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語文專題04《夜歸鹿門歌》《積雨輞川莊作》(練)(提升版)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doc
《2019年高中語文專題04《夜歸鹿門歌》《積雨輞川莊作》(練)(提升版)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高中語文專題04《夜歸鹿門歌》《積雨輞川莊作》(練)(提升版)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年高中語文專題04《夜歸鹿門歌》《積雨輞川莊作》(練)(提升版)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1.閱讀下面兩首唐詩,按要求回答問題。(7分) 山中 王勃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山中 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1)明代謝榛在《四溟詩話》中說:“作詩本乎情、景。……景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合而為詩?!闭堉赋鐾醪摹渡街小芬辉娭械那榫瓣P系。(3分) 【答案】情景交融,第二句直抒胸臆,一、三、四句融情入景,第一句用擬人手法,表達悲傷之情,三、四句用深秋景色,進一步烘托“悲”和“念”的心情。 【解析】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探究情景關系的題目,答出景物的特征,然后點明情感。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2)兩首詩在表達的情感上有什么區(qū)別?請作簡要分析。(4分) 【答案】王勃的《山中》抒發(fā)的是詩人的旅愁歸思。詩的前半部分,寫自己遠在異鄉(xiāng)、歸路迢迢的處境;詩的后半部分,用眼前“高風晚”“黃葉飛”的深秋景色,進一步烘托出“悲”和“念”的心情。王維的《山中》表達了詩人對初冬時節(jié)山中景色的喜愛與喜悅之情。詩歌細致描繪了由滿是白石的小溪、鮮艷的紅葉和無邊的濃翠所組成的山中冬景,色澤斑斕鮮明,富于詩情畫意,毫無蕭瑟枯寂的情調,熱愛與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考點: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2.閱讀下面兩首唐詩,按要求回答問題。 過香積寺 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注解】①安禪:佛家術語,即安靜地打坐,在這里指佛家思想 ②毒龍:用以比喻世俗人的欲望。 (1)從內容看,這首詩主要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趣? 【答案】本詩通過描繪山林古寺的幽邃環(huán)境,造成一種清高幽僻的意境,表達了王維崇佛尚靜、淡泊寧靜的情趣和心跡。 【解析】 試題分析:詩歌的情感注意看詩歌的注釋、表情達意的重點詞語。 考點: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2)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這首詩第三聯(lián)兩句詩的“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么?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答案】第三聯(lián)上下兩句的詩眼分別是“咽”和“冷”。喧鬧的泉聲遇“危石”而哽咽,溫暖的日色因樹林的幽深而變冷。這“咽”和“冷”充分點明和突出了深山的特點,烘托出幽靜、悠遠的冷清氣氛。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現(xiàn)愿意遠離世俗欲念的隱士情懷。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3.閱讀下面兩首唐詩,按要求回答問題。 與諸子登硯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注]羊公碑:后人為紀念西晉名將羊沽而建。 (1)分析頷聯(lián)所用的手法及作用 【答案】頷聯(lián)借景抒情。寫登山所見,“淺”指水,由于“水落”,魚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深”指夢澤,遼闊地云夢澤,一望無際,令人感到深遠。登山遠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蕭條景象。作者抓住了當時當?shù)厮赜械鼐拔?,既表現(xiàn)出時序為嚴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傷感 【解析】 試題分析: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現(xiàn)手法和修辭,答題時注意答出效果。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2)體會尾聯(lián)“尚”所包含的作者的感情色彩。 【答案】尾聯(lián)中的“尚”字包含了復雜的內容,羊祜鎮(zhèn)守襄陽在晉初,孟浩然寫詩在盛唐,中間相隔四百余年,朝代更替,人事變遷巨大,然而羊公碑還屹立在峴山上,令人敬仰;羊祜為國效力,為民做了一些好事,因此名垂千古,與山俱傳,而自己仍為“布衣”,無所作為,死后難免湮沒無聞,和“尚在”的羊公碑相比,詩人無限傷感,潸然淚下。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4.閱讀下面兩首唐詩,按要求回答問題。 留別王維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②。 當路誰相假③,知音世所稀。 只應 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注】①據(jù)《舊唐書文苑傳》載,孟浩然“年四十,來游京師,應進士不第,還襄陽”,這首詩便是臨行前留給王維的。②違:分離。③假:寬容。 (1)詩中“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兩句,描繪出作者怎樣的處境,表達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 【答案】這兩句詩寫出了詩人落第后,知音稀少,無人理解、交流的寂寞與艱難。(2分)表達出作者面對世態(tài)炎涼、人情如水的嚴酷現(xiàn)實的辛酸、憤懣之情。(2分) 【解析】 試題分析:詩歌的情感注意看詩歌的注釋、表情達意的重點詞語。 考點: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2)清人沈德潛評孟詩“語淡而味終不薄”(《唐詩別裁》),請結合詩歌頷聯(lián)作簡要分析。(4分) 【答案】綜觀全詩,既沒有優(yōu)美的畫面,也沒有華麗的辭藻,語句平淡得近乎口語,卻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現(xiàn)得頗為深刻。(2分)如頷聯(lián)中,“欲尋芳草去”表明了他歸隱的思想,“惜與故人違”反映出他與王維友情的深厚;一個“欲”字,一個“惜”字,充分地顯示出作者思想上的矛盾與斗爭,語言平淡而余味無窮。(2分) 【解析】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煉字的題目,注意從煉意、煉境、煉手法和結構的角度切入。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美文欣賞 孟浩然的仕途生涯 孟浩然以善寫山水田園詩著名,在四十歲之前,他一直過著隱士的生活。不過,孟浩然選擇當隱士,其實是類似求仙訪道的“終南捷徑”。那時的人,要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通常是走科舉考試的道路。此外,還可以通過求仙訪道的隱居生活,擴大影響,引起朝廷重視,也可能被召去做官。這就是所謂的“終南捷徑”。孟浩然四十歲的時候,已經(jīng)名滿天下,但卻始終沒有接到朝廷要他出力的詔書,這讓他有些坐不住了。于是,他到長安尋找機會。京師文人薈萃,孟浩然出口成章,立即語驚四座。文人競相與之結交,其中就有宰相張九齡和著名詩人王維。 王維與孟浩然大有相見恨晚之意。有一天,王維邀請孟浩然到內署作客。兩人正聊得興起,唐玄宗突然到來。如此大好機會,孟浩然竟然慌作一團,匆忙間躲到床底下。唐玄宗進來發(fā)現(xiàn)屋里的情況不太對勁,便責問王維。得知是孟浩然在此時,唐玄宗高興地說:“我聽說過此人的詩名而沒有見過面,為什么要躲起來呢?”說完叫孟浩然出來。孟浩然拜見了皇帝。唐玄宗讓孟浩然朗誦他得意的詩作。 決定前途的關鍵時刻到了,拜侯封相的希望就在眼前。孟浩然又是興奮又是緊張。仔細想了想,他選擇了寓意深刻的《歸終南山》: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發(fā)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這首詩是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發(fā)仕途失意的幽思。孟浩然的本意,是表明求仕之心未滅,希望皇帝重用。然而,他沒有想到的是,入世做官的美好愿望就在這首詩中斷送了。唐玄宗聽到“不才明主棄”那一句時,勃然變色道:“卿不求朕,朕豈棄卿?何不云‘氣蒸云夢澤,波動岳陽城!’”(明蔣一葵《堯山堂外紀》)遂放還,不復見錄。 經(jīng)歷此事,孟浩然大受打擊,覺得掉了隱士的身價,因而心灰意懶,形骸也開始放浪起來。后來采訪使韓朝宗入京,決定帶上孟浩然一起去,以便向朝廷推薦。但孟浩然因為與人喝酒,錯過了出發(fā)的時間。韓朝宗大為生氣,獨自而去。“浩然亦不悔也”。也許到此時,他總算明白了,寫詩和做官是兩碼事。 孟浩然后來壯年病故,卻是因為吃錯東西的緣故。當時盛唐最負盛名的詩人王昌齡來到襄陽,聽說孟浩然欲仕而遭黜后,立即前來拜訪,有惺惺相惜之意。王昌齡當時被譽為七絕圣手,名滿天下。他有名作《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意境高遠,氣勢雄渾,格調高昂,被推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有一諺語“活剝王昌齡”(《大唐新語》),專門用來諷刺那些偷竊名士文章的俗人,可見當時王昌齡七絕之盛名。 二位名詩人相見后,立即一見如故。孟浩然不顧大病初愈,與王昌齡浪情宴謔,多吃了些生猛鮮腥之物,竟然因此引發(fā)舊病而亡,時年五十二歲。-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夜歸鹿門歌 積雨輞川莊作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2019 年高 語文 專題 04 積雨 輞川莊作 提升 新人 選修 中國古代 詩歌散文 欣賞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appdesigncorp.com/p-2844715.html