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部編語文九年級上冊7 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練習(xí)
《西師大版部編語文九年級上冊7 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練習(xí)》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西師大版部編語文九年級上冊7 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練習(xí)(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西師大版部編語文九年級上冊7 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練習(xí)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考試須知: 1、請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寫您的姓名、班級等信息。 2、請仔細閱讀各種題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區(qū)域內(nèi)答題,否則不予評分。 一、 積累與運用 (共7題;共32分) 1. (4分) 根據(jù)拼音寫出相應(yīng)的漢字,給劃線的字注音。 鳥類美麗的羽毛、婉轉(zhuǎn)lio________亮的鳴聲、溫馴________的性情、南來北往的遷飛和各種各樣的傳說,都是文人墨客吟________頌的主題。相關(guān)的歷代名詩佳篇,絢麗奪目。僅《詩經(jīng)》中提到的鳥就有30多種,鳥被人稱贊可見一斑。鳥類不但可入詩,其華麗的羽毛、俊美的神態(tài),也是古今畫家揮毫潑墨的對象。學(xué)舌的鸚wǔ________、戲水的鴛鴦、延年的白鶴、登梅的喜鵲等都是畫家的愛物。 2. (9分) 在下面句中的橫線上,填上恰當?shù)臉它c符號。 ①藝術(shù)有兩個起源________一是理想________理想產(chǎn)生歐洲藝術(shù)________一是幻想________幻想產(chǎn)生東方藝術(shù)________ ②為誰而建________為了各國人民________因為________歲月創(chuàng)造的一切都是屬于人類的________ 3. (11分) 雨果,________國作家,代表作有小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希臘有________,埃及有________,羅馬有________,巴黎有________,而東方有________。書信的開頭要有________,結(jié)尾要有________,結(jié)尾最好有敬祝語。 4. (2分) 下列字形和劃線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 . 隳突(su) 殷勤 瓊樓玉宇(qing) 徘徊 B . 燕然(yān) 號呼 死者相藉(ji) 嬋娟 C . 綺戶(qǐ) 宮闋 嘩然而駭(hi) 賦斂 D . 始齔(chǐ) 孀妻 汪然出涕(t) 蒞事 5. (2分) 下面句子標點符號有誤的一項是( ) A . 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卻數(shù)了很長時間。數(shù)完了,又向盧進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說:“看明白了?” B . 女主人不好意思地說:“您的……心意我們領(lǐng)了,我們以后一定……” C . 我以為言就是花的香氣,行就是花的形象和花期的久暫。 D . 啊,小桃樹?。∥以撛趺锤屑つ?,你到底還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會開嗎? 6. (2分) (2017黑龍江模擬) 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 . 通過做好主要道路風光帶綠化工作,使城市品位得到極大地提升。 B . 在物質(zhì)生活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青少年依然要發(fā)揚和繼承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C . 在“建設(shè)書香校園”活動中,我校??_通了“古詩新解”、“新詩園地”等小欄目。 D . 央視“百家講壇”欄目將國學(xué)經(jīng)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了解、研究傳統(tǒng)文化。 7. (2分) 填寫關(guān)聯(lián)詞都正確的是( ) 當我們逐漸成長起來之后,我們便也逐漸形成了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它_______來自于閱讀,_______來自于直接經(jīng)驗。_______我們依然熱愛閱讀,_______依然對閱讀保持信賴,便會自覺去蕪存精,選擇那些真正的好書。 A . 雖然 更 假如 或者 B . 因為 也 只要 并且 C . 不僅 更 假如 并且 D . 不僅 也 只要 或者 二、 課內(nèi)精讀 (共1題;共20分) 8. (20分) 閱讀課文《為人民服務(wù)》第4段,回答各題。 (1) 文中直接用第一人稱“我們”有什么作用? (2) “我們還要和全國大多數(shù)人民走這一條路”中“這一條路”指什么路? (3) 如何理解“要奮斗就會有犧牲”這句話? (4) 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革命者為人民利益而死,是死得其所。今天,我們應(yīng)如何看待這種觀點?請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wù)勀愕目捶ā? 三、 拓展閱讀 (共1題;共36分) 9. (36分) 閱讀選段,回答問題。 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須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車北去。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里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頗躊躇了一會。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什么要緊的了。他躊躇了一會,終于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nèi)ゲ缓?!? 我們過了江,進了車站。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腳夫行些小費才可過去。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終于講定了價錢;就送我上車。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的紫毛大衣鋪好坐位。他囑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托茶房好好照應(yīng)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們又認得錢,托他們只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現(xiàn)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1) 概括這兩段文字的主要內(nèi)容。 (2) 父親為什么要堅持親自送我上車? (3) 南京的景點很多,像夫子廟、玄武湖等,作者為什么不寫在南京的見聞? (4) 文中兩個“躊躇”說明了________,兩次用“終于”,有什么作用 ________? (5) 第二段中兩個“聰明”各有什么含義?表明作者怎樣的心情?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6) 如果類似的事發(fā)生在你身上,你是否也會像作者一樣呢? (7) 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父親說的“不要緊,他們?nèi)ゲ缓??!边@句話。 (8) 文中的“我”當年已二十歲了,且“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但父親還是親自送“我”,你對父親的這種行為是否贊成?為什么? 四、 綜合性學(xué)習(xí) (共1題;共15分) 10. (15分) 學(xué)習(xí)本課后,你所在的班級準備開展以“圓明園的昨天和今天”為主題的綜合性實踐活動。請你積極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wù)。 (1) 你所在的小組準備圍繞該主題出一期黑板報,假如你是負責人,你將策劃哪些內(nèi)容? (2) 請為下面新聞擬寫標題。(15字以內(nèi)) 據(jù)圓明園相關(guān)負責人介紹,為了推動公眾考古的發(fā)展,也為了讓公眾更深入地了解圓明園的遺址考古和保護工作,今天,圓明園首次嘗試在新媒體上直播遠瀛觀遺址考古現(xiàn)場,并通過實時互動,讓更多人了解考古發(fā)現(xiàn)和考古知識,進一步傳播歷史文化,讓公眾走近文化遺產(chǎn),也讓文化遺產(chǎn)融入大眾的生活。 今后,圓明園還將繼續(xù)開展公眾考古活動,并以多種多樣的形式進行傳播。 (3) “中國政府擬斥資4.6億元重修圓明園”,這一消息見報后,引起了廣大網(wǎng)友的熱議。圍繞“圓明園是否重建”這一話題,同學(xué)們也紛紛發(fā)表了意見。你是怎么認為的?請發(fā)表你的看法。 甲:圓明園應(yīng)該重建,讓國人一睹昔日圓明園的風采,增強民族自豪感! 乙:圓明園不應(yīng)該重建,要讓后人牢記這段沉痛的歷史,以史為鑒,催人奮進! 第 7 頁 共 7 頁 參考答案 一、 積累與運用 (共7題;共3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二、 課內(nèi)精讀 (共1題;共20分) 8-1、 8-2、 8-3、 8-4、 三、 拓展閱讀 (共1題;共36分)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四、 綜合性學(xué)習(xí) (共1題;共15分) 10-1、 10-2、 10-3、-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西師大版部編語文九年級上冊7 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練習(xí) 師大 版部編 語文 九年級 上冊 英法聯(lián)軍 遠征 中國 致巴特勒 上尉 同步 練習(xí)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10904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