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學年高中語文第一單元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第二課湘夫人擬行路難其四蜀相書憤教學案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doc
《2017-2018學年高中語文第一單元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第二課湘夫人擬行路難其四蜀相書憤教學案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7-2018學年高中語文第一單元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第二課湘夫人擬行路難其四蜀相書憤教學案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doc(2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二課 湘夫人 擬行路難(其四)蜀相 書憤 [新課入門須知] [知目標] 學習目標 考點提煉 知識 目標 1.了解屈原、鮑照、杜甫、陸游的生平、創(chuàng)作及相關文學常識 2.掌握詩歌中出現(xiàn)的文言詞語和句式 3.了解靈動、沉郁、悲憤的詩詞風格 鑒賞詩歌中的人物形象 能力 目標 學會鑒賞不同風格的詩詞,并進行評價 情感 目標 體悟詩人在詩中寄寓的情感 [知作者] 1.《湘夫人》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字原,戰(zhàn)國末期楚國人。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他創(chuàng)作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與《詩經(jīng)》并稱“風騷”,對后世詩歌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2.《擬行路難》(其四) 鮑照(約415-470),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家世貧寒,文辭贍逸。長于樂府詩、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fā)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代表作品:《蕪城賦》《登大雷岸與妹書》等。 3.《蜀相》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也常被稱為“老杜”。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代表作品:《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 4.《書憤》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愛國詩人。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陸游是一個高產(chǎn)的作家,其詩作今存9 000多首,內(nèi)容豐富,主要表現(xiàn)渴望恢復祖國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代表作品:《游山西村》《關山月》《書憤》《臨安春雨初霽》《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卜算子》《訴衷情》《鵲橋仙》《釵頭鳳》等。 [知背景] 1.《湘夫人》 屈原曾經(jīng)兩次被放逐,在第二次被放逐的20年間,他最終修訂完成了民間樂歌《九歌》?!毒鸥琛肥且唤M想象力十分豐富、文辭非常優(yōu)美的抒情詩歌。其中《湘君》和《湘夫人》以舜帝與二妃的傳說為題材,寫出了“湘君”與“湘夫人”的深深愛戀和苦苦相思。傳說堯帝將帝位禪讓給舜,并且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許與舜為妃。后來舜帝南巡安撫少數(shù)民族,死于蒼梧,葬在九疑山。二妃因牽掛、思念舜帝,便南下瀟湘千里尋夫。當她們得知丈夫已死,傷心的淚水灑落在竹叢中,竹葉為之盡斑(后世稱之為斑竹,又稱湘妃竹)。隨后二妃也投水而死,化為湘水女神。 2.《擬行路難》(其四) 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門閥制度,主要由數(shù)十個大家族(士族)統(tǒng)治當時的社會,士族制度下的門閥士族特別是高級士族憑借門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級官職。他們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局面。門閥制度阻塞了寒士的進仕之路,他們即使才華橫溢,也很難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懷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學作品中,就成為這個時期文學的一個特色。 3.《蜀相》 蜀漢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任命諸葛亮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漢國的丞相,詩題“蜀相”,寫的就是諸葛亮。杜甫雖然懷有“致君堯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負無法施展。他寫《蜀相》這首詩時,安史之亂還沒有平息。他目睹國勢艱危,生靈涂炭,而自身又請纓無路,報國無門,因此對開創(chuàng)基業(yè)、挽救時局的諸葛亮,無限仰慕,倍加敬重。 4.《書憤》 此詩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這時陸游退居于山陰家中,已是六十二歲的老人。從淳熙七年起,他罷官已六年,掛著一個空銜在故鄉(xiāng)蟄居。直到作此詩時,才以朝奉大夫、權知嚴州軍州事起用。因此,詩的內(nèi)容兼有追懷往事和重新立誓報國兩重感情。 [知常識] 1.楚辭 由屈原創(chuàng)建的一種具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新詩體,這些詩歌運用楚地的詩歌形式、方言聲韻,描寫楚地風土人情,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辭”。由于“楚辭”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離騷》,所以后人用“騷體”指“楚辭”。它突破了《詩經(jīng)》以四字句為主的格局,句式參差錯落,自由靈活而富于變化;多用語氣詞“兮”字,用來協(xié)調(diào)音節(jié),形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嘆的韻致。 2.懷古詩 由憑吊古跡而產(chǎn)生聯(lián)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發(fā)情懷抱負。其內(nèi)容多表達像古人那樣建立功業(yè)的志向,抒發(fā)對古人的緬懷之情;抒發(fā)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對現(xiàn)實的不滿甚至批判,多借古諷今;憂國傷時,揭露統(tǒng)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層人民的疾苦,擔憂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悲嘆年華消逝,壯志難酬。 3.七言律詩 七言律詩是中國近體詩的一種,格律嚴密。發(fā)源于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詩體,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等進一步發(fā)展,成熟于杜甫。律詩要求詩句字數(shù)整齊劃一,由八句組成,七字句的稱七言律詩。每首八行,每行七個字,每兩行為一聯(lián),共四聯(lián),分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 一、字音識記 1.眇眇(miǎo) 2.白(fn) 3.罾何為兮(zēng) 4.沅有芷兮(zhǐ) 5.芷葺兮(q) 6.西澨(sh) 7.薜荔(b l) 8.擗蕙櫋(pǐ) 9.澧水(lǐ) 10.搴汀洲兮(qiān tīnɡ) 11.遺余褋兮(di) 12.裊裊(niǎo) 13.潺湲(chn yun) 14.酌酒(zhu) 15.躑躅(zh zh) 16.柏森森(bǎi) 17.塞上(si) 18.衰鬢(bn) 19.伯仲(b) 二、詞語釋義 1.帝子降兮北渚 渚:水邊的淺灘 2.目眇眇兮愁予 眇眇:向遠看的樣子 3.裊裊兮秋風 裊裊:微風吹拂的樣子 4.登白兮騁望 騁望:縱目遠望 5.與佳期兮夕張 期:約會 6.鳥何萃兮中 萃:聚集 7.荒忽兮遠望 荒忽:迷迷糊糊的樣子 8.觀流水兮潺湲 潺湲:水慢慢流動的樣子 9.繚之兮杜衡 繚:纏繞 10.擗蕙櫋兮既張 擗:剖開 11.疏石蘭兮為芳 疏:散布 12.合百草兮實庭 實:充滿 13.九嶷繽兮并迎 繽:眾多 14.搴汀洲兮杜若 搴:采摘 15.將以遺兮遠者 以:用來 16.時不可兮驟得 驟:輕易,一下子 17.聊逍遙兮容與 聊:姑且 容與:從容自在的樣子 18.瀉水置平地 瀉:傾、倒 19.人生亦有命 命:命運,命數(shù) 20.舉杯斷絕歌路難 斷絕:停止 21.吞聲躑躅不敢言 吞聲:聲將發(fā)又止 躑躅:徘徊不前 22.錦官城外柏森森 森森:樹木茂盛繁密的樣子 23.三顧頻煩天下計 顧:拜訪 24.兩朝開濟老臣心 開濟:開創(chuàng),扶助 25.中原北望氣如山 氣:豪情壯志 26.鐵馬秋風大散關 鐵馬:配有鐵甲的戰(zhàn)馬 27.塞上長城空自許 塞上長城:比喻守邊御敵的將領 28.出師一表真名世 名世:名傳后世 29.千載誰堪伯仲間 伯仲:原是兄弟長幼次序,引申為衡量人物差等之意 三、名句默寫 1.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2.登白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 3.鳥何萃兮中,罾何為兮木上? 4.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 5.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 6.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 7.九嶷繽兮并迎,靈之來兮如云。 8.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 9.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 10.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 11.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 12.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13.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14.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15.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16.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17.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18.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19.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一、了解行文脈絡 悲憤 二、把握文章主旨 1.《湘夫人》 這首優(yōu)美的詩歌,主要寫湘君求合于湘夫人,因思念深切、神情恍惚而產(chǎn)生種種幻覺,希望和絕望交織在一起,從而更顯得他們的愛情纏綿哀怨、深摯執(zhí)著。詩中對真摯愛情和美好生活的歌詠,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真實感情和美好愿望,也滲透著詩人屈原執(zhí)著追求理想的志向。 2.《擬行路難》(其四) 此詩是詩人的不平之鳴。詩人拈出“瀉水流淌”這一自然現(xiàn)象作為比興,引出對社會、人生的無限感慨,表達了詩人在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下遭受壓抑的激憤之情,對士族門閥制度的壓迫表現(xiàn)出強烈的不滿、痛苦和無奈。 3.《蜀相》 這是一首憑吊古跡、頌揚諸葛亮的詠史詩,膾炙人口,感人至深。作者借歌頌諸葛亮的過人才智和豐功偉績,惋惜諸葛亮的壯志未酬,表達了詩人對諸葛亮的崇敬和仰慕之情,抒發(fā)了自己功業(yè)未就的深沉感慨。 4.《書憤》 本詩主要寫了詩人回憶往事,自傷遲暮, 感慨世事多艱,奸人誤國,以贊頌的口吻表達了對諸葛亮的仰慕之情,透露出詩人矢志恢復中原的愛國精神。 一、閱讀《湘夫人》,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1.賞析名句“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的妙處。 答: 提示:這兩句純屬白描,表現(xiàn)出一種廣闊而雄渾的景象。詩人捕捉到了一些最富于典型性的事物,并用輕靈的筆觸寫了出來。它點明了季節(jié);寫出了無窮的境界,那種秋水初漲、浩渺無邊、一望無際的景象如在眼前;寄寓了情感,這種情感跟那種憂愁的情緒和寥落的自然景觀是完全吻合的。 2.“鳥何萃兮中,罾何為兮木上?”這兩句詩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 提示:用反常現(xiàn)象來比興,突出了充溢于人物內(nèi)心的失望與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勞無益的意味。 3.“沅有芷兮澧有蘭”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 提示:比喻。“沅芷”“澧蘭”都是以最好的香草比喻自己所戀慕的人。 4.作者在第三段一口氣羅列了荷、蓀、椒、桂、蘭、辛夷、藥、薜荔、蕙、石蘭、芷、杜衡等十多種植物,說明了什么? 答: 提示:極力表現(xiàn)相會處的華美艷麗。目的在于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環(huán)境來烘托和反映充溢于人物內(nèi)心的歡樂和幸福,表現(xiàn)了湘君對湘夫人的執(zhí)著和如海深情。 5.結(jié)合詩句,從景和情的關系角度分析詩歌的藝術特色。 答: 提示:這是典型的情景交融的詩作,詩人多處運用融情入景,以景染情的寫法。比如,“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這一凄清蕭瑟的秋景,構(gòu)成了一個優(yōu)美而惆悵的意境,成功地渲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稱為“千古言秋之祖”。 6.從文中看,湘君是個什么樣的人? 提示: 詩句 形象 是個對愛情十分向往的人,他追求幸福而不得,思念湘夫人望而不見、遇而無緣 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 追求愛情,對愛情專一 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者 向往愛情 鳥何萃兮中,罾何為兮木上 愛而不見 7.本詩寫湘君,寓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提示: 詩句 思想感情 麋何食兮庭中? 蛟何為兮水裔 “麋鹿為什么在庭院里覓食?蛟龍為什么擱淺在水邊?”言棄而不用,隱喻詩人自己不為楚王所知 搴汀洲兮杜若, 將以遺兮遠者。 時不可兮驟得, 聊逍遙兮容與 “我在水中的綠洲采來杜若,要把它送給遠方的戀人。歡樂的時光難以馬上得到,我暫且從容自在地徘徊游逛?!逼诖怀①p識,渴望返回朝廷 隱喻了詩人自己不為楚王所知、不能返回朝廷的不幸遭遇 鑒賞詩歌的人物形象 知識解讀 詩歌中的人物形象,有的指詩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長恨歌》中的楊玉環(huán)的形象,詩人筆下的楊貴妃不僅是一個“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傾國美人,而且是一個重情重義、忠貞不渝的可敬可佩的女子。有的指詩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如《琵琶行》中“我”的形象,“我”是一個被貶江城、孤獨苦悶、雅好音樂、同情下層勞動人民的詩人形象。 答題方法 高考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查:①把握形象的特征;②分析寓于形象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③理解形象的典型意義。 (1)知人論世,關注背景 鑒賞詩歌中的人物形象,要關注作者、作品的時代背景和詩人的人生境遇,做到知人論世:或借詩歌以抒寫懷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陳其離愁別緒、物是人非之感,或敘其命運無常、孤苦無助之難……正如我們所知杜甫是一位心系國家、具有強烈憂患意識的愛國詩人,在把握詩歌內(nèi)容及形象時可以借助詩人這一情感特征及創(chuàng)作背景來進行鑒賞。 (2)把握方法,分析人物 把握詩歌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各種表達技巧,分析詩中抒情主人公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所處環(huán)境等,概括人物形象的特點或人物形象的意義。如王維《觀獵》前兩聯(lián):“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笔茁?lián)以“勁”“鳴”起句,先聲奪人;頷聯(lián)以“疾”“輕”生動逼真地再現(xiàn)了奮力追擊獵物的情形。勾畫了一位英姿颯爽、意氣風發(fā)的將軍形象。 答題模式 (1)明確詩中的形象是什么。 (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形象的意義是什么(思想內(nèi)容和觀點態(tài)度)。 典型例題 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回答問題。 尋詩兩絕句 陳與義 楚酒困人三日醉,園花經(jīng)雨百般紅。 無人畫出陳居士①,亭角尋詩滿袖風。 愛把山瓢②莫笑儂,愁時引睡有奇功。 醒來推戶尋詩去,喬木崢嶸明月中。 [注] ①居士: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詩中“陳居士”的形象特點是什么?請結(jié)合兩首詩加以分析。 答: 解析:賞析詩歌中形象的特點,要結(jié)合詩中描寫的人物行為進行分析,第一首詩中描寫陳居士行為的有兩句,“楚酒困人三日醉”和“亭角尋詩滿袖風”;第二首詩中也有兩句,“愛把山瓢莫笑儂”和“醒來推戶尋詩去”。綜合分析四句詩,可以發(fā)現(xiàn)陳居士有兩個特點:一是愛喝酒,二是愛寫詩。由此我們可以概括出陳居士的形象特點:行為灑脫,情趣高雅。 答案:特點:①行為灑脫,②情趣高雅。 二、閱讀《擬行路難》(其四),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8.“吞聲躑躅不敢言”一句中的“吞聲”說明了什么? 答: 提示:到了嘴邊卻強忍不敢呼喊,說明社會政治的黑暗,殘酷無情的統(tǒng)治,窒息著人們的靈魂。 9.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說明了什么道理? 答: 提示:運用了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詩人拈出“瀉水流淌”這一自然現(xiàn)象作為比興,引出對社會人生的無限感慨。說明了像水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勢流向各方一樣,人的遭際也是被家庭門第的高低貴賤決定的。 10.第三句寫“人生亦有命”,從詩歌本身看,作者對“命”有怎樣的看法? 答: 提示:第三句中“命”指門第決定人生,有什么樣的門第就有什么樣的遭遇。作者并沒有直面人間的不平而去吶喊,而是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論觀點來解釋社會與人生的錯位現(xiàn)象。這里表面上是認命了,實際上是對不公平的社會發(fā)出的憤怒控訴。 11.“心非木石豈無感”這個反問句,在表現(xiàn)詩人情感變化過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 提示:“心非木石豈無感”一句,是詩人思想感情的大轉(zhuǎn)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來寬慰,以不言愁來消愁,感情還能克制。到借酒澆愁,其結(jié)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開始奔涌。到“心非木石豈無感”,感情沸騰,在這句達到了高潮。 三、閱讀《蜀相》,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12.首聯(lián)最生動傳神的字是什么字?為什么?請具體分析。 答: 提示:最傳神的字是“尋”字。 詩人借“尋”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專程來訪,而不是漫不經(jīng)心的信步由之;又因詩人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環(huán)境生疏,所以才用了一個“尋”字。 這個“尋”字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它有力地表現(xiàn)出詩人對諸葛亮的深沉的景仰和緬懷之情,并因人而及物,表明丞相祠堂是詩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 13.首聯(lián)兩句對郁郁蔥蔥的翠柏的描寫有什么作用? 答: 提示:①借“柏森森”寫出武侯祠的歷史悠久和寂寞荒涼;②襯托諸葛亮的形象(象征諸葛亮的品格),表達了詩人對諸葛亮的崇敬之情。 14.王國維說:“‘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人間詞話》)參考此說,說說“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這一聯(lián)中,哪兩個字與此詩的境界關系最為密切,為什么? 答: 提示:“自”“空”兩字跟境界的關系最為密切。碧草映階、黃鸝隔葉,本是一種賞心悅目的景象,然而用“自”“空”兩字修飾,則所含之情就大有轉(zhuǎn)折:階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綠,年年如此,可它為誰而綠呢?隔葉的黃鸝叫得那么婉轉(zhuǎn)動聽,可有誰聽呢?借此突出了諸葛武侯祠的寂寞、荒涼、凄清,由此自然使人生出“感物懷人之意”。 15.詩歌意在贊頌諸葛亮的功業(yè),第三聯(lián)為什么要寫劉備“三顧頻煩”? 答: 提示:寫劉備是為了贊揚諸葛亮的雄才大略。因為劉備之所以不厭其煩地三顧茅廬,正是由于諸葛亮胸懷大計。另一方面,也暗含詩人有報國大志而無人理會的感傷。 16.頸聯(lián)寫諸葛亮的業(yè)績,尾聯(lián)寫諸葛亮的遺恨。這兩聯(lián)寫出了作者懷吊諸葛亮時產(chǎn)生的怎樣的感慨? 答: 提示:一方面是仰慕諸葛亮非凡的才干和功業(yè),有自嘆不如的感慨,也有希望當朝能出現(xiàn)類似的英雄來平定天下的愿望;另一方面由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英雄功業(yè)難就聯(lián)想到了自己壯志不伸、一生潦倒的人生際遇。 17.“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 答: 提示:這“淚滿襟”的英雄們中間,自然少不了作者,但卻并非他一人。“長使”一詞擴充了詩歌感染的范圍,把普天之下、千百年來有志未遂的英雄人物全部包括在內(nèi)。 四、閱讀《書憤》,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18.《書憤》一詩的起句與結(jié)句好在哪里? 答: 提示:起句:“世事艱”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為下文“空自許”作鋪墊。從章法上點明了詩題中的“憤”字。結(jié)句:詩人以諸葛亮自況,悲憤而不絕望,把全詩感情推向高潮。 19.尾聯(lián)化用諸葛亮的典故,詩人內(nèi)心的情感與杜甫《蜀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有何不同? 答: 提示:《書憤》中的陸游以諸葛亮自況,借諸葛亮堅持北伐,雖“出師未捷身先死”,但終歸名滿天下,反襯了詩人至死不悔的北伐之志和報國無門的郁憤,對投降派進行了貶斥?!妒裣唷肺猜?lián)上承五、六句,表現(xiàn)出杜甫對諸葛亮獻身精神的景仰和對自己壯志難酬的痛惜心情,抒發(fā)了報國無門的感傷。 20.如何理解“書憤”之“憤”?它包含哪些感情? 答: 提示:①義憤。首聯(lián)寫詩人早年激憤于金兵南侵,立志收復失地。頷聯(lián)追述25年前的兩次抗金勝仗。憤中有豪言壯志,有民族大義。②悲憤。頸聯(lián)“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由于投降派的誤國,國家依然蒙受大難,詩人壯志未酬,卻年事已高。這一聯(lián)抒發(fā)了詩人的沉痛、感傷之情。③悲愴中抱有期待。尾聯(lián)“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實際上是詩人以諸葛亮自況。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曾說過“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話,詩人正是以此自勉。由此可見,《書憤》的基調(diào)雖然是壯志未酬所帶來的悲憤,然而并不絕望,其中還蘊藏著豪壯的感情。 21.陸游詩作的突出特點是“多豪麗語,言征伐恢復事”。本詩哪兩句最能體現(xiàn)這個特點?試加以分析。 答: 提示:“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最能體現(xiàn)這個特點。這兩句詩集中描寫宋軍英勇抗金的戰(zhàn)斗情景,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衛(wèi)自己的國土,將詩人的恢復之志具體化。渡瓜洲擊退金兵的進犯,大散關失而復得。 “樓船”“鐵馬”形象地概括了水、陸兩路大軍進攻敵人的壯麗場面?!皹谴迸c“夜雪”、“鐵馬”與“秋風”,意象兩兩相合,便有兩幅開闊、壯觀的戰(zhàn)場畫卷。意象選取典型,形象地表明了作者的理想:他渴望北伐恢復中原,向往著火熱的戰(zhàn)斗生活。 22.這首詩運用了虛實相生的表現(xiàn)手法,試簡要分析。 答: 提示:首聯(lián)上句寫實,回憶年輕時的天真單純;下句以實寫虛,“中原北望氣如山”,用有形的“山”來形容無形的“氣”,突出“氣”的堅毅、豪邁、軒昂;頸聯(lián)上句“塞上長城”寫理想,氣勢雄偉,意境高遠,從大處、遠處落筆,是虛寫;下句“鏡中衰鬢”寫現(xiàn)實,感情沉郁,格調(diào)凝重,從細處、近處用墨,是實寫。在虛實的映襯中,加重了詩歌雄壯悲憤的基調(diào)。 《湘夫人》 1.融情入景,以景染情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這是融情于景、以景染情的手法。寫景如畫,仿佛一幅秋風圖,湘江洞庭秋景如在目前,作者妙在以可見之水波、木葉,寫出不可見之裊裊秋風,寫風而有畫意?!断娣蛉恕反硕渲睿€在以景寫情。劉熙載云:“敘物以方情謂之賦,余謂《楚辭九歌》最得訣。如‘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是寫出‘目眇眇兮愁予’來;‘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正是寫出‘思公子兮未敢言’來,俱有‘目擊道存,不可容聲’之意?!? 2.因情造景,象征寓意 “鳥何萃兮中,罾何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四句,是因情造景、象征寓意。鳥不宿到樹上而聚集在水草里,漁網(wǎng)不撒在水中而掛到樹上,麋鹿不在草地上而跑進庭院里,蛟龍不潛在水底而爬到水邊,這都不是真實存在的景象,而是假想的反常景象,是湘君在等不到湘夫人、心情越來越懊喪的情況下,對自身尷尬處境的自我比況。而反過來,這種反常景象在頭腦中的出現(xiàn),這種自我比況心理的發(fā)生,也充分體現(xiàn)出當時湘君的心情懊喪到何種程度。這樣的景物描寫,不是將情感融入現(xiàn)實景物,不是以景染情,而是通過象征、隱喻、暗示的途徑來達到表現(xiàn)目的,特點鮮明,很有表現(xiàn)力,但一般只能用在某些特定情況之下。 《擬行路難》(其四) 1.跌宕起伏,心理曲折婉轉(zhuǎn) 鐘嶸《詩品》說鮑照“才秀人微,取湮當代”,此詩即是詩人的不平之鳴。詩中“瀉水”四句言不當愁,接下去寫借酒澆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睗M懷的悲愁豈是區(qū)區(qū)杯酒能驅(qū)散的?詩人擊節(jié)高歌,唱起了凄愴的《行路難》。面對著如此不合理的現(xiàn)實,詩人“心非木石豈無感”,理的勸慰、酒的麻醉,難道就能使心如槁木嗎?當然不能。全詩的感情在這句達到高潮。緊接著卻是一個急轉(zhuǎn)直下:“吞聲躑躅不敢言?!痹娗榈牡?,將詩人忍辱負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狀態(tài)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詩歌的情感時而壓抑,時而奔放,將復雜的心路歷程表現(xiàn)得曲折婉轉(zhuǎn)。 2.語言近似口語,明白曉暢 全詩語言近似口語,曉暢流利,沉郁傷感,一唱三疊,嘆之詠之,徘徊往復,盡情發(fā)泄。如“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幾句話,詩人以極通俗的語言抒發(fā)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蜀相》 1.借景物描寫,抒自己情懷 詩的前四句,描寫祠堂之景,在描寫中流露出同樣是忠君愛國的杜甫對于諸葛亮的深切仰慕之情。首聯(lián)兩句,寫祠堂之所在,不是交代地理位置,而是寄寓吊古的急切心情;頷聯(lián)二句,寫祠堂荒涼之景,借“自春色”“空好音”的嘆息,流露出作者對諸葛亮的深沉悲痛之情。 2.藝術形式完美,表達方式多樣 一、二句緊扣詩題,三、四句直承上文,五、六句推開一層,七、八句收束全詩,做到了“起、承、轉(zhuǎn)、合”,形式完美。 3.語言具有概括力,用字富有表現(xiàn)力 頸聯(lián)兩句對諸葛亮的為人和一生功業(yè)作了高度概括,準確到位。杜甫的律詩對仗工整,用字精當傳神,極富表現(xiàn)力,如詩中的“尋”“自”“空”等字,正如他自己所表白的那樣,“晚節(jié)漸于詩律細”,“語不驚人死不休”。 《書憤》 1.感情復雜,起伏跌宕 這首詩緊緊扣住一個“憤”字,抒寫出起伏跌宕的復雜感情,首聯(lián)在激憤中又滿懷豪情,頷聯(lián)沉痛感傷,尾聯(lián)在悲愴中又抱有期待。 2.對比手法,彰顯主旨 這首詩運用對比手法,富有表現(xiàn)力,如昔年之壯舉與今日之衰頹、“塞上長城”之理想與“世事多艱”之現(xiàn)實、諸葛亮之積極進取與南宋統(tǒng)治者之茍且偷安等對比。 3.用典明志,抒發(fā)情懷 這首詩在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中分別化用“塞上長城”“出師表”的典故,點明了詩人志向,表明詩人至死不忘恢復中原的愿望。 素材主題 愛 國 [課內(nèi)提煉] 愛國之心不變 陸游一生顛沛流離,被貶官幾次,后又開始他的軍旅生涯。他是一位愛國主義詩人,字里行間表達了他渴望收復中華的理想壯志,也表達了對當權派投降誤國、打擊愛國人士罪惡行徑的強烈不滿。 盡管詩人的理想一一落空,屢受打擊,但他的愛國之心永遠不變,救國之志依然如故。全詩的最后一句,通過贊揚諸葛亮平定中原的決心,抒發(fā)了自己仍要堅持早年的理想之情。 [課外延伸] 1.回國搞科技 1955年初冬,剛剛沖破美國當局阻撓回到祖國的錢學森,來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參觀。院長陳賡大將問他:“中國人能不能搞導彈?”錢學森說:“外國人能干的,中國人為什么不能干?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截?” 就這一句話,決定了錢學森從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yè)的生涯。他以其對中國火箭導彈技術、航天技術乃至整個國防高科技事業(yè)的奠基性貢獻,為我軍武器裝備現(xiàn)代化建設寫下了精彩絢麗的篇章。 2.名言警句 (1)位卑未敢忘憂國?!懹? (2)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深厚的感情?!袑? (3)人類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愛國之心。——拿破侖 (4)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有國界。——巴甫洛夫 (5)誰不屬于自己的祖國,那么他也就不屬于人類?!獎e林斯基 [運用點撥] 愛國是一種情懷,一種責任,更是一種精神。古往今來的愛國人士無不在用他們的作為宣誓著愛國情懷。不僅如此,他們更是身體力行來表達著。陸游至死不忘祖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杜甫渴望為了國家施展自己的抱負,錢學森為了祖國的科技事業(yè),沖破重重阻撓回歸到祖國。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愛國。 (時間:40分鐘 分值:49分) 一、基礎鞏固(15分,選擇題每小題3分)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目眇眇兮愁予 愁:使……發(fā)愁 裊裊兮秋風 裊裊:微風吹拂的樣子 B.與佳期兮夕張 張:張設羅帳 觀流水兮潺湲 潺湲:水慢慢流動的樣子 C.中原北望氣如山 氣:氣概,氣勢 兩朝開濟老臣心 濟:扶助 D.塞上長城空自許 許:答應 瀉水置平地 瀉:傾、倒 解析:選D 許:稱許,稱贊。 2.下列句子中的“復”與例句中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安能行嘆復坐愁 A.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 B.山重水復疑無路 C.有北面復匈奴之志 D.不敢復言為河伯娶婦 解析:選D 例句與D項中的“復”意思相同,都是副詞,“又,再”的意思。A項,動詞,恢復;B項,形容詞,重復;C項,動詞,報復。 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言現(xiàn)象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目眇眇兮愁予(名詞作動詞,舉目) 與佳期兮夕張(名詞作動詞,約會) B.洞庭波兮木葉下(名詞作動詞,水波泛動) 蓀壁兮紫壇(名詞作動詞,用蓀草裝飾;用紫貝筑) C.桂棟兮蘭橑(名詞作動詞,用桂樹做;用蘭草做) 辛夷楣兮藥房(名詞作動詞,用辛夷做;用白芷裝飾) D.罔薜荔兮為帷(名詞作動詞,編織) 狼吞虎咽(名詞作動詞,像狼一樣;像虎一樣) 解析:選D “狼”“虎”的用法為名詞作狀語。 4.名句默寫。(6分) (1)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 [《擬行路難(其四)》]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湘夫人》) (2)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 [《擬行路難(其四)》] 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者。(《湘夫人》) (3)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蜀相》)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江南逢李龜年》) (4)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 (5)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書憤》)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臨安春雨初霽》) (6)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書憤》)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二、閱讀鑒賞(24分) 5.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發(fā) 潭 州 杜 甫 夜醉長沙酒,曉行湘水春。 岸花飛送客,檣燕語留人。 賈傅才未有,褚公書絕倫。 名高前后事,回首一傷神。 (1)請概括詩中主人公的形象特點。(4分) 答: (2)請于頷聯(lián)或頸聯(lián)中自選一聯(lián)分析其表現(xiàn)手法。(4分) 答: 答案:(1)孤獨(漂泊無依、輾轉(zhuǎn)流徙)、懷才不遇(淪落天涯)、沉郁悲憤(憂國傷懷)的詩人形象。 (2)①頷聯(lián):借物抒情(擬人),詩人揚帆起航,環(huán)顧四周,只有岸上那飛舞的落花為之送行;船桅上呢喃作語的春燕,著意挽留著他,詩人賦予落花、飛燕以人的情感,反映了詩人輾轉(zhuǎn)流徙、飄蕩無依的深沉感喟。[或:渲染(烘托),詩人著意刻畫那岸上為相送而飛舞的落花和船桅上為挽留他而呢喃作語的春燕,有力地渲染了悲涼冷落的氣氛,烘托了他那深沉的寂寥凄楚的情感。]②頸聯(lián):用典抒情,詩人以才高招忌而被貶長沙的賈誼以及諫阻立武則天為皇后而被貶潭州的褚遂良自況,抒發(fā)了自己忠而見疑、賢而被謗、懷才不遇的感傷。[或:以虛寫實(聯(lián)想),詩人登舟而行,因身處湘地,很自然地想到西漢時才高被貶的賈誼,和初唐時忠貞諫君的褚遂良,以歷史上的才人志士命運抒寫此刻漂泊于此的自己,寄寓了作者憂憤感傷的情懷。] 6.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夜游宮記夢寄師伯渾[注] 陸 游 雪曉清笳亂起,夢游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望似水。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 睡覺寒燈里,漏聲斷、月斜窗紙。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注] 師伯渾:陸游的友人。 (1)詞中“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與陸游《書憤》中“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相比較,兩處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異同?(4分) 答: (2)縱觀全詞,主要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4分) 答: 答案:(1)相同點:都表現(xiàn)了詩人抗金報國、建功立業(yè)的愛國之志和壯志未酬、理想落空的傷感之情。 不同點:①詞句抒發(fā)了對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嘆,突出了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心境。②詩句著重表達了詩人壯志未酬卻已年老鬢衰的悲憤情懷。 (2)虛實結(jié)合。上片寫的是夢境。一開頭就渲染了一幅有聲有色的關塞風光畫面,中間突出一句點明這是夢游所在。下片寫夢醒后的感想。一燈熒熒,斜月在窗,漏聲滴斷,周圍一片死寂。冷落的環(huán)境,反襯出作者報國雄心的火焰卻在熊熊燃燒。 7.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寄 黃 幾 復① 黃庭堅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②三折肱③。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 ①此詩作于神宗元豐八年,其時詩人監(jiān)德州(今屬山東)德平鎮(zhèn)。黃幾復:詩人少時好友,時為廣州四會縣令。②蘄:求。③三折肱:古語有“三折肱,知為良醫(yī)”的說法,這里是說黃幾復政治經(jīng)驗豐富,可做大事。 (1)“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被稱為“奇語”,請從對比手法運用的角度進行簡要賞析。(4分) 答: (2)請結(jié)合詩的后四句,簡要概括黃幾復的形象特點。(4分) 答: 答案:(1)①“桃李春風”與“江湖夜雨”,一憶京城相聚之樂,一抒別后相思之苦,形成對比;②“一杯酒”與“十年燈”,一言歡會極其短促,一說漂泊極其漫長,形成對比;③通過對比,凸顯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2)為官清廉、懷才不遇、好學不倦。 三、語言運用(10分) 8.下面的語段有兩處語病,請你找出來并加以修改。(4分) ①鮑照以詩為主,今存204首。②《擬行路難》18首,表現(xiàn)了為國建功立業(yè)的愿望、對門閥社會的不滿、報國無門的憤懣和理想幻滅的悲哀,真實地反映了當時貧寒士人的生活狀況。③少部分詩描寫了邊塞戰(zhàn)爭和征戍生活,為唐代邊塞詩的萌芽起點。④他的樂府詩突破了傳統(tǒng)樂府格律而極富創(chuàng)造,思想深沉含蓄,意境清新幽邃,語言容量大,節(jié)奏變化多,辭藻華美流暢,抒情淋漓盡致,并具有民歌特色。 答: 答案:①搭配不當,應在“鮑照”后加“的創(chuàng)作”三字;③成分贅余,應去掉“起點”。 9.下圖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標識,請結(jié)合構(gòu)圖要素,解讀設計的精妙之處。要求語言簡明,語句通順。(6分) 答: 解析: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注意標識的總體構(gòu)成,如這個標識是由數(shù)字“70”的變形、長城的圖形、和平鴿以及標識年代的數(shù)字構(gòu)成。再就是根據(jù)總體構(gòu)想,結(jié)合現(xiàn)實分析每一個構(gòu)成要素的象征意義。 答案:該標識以數(shù)字“70”,時間“1945-2015”,和平鴿和構(gòu)成“V”字形狀的長城圖案為設計元素。①數(shù)字“70”與時間“1945-2015”共同組成的標志性符號,襯以長城圖案組成展現(xiàn)勝利的“V”字,體現(xiàn)了對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的慶祝,亦代表中華民族組成的鋼鐵長城,共同抗敵。②圖案上方為五只象征和平與希望的和平鴿由遠及近展翅飛翔,表現(xiàn)出對歷史的紀念和對和平的向往,也象征五大洲人民團結(jié)一心,在血與火的洗禮后重生,攜手前行,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飛翔的和平鴿也表達了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飛向未來。-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7 2018 學年 高中語文 第一 單元 以意逆志 知人論世 第二 湘夫人 行路 相書 教學 新人 選修 中國古代 詩歌散文 欣賞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6129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