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義教學理論
《人本主義教學理論》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人本主義教學理論(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教學觀 人本主義心理學派提出的教學觀點和主張 尤其是因發(fā)展了心理治療體系 而聞名的羅杰斯的 以學生為中心 的人本主義教學理論 不僅對傳統的教學 理論發(fā)出了強力的挑戰(zhàn) 也給人們帶來了新的思考 其基本內容如下 1 強調人的因素和 以學生為中心 學校教學的基本目的是促使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激發(fā)自己高層次的學習動機 充分發(fā)展自己的潛能和積極向上的自我概念 價值觀和態(tài)度體系 從而使學習 者能夠自己教育自己 最終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人格充分發(fā)揮作用的人 2 主張意義學習及自發(fā)的經驗學習 羅杰斯在描述他的 以學生為中心 的教學觀的特征時 經常使用 意義學習 這個術語 他認為 意義學習提倡對知識的靈活理解 而不是消極地接受 在這 種學習中 要求學生能在相當大的范圍內自行選擇學習材料 自行安排適合自己 的情境 提出自己的問題 確定自己的學習進程 關心自己的選擇結果 此外 羅杰斯還用 自發(fā)的經驗學習 描述他所提倡的這種學習類型 其特征為 它使整個人沉浸于學習中 軀體的 情緒的和心智的 教學的方向來自學生 它產生學生不同的行為和態(tài)度 根據學習者而不是教師的學習活動作出評價 3 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并增強適應性 羅杰斯認為 知識是否被掌握 所學的知識是否系統 對學生來說并不是舉足輕 重的 教學過程的重心是 學會學習 在教學中 至關重要的是幫助學生獲得知 識 信息和個人成長 這些將使他們更加建設性地對付 現實世界 而這根本不 是憑藉教師對知識的傳授就能實現的 傳統教學 只是教給學生一些一成不變的 很快就會陳舊過時的事實材料 并不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因而使學生不能有效地 對付社會變動的嚴峻挑戰(zhàn) 羅杰斯主張教育的目標應該是促進變化 改革和學習 變化是確立教育目標 的根據 而對這種變化的適應取決于學習過程 而非靜態(tài)的知識 所以 應該把 學生培養(yǎng)成 學會如何學習的人 學會如何適應變化的人 從而成為能順應社會 要求 充分發(fā)揮作用 的人 4 倡導學生的自我評價 人在一生中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外部評價 它們左右著人們的行為和生長方向 在教學過程中 羅杰斯對這種外部評價模式持反對態(tài)度 從而倡導學生的自我 評價 他認為學生是處于學習過程中心的人 只有他自己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 是否已作出了最大努力 才能發(fā)現哪些方面失敗了 哪些方面意義深遠和成果 累累 自我評價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這種作用的本質就 是使學生為自己的學習承擔責任 因而能使學生更加主動 更加有效和更加持 久 意義學習就自然而然出現了 在操作上羅杰斯的方法有 由學生提問 然后根據問題內容出試卷 而學 生參與評價 由全班學生討論課程結束應達到的水平 并談論自己已達到的程 度 師生共同評定每一個分數 學生書面進行自我評價 若與教師的評價有很 大差異 師生間就進行討論 商榷 共同確定分數 人本主義的教學理論 教師版 一 人本主義教學理論的主要觀點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十分強調對學習者的尊重和信任 教育就是要激發(fā)和滿足學生的自我實 現和自我擁有 要符合學生人性發(fā)展的實際需求 其教學理論已成為當前教育教學改革中 極具魅力的一種理論 這種教學理論的主要觀點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 教師對學生的知覺是有效教學的前提 人本主義認為 知覺 perception 是決定個人行為取向的基礎 這里的知覺與認知心理學 不同 是指一種感受 是個人對其所知覺者產生的感受 屬于感情范疇 他們認為 知覺 是構成信念的基礎 不同的知覺產生不同的信念 因此 要理解人的行為 必須理解行為 者知覺的世界 從行為者的觀點去看事物 必須考慮該事物對你和對他而言可能產生的意 義 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為 也不能僅從行為表現上加以矯正 而必須設法改變他的知覺或 信念 因為 事實縱然客觀存在 但每個人對其產生的知覺可能截然不同 因此 教師要 想了解學生在某種情境下表現的某種行為 必須先了解學生如何知覺該情境 可能教師認 為學生某種行為是怪異且不應該的 而學生卻認為是正常而應該的 學校的要求不易獲得 學生的認同 所訂的行為規(guī)范學生未必遵守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學生對此要求與規(guī)范所產 生的知覺和信念未能與學校一致 例如 破壞學校財物是違規(guī)行為 可是仍有學生為之 對此等學生而言 很可能是他自知不能以優(yōu)異的成績取悅于老師 寧愿以反常的行為獲得 朋友的 贊賞 因此 每當教師抱怨學生缺乏動機時 他的意思必須稍加補充 他所指的 是 他的學生對讀書缺乏動機 事實上 換一個讀書以外的環(huán)境 同樣是那些學生 很可 能就會有強烈的動機 原因很簡單 對這些學生而言 讀書一事在知覺和信念上都缺乏意 義 2 教學的目標是促進學生認知素質和情意素質的全面和諧發(fā)展和自我實現 即全人教育理 念 羅杰斯 C R Rogers 認為 現實的教育是一種知 情嚴重分離的教育 他指出 多少年來 我們所受的教育只是強調認知 摒棄與學習活動相聯系的任何情感 我們否認了自身最重 要的部分 而情感和認知是人類精神世界中兩個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 彼此是融為一 體的 因此 人本主義主張 教育的目的絕不只限于教學生知識或謀生技能 更重要的是 針對學生的情意需求 affective need 使他們能在認知 情感 意志等方面均衡發(fā)展 從 而培養(yǎng)其健全的人格 情意需求是指在情緒 情操 態(tài)度 道德 價值觀等多方面的需求 如羅杰斯的教育理想是要培養(yǎng) 軀體 心智 情感 心力融會一體 的人 也就是既用情感 的方式也用認知的方式行事的情知合一的 完人 whole person 或 功能完善者 fully functioning person 而要實現這一理想 其現實的教學目標就是 促進變化和學習 培養(yǎng) 能夠適應變化和知道如何學習的人 而不是再像過去一樣只注重學生知識內容的學習及知 識結果的評判 只有學會如何學習和適應變化的人 只有意識到沒有任何可靠的知識 唯 有尋求知識的過程才是可靠的人 有教養(yǎng)的人 任何學科的教學都應該具有促進認知發(fā)展和情意培育的功能 雖然教師所教的學科不同 其發(fā)展的側重點有所差異 即所謂數理化重認知 文史哲重情意 但就教學活動所教的對 象 學生來看 他們是既有認知發(fā)展的需要 又有情意發(fā)展的需求 更有人格健全的愿 望 同時 認知發(fā)展 情意發(fā)展和人格培育往往是相互促進的 學習并不僅僅是一個認知 過程 更是一個情感體驗和人格影響的過程 因此 現代教育心理學家都主張 無論教學 生學習什么學科 都應該采取知 情 意 行四者合一的全人化教育取向 提倡 寓情意教 學于認知之中 的教學思想 缺乏情意的教學活動不會使學生產生知性的學習 同理 缺乏 心智活動的教學也不能激發(fā)起學生的意志與感情 就全人教育的具體內涵而言 康布斯 Combs 提出了七項指標 1 針對學生各方面 指知 情 意等 的需求 配合學生 經驗 設計學校教育 務必使學生所具有的各種潛力得以充分的發(fā)展 2 要使每個學生 均能在教育環(huán)境中 不但在智能方面得以自我表現 且在情意方面也能學到自立立人的觀 念與能力 3 針對目前及未來的生活需求 能使每個學生學習到必要的知識 技能以及 處理人際關系和職業(yè)生活的能力 以能實現多元化和多變化的社會 4 學校的一切措施 必須遵守因材施教的原則 務必能使教育效果對每個學生都發(fā)生個人化的意義 5 在所 有的教育歷程中 必須將知 情 意三者貫串其中 以期發(fā)揮全人教育的功能 6 營造 學校的教育氣氛 務必使整個校園變成一個雖有挑戰(zhàn) 但卻充滿自由 活潑 興奮 關懷 支持而不具有威脅的學習情境 7 培養(yǎng)學生純真而開放的氣質和認識自我的能力 既能 學會在團體中尊重別人 也能學會在個人生活中解決自己心理上的問題 3 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羅杰斯的教學思想中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羅杰斯不僅是人本主 義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 而且是心理治療中人本治療學派的鼻祖 是當事人中心療法 humanistic person centered therapy 的創(chuàng)始人 他在運用當事人中心療法時 提出了扮 演優(yōu)秀治療者角色的三個基本條件 1 真誠一致 congruence 2 無條件積極關注 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3 同理心 empathy 并將這一理念運用到教育教學之中 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主張 將學生視為教育的中心 學校為學生而設 教師為學生 而教 他對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進行了嚴厲的批評 認為傳統教育模式中主體是 教師 客體是學生 知識信息的交流是單向的 缺乏交流雙方的情感互動性 參與性和雙 向反饋 學校實施強制管理 師生關系不平等 缺乏民主和信任感 學生經常處于懷疑和 懼怕狀態(tài)中 這使得傳統教育面臨時代的迅猛發(fā)展變化時 顯得蒼白無力和不協調 不適 應 他認為每個學生都具有健康成長的潛在條件 都具有向上的潛能 關鍵是要給他們設 置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他們的潛能得以充分發(fā)展 如何才能有效地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 羅杰斯在其所撰寫的 學習的自由 一書中進 行了詳細闡述 1 人皆有其天賦的學習潛力 為教師者 必須首先認定 每個學生各有 其天賦的學習潛能 2 教材有意義且符合學生目的者才會產生學習 教材是否有意義 不在教材本身 而在學生對教材的知覺 看法 如所學教材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 提高 他們的自尊感 增進學生的生活經驗 對學生來說就構成了意義 他們才樂于學習 3 在較少威脅的教育情境下才會有效學習 此處所說的威脅 是指個人在求學的過程中因種 種因素所承受的心理壓力 為師者要使每個學生皆有展現其優(yōu)點的機會 從而減少學校教 育中的威脅氣氛 以利學生學習 4 主動自發(fā)全身心投入的學習才會產生良好效果 教 師在安排學生學習時 只需提供學習活動的范圍和各種學習資源 由學生自己確定學習目 標 探索發(fā)現結果 這樣才會啟發(fā)學生心智 提升學習能力 培養(yǎng)學習興趣 達到知 情 意并重的教育目的 5 學生自評學習結果 這樣做有利于養(yǎng)成獨立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 6 重視生活能力學習以應對變動的社會 4 建立良好師生關系是有效教學的基礎 如同在心理治療中把重點放在醫(yī)患關系上一樣 羅杰斯十分重視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 認為促進學習的關鍵不在于教師的教學技能 課程設計 教學設備資源等 而是在于教師 和學生的關系 因此 教學的重點也應當放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上 為了建立良好的師生關 系 促進學生人格的充分發(fā)展 他認為教師必須具備 1 充分信任學生能夠發(fā)揮自己的 潛能 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是有價值的 每個學生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行動 2 表里如一 以真誠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 3 尊重學生的個人經驗 重視他們的感情和意見 4 深入 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 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 總之 以人本主義心理學為核心的教學理論對當代教育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主要表現在 1 從關注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轉向到關注人與人的關系 2 從重知識到重人格 3 從 重視客觀外顯的行為到重視內在的世界 強調感受 信念 價值 抱負等等內在因素的決 定性意義 4 從單純看重知識經驗到同時重視經驗對個人的意義 5 重視自我概念 強調自我 認為自我概念是決定人的行為的關鍵變量 是決定個人智慧 適應 成功以及 自我實現的重要因素 在現實的教育實踐中 人本主義教學理論對傳統的教育理論造成了 沖擊 推動了教育改革的發(fā)展 其沖擊和促進主要表現在 推動了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和對 學生全人發(fā)展的關注 突出了情感 動機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形成了一種以學生 的自我完善為核心 以情感作為教學活動的基本動力 以良好師生關系為基礎的 把教學 活動的重心從教師引向學生 把學生的思想 情感 體驗和行為看成是教學的主體的教學 新模式 二 人本主義教學理論的主要形式 非指導性教學 人本主義教學理論在實踐中有許多表現形式 如在培育健全人格的教育中 采用間接取向 和直接取向結合的道德教學 在教學環(huán)境設計上的開放教室的教學設計等 其中最有影響 的當屬羅杰斯的非指導性教學 羅杰斯針對傳統教學過分強調教師的指導作用 而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現實 并將他在 心理咨詢中的 非指導性 心理治療技術移植到教學過程中 提出了以學生 自發(fā)學習 為特 征的非指導性教學 所謂非指導 是指放棄傳統教育忽視個體要求 替代學生思考的指導 羅杰斯認為 真正有價值的教是激發(fā)學生自我發(fā)現 自我擁有 而不是教師的教導 他甚 至認為 教的結果是有害無益的 它似乎導致了個人對自己經驗的不信任 并使有意義的 學習遭到抑制 非指導性教學是基于人本主義的人生來就有學習的潛能的理念 在羅杰斯看來 人生來就 對世界充滿好奇心 但這種好奇心往往因他們在學校教育中的經驗而變得遲鈍了 在合適 的條件下 每個人所具有的學習 發(fā)現知識與經驗的潛能和愿望是能夠釋放出來的 這種 心理傾向是可以信任的 也就是說 應該相信人有積極向上的動力 教學目標 非指導性教學的核心和關鍵就是要促進學生的學習和自我實現 它以人的本性 為出發(fā)點 將教學視為促進自我實現的工具 以此開發(fā)創(chuàng)造潛能 培育個性 最終培養(yǎng)知 情合一的完整的人 操作程序 羅杰斯的非指導性教學是一種無結構的教學 教學目的 內容 進程和方法等 由學生自己討論決定 學生有絕對的選擇自由 個人可以無拘無束地提出自己的問題 發(fā) 表自己的意見 一切活動由學生自己發(fā)現 自行組織 課程進行既無終結也不作考察 其 大致步驟是 1 創(chuàng)設情景 2 個人或小組選擇確定他們的學習目標 教師首先提出 我們今天要討論或做什么 作為引導 以尋求共同關注的問題 集體討論確定為集體的目 標 教師要提供一些可供利用的 資源 并參與小組目標的發(fā)展 實現條件有兩個 1 教師以真誠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 把學生的感情和問題放在教學過程的 中心地位 為學習創(chuàng)設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教學環(huán)境 心理自由的環(huán)境是指一種不受傳 統束縛 敢想 敢說 敢做 不屈從于權威的氣氛 心理安全的環(huán)境是指建立一種沒有威 脅 批評 而且不同意見 想法都能受到重視 尊重 贊揚與鼓勵的環(huán)境 羅杰斯認為 這兩種環(huán)境都能使學生形成下述特征 承認自己而不怕別人笑話或譏諷 可以自由地表達 自己的想法 以不尋常的方式來運用他的思維和想象 2 教師作為 顧問 提供學習的手 段和材料 在非指導性教學中 教師擯棄了傳統的支配者身份 轉而扮演關注學生情感發(fā) 展 指導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促進者 教師的作用主要表現為 幫助學生澄清自己想要什么 幫助學生安排適宜的學習活動與材料 幫助學生發(fā)現學習的個人意義 維持有利于學習過 程的心理氣氛-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人本主義 教學 理論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9944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