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正義高歌》教學設計及反思分享》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為正義高歌》教學設計及反思分享(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文檔供參考,可復制、編制,期待您的好評與關注!
《為正義高歌》教學設計及反思
一、教材情況分析:
《為正義高歌》是魯教版教材九年級思想品德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二框題,從課程標準的要求看,本框題主要幫助學生分清社會生活中的正義和非正義行為,激發(fā)學生的正義感,培養(yǎng)正義感,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樹立起強烈的規(guī)則意識,自覺遵守社會規(guī)則和程序。引導學生在社會生活中自覺堅持正義,承擔起自己應承擔的責任,是本課教學內(nèi)容的目的和歸宿。本框題是對學生進行公平教育基礎上的自然延伸,同時也是為下一課《在承擔責任中成長》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這個框題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地位。
二、基本教學理念:
為適應新課程的變
2、化,課堂教學就必須進行與時俱進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在這樣的背景下,構(gòu)建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需要,是提高政治課教育實效的迫切要求。在素質(zhì)教育思想和建構(gòu)主義學習理論的指導下,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體現(xiàn)思想政治課學科特點,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學習方式的變革為主線,構(gòu)建教師導學情境下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三維復合的課堂教學活動程序。具體操作流程如下:1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2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等活動方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
3、力、活動組織能力。3集體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討論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jié)協(xié)作精神。4案例分析法:了解學生生活的實際,通過生活中的例子來印證教材的觀點,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更易接受。
由于本框題的內(nèi)容和社會現(xiàn)實生活了解比較密切,我還將采取新聞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榜樣示范法、課前調(diào)查法等,讓學生對本框題的認識更清晰,更深刻。
三、教學目標
根據(jù)本教材的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分析,結(jié)合著九年級學生的認知結(jié)構(gòu)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1.以堅持正義為榮,以實行非正義行為為恥。2.樹立規(guī)則意識,尊重規(guī)則,尊重權利,尊重法
4、律,追求公正,具有強烈的社會正義感。
(二)能力目標:初步認識和理解社會生活的復雜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斷和辨別是非能力。
(三)知識目標:知道正義要求每一個人都遵守制度規(guī)則和程序,分清什么是正義行為,什么是非正義行為。掌握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的要求和措施。
四、教學的重、難點
本著九年級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本框題的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辨別正義和非正義行為。因為這一部分的目的是使學生今后走向社會后能正確辨別正義與非正義,做一個有正義感、負責人的公民。本課思想道德教育的落腳點就在于此。教學難點:認識做個有正義感的人的要求措施之間的關系地位。確定難點的依據(jù):這一部分是需要
5、在實踐中運用和檢驗的。單純的理論講解,同學們可能在體會領悟時會有難度。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岳飛、包拯、黃繼光、雷鋒的圖片。
學生談:(1)、說一說他們的故事。(2)、你還知道哪些有正義感的先進人物的事例,說出來,并談談你的感受。
總結(jié)并過渡:從古到今人們就對正義充滿了追求和向往,我們同學從聯(lián)想到得詞匯中初步的分清了生活中的正義行為和非正義行為。
(二)新 授:
活動一:借我一雙慧眼
1,出示四組情景圖片思考:哪些屬于正義行為?哪些屬于非正義行為?劃分正義與非正義行為的標準是什么?
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總結(jié):凡是阻礙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損害公共利
6、益和他人的正當權益,是非正義的行為。反之,就是正義行為。
2、出示圖片:民警勇救婦女;見義勇為表彰大會;廣場打架斗毆;法庭宣判。思考正義行為和非正義行為的不同后果是什么?
學生談:那幅圖片“正義行為”“非正義行為”。引導學生思考“正義行為”——表彰;“非正義行為”——法律制裁。
活動二:讀故事說說你的感悟
故事:《最寶貴的一課》
德國車站理發(fā)店只為有車票的旅客理發(fā),當筆者故意買了一張較近車票再次進入理發(fā)店,理發(fā)師得知之后,仍然不能接受。他們又做了一個試驗,電話廳分別貼上男女,人們寧愿等也不愿打破原來的規(guī)則。
有一位同學感慨道:“這是我們在德國學到的最為寶貴的一門課程啊!”
學生談
7、體會感悟。教師過渡:規(guī)則意識是現(xiàn)代社會公民所應具備的基本道德素質(zhì)。“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我們每個人都要增強規(guī)則意識。請列舉生活中的規(guī)章和制度。并討論:公平與正義之間的關系如何?
在學生討論探究的基礎上總結(jié):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必須遵守的規(guī)則和程序就組成了正義制度。制度的正義性在于,它的規(guī)則與程序不是為少數(shù)人制定的,而是為所有社會成員的利益制定的。因此,正義要求每個人都必須遵守社會生活中的制度、規(guī)則和程序,沒有人可以例外。沒有正義制度的支持,就難以實現(xiàn)真正的社會公平。
師過渡:
通過前面的學習,同學們都知道了什么樣的行為是正義和非正義行為,以及正義、非正義行為的結(jié)果,老師設計一個闖關游戲,考驗
8、學生,讓學生在一個個闖關游戲的過程中學會怎樣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活動三:請你相助
出示圖片并提問:下面的畫面展示的是中學生小義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難題,請你觀察畫面,指出他遇到的是什么問題,并和同學們一起來幫助他想辦法解決。多媒體課件依次展示四幅畫面。
生回答后教師總結(jié):要成為一個有正義感的人,應做到以下幾點:1. 要為人正直;2. 要有強烈的規(guī)則意識;3. 要堅持正義的標準;4. 不侵犯他人的利益;5. 要鄙視和制止非正義的行為。
(三)鞏固小結(jié)
框架復習,要點回顧。
(四)布置作業(yè)
1,讀材料,思考小強等人的行為有錯嗎?錯在哪里?為朋友兩肋插刀的哥們兒義氣算不算正義行為?
2
9、,在建設和諧校園中有哪些非正義行為? 有哪些正義行為?
3,請你為建設正義校園提出合理化建議。(國家、社會、學校、個人)
4,展示圖片(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你看見兩個社會青年攔住一個七年級的同學正在敲詐錢財。)
思考(1)你對這兩個社會青年的行為有什么看法?
(2)你應該怎么做?
七,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教學設計充分體現(xiàn)新課程改革以人為本、學以致用的人本主義教育思想,教師能夠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個性發(fā)展需要出發(fā),使課堂教學內(nèi)容更加科學化和生活化。同時教師創(chuàng)設了多個有利于學生合作學習、主動探究的教學情境,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鼓勵和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積極思考,大膽實踐,鍛煉
10、和提高了學生自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收到了寓教于樂的良好教學效果。具體來說,本節(jié)課有以下幾個優(yōu)點:
1. 在教學目標的落實上,這一設計真正重視了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能力的培養(yǎng)。
2. 在教學方式上,這一設計真正體現(xiàn)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教學理念。
3. 在處理教與學的關系上,整個教學設計首先是充分尊重和發(fā)揮學生主體性,教師在學生尋求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地給學生提供相應的幫助和啟示,課堂中的每一個結(jié)論的獲得都是學生自己探究獲得的。
實際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教學前學生的準備非常重要,有的班級準備充分,效果比較好,而有的班級準備不充分,學生探究過程中所需時間就較長,所以容易出現(xiàn)課堂教學時間不足的現(xiàn)象。這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改進。
斗門街辦鎬京中學 李瑞朋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