統(tǒng)治在上層統(tǒng)治 階級中比在勞動人民中相對突出。 B.在日本仙臺,七月七日是一個十分盛大的節(jié) 日,它帶動了當?shù)氐闹袊幕糜巍*? C.《牛郎織女》的故事在日本、韓國、東南亞廣 泛流傳,甚至出現(xiàn)不少歌唱這個故事的詩歌。 D.農(nóng)業(yè)社會中,男子的社會地位受到了同樣從事 勞動的婦女的挑戰(zhàn)。 解析 B項原文只說“帶動了仙臺的旅游文化”; C項原文信息表明“出現(xiàn)詩歌只是在日本”;D項 原文說“也都有發(fā)言權”,而且夫權統(tǒng)治只是相 對地說沒有上層統(tǒng)治階級中那么突出。 答案 A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9分,每小題3分) 中國民間文藝學史上的俗文學 在20世紀中國民間文藝學史上,以鄭振鐸、趙景深 為代表創(chuàng)立了“俗文學派”。何謂“俗文學”?“俗 文學”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為學士大夫所重視,而 流行于民間,成為大眾所嗜好,所喜悅的東西。中國 的俗文學,包括的范圍很廣。因為正統(tǒng)的文學的范圍 太狹小了,于是“俗文學”的地盤便愈顯其大。差不 多除詩與散文之外,凡重要的文體,像小說、戲曲、 變文、彈詞之類,都要歸到“俗文學”的范圍里去。 在許多今日被視為正統(tǒng)文學的作品或文體里,起初有許多原是民間的東西,被升格了的,故我們說,中國文學史的中心是“俗文學”,這話是并不過分的。 俗文學就是通俗的文學,就是民間的文學。它是大眾的,出生于民間,為民眾所寫作,為民眾而生存。它多是口傳的、新鮮的、粗鄙的。它的想象力往往是奔放的,并非一般正統(tǒng)文學所能夢見,其作者的氣魄往往是很偉大的,也非一般正統(tǒng)的文學的作者所能比肩,但也有種種壞處,如黏附著許多民間的習慣和傳統(tǒng)的觀念。 鄭振鐸先生的《中國俗文學史》出版后,從20年代 那一幫進步文化戰(zhàn)士們所信奉的進化論的世界觀,進到以唯物史觀的治學理念和研究方法,梳理中國文學史的進程與演變,論述了民間口傳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其在民眾中的影響和流傳存在的價值,不僅在資料占有上無與倫比,而且在觀點上自成一說,發(fā)人所未發(fā),成為中國文學史研究上的又一顆璀璨的明珠,也是他的民間文學——俗文學思想達到成熟的時期。 1958年出版的一部影響很大的《中國民間文學史》 的一文寫道:“民間文學是指勞動人民在生產(chǎn)斗爭和 階級斗爭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口頭文學。民間文學是勞動 人民自己的創(chuàng)作,它直接表現(xiàn)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要求和愿望。它的基本觀點可以概括為:民間文學史 應該是階級斗爭歷史的反映,而《中國俗文學史》沒 有反映出歷史上的階級斗爭;民間文學史應該是現(xiàn)實 主義發(fā)展與斗爭的歷史,而《中國俗文學史》卻成了 某種文學形式的延續(xù)的形式主義、唯心主義的文學 史;《中國俗文學史》是一些地主階級、小市民的庸 俗作品的堆積,沒有反映出我國民間文學史的真實面 貌。被批判者與批判者的分歧點很多,涉及得也很廣。 八十年代初,俗文學的研究再次興盛起來。特別是中 國俗文學學會成立(1984年2月)以來,全國有志于俗文學研究的學者以民間的方式集合起來,盡管還沒有 被主流意識和機構采納,沒有進入中文系的課堂,但關于變文、寶卷、子弟書、唱本等俗文學的研究著作已多有出版,即使有的著作不被大陸出版機構采納,臺灣和香港的出版機構也接納出版,關于俗文學的研究論文和史料輯錄,也開始受到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的關注??傊嵳耔I開創(chuàng)的俗文學研究逐步地進入全國繁榮階段。 (節(jié)選自呂微的《中華民間文學史》) 5.下列關于“俗文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 項是 ( ) A.中國的俗文學是流行于民間,成為大眾所嗜 好,所喜悅的東西。 B.俗文學的地盤愈來愈大。差不多一些重要的文 體如小說、戲曲、變文、彈詞等都歸屬于俗 文學。 C.中國文學史的中心是“俗文學”,所以許多原 是民間的東西,都被升格了,成為正統(tǒng)文學的 作品和文體。 D.俗文學就是通俗的文學,就是民間的文學。俗 文學是不登大雅之堂,不為學士大夫所重視的。 解析 原因和結果顛倒。文中原句為“在許多今 日被視為正統(tǒng)文學的作品或文體里,起初有許多 原是民間的東西,被升格了的,故我們說,中國 文學史的中心是‘俗文學’”。 答案 C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通俗文學是為民眾而生存,為民眾所創(chuàng)作。產(chǎn) 生于民間。 B.俗文學的想象力往往是奔放的,其作者的氣魄 往往是很偉大的,并非正統(tǒng)文學所能夢見。也 非正統(tǒng)的文學的作者所能比肩。 C.它也有種種壞處,如黏附著許多民間的習慣和 傳統(tǒng)的觀念。它多是口傳的、粗鄙的。 D.20年代一幫進步文化者所信奉的進化論的世界 觀,進到以唯物史觀的治學理念和研究方法, 梳理中國文學史的進程與演變。 解析 文中原句為“它的想象力往往是奔放的,并非一般正統(tǒng)文學所夢見,其作者的氣魄往往是很偉大的,也非一般正統(tǒng)的文學的作者所能比肩”?!罢y(tǒng)文學”前面缺少必要的修飾限制的成分“一般”,這樣題中的表達就擴大了語義,故不符合原文意思。 答案 B 7.根據(jù)原文的內容,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民間文學史》的根本點在于民間文學是 勞動人民自己的創(chuàng)作,它直接表現(xiàn)勞動人民的 思想感情、要求和愿望。 B.被批判者與批判者的分歧點很多,民間文學史 應該是階級斗爭歷史的反映,而俗文學史沒有 反映出歷史上的階級斗爭。 C.民間文學史認為:《中國俗文學史》是一些地 主階級、小市民的庸俗作品的堆積,不能夠反 映出我國民間文學史的真實面貌。 D.今天,俗文學研究開始受到人文社會科學學術 期刊的關注,因此,俗文學研究進入全面繁榮 階段。 解析 強加因果。前句和后句根本構不成因果關 系,前句只能說是后一句的某一方面的一個條件。 答案 D 三、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8~10題。(10分) “說書”藝術:第七塊醒木 楊 凱 從傳統(tǒng)而言,沒有醒木就談不上說書,因為開場和收場都得拍上那一下。不但要拍,還得要說,圍繞醒木說上一段詞兒,在《江湖叢談》里,評書大師連闊如就提到了一段“醒木詞”: “一塊醒木七下分,上至君王下至臣。君王一塊轄文武,文武一塊管黎民。圣人一塊警儒教,天師一塊警鬼神。僧家一塊勸佛法,道家一塊勸玄門。一塊落在江湖手,流落八方勸世人,湖海朋友不供我,如要有藝論家門?!豹? 由此可見,這醒木是很了得的,對說書人來說,這是對自己身份的象征和提醒。醒木分7種,用的人不一樣,功能也不一樣,但是都有或統(tǒng)轄萬民、或勸化 世人的內涵。這其間的意味之悠長,用句現(xiàn)代話講,大概要算是一種自我認同。 關于醒木的種類,另有一種講法,較之連闊如的“醒木詞”還要詳細,共分了13類,竟然賦予每種以名字。比如第五塊的名字是叫“驚堂”,這是很為大家熟悉的,知縣坐堂要用這個;第十二塊名叫“如意”,知道的人不多,戲界人所用;學校的老師用第四塊叫“醒誤”;醫(yī)生用第十一塊叫“慎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十三塊醒木中,只有第七塊的名字是叫“醒木”,為評書人所用。 讀到這些五花八門的名目,讓我這個現(xiàn)代人有很多感慨。其實無論何種名目,都只是一塊四四方方的小 木塊,都只是要用它“啪”的一聲提醒自己的“聽 眾”——注意,下面我說的大家可要認真聽好了—— 所不同的是,君王發(fā)布諭旨,將相宣示命令,法官處 以判決,醫(yī)生告以秘方,老師授以課業(yè)……這些名 目,一方面讓人感到古代中國等級制度已經(jīng)深深印入 民間敘述的語言當中,帝王將相用的木頭要用“龍 膽”“虎威”,而市井生民用的木塊只用“茯苓” (糕點鋪用)“喚公”(當鋪用),氣象高下立現(xiàn); 但另一方面,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古代人對各種行業(yè) 抱有的“神圣感”,它會讓一個古代的說書先生或者 糕點師傅感到,我手中的這一方木頭不是沒有來頭的, 我從事的這個職業(yè)不是沒有價值的。 這種神圣感,既來自對行業(yè)祖師、行業(yè)神的頂禮膜 拜,也有對行業(yè)規(guī)矩的尊重和踐行。比如《江湖叢談》 里談到,如果是生意人去聽評書,按照規(guī)矩,說書人 是不收他錢的,彼此互道“辛苦”就OK了;但是這個 生意人也要注意,不能坐在這個書場的“龍須凳” (桌子前面的兩條長凳)上,只能坐桌子后面的凳子。 這些就是行規(guī)。醒木拿在手中,就不能壞了規(guī)矩,如 果說書人唯利是圖,落座就要收錢,這個場子可就擺 不長了。不過,現(xiàn)在都是大劇場小劇場,幾乎都是憑 票進場,不管你是不是生意人,都只有一個名字,叫 “消費者”;所不變的是,今天的說書人,依然要把 手中那第七塊醒木往桌上一拍,“啪”的一響,列位看 官,請了—— 8.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 ) A.說書藝人用的醒木,主要功能是供開場和收場時 拍上那一下子,引起聽者注意。 B.連闊如的“醒木詞”,既押韻上口,又意味悠長, 但在醒木的分類上顯得粗淺。 C.“醒木詞”中把醒木分為了7種,用的人不一樣, 功能也不一樣,但內涵相同。 D.作者借介紹醒木對說書這類民間敘述語言中諸如 等級制度的糟粕也予以了否定。 解析 A項以偏賅全。B項“粗淺”錯。C項“內涵相同”錯。 D 9.下列推斷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 ) A.把醒木分成7類也好,分成13類也好,說書藝人 的那塊都排在第七位,這是說書人的行業(yè)規(guī)矩。 B.從十三塊醒木的位次看,在古代,老師的地位 比知縣高,知縣比說書人高,說書人比醫(yī)生、 戲子高。 C.古代人對行業(yè)的“神圣感”,既有對行業(yè)祖 師、行業(yè)神的尊崇,也有對行規(guī)的尊重和踐 行,還有一份自我認同感。 D.和古代不同,現(xiàn)在人們聽評書幾乎都是購票入 場,對號入座,即使生意人也不例外,這是因 為等級制度已經(jīng)沒有了。 解析 A項“這是說書人的行業(yè)規(guī)矩”錯;B項以 醒木的位次論地位的高低不正確;D項與“等級制 度”無關,文中意不在此。 答案 C 10.從全文看,“醒木”的提醒功能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4分) 答案 提醒自己的身份,提醒自己的職業(yè)價值,提醒自己尊重和踐行行業(yè)規(guī)矩,提醒自己的“聽眾”要認真聽好。 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題。(9分,每小題3分) 青花瓷 雋逸雅致的青花瓷是我國的傳統(tǒng)名瓷。它起源于唐,經(jīng)歷宋,成熟于元,而最終在明代達到鼎盛。青花瓷自其誕生之日起就與外銷結下了不解之緣,是明代主要的外銷瓷。 明代青花瓷的外銷受國家對外政策的直接影響。隨著明代對外政策的變化,青花瓷的外銷也呈現(xiàn)出相應的發(fā)展軌跡。早期從1368年至1433年,以官營為主。明初對外政策是開放的,因而有了永樂、宣德年間的 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規(guī)模龐大的遠航,瓷的外銷在 中外商人的競爭與合作中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興盛局面。 而以葡萄牙、荷蘭為代表的西方商業(yè)勢力,以強大的 武裝為后盾,憑借雄厚的資本、廣闊的市場與仍舊束 縛于傳統(tǒng)貿(mào)易中的中國商人展開了競爭,并極大地提 高了明代中國的國際影響,明朝廷的官方貿(mào)易也得到 了極大的發(fā)展,青花瓷迎來了第一個外銷高潮。中期 從1433年至1554年,官私并舉。這一時期隨著對外政 策的漸趨保守,官方貿(mào)易逐漸走向衰落。這一時期雖 然朝廷仍沿續(xù)明初的海禁政策,嚴禁私人貿(mào)易,但民 間走私貿(mào)易卻日益興盛,成為當時青花瓷外銷的最普 遍的形式。在巨大的海外需求和巨額利益的驅使下, 甚至出現(xiàn)走私集團武裝走私的形式。西方在此時也開始介入青花瓷的外銷。晚期從1554年直至明亡,以私營為主、中西競爭。明末,面對民間走私的強勁發(fā)展勢頭和西方商業(yè)勢力的介入,明王朝不得不調整保守的對外政策以適應形勢的發(fā)展。明朝廷廢除了海禁政策,承認私人對外貿(mào)易的合法化,批準西方人與中國貿(mào)易。由此青花逐漸占據(jù)了青花瓷外銷的主導地位,從而促成了青花瓷在明代的第二個外銷高潮的形成。明末,青花瓷通過荷蘭東印度公司源源不斷地銷往世界各地。 明代青花瓷遠銷世界各地,無論對明代中國還是輸入地,在政治、商業(yè)、制瓷業(yè)乃至經(jīng)濟的發(fā)展方面, 都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青花瓷所蘊含的深厚的中國文化更是對輸入地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青花瓷已經(jīng)超越了單純意義上的貿(mào)易商品的概念,成了中國文化傳播的使者。如青花瓷在傳入歐洲初期,因為數(shù)量少,被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失去了它的實用性,被上層社會當做珍貴的藝術品加以收藏。隨著數(shù)量的不斷增多,青花瓷才被抹去了神秘色彩。青花瓷大量傳入歐洲正值文藝復興后期,它不僅改變了歐洲人的物質生活,更以其獨特的東方魅力掀起一股東方文化的風潮,并直接影響了羅可可風格的形成。這種藝術風格在吸收青花瓷藝術的過程中,形成了強大的 藝術潮流,席卷歐洲。當時,談論中國文化成了歐洲最時尚的話題。明代青花瓷大量輸入的同時,大量金銀幣源源不斷地流向東方,也使歐洲各國面臨著金庫空竭的窘境。各國政府試圖通過在本地生產(chǎn)瓷器來解決財政危機。于是,歐洲各國紛紛掀起了仿制青花瓷的浪潮。 (摘編自劉洋《明代青花瓷的外銷》) 11.下列對于“明代青花瓷的外銷”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明代青花瓷的外銷與明代對外政策的變化有著 緊密的聯(lián)系,外銷高潮全都出現(xiàn)在對外政策開 放的時期。 B.明代青花瓷的外銷經(jīng)歷了從官方貿(mào)易為主,到 官私并舉,再到私營為主、中西競爭的過程。 C.外銷青花瓷是明王朝提升自身國際影響的重要 舉措。 D.明代青花瓷大量銷往歐洲,不僅使大量金銀幣 源源不斷地流向東方,同時在歐洲掀起了一股 中國文化的熱潮。 解析 無中生有。 答案 C 1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青花瓷是我國的傳統(tǒng)名瓷,自其誕生就與外銷 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外銷青花瓷不僅能獲得豐厚 的利潤,也促進了青花瓷制造業(yè)的發(fā)展。 B.明代青花瓷大量進入歐洲,以其獨特的東方魅 力受到了歐洲人的青睞,并改變了歐洲人的生 活方式。 C.明末,中國商人在與西方商業(yè)勢力的競爭中處 于劣勢,不得不退出青花瓷外銷領域。 D.明代的外銷瓷是青花瓷,青花瓷的外銷不僅是 經(jīng)濟意義上的一種貿(mào)易活動,更在文化交流上 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 解析 B項“改變……生活方式”表述有誤。C項 “不得不退出青花瓷外銷領域”表述有誤。D項 “明代的外銷瓷是青花瓷”有誤。 答案 A 13.根據(jù)原文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A.因為走私集團的武裝走私愈演愈烈,直接威脅 明王朝的統(tǒng)治,為鞏固政權,明王朝被迫承認 私人貿(mào)易的合法地位并批準西方人與中國貿(mào)易。 B.明代青花瓷進入歐洲的初期,失去了它的實用 性,被上層社會當做珍貴的藝術品加以收藏, 究其原因是物以稀為貴。 C.青花瓷以其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影響了正處于 文藝復興后期的歐洲,促進了歐洲文化的轉型。 D.因為外銷青花瓷利潤豐厚,所以歐洲各國紛紛 掀起仿制青花瓷的浪潮。 解析 A項因果不當。C項“促進了歐洲文化的轉 型”表述有誤。D項因果不當。 B 五、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16題。(9題,每小題3分) 王維的境界 錢 穆 (1)最近,偶看《紅樓夢》里有一段話,現(xiàn)在拿來作為開始。林黛玉講到陸放翁的兩句詩: 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 有個丫鬟很喜歡這一聯(lián),去問林黛玉。黛玉說:“這種詩千萬不能學,學作這樣的詩,你就不會作詩 了?!毕旅嫠嬖V那丫鬟學詩的方法。她說: “你應當讀王摩詰、杜甫、李白跟陶淵明的詩。每一家讀幾十首,或是一兩百首。得了了解以后,就會懂得作詩了。”這一段話講得很有意思。 (2)放翁這兩句詩,對得很工整。其實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后沒有人。若說它完全沒有人,也不盡然,到底該有個人在里面。這個人,在書房里燒了一爐香,簾子不掛起來,香就不出去了。他在那里寫字,或作詩。有很好的硯臺,磨了墨,還沒用。則是此詩背后原是有一人,但這人卻教什么人來當都可,因此人并不見有特殊的意境與特殊的情趣。無意境,無情趣,也只是一俗人。 (3)此刻先拿黛玉所舉三人王維、杜甫、李白來說,他們恰巧代表了三種性格,也代表了三派學問。 王摩詰是釋,是禪宗。李白是道,是老莊。杜甫是 儒,是孔孟。摩詰詩極富禪味。后來人論詩,主張 要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但作詩怎能不著一字,又 怎能不著一字而盡得風流呢?我們可選摩詰一聯(lián)句 來作例: 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此一聯(lián)拿來和上引放翁一聯(lián)相比,兩聯(lián)中都有一個 境,境中都有一個人?!爸睾煵痪砹粝憔?,古硯微 凹聚墨多”,那境中人如何,上面已說過。現(xiàn)在且 講摩詰這一聯(lián)。在深山里有一所屋,有人在此屋中 坐,晚上下了雨,聽到窗外樹上果給雨一打,撲撲地 掉下。草里很多的蟲,都在雨下叫。那人呢?就在雨 中屋里燈下,聽到外面山果落,草蟲鳴,當然還夾著 雨聲。這樣一個境,有情有景,把來和陸聯(lián)相比,便 知一方是活的動的,另一方卻是死而滯的了。 (4)這一聯(lián)中重要字面在“落”字和“鳴”字。在 這兩字中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氣息來。大概是秋 天吧,所以山中果子都熟了。給雨一打,禁不起在那 里撲撲地掉下。草蟲在秋天正是得時,都在那里叫。 這聲音和景物都跑進這屋里人的視聽感覺中。那坐在 屋里的這個人,他這時頓然感到些生命,而同時又感 到些凄涼。生命表現(xiàn)在山果草蟲身上,凄涼則是在夜 靜的雨聲中。我們請問當時作這詩的人,他碰到那種 境界,他心上感覺到些什么呢?我們如此一想,就懂 得“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這八個字的涵義了。正因為他所感覺的沒講出來,這是一種意境。而妙在他不講,他只把這一外境放在前邊給你看,好讓讀者自己去領略。若接著在下面再抒發(fā)了一段哲學理論,或是人生觀,或是什么雜感之類,那么這首詩就減了價值,詩味淡了,詩格也低了。 (5)但我們看到這兩句詩,我們總要問,這在作 者心上究竟感覺了些什么呢?我們也會因為讀了這兩句詩,在自己心上,也感覺出了在這兩句詩中所涵的 意義。這是一種設身處地之體悟,亦即所謂欣賞。我們讀上舉放翁那一聯(lián),似乎詩后面更沒有東西,沒有像摩詰那一聯(lián)中的情趣與意境。摩詰詩之妙,妙在他對宇宙人生抱有一番看法,他雖沒有寫出來,但此情此景,卻盡已在紙上。這是作詩的極高境界,也可說摩詰是由學禪而參悟到此境。 (節(jié)選自《中國文學論叢談詩》,有刪改) 14.對“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含義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A.指的是全詩有著特殊的意境和特殊的情趣,在 詩的背后要有活生生的人與生活氣息。 B.指的是作詩要有禪味,要有情有景,而且必須 是富有動感的景色。 C.指的是寫詩不能全說出來,要含蓄一點,能讓 讀者感受到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氣息。 D.指的是不直接講出作者所感覺的,而是讓讀者 通過外境去領略詩歌的意境。 答案 D 15.根據(jù)文章的第(4)段進行判斷,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落”字和“鳴”字用得好,是因為這兩個字 很形象地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氣息。 B.“落”字體現(xiàn)了生命不堪秋雨侵襲的脆弱, “鳴”字表現(xiàn)了草蟲夜半哀鳴的凄涼。 C.王維“頓然”感到些生命同時又感到些凄涼, 這正是詩中禪意之所在,別有意境。 D.這一聯(lián)好就好在留有余地,讓讀者自己去領略 體悟,若是直接抒發(fā)議論,就降低了詩格。 解析 “落”字和“鳴”字都透露出天地自然界 的生命氣息來,而非“脆弱”和“凄涼”。 答案 B 16.下列和文章相關的論述或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 A.學詩應以王維、杜甫、李白、陶淵明為宗師, 向陸放翁學效果不佳,有時無異于問道于盲, 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陸放翁的這一聯(lián)雖然對仗工整,形式整飭,但 并無特殊的意境和情趣。 C.我們要參悟禪理,才能體味到“雨中山果落, 燈下草蟲鳴”中蘊含的無限深意。 D.按照作者的評價標準,“夕陽無限好,只是近 黃昏”比文中所舉兩例更為高妙。 解析 A項錯在“向陸放翁學效果不佳……效 果”,文中只是講放翁那兩句詩不宜學。C項錯在 “要參悟禪理,才能……深意?!辈灰欢ǚ? 要參悟禪理。D項錯在“更為高妙”,這不一定。 答案 B-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考語文第一輪總復習 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科學類文本閱讀學案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第一輪 復習 傳統(tǒng)文化 魅力 科學 文本 閱讀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2629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