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蘇教版科學五上《呼吸和血液循環(huán)》《解釋與模型》兩單元教案.doc
《2019-2020年蘇教版科學五上《呼吸和血液循環(huán)》《解釋與模型》兩單元教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蘇教版科學五上《呼吸和血液循環(huán)》《解釋與模型》兩單元教案.doc(1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蘇教版科學五上《呼吸和血液循環(huán)》《 解釋與模型》兩單元教案 測量呼吸、心跳和脈搏 教學目標:1、知道呼吸和心臟跳動之間的關系;2、知道運動對呼吸和心臟跳動的影響。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談話:在以前的生活中,你對自己的身體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你還想知道些什么?2.提問:剛剛參加過一些運動,你感覺自己的身體發(fā)生了哪些變化?3.講述: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測量我們的呼吸、心跳和脈搏。 二、測量呼吸、心跳和脈搏 1.測量活動指導。 (1)提問:怎么樣算呼吸一次?指名讓學生講解并演示。怎么樣可以測量到呼吸?(2)提問:你有沒有聽到過自己心跳的聲音?(3)談話:除了心臟在有力地跳動之外,我們身體上還有脈搏也在一刻不停地跳動著。怎么樣來測量脈搏呢?(4)講解:在同一個時間內,心跳的次數(shù)和脈搏的次數(shù)是一樣的。所以在測量時,我們只需要通過測量脈搏的跳動次數(shù)就可以知道心臟的跳動次數(shù)了。 2.預測:你靜坐時一分鐘呼吸和脈搏跳動的次數(shù)是多少?在活動記錄上作好記錄。 3.布置任務:每兩個人組成一個小組,合作為自己和對方測量1分鐘呼吸和脈搏跳動的次數(shù),并在科學活動記錄上作好記錄。建議可以一人測量自己的呼吸次數(shù),另一人幫助測量脈搏的跳動次數(shù)。測量結束后交換。 4.小組活動:分組測量。5.匯報測量數(shù)據(jù),并交流與你預測的數(shù)據(jù)一樣嗎?6.提問:參加活動后我們的呼吸次數(shù)和脈搏跳動又會有什么變化呢?7.三分鐘熱身活動。 各組一位學生根據(jù)音樂的節(jié)奏做“坐下——起立——揚臂——坐下”的循環(huán)動作?;顒右唤Y束,小組內合作馬上測量運動后的呼吸和脈搏跳動次數(shù),并作好記錄。 8.播放舒緩、柔和的音樂,讓學生休息三分鐘以后,第三次測量呼吸和脈搏的跳動次數(shù)。9.組內交換,另一位學生參加活動熱身活動和休息,再分別測量呼吸和脈搏的跳動次數(shù)。10.休息時間相機安排學生認識人體的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圖。) 三、分析、整理數(shù)據(jù) 1.閱讀自己的活動記錄表,提問:比較一下你測量的這三組數(shù)據(jù),有什么發(fā)現(xiàn)?2.小組內分析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什么不同的地方?3.總結。4.調查:哪些人在休息3分鐘后呼吸和脈搏的次數(shù)已經接近平靜時的次數(shù)了? 四、拓展延伸:1.小資料: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平靜時的呼吸和心跳參照數(shù)2.提問:通過上面的測量和比較,你有哪些感興趣的問題想進一步研究? 肺和呼吸 教學目標:1、會做有關實驗,會選擇一定的方法測定自己的肺活量; 2、認識肺、氣管、支氣管等人體呼吸器官,知道呼吸讓我們吸進氧氣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肺是進行氣體交換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強;3、認識到保護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吸煙有害健康,能逐步養(yǎng)成保護呼吸器官的良好習慣。 教學準備:石灰水、塑料袋、水槽、吸管、玻璃杯、氣球、軟尺。 教學過程: 一、認識呼吸器官 1.師:我們人體不停地進行著呼吸。這一個簡單的過程需要很多器官協(xié)調工作。我們身體有哪些器官屬于呼吸器官呢?它們是怎樣進行呼吸活動的呢?2、組織學生看教材中插圖,進一步認識呼吸器官。注意:嘴不是呼吸器官。3、師:大家通過觀看插圖,對自己的呼吸器官有了一定的了解,你們能在自己身體上找到它們的位置嗎?分組活動,指名演示。4、師:你們通過剛才的了解,認為哪個呼吸器官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今天我們就來研究肺和呼吸的關系。(板書:肺和呼吸) 二、研究“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二氧化碳氣體” 1、師: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呼吸,我們呼出的是什么氣體? 2、師:我們今天就來研究這種與我們人息息相關的二氧化碳氣體。 (1)實驗1:先收集一塑料袋空氣,倒入澄清石灰水,搖晃,觀察有沒有變化?(2)實驗2:收集呼出的氣體,同樣倒入澄清石灰水,搖晃后觀察有什么變化?(3)實驗3:用一集氣瓶裝滿一瓶水,倒扣在水槽中收集一瓶呼出的氣體,用玻璃片蓋住移出水面?,F(xiàn)在老師點燃火柴,你們仔細觀察火柴在兩個瓶子的燃燒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交流實驗結果:實驗1,溶液沒有變化;實驗2,溶液變渾濁;實驗3,在呼出氣體的瓶子里火柴滅了。 3、師:以上三個實驗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 (呼出的氣體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呼吸讓我們吸進富含氧氣的空氣,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廢氣。人吸進的氧氣與吃進去的食物發(fā)生反應產生人體活動需要的能量。肺是氧氣和二氧化碳進行交換的重要器官。) 三、測肺活量 1、師:人一次用力吸氣后,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就是肺活量。我們動手測一測自己的肺活量。2.學生閱讀教材,自學測肺活量的方法。3.師生討論交流具體要求:小組討論、匯報:肺活量大的同學呼吸次數(shù)少,肺活量大說明肺功能好,身體好。4、師:怎么樣才能增大肺活量呢? 四、研究如何保護呼吸器官 1、師:呼吸是人體生命特征的體現(xiàn),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好我們的呼吸器官,請同學們根據(jù)教材中的圖示結合平時的生活經驗說說如何保護好自己的呼吸器官,為什么?2、學生自學教材,分組討論。3、班級交流。 血液循環(huán) 教學目標:兩條循環(huán)途徑及其相互關系;血液在循環(huán)中的變化即循環(huán)的意義;動脈與動脈血,靜脈與靜脈血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教具準備:課件,血液循環(huán)的動畫等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復習舊知 做好鋪墊 1.心臟分為哪四個腔? 2.在四個腔上分別連有哪些血管? 3.血液在這四個腔中是如何流動的? 回憶相關知識,將注意力轉移到課堂。 鞏固舊知識。為新知識的學習做鋪墊。 過渡,提出問題,引出課題 血液在血管中是如何流動的呢? 哈維故事的引入 思考或者看書尋找答案,閱讀哈維的故事。 促使學生體會科學研究的坎坷與偉大。 血液循環(huán)的途徑 設想一個紅細胞從左心室出發(fā),隨血液旅行。 1. 這個紅細胞將沿著怎樣的路徑回到再次心臟? 2. 它又是怎樣回到出發(fā)點的呢? 指導學生觀察血液循環(huán)模式圖,并闡述個人意見。全班交流,得出一致意見。 獨立思考,表述個人意見,全班共同評判。 嘗試自主學習,參與合作交流。體驗不同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中起到的不同作用。逐漸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 出示動畫,驗證學生的自學成果,引出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 認真觀看動畫,根據(jù)問題思考并加深印象,掌握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的途徑。 通過直觀畫面讓學生更容易掌握。進一步在模式圖與實體間建立思維通道,培養(yǎng)空間思維能力。 血液循環(huán)的意義 復習有關血管和血液成分及功能的知識,質疑血液在循環(huán)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播放動畫。 引導學生歸納各組意見,整理出血液循環(huán)的意義。 區(qū)別動脈血和靜脈血。 回憶,觀看動畫。然后小組討論,討論完畢表述本組意見,其他小組補充歸納各小組意見,形成整體認知。進一步補充完善模式圖。 合作學習,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獲得新知。 小結 要求學生將模式圖轉化成文字表述出來。 組織語言,個人表述,其他同學補充完善。 系統(tǒng)化本節(jié)課知識點。 冠脈循環(huán) 心肌需要的血液是怎樣被供給的呢?冠心病又是什么導致的呢? 要求學生快速自學小字部分。 閱讀教材資料,認識冠脈循環(huán),了解冠心病的發(fā)病原因。 貼近生活的知識內容,提升學習興趣。 練習 出示課堂練習,了解學情,針對補充或強調。 思考并回答練習題。 當堂鞏固知識,完成知識的遷移。 第五單元 解釋與模型 解 釋 教學目標:1、過程與方法:用多種方法,對事物進行觀察,并對觀察到的事實進行思考、分析。2、知識與技能:知道什么是解釋,理解事實與解釋之間的關系,知道解釋與假設一樣,也是科學探究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并且,一個正確的解釋,需要人們經過長期的驗證。 教師準備:濾紙、水、盛水的塑料瓶、水性筆、教科書。 教學過程: 一、直接進行新課: 1.指導學生知道解釋是怎么回事。 (1)講述:觀察書上56頁的圖,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板書:看 想)(2)學生回答。(教師不作判斷)(3)提問:雪地上留下了很多腳印,看過之后,你是怎樣想的?(4)學生回答。(教師同樣不作判斷)(5)提問:這是幾位同學的身高曲線圖,你能從中發(fā)現(xiàn)什么有什么想法?(6)講述:看到這三幅圖之后,我想,每個同學都會有自己的想法。以前科學課我們曾經學習過,比如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鼻子聞等,通過這些方法得到的信息呢我們可以稱之為觀察到的現(xiàn)象,也可以叫做觀察到的事實,通過觀察我們可以得到許多事實,我們的大腦就會思考這些事實,并會在這些事實之間建立起一定的聯(lián)系,剛才同學們的回答和你們還沒來得及說的想法,其實就是對這些事實所做出的……解釋(板書:解釋) 2.指導學生認識事實與解釋之間的關系。 (1)提問:解釋與事實之間是怎樣的關系呢?(出示腐爛蘋果)(2)談話:這是一個腐爛的蘋果,這兒有五句話,在這些語言中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解釋?(3)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看 想 事實 解釋)(4)講述:蘋果變壞只是因為溫度太高嗎?(學生反應)(5)學生匯報。(6)教師小結:我們應該獲得充分的證據(jù),利用已有的知識,進行合理的思考。 3.指導學生做“毛細現(xiàn)象”的實驗。 (1)談話:(教師介紹實驗用具)濾紙、水性筆,用水性筆在濾紙上畫一朵小花,然后用筆的另一端蘸點水,滴在花的中心,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2)學生實驗。(3)提問:對于剛才你們觀察到的現(xiàn)象,你怎樣來解釋呢?(4)學生回答。(5)教師小結:看來,我們要對剛才這些現(xiàn)象做出正確、合理的解釋,還需要這方面的資料。老師建議同學們回家后查找一下關于紙遇到水會怎樣的這方面的資料,有了資料、有了證據(jù)以后,你才能做出合理的解釋,得到一個正確的結論。 指導學生認識一個正確的解釋是要經過不斷的修改完善的。 (1)談話:許多科學結論就是令人信服的解釋,這些結論的得出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呢?一個正常人的眼睛能看到很多東西,人眼睛是怎樣看到東西的呢?你是怎樣解釋的?“通過反射光看到東西”這一結論現(xiàn)在已經被我們接受了,那么在這個結論得出之前,人們對“人眼是怎樣看到東西”是怎樣進行解釋的呢? (教師指導學生理解書上58頁的各種解釋。)(2)提問:看了這個資料,你認為一個正確結論的得出,經歷了怎樣的過程?(3)學生回答。(4)提問:你知道日心說、板塊說的結論是怎樣得出來的嗎?(5)學生匯報自己查找的資料。(6)講述: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尤其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對某些現(xiàn)象的結論,是科學家們經過長期的觀察、調查、實驗、分析、思考,不斷修改完善的結果。 2.指導學生了解為什么要把自己的解釋分布于眾。 (1)談話:怎么知道我們對某一現(xiàn)象的解釋是合理的呢?(2)學生匯報。(3)提問:怎樣讓別人接受你的解釋呢?為什么要把自己的解釋公布于眾呢?(4)學生討論、匯報。(5)講述:看來,我們要讓別人接受你的解釋,你需要做很多事情。但是,我們對某些現(xiàn)象進行解釋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呢? 3.組織學生活動 (1)教師提出要求:做一架小飛機,詳細寫下制作的步驟,然后與別人交換記錄,再按照他人的步驟進行制作,你會有什么感受?(2)學生按照教師的布置進行活動。(3)成果展示。(4)學生談感受。(5)教師小結:看來,讓別人接受你的解釋,你還需要表達清楚,而如何進行表達,也有一定的技巧,老師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科學學習中,能用清楚的表達,告訴別人你更多的科學發(fā)現(xiàn)。 2.用模型解釋 教學目標:1、能夠在實際操作中,利用模型進行解釋;2、學生會通過各種途徑了解模型解釋的方法、作用。 教學過程: 一、黑匣子探秘 1.談話: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解釋,這節(jié)課首先就請同學們來解釋這只黑匣子。這是一個密封的盒子,盒子里有一個滾珠和一些用厚紙板做的障礙物。厚紙板粘在盒子的某個部位,不許打開盒子,想辦法知道障礙物的位置和形狀,并做出解釋?,F(xiàn)在考慮一下怎樣才能知道障礙物的位置和形狀以及怎樣做出解釋。2.學生匯報。(板書學生提供的方法)3.談話:同學們已經知道怎樣找障礙物的方法,而我們今天就采用畫圖的方法進行“解釋”。4.提供給學生同樣的,包括里面障礙物的位置和形狀,正面四角標有A、B、C、D的黑匣子。并提供標有A、B、C、D的圖紙。5.學生分組搜集有關盒子的事實。6.組與組之間進行交流。7.全班交流。(學生將各組研究結果粘貼在黑板上) 二、用模型解釋 1.談話:同學們是不是非常想知道盒子內的障礙物究竟是什么樣的?可惜的是我們并不能夠打開這個盒子,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類似與“黑匣子”的事物,我們人類并不能直接觀察它而獲得結果,只能依靠這樣那樣的方法去推測。你們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科學家又是如何解釋的?2.教師出示DNA模型(圖)、三球儀(模型)、自然界水的循環(huán)(課件)。讓學生說說對這些模型的認識以及作用,還可以說一說根據(jù)這些模型懂得了什么。3.小結: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用畫圖的方法解釋了“黑匣子”,又知道用圖可以解釋DNA的樣子,用模型可以解釋太陽、地球、月亮之間的關系,用動畫可以演示自然界水的循環(huán),這些都是科學研究中很重要的方法——“用模型解釋”(板書)。4.思考并交流:用模型解釋事物或現(xiàn)象要經歷怎樣的過程?5.談話:同學們現(xiàn)在是不是還想知道盒子內的障礙物究竟是什么樣的?能否根據(jù)本課所學,采用畫圖以外的方法解釋盒內的障礙物?我們下節(jié)課將繼續(xù)進行“黑匣子探秘”。 一、“黑匣子探秘” 1.提問:想到采用畫圖以外的方法解釋盒內的障礙物的方法了嗎? 2.談話:這節(jié)課我們用一個盒子和厚紙板,通過收集到的有關“黑匣子”的信息,再造一個“黑匣子”,用這樣的模型去解釋盒內的障礙物。(這一環(huán)節(jié)最好引導學生自行討論得出)3.學生依據(jù)圖畫制作模型。4.學生依據(jù)自制模型對“黑匣子”做出解釋。5.依據(jù)各組的研究結果,推測盒內的障礙物最有可能是什么樣的和在什么位置。 二、作業(yè):做一個肘關節(jié)模型,并解釋肘部。 附送: 2019-2020年蘇教版科學五下《自行車車輪轉動的 奧秘》教案設計(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能夠在比較現(xiàn)代自行車與過去自行車的差別中發(fā)現(xiàn)自行車的傳動方式。 能夠通過觀察和實驗發(fā)現(xiàn)一些傳動裝置的結構和作用。 能夠對兩種傳動方式進行比較。 會組裝鏈條傳動和齒輪傳動的方式。 知識與技能: 知道什么是傳動裝置及傳動裝置的作用。 知道鏈條傳動和齒輪傳動的結構和功能。 了解自行車是怎樣傳動的。 認識玩具和常見機械的傳動裝置。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樂于進行有關傳動的研究活動。 能夠留心觀察所見到的機械傳動方式。 學習成果:預計學生能夠: 認識鏈條傳動和齒輪傳動,知道他們的特點和用途。 能夠對鏈條傳動和車輪傳動進行比較,知道他們的應該范圍。 學習成果評價 概念發(fā)展 層次1:不知道鏈條傳動和齒輪傳動,不能比較出兩者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層次2:知道鏈條傳動和齒輪傳動,不能比較出兩者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層次3:知道鏈條傳動和齒輪傳動,并能比較出兩者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探究能力: 層次1:不能夠在觀察的基礎上自己組裝鏈條傳動和齒輪傳動,不能組裝簡單的鏈條傳動和車輪傳動。 層次2:能夠在觀察的基礎上自己組裝鏈條傳動和齒輪傳動,不能組裝簡單的鏈條傳動和車輪傳動。 層次3:能夠在觀察的基礎上自己組裝鏈條傳動和齒輪傳動,并能組裝簡單的鏈條傳動和車輪傳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準備:自行車、齒輪、鏈條、皮尺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教 學 設 計 教 學 效 果 一、集中話題 1. 你們知道自行車為什么會向前進嗎? 2. 交流。 3. 比較兩種自行車的差別。 4. 重點觀察現(xiàn)代自行車。 5. 讓學生交流使自行車向前進的動力來源。 6. 教師講解部分結構,齒輪、鏈條。 二、探索和調查 1.自行車是如何利用齒輪和鏈條行進的,請學生畫出示意圖。 2.展示、交流示意圖。 3.制作鏈條傳動的模型。 4.展示制作的模型。 5.講解鏈條傳動的概念。 6.讓學生解釋,鏈條傳動需要哪些基本構件。 7.讓學生說,鏈條傳動的作用。 8.如果沒有了條,兩個齒輪之間可以構成簡單機械嗎? 9.出示齒輪傳動裝置。 10.講解齒輪傳動的構成和名稱。 11.比較齒輪傳動和鏈條傳動的區(qū)別。 12.觀察傳動裝置的正轉和反轉。(大輪帶小輪和小輪帶大輪的區(qū)別) 13.齒輪傳動和鏈條傳動在生活中分別適用于什么地方。 三、回顧和解釋 1.研究自行車蹬一腳踏板,后輪轉幾周。 2.量量自行車車輪轉一圈,在地上行進多長距離。-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呼吸和血液循環(huán) 解釋與模型 2019 2020 年蘇教版 科學 呼吸 血液循環(huán) 解釋 模型 單元 教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5674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